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七

圣治二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三月辛酉朔

上谕大学士等曰服色久经定例禁止近见习俗奢靡服用僭滥皆由所司各官视为具文竝未实心稽察以致不遵定例嗣後必切实奉行时加申饬务期返朴还淳恪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节俭之意

五月癸未九卿等以佥都御史姚缔虞奏请自今凡大朝之期及大雨大雪俱不啓奏其大寒大暑亦宜酌定问数日一御门应如所请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莅阼以来孜孜图治罔有暇逸惟期裨益国家乂安兆庶用臻上理非不自知劳苦也但念庶务殷繁一日万几若从所请未免始勤终怠且恐不及详察致有疎略舛错於政事得失所关匪细自後大朝之期一切章奏交送内阁遇大雨雪临时请旨其祁寒盛暑之时各部院果无应奏事宜方许暂止啓奏朕始终不欲一念倦怠晏安自便也

十二月丁亥朔四川提督何傅疏请武官照文官例离任守制

上谕大学士等曰孝者治天下之本理应丁忧且武官久任非宜在昔唐朝藩镇骄蹇跋扈皆由久典兵权故耳丁忧之例既定自不致久任矣又

谕曰武臣久握兵权原非良法前令提镇陛见亦此意耳设要地岩疆当需才之日何妨临时酌议况丁忧有关孝道何分文武其令画一定议具奏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五月甲申朔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惟自古帝王抚御羣臣百姓政教修明治化流畅与其绳以刑罚使人怵惕文网苟幸无罪不如感以德意俾民蒸蒸向善不忍为非书称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又称临下以简御衆以寛唐虞盛时

从欲风动效验章章如是朕尝心慕隆古力行教化冀以感?天良偕之荡平正直之道而人情嚣伪风俗颓敝明罚敇法国宪不可以己虽尝屡行矜恤絶去烦苛终思尚德缓刑乃为至治之极轨自康熙元年以来中外臣民习染浇风争事诈伪公行贿赂贪冒营求因缘请托作奸犯科顽钝者恬弗知耻奸黠者愍不畏法以致是非乖谬纲纪渐弛朕亲政以後洞悉奸弊加意厘剔振饬宪章务使违律干纪之衆莫能匿慝法无旁贷人无遁情庶几禁遏顽豪杜塞侥幸近见罹於罪网者渐觉减少但革面未能革心畏罪不如知耻原夫立法之意本欲使人难犯今因法令严密羣心日夕恐惧不宁辄思苟免苟免之心切则弥缝之弊深巧伪愈滋亦未可定今欲崇尚德化务存惇大荡涤邪秽一切令之自新除前经审拟完结各案及关系宫殿陵寝河道工程侵欺正项钱粮不议外其内外见今发觉一应枉法得赃行贿与受人员仍革职止免拟重辟照例定罪追赃其此等未经发觉者悉与寛免有以谕前事参奏讦告者一槩不准自谕以後中外臣民须洗心易虑省改前非守法奉公敦厉廉耻以副朕使人寡过之至意再有干犯自难曲宥至於旗下闲散官员人等及民间豪恶党类竝无职任乃揽说公事交结衙门妄行讹诈贿嘱关通实繁有徒朕皆稔悉嗣後益当恪遵法纪勿蹈故辙如怙终不悛发觉之时从重治罪决不寛贷尔法司即通饬内外大小各衙门八旗及内府佐领晓谕知悉一体遵行

六月辛巳西安将军希福等请撤回汉中驻防兵部议不准

上曰荡平以来汉中驻防原属无益朕不忍使兵民交困其轮班戍守及永远驻防俱令停止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月丙午朔

上谕大学士等曰黑龙江官兵口粮关系至重屡次转运米石并黑龙江墨尔根地方接续所种米数宜加察明自盛京等处广运米石以为久远裨益之计此皆当周详区画又发遣彼处游手无事之人甚多其口粮作何酌给前至黑龙江一带乃径直通衢往来转输断不至稍有阻滞如蔡毓荣等巨富之人竝殷实之家槩予口粮殊觉未当彼处汉军皆着察出披甲当差游手无事之人可分设官庄广开田亩以为恒产令户兵二部贤能司官迅往逐一察明到日确议具奏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十二月癸亥朔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览书籍边外诸处各蒙古等在明代时屡侵边境即於伊各蒙古内亦互相战鬭不得宁谧

