首页 / 正文

二体第二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而详。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以阙如。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着《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城有限,孰能逾此!盖荀悦、张,丘明之党也;班固、华峤,子长之流也。惟此二家,各相矜尚,必辨其利害,可得而言之。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俊德,事当中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沈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

考兹胜负,互有得失。而晋世干宝着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遗也。寻其此说,可谓劲挺之词乎?案春秋时事,入于左氏所书者,荩三分得其一耳。丘明自知其略也,故为《国语》以广之。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向使丘明世为史官,皆仿《左传》也,至于前汉之严君平、郑子真、后汉之郭林宗、黄叔度,错、董生之对策,刘向、谷永之上书,斯并德冠人伦,名驰海内,识洞幽显,言穷军国。或以身隐位卑,不预朝政;或以文烦事博,难为次序。皆略而不书,斯则可也。必情有所吝,不加刊削,则汉氏之志传百卷,并列于十二纪中,将恐碎琐多芜,阑单失力者矣。故班固知其若此,设纪传以区分,使其历然可观,纲纪有别。荀悦厌其迂阔,又依左氏成书,翦截班史,篇才三十,历代褒之,有逾本传。

然则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后来作者,不出二途。故晋史有王、虞,而副以干《纪》;《宋书》有徐、沈,而分为裴《略》。各有其美,并行于世。异夫令升之言,唯守一家而已。

荀悦张见《左传》家,皆编年体。

华峤《晋书》《华表传》:表子峤,字叔骏。元康初,为内中书、散骑、着作,门下撰集皆典统之。初,峤以《汉纪》烦秽,慨然有改作之意。会为台郎,典官制事,得遍观秘籍,遂就其绪,为纪、典、传、谱,凡九十七卷,改名《汉后书》。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

绛县老《左传》襄三十: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吏走问之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赵孟召之而谢过焉,曰:"使吾子辱在泥途久矣,武之罪也。"与之田,使为君复陶。

杞梁妻《左传》襄二十三:齐侯袭莒,杞殖载甲宿于莒郊。莒子亲鼓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杜《注》:杞梁即杞殖。

柳惠不彰《左传》僖二十六: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杜《注》:柳下惠也。按:惠见《左传》,有此明文。今云不彰不显,与颜子并说,是《史通》疏处。

贾谊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原,楚怀王时人。谊,汉文帝时人。

曹沫荆轲《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沫,鲁庄公时人。轲,卫人,游燕,在燕王喜时。按:曹沫,《左氏》、《谷梁》并作曹刿。

前汉严郑《王贡龚鲍传》叙: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不诎。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各因势导之以善。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扬雄着书,称此二人。

后汉郭黄《郭太传》:太字林宗,家世贫贱。游于洛阳,见河南尹李膺。后归乡里,与膺同舟而济,众宾以为神仙焉。举有道,不应。《黄宪传》:字叔度,父为牛医。颍川荀淑遇宪于逆旅,与语移日。既而至袁闳所,曰:"子国有颜子,宁议之乎?"闳曰:"见吾叔度耶!"太守王龚不能屈。郭林宗少过袁闳不宿,从宪累日方还。或问之,林宗曰:"奉高之器,譬之汛滥,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按:林宗此语,本传亦载,故《史通》二人合举。

晁董对策《汉书》《晁错传》: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拜太子家令,号为智囊。后诏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上亲策之,以明国体、通人事、能直言三道之要对策,惟错为高第。《董仲舒传》:仲舒,广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凡三问,仲舒三对。天子以为江都相。

向永上书《汉书》《楚元王传》: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元帝初,为宗正,外戚许、史放纵,宦官弘恭、石显弄权,乃上封事谏。成帝即位,显等服辜,更生更名向。召拜中郎,数奏封事,迁光禄大夫。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上封事极谏。天子召见,叹息,以为中垒校尉。《谷永传》:永字子云,博学经书。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后为刺史,奏事京师。时有黑龙见,天子问所欲言,永对切谏。永自知有内应,展意无所依违。

阑单未详。大抵是当日方言,涣散不振摄之意。卢照邻《释疾文》云:"草木扶疏兮如此,予独兰兮不自胜。"疑即此二字之别写也。《集韵》:驿,他干切。按:今俗亦有"阑阑滩滩"之语。

王虞《晋书》《王隐传》:隐字处叔。父铨有着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元帝召隐为着作郎,令撰晋史。时着作郎虞预私撰《晋书》,数访于隐,所闻渐广。《虞预传》:预字叔宁。《唐》《艺文志》:王隐《晋书》八十九卷。虞预《晋书》,数访于隐,所闻渐广。《虞预传》:预字叔宁。《唐艺文志》:王隐《晋书》八十九卷。虞预《晋书》五十八卷。

