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陈省躬 周彬 孙鲂 邓洵美 李家明

  颖川陈省躬者,南昌人。少负辞学。与徐铉兄弟友善。先主辅政,射策入仕。累官至庐陵永新令。在任明察体理,吏不敢欺。敏于判部,部民交讼,不下吏议,面讯其由。省躬情素,立分当否,不劳按验。两造甘惬,其讼自弭。复恃其才干往往判返郡符。时彬衡之盗入境暴掠,民有防戍健卒御扦,多为所杀,省躬遂给府緍,市棺殡葬郡下。符让其专辄俾认愆疑,省躬怒,遂判符后云:"开官库使官缗买棺木葬官军何过之有"

  于是缄而遣之,郡守览而不能屈。部有教人者引及知见,郡吏贽符命之,其人窜逐遂。恐迫其妇,妇惧乃自经。省躬械系郡吏,仍致辞于上曰:"一夫抱恨,六月降霜。一妇声冤,三年大旱。本为教人,却致杀人,情加明罚"。由是抵罪。然有过设陷刑者,理有可悯,尝哀而出之。其佐有萧某者执法不同,捐牍不署,蹈礼不迨。而与令争,令欲驱之,大骂曰:"臭下辈。"簿对曰:"哑义手者既是下辈,行拳却是上辈。"令惭谢。时太守武士也闻之,怒其佻慢,乃使召之。既至,下吏按验。省躬乃写籀文答之。吏称不辨,省躬背曰:"何不使倅拭瞎读之。"吏示倅,亦不辩。于是遣还。省躬谓人曰:"今朝廷识字唯仆与徐家兄弟尔。余奚足算哉"初,南越王刘隐之子跨据交广,绝朝贡之礼。李太保使讽,后主俾以书檄,谕以祸福。朝议以省躬才辩遂任为价。既逾岭,至韶广。后主使水道而进。既登舟,遂以重幕幂之。舟中之人略可相视。逾数日,又重幕围之。使登岸,屣步才十许里,至馆中,供帐颇异于常。

  主使劳慰燕饮累日,忽且舁馈赆之物并报函,复围而遣至水滨,登前所幂舟,日夕唯闻牵驾之声,然不知其沿沂,七八日复至韶而还,死于舟中者数人。省躬在治产一子,逾月将名之,问厅吏萧德之曰:"汝育几子"对曰:"有男五人"。省躬小名之曰:"萧六"。省躬为人虽丑疾邪恶,然利于货赂。邑豪龙氏诱杀郴衡归明人户迨百口,取其货并妇女。事露,后主遣尚书郎张佖就按之。私使询于省躬,验其谬实。龙窃知之,馈白金迨千。省躬受而伪诺之,乃报佖曰:"彼杀之矣"。故时不多其为人。入中朝位不显达者良此之由也。故参政彭年乃其子"萧六"焉。彭年大中祥符初与内翰晁公、今相王君四人同知贡举,省榜将出,入奏试卷。天下举人壅衢而观,其出省诸公皆蹙额其容,独彭年扬鞭肆目,有骄矜贾炫之色。榜出,其甥不在选中,遂怒入其第。会彭年未来,于几上得黄敕,乃题其背云:"彭年头脑太东烘,眼似朱砂鬓似逢,纰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预四人中。放他权势欺明主,落却亲情卖至公,千百孤寒齐洒泪,欺言无路达尧聪"。彭年一见,怒不获已。遂抱敕入奏,真宗见而不悦,因释其罪。彭年好势附宠,尝与丁相树党不顾已。因人释褐,复更利场体式,妄立法制,老覆程试,结怨士人。后虽数月而卒,时人谓之耕田手而非鼎鼐之器也。

  周彬世为庐陵禾川人,自少不治产业,伏膺儒学,刻苦修进,俾昼作夜,其妇尝让之曰:"汝徒自如是,卒有益乎汝家兄弟皆能力稼穑营己。囊箱丰益。汝之不调而无思,悔毕向何如"答曰:"卿尝与吾市油数金,是亦力穑营己而已,但岁晚