太宗文皇帝统驭以来各蒙古皆安静矣如朕所见三十年来各蒙古俱获安生极其恬息彼等欢欣称道谓从来未闻有如此太平令我诸蒙古安然共享昇平者皆出自圣恩所赐伊桑阿奏曰

皇上视天下百姓尽如赤子故使内外之民各得其所如

己卯

上谕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曰今岁京畿小民餬口维艰虽数经蠲免钱粮散给赈济而雨雪尚未及时朕心未安兹虽值新正令节朕轸念小民生计弥切忧勤尔等亦宜体朕轸恤民生至意共加惕厉时廑乃心今当封印之时慎勿各图逸乐每日皆齐集午门前以救灾恤民之道详悉计议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四月丁丑

上谕大学士等曰蒙古禀性怠惰不能深计生业往岁小旱即致饥窘朕初意赈赡乏食之人所需有限及观散给米谷之数至多凡人生业各自勤勉必筹画终岁之计撙节用度方可不致穷困若每藉赈赡终於生聚无益今正当暄和之时遣通晓蒙古事务重臣会同外藩之诸王贝勒贝子台吉等作何逐家教谕令其各勤生业旗内贫人作何养赡俾安乐利凡此数者当令其规画久远详细商酌着议政王大臣会同确议以闻

十月己未

上谕大学士部院大臣等曰今朕躬己愈但因灼艾未御乾清门耳朕听政三十年来无日不见诸大臣共相谘议今处宫中虽日理奏章未尝废事而与诸大臣悬隔思之如有所失且旗下引见题补诸事恐致壅滞向有大臣奏事乾清宫之例自明日始仍如常进乾清宫啓奏

壬戌户科给事中何金蔺疏言请定御门之期或三日或五日事应面奏者仍面奏请

旨至寻常奏章俱交内阁照例送进

上曰朕惟致治务在精勤久道期於无斁朕躬亲庶政早夜孜孜靡敢暇逸冀与大小臣工共图熙绩据奏用人行政条例具举寻常奏章日烦临御臣谊难安请酌定御门之期等语朕三十年来每晨听政面见诸臣谘询得失习以为常今若行更改非励精求治初终罔间之道且与诸臣接见稍疎朕衷亦深眷念此奏不准行康熙三十年辛未五月丙午工部等衙门议覆古北口总兵官蔡元疏言古北口一带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应如所请

上谕大学士等曰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

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衆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峯口一带朕皆廵阅槩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蔡元见未及此其言甚属无益谕九卿知之

八月乙未

上廵幸塞外驻跸乌喇岱

谕扈从诸臣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於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五月癸酉兵部议覆两广总督石琳等疏称黎人地方丁田无多不便设立州县总兵官吴啓爵所奏於黎人地方筑建城垣添设官兵之处应无庸议

上曰阅琼州舆图周围皆服内州县而黎人居中如果此处应取古人何为将周围取之而在内弹丸之地反弃而不取乎不入版图必有深意创立州县建筑城垣有累百姓部议不准良是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五月戊戌工部以

天坛一带挑沙铺路给过工价缮摺呈

览步军统领凯音布奏曰新修之路听人照常行走不久又坏应派緑旗兵看守令往来之人止走两旁勿行中路

上曰如此禁约殊与朕意不合修葺道路者专以便民也派兵看守不许行走则修之何用若云禁行中路则看守之人必并禁及两旁殊於行人不便仍听人照常行走後若毁坏令步兵稍稍葺治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十二月甲午大学士伊桑阿等奏

圣躬灼艾未愈时际严寒乞暂停

乾清门听政

上曰朕每日听政从无间断闲坐深宫反觉怀抱不适尔诸大臣面奏政事朕意甚快体中亦佳今灼艾视前已愈国政紧要朕仍照常御门听理或遇大风甚寒之日自另有旨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闰三月甲午

上驻跸宁夏绅衿军民人等奏请

御制圣训勒之贞珉光垂万世

御制碑文曰谕宁夏文武官员兵民人等朕体天育物日以治安为念虽身在宫庭而心恒周四海顷因指画军务不惮勤劳远莅宁夏无非为荡涤宼氛绥乂生灵计也缘边千余里土壤硗瘠惟宁夏洪流灌输诸渠环匝廵览所至甚惬朕怀夫农桑者衣食之本积储者殷阜之源尔官吏宜董劝父老子弟三时力田以尽地利比屋勤殖以裕盖藏纵使岁偶不登亦可以无忧匮乏若夫秦风健勇自昔为然其在朔方尤胜他郡尔等或职居将领或身隶戎行尚各厉精锐以効干城御侮之用斯国家有厚赖焉至於忠信慈惠服官之良轨孝弟齿让生人之大经法纪不可不明礼教不可不肃勿以地处边陲而不治以经术勿以习尚气力而不泽以诗书总期上率下从庶几驯臻雅化兹乘舆返跸距灵朔虽远而睠念塞垣如在几席尔等诚能敬体朕言将吏协恭兵民咸理生聚日益厚风俗日益淳则疆圉实有攸裨朕心亦用深慰慎勿视为具文辜朝廷惓惓牖导之意钦哉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十一月甲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初亲政时满洲无有鬬殴持刀杀人之事以後渐有犯者及今此风日甚可见习俗寖薄必使还淳归厚斯为善耳先时满洲往往轻毙其家人朕乃立为差等之罚今此风则少息矣