干纪即干宝《晋纪》,见《左传》家。

徐沈《徐爰传》,见《正史》篇注。《书录解题》:《宋书》,本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所撰,至徐爰勒为一史,起义熙,迄大明。自永光以来,阙而不录。《梁书》《沈约传》:约字休文,吴兴人。高祖勋业既就,约尝叩其端,曰:今不可以淳风期万物。攀龙附凤者莫不云明公其人也。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卒,谥曰隐。着《宋书》百卷,其目详《外篇正史》篇。

裴略即裴子野《宋略》,见《左传》家。

猜你喜欢
  光武帝纪第一·范晔
  列传第二十一 宋隐 王宪 屈遵 张蒲 谷浑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薛提·魏收
  卷一百一十九·志第七十二·礼二十二等·脱脱
  東觀漢記卷十三·多人
  ●东征集卷二·蓝鼎元
  ◎刑法二·徐天麟
  ●卷十一。恩叙六·梁章钜
  卷之五十四·佚名
  古今列女传卷二·解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六·杜大珪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八·阿桂
  卷六十四·张守节
  汤绍恩传·张廷玉
  卷五·长孙无忌
  卷五十二、捻事之起灭·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正旦扮李美人上,诗云)柳叶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妾身西宫李美人是也。今日圣人在御园中打金弹丸,着宫娥彩女辈看其所落之处,寻觅金弹。如有拾得之人,即令亲献御前,自有宠幸。眼见得

  • 晁无咎词卷一·晁补之

    宋 晁补之 撰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水晶宫绕干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苹洲渚诗成春晩当年此地行遍瑶台防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覩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黄粱未熟红旌已逺南柯旧事常恐重

  •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

  • 卷一百六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五 彭汝砺 瓦鼓【自新建令仲文得之】 客游南昌归归我四瓦鼓浑完自甄冶质朴排罂甒触之散遗声往往中商羽声来殆天得不用询有瞽野心爱不彻取之置林宇竹

  • 徐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徐凝,睦州人,官至侍郎。为晚唐著名诗人。存诗一卷。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诗鉴赏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

  • 第七十四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蔡东藩

      却说董承杨奉等,护着献帝车驾,驻扎安邑,一住过年,改元建安。太尉杨彪等,名为三公,毫无政权,行止进退,俱由武夫作主,文臣不得过问。杨奉等拟就安邑定都,独董承欲奉驾还洛,与杨奉等更生龃龉,奉竟遣将军韩暹,袭击董承。承奔往野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十一月己未朔。日食。  ○庚申。奉差盛京散赈兵部侍郎朱都纳学士嵩祝。回奏臣等遵上□日、以盛京仓米计口给散兵丁执事人等均沾实惠。报闻。  ○直隶巡抚沈朝聘疏言、宣化府龙门等县、

  • 第一○一卷 艺术 二·缪荃孙

    苏 州 府 春秋 吴干 将干将,吴人。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阖闾使作剑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干将不知其由,

  • 五○二 谕内阁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佚名

    五○二 谕内阁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五十一 坊记第三十·郑玄

    (陆曰:“坊音防,徐扶访反。经文皆同。郑云:‘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论》。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

  • 卷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五士相见礼第三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以职位相亲始承贽相见之礼士相见于五礼属賔礼大小戴及别録皆第三敖氏继公曰此篇主言士相见之礼其他礼则因而及之也 贾氏

  • 书义断法卷四·陈悦道

    元 陈悦道 撰周书防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合万物而并育者天地之至徳统万民而首出者圣人之至诚此理一分殊之説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万物之所以生成孰有外于天地者故

  • 《大學王注讀》敘·欧阳竟无

    擅一世之雄者,以其能欺人也。雖然,人不可欺,自欺而已。自欺者無志,不圖勝事而甘劣跡;自欺者無氣,不勝艱巨,巧于趨避;自欺者無恥,不恤鰥寡,但畏強御;自欺者喪心,不事清明,而工虛妄;自欺者自戕,未有虛妄而不速亡。末世不自欺者,誰哉? 宜

  • 卷一·章太炎

    《列子&middot;周穆王》:憣校四时。殷敬顺《释文》:顾野王读作翻交四时。麟按:憣犹幡也。《食货志》云狱少幡者,是也。亦犹蕃也。《汉书&middot;成帝纪》引《尧典》:于变时雍(雍)作于蕃时雍(雍),是蕃得借为变矣。校读为交者。《

  • 覆彭宣传部长电·太虚

    南京宣传部彭部长勋鉴:衮衮还都,喁喁望治!长才揽辔,作喉舌于邦家;儒者登坛,播丝纶于南朔。将见德声含咏,仁风飘十地之雄;相期道化,惠露洒三天之渥!昔居山野,曾挹霁光,谨布贺忱!维祈睿察!太虚叩啸。(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 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三十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大众围绕。而为说法。城中人民。乐听法者。往至佛所。前后相次。时城中有盲婆罗门。坐街道边。闻多人众行步驶疾。即问行人。此多人众。欲

  •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佚名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春六十一收入部分内容,述修行炼气、十干日服气、十二月服气诸法。

  • 等集众德三昧经·佚名

    三卷,西晋竺法护译。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之异译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