  必得力"。及闻先主镇金陵囊文而往,未几,会禅代归姓,制度草创,无取士之科,将有事于圆丘,募四方英秀,各为祝史之文。彬之所著特加选用,遂署诸卫巡官。嗣主与太弟景达贻书交辟,置之门下,锡赉颇厚,得迁省拜。以所赐缯帛金币陈列于庭,谓妇曰:"吾昔与卿同营己者,今日一成矣。比诸伯叔何个为胜耶尚能让于吾乎"妻答曰:"斯男子之事,非妇人女子所能知"。时邑人有侮慢之色,彬数叹曰:"昔鲁人俚,孔子谓之东家丘者"。果然,入金陵待选,授大理司考。满以母忧归葬。谒禾川令,直造其厅,署令诘之曰:"公虽朝省直寮,其如桑梓之礼何"彬怒,因自誓曰:"吾不归令于兹,有如白日"。及复建康数月,如前官归,宰本邑令,惭谢而去。

  乡里相庆,荣其昼锦,然为政廉平,恩仇不录,将解。邑中耆艾缁黄辈数百人诣郡,上疏举留,遂连任七考。有相讼者,以理和解之而无适莫,既而复选。嗣主锡以银章茜绶,以本官居职,持法平直,不阿权要,朝廷惮之。累迁尚书郎,出授武昌节度掌书记,守江夏令,未几而卒。

  孙鲂世,南昌人,家贫好学。及长,会唐末丧乱,都官郎郑谷亦避乱,归宜春。鲂往师之,颇为诱掖,后有能诗名。尝与沈彬及桑门齐已、处中之徒为倡和俦侣。属吴王行密据有江淮,遂归射策,授州郡从事,与沈彬尝游于李建勋,为诗社。

  彬为人口辩,每好较人诗句。时鲂有"夜坐"句美于时辈,建勋因试之。先匿鲂斋中,候彬至,乃问:"鲂之为诗何如"彬答曰:"人言鲂非有国风雅颂之体,实得田舍翁火炉头之作。

  何足称哉"。鲂闻之怒,突然而出,乃让彬曰:"公何诽谤之甚而比田舍翁,言无乃太过乎"彬答曰:"《子夜坐》句云:'划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炉上作而何"阖座大笑,善彬能近取譬也。及题金山寺云:"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梦,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有集仅百篇,皆此类。先主受禅累迁正郎而卒。

  邓洵美,世为湖彬郡人,少有敏才,工诗,长于赋颂。天祐中与连人孟宾于并为廉使李侍郎所荐,入洛阳。与故李司昉同年,擢进士第。以天下丧乱,诸道割据,遂还乡里。为潭州节度使马氏所辟,署职郡县。常怏怏不惬心,仅十年间,昉奉使湖南,求访洵美。既见,权情好洽,不替曩昔,且惜其才富位卑,滞于侯国。昉既行,因请赍致京师。马氏饯之,为鸩而卒。洵美晚娶,无子,有三女。贫瘁,流落风尘。沣陵人庐氏闻洵美名怜而购之归,以其女妻于儒家。先是太常丞陈度有《薛孤延闻雷赋》颇为时彦所推尚,而洵美集中亦有此作,前后语句皆同而首末小异,未知谁氏之述也。

  李家明,世为庐州西昌人。嗣主时为乐部头,有学,解滑稽,善讽谏,为时所推从。嗣主游后苑,登于台观,盛望钟山雨曰:"其势即至矣"。家明对曰:"雨虽来,必不敢入城"。

  嗣主怪而问之,家明曰:"惧陛下重税"。嗣主曰:"不因卿言,朕不知之"。遂令擢务降半而征之。及见牛晚卧树阴,嗣主曰:"牛且热矣"。家明曰:"臣不调,敢上绝句"。曰:"会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背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更无人"。时左右宰臣皆惭,免冠谢罪。宋齐丘只产一子辄死,齐丘哭之恸,逾月,自亲王宰寮勉之,不止。家明谓嗣主曰:"己能止之矣。大王当复厚赐"。嗣主许诺。家明遂作大纸鸢上书云:"欲兴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设计谟。一个孩儿扌弃不得,让皇百口合何如"。乘风放之,度至齐丘第,遂绝其缕,令坠。齐丘见之惭感而止。家明遂大获缗帛。后,嗣主于苑中命元寮临池而钓,诸臣皆屡引其鳞,唯嗣主无所获。