丙戌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君临天下无分内外视同一体夙夜勤劳政事凡有益於民者务求必济至於絶域荒陬之蒙古等无不抚育使各安其业咸遂其生近者廵幸所经敖汉柰曼阿禄科尔沁扎鲁特等处见其水草甚佳为孶生蕃息之地而蒙古等渐至窘廹者由其牲畜被盗不敢夜牧故耳朕察知其情曾着原任郎中李学圣往翁牛特员外郎喇都浑往策妄扎卜主事奢冷往敦多布多尔济等处以教育之此三处盗贼屏息渐得生理以此观之其他处蒙古亦应照此例着才能之人教养一二年则蒙古得遂其生矣如其不然虽赏赐频仍而蒙古不善营生有何裨益况蒙古王等各私其所属诸凡问罪尽不得其当必遣内地官员教导一切事务始得就理尔等将朕此谕晓示八旗宗室觉罗满洲蒙古汉军内或见任官或革职之人或平人有愿往教养蒙古者着伊等往彼教育消弭盗贼若遇彼处盗案即与该旗王等会同审理使伊等住一二年即便撤回诚能副朕谕旨効力勤谨朕当加不次之恩尔等即遵谕行

十二月甲辰云贵总督王继文来京陛

上谕大学士等曰督抚乃封疆大臣陛见之时应将有司贤否小民疾苦详明陈奏以裨治理夫民之苦乐皆系於官之贤否官贤则民安否则民之困苦无所底止矣是以考察官吏以奬励廉洁为要今云南贵州总督王继文入觐竝不陈奏及此如广西提督李林盛居官甚优前者陛见所奏絶无隐讳问及广西武弁贤否皆从公敷陈其言朕皆书而志之矣

丁巳

上命原任内阁学士黄茂等教养蒙古

谕之曰蒙古之性懒惰田土播种後即各处游牧谷虽熟不事刈获时至霜陨穗落亦不收敛反谓岁歉又因盗贼衆多将马畜皆置之近侧夜则圈之宿处以致马畜瘦毙生计窘乏且蒙古王贝勒贝子公等俱各承袭父爵年在童穉率皆不能教育所属安辑民人兼之族类性贪见所属有马牛刀带诸物亦必索取遂至困苦难存四散餬口不能禁止亦不能收集是以人皆穷乏尔等至彼查明实无生计者赈给之至於劝善惩恶尤为要务应会同蒙古王扎萨克等严禁盗贼如挐获系该旗下者尔等即同取供情实立刻正法示惩又必加意鞫讯勿得枉杀无辜蒙古地方多旱宜教之引河水灌田朕廵幸所至见张家口保安古北口及宁夏等地方皆凿沟洫引水入田水旱无虑朕於宁夏等地方取能引水者数人遣至尔所朕适北廵见敖汉柰曼等处田地甚佳百谷可种如种谷多获则兴安等处不能耕之人就近贸易贩籴均有裨益不须入边买内地粮米而米价不致腾贵也且蒙古地方既已耕种不可牧马非数十年草不复茂尔等酌量耕种其草佳者应多留之蒙古牲口惟赖牧地而已且敖汉柰曼等处地方多鱼伊等捕鱼为食兼以货卖尽足度日此故宜知之凡有利益朕不时指示尔等当尽心勉励以副朕意其王贝勒等尔等宜与和好凡事相商相敬有训诲之处须服其心驯致协睦蒙古性情怠玩愚蠢者固多然亦朴直但董理教导得宜此辈亦易从也

戊午

上谕大学士等曰兴起教化鼔舞品行必以孝道为先节妇应加旌表孝子尤宜襃奖八旗岂无孝子其居官殷实者行孝乃分内事耳贫人克尽孝道诚为非易如有身处贫寒能尽孝於父母者察明奏闻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甲午朔

上命通政使司左通政张格等教养蒙古

谕之曰蒙古性情怠惰愚蠢贪得无厌不可以内地之法治之顺其性以渐导方能有益初到时亦不可即行给助始若过优後恐不继宜视其困乏渐行补助且蒙古惟信喇嘛一切不顾此风亟宜变易倘喇嘛有犯法者尔等即按律治罪令知惩戒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正月丙午理藩院题青海贝勒纳木渣尔厄尔德尼请於大草滩等处游牧议不准行

上曰贝勒所请亦是彼处诚难居住该衙门应议贺兰山等处水草茂盛准其游牧竟不准行亦属不合但其疏请大草滩地方游牧此系内地人民杂处岂可令伊等居住虽四十九旗蒙古从未有令内地游牧者该衙门若如此议伊等亦难於再请矣

五月丙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顷御史刘子章条奏二事一言各省应设恤刑官夫地方督抚皆朕简任之臣倘不堪任用则诸事无一可委者况督抚尚不可委用岂恤刑小吏反能雪其冤抑乎若置恤刑是徒增地方供应以累小民矣添设官吏全无裨益着还其奏一言莅外任者毋令多带家口所奏良是汉人所带有限汉军有多至数百人者亦有令旗下闲散人随去者允宜禁饬其令九卿确议以闻

闰六月戊子

上谕大学士等曰凡人谨慎循分犹恐人伺其隙而攻之若多事妄行岂能守其成业至於彼此挟讐阴行诬陷尤属可畏急躁之徒不过陷人於一时能陷则陷之不能则已阴险之人一时不能陷後必曲为设计害之其行事尤为狠毒若此等人不特不能荣其身且殃及其後朕听政四十余年凡若此者断不能欺朕也

辛卯

上谕大学士等曰人有言部中定例不一不知应遵何例此皆不谙事者国家诸务恃有成例苟无成例何所遵行曩者部中常有欲为人寛免而故从重论者朕以所议太过駮回彼即从中寛释朕灼知其弊槩不允行此风今已息矣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乙未

上谕大学士等曰广西道御史吕履恒参直隶廵抚李光地於秋审之事任意决断夫直隶各省秋审事件督抚按律定罪具奏之後九卿议覆或奉旨改缓决次年督抚按律仍以情实具奏而完结者有之或九卿督抚以缓决可矜具奏而情罪可恶奉旨改为情实者亦有之秋审人犯皆应正法之重囚督抚依律具奏乃其分也若核其情由酌量处置皆出自上裁凡人命案件部院大臣以及督抚岂有不查律例任意决断者此等情由吕履恒未必尽知此本着发还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三月丁亥

上谕大学士等曰近览科臣郑际泰条奏不谙事务其言八旗兵丁盼望赏赉宜加恩赐前朕大赉兵丁乃赦诏覃恩也今无故而屡加赏赉则兵丁必骄矣因兵丁冀望而即行赏赉若屡有冀望即屡加赏赉乎郑际泰又言当设饭厰赈贫民夫设立饭厰赈济在冬月则可若春间农务方兴贫民俱至饭厰就食则无租田耕种之人矣岂不悞农事乎况聚集数千贫民在一处赈济万一劫夺骤起何以止之朕是以前遣官数百员往山东分行赈济方能有裨赈济之事可轻言乎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九月丙辰

上谕大学士等曰部院事务已完未完科道官员每月竝不察奏是以钱粮命盗等案动即经年累月直至事完题奏时始称逾限一幷题参嗣後一应钦件交与某官审理及已完未完该督抚等四季奏闻如部发案件其已完未完亦着本部查明四季奏闻如此则事务不至迟延矣

十二月戊戌

上谕大学士等曰顷因刑部彚题事内有一字错悞朕以朱笔更改发出内外各衙门奏章朕皆详览外人不知或谓本章甚繁岂能徧阅朕当用兵之时一日有三四百本章尚皆详览今一日之中仅四五十本章而已览之何难故凡奏章内见有错字必行更改其翻译有不合者亦必行更改发出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七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七·宋濂
  卷五·本纪第五·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八·杨仲良
  ●卷二·王世贞
  卷七·凌雪
  ●卷九·叶梦珠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一四九六 浙江巡抚吉庆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绎史卷十三·马骕
  序·鲍彪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吴猎传·脱脱
  第四十一章 善后会议与东北易帜·李宗仁
  第七章 文武宣三宗的抗争·吕思勉
  钦定南廵盛典卷三十·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435_1 【短歌行】白居易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为白昼入为夜,   圆转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今夕未竟明夕催,   秋风才往春风回。

  • ●第二集·杨香池

    或日:“子之《诗话》刊印未久,今又有第二集之编印,何子之不惮烦?度子之心。将欲以之求重于世乎?然而值兹枪与金钱兴妖作怪之时,即才智与著述胜子者,恐亦未必为世所重也,抑将以之勒成名山千秋大业乎?而古今之诗话,汗牛充栋,

  • 第十一出 惑主·李渔

    (老旦上)前世憎嫌丑陋夫,罚来水底作庸奴。神龙枉自称yang物,郁煞群阴不与舒。空有玄关无处用,不如生作石姑姑。只因龙母生来妒,不许龙王买夜壶;略有些须闲举动,龙髯拔尽碎龙肤。小龙生出尤奇特,长大还如出壳初;不识身从何处养,疑

  • 卷七十六·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六 宋 陆游 撰 湖上 纶巾羽扇影翩翩湖上彷徉莫计年桃李已忘畴昔分禽鱼犹结後来缘山前虚市初多笋江外人家不禁烟莫恨幽情无与共一双白鹭导吾前 即事 成败归青史悲驩付浩歌病从今岁减诗

  •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原注自京窜至凤翔】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一作看】落日心死着寒灰雾【一作荗】树行相引莲峰【一作连山】望忽【一作或】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愁【一

  •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稾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 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一·张廷玉

        盛应期 朱衡 潘季驯 万恭 吴桂芳 王宗沐 刘东星 徐贞明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

  • 卷三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三 【起戊辰梁武帝大清二年魏文帝大统十四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六年○尽甲戌梁元帝承圣三年魏?帝元年齐文宣帝天保五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十月乙卯朔颁赐群臣明年大统历○孟冬时享 太庙遣官恭代分献○丙辰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永陵○戊午以 中宫千秋令节颁赐辅臣上尊珍馔○赐三辅臣各中历十五本民历一百本讲官杨道宾等三员有差○己未大学

  • 儒林宗派卷四·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魏王珔 国渊【以下郑门人】崔琰王基 公孙平王朗【杨赐门人】王肃【朗子】 孙炎 周生烈董遇 贾洪 薛夏隗禧 邯郸淳蘓林乐祥【谢该门人】杜恕杜寛【恕弟】刘劭 王象 严干刘仲始秦静髙堂隆任嘏 

  • 147.玄奘和尚取经·林汉达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陈袆(huī),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缑音gōu)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和尚,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他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

  • 卷二十七·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七宋 高闶 撰成公四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雨着木而成冰是上温而下寒也与陨霜不杀菽相反刘向谓木者少阳贵臣卿大夫之象也是时叔孙侨如出奔公子偃诛死此虽汉儒传会之说然後世雨木冰多应在

  • 卷七·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七     明 夏良胜 撰达道之义【夫妇之法 夫妇之戒】咸亨利贞取女吉朱熹曰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説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于兑之少

  • 谈印度语文的统一·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贝勒纳斯语文统一学社欢迎会讲──今天承贵社欢迎,使我感到特别兴趣!我到印度,就知道印度有许多语言不同,觉到印度需要有统一的语言。正在这样想,今天听了报告,才知道诸君已在这里做这种工作,并且有五十年

  • 六道集目录·弘赞

    卷一天道  述言  述诸经文  法句喻经  天竺(无着菩萨)  孙稚  董青建  历阳(张应)  襄阳(史世光)  江陵(释黄迁)  酒泉郡(伯裘)  武帝妃(郗氏)  蜀郡(沙门慧韶)  中天竺(沙门勒那)  湘州

  • 卷第四·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四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碑 重兴太平万寿禅寺碑铭 洪武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呈帝御武楼下中书右丞相胡公惟庸率百官晚朝 上诏曰太平府万寿禅寺宜复还浮屠

  • 第十三章 摩哂陀来岛·佚名

    彼大贤者,大摩哂陀长老,此时法腊十二年,受和尚并僧团之命,(一)待时机行教化楞伽岛,如斯思惟:&ldquo;无达西瓦王已老耄,[彼]子仍为王。&rdquo;(二)其间决意访亲族一统,礼拜和尚与僧团,向[父]王告暇,(三)四人长老并僧伽蜜多[尼]之实子,有六通有

  • 假眼·加德纳

    律师侦探梅森,接到一男的案子,此男表示自己一眼受伤,有很多人造眼珠,眼珠可以让眼睛恢复一部分视力,其中一带血筋的眼珠不见,此男觉得这眼珠会出现在某犯罪现场,后又有一对姐弟过来, 弟弟表示自己挪用老板公司资金还不上,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