  家明见其犹豫,乃曰:"臣昧死敢上《篘荛》曰:"玉甃金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悠溶。凡鳞不敢吞香饵,知道君王合钓龙"。嗣主嘉之,喜极欢燕而散。及嗣主加王弟景达等官,而恩泽未及臣下,因赐享燕,家明乃入。末作二翁妇而出列坐,令其新妇每进一饮一食皆辄拜献,而礼颇繁剧,翁妇怒而责之,曰:"新妇自家官自家,何用烦拜耶"嗣主闻之曰:"孤为一方之主,而恩不覃于外,孤之过矣。家明之言亦宜乎"。因厚赐之,而加百官焉。先是建州王延政与闽州兄延义有隙,遂各称帝。嗣主遣将平之,俘延政及百官入建康,寻封王,遂命王公宰察之属燕其第,时遣家明率乐部往,延政啬于贿赂,家明怒其寡而讥之曰:"贱工无伎,大王优赐,不敢奉命。然告大王,乞取一物"。延政曰:"吾家所有唯汝之命"。家明曰:"大王平天冠,今且无用,家明敢请之"。延政默然惭恨而罢,自是怏怏发疾而卒。时家明母死,欲归葬。会嗣主听政之暇坐于便殿,秉笔于琬琰上,闲书章字,家明因诈曰:"臣每窃学人署字,与之不疑"。嗣主曰:"卿能学孤为乎"家明曰:"臣虽愚卤,愿效神踪"。嗣主乃于麻纸上大书押字,命试学焉,家明得之辄于草字上书云:"宣州于上供库钱支二百千付家明安厝母亲"。嗣主见之大笑,因而赐焉。从嗣主幸南都时,既划江舟,楫多从南岸。至赵屯,因辍乐停觞,比望皖公山谓家明曰:"好青峭数峰,不如何名耶"家明应声对曰:"龙舟轻飐锦帆风,正值宸游望远空。回首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到寿杯中"。嗣主因惭,俯首而过。及后主嗣位,家明老而无宠焉。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脱脱
  ●序·李纲
  记清流党·佚名
  名山藏卷之五十七·何乔远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卷四·胡一桂
  卷五十四·班固
  沈冲传·萧子显
  鱼俱罗传·魏徵
  唐纪五十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司马光
  卷七十六·赵汝愚
  卷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游九言·唐圭璋

      九言初名九思,字诚之,建阳人。绍兴十二年(1142)生。学者称默斋先生。干办诸军料粮院,改知光化军。薛叔似辟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卒,年六十五。端平中,赠直龙图阁,谥文靖。有默斋遗稿二卷。   沁园春   五十五自述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七王建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进士初为渭南尉历秘书丞侍御史太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後归咸阳卜居原上建工乐府与张籍齐名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诗集十卷

  • 89.秦韬玉:贫女·施蜇存

    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他父亲是一个禁卫军官,但他却爱好文学,作诗恬和浏亮。他巴结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田令孜,由田令孜的提拔,不到一年,官至丞郎,为保大军节度使幕下的判官。僖宗避难入蜀,他也随驾同行。中和二年(公元八八

  • 卷二·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二明 黎民表 撰五言古诗和陶徵君饮酒仆自垂髫操翰涉于强仕之年六上京师迄于空返蹇劣之效斯已彰矣甲寅岁言归故山始营隐居之所暇日览陶靖节集有饮酒诗二十首辄依其韵为之意率词俚取诸胸臆观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张廷玉

        李敏 贾俊 黄绂 张悦 似钟 曾鉴 梁璟 徐恪李介 黄珂 王鸿儒 丛兰 吴世忠   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以蓟州饷道经海口,多覆溺,建议别

  • 卷三百四 列传九十一·赵尔巽

      张照 甘汝来 陈惪华 王安国 刘吴龙杨汝穀 张泰开 秦蕙田 彭启丰 梦麟   张照,字得天,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南书房行走。雍正初,累迁侍讲学士。圣祖训士民二十四条,世宗为之注,题曰圣谕广训,照

  • 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五九月庚午朔命派京师大兵及大同宣府等兵备噶尔丹时折卜尊丹巴库图克图遣使报称噶尔丹分兵三路沿途劫掠约防于我边哨爱必汗喀喇鄂博之地侍郎温达以闻上谕尚书阿尔尼等曰喀尔

  • 郭泰祺·周诒春

    郭泰祺 字复初。年二十八岁。生于湖北武穴。本籍通信处。湖北武穴陆万和转。已婚。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某预备学校。光緖三十三年。入威立士登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本薛文尼大学。习政治学。宣统三年。得学

  • 卷七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七钱塘程川撰礼十八小戴礼记八李丈问四时之祫高祖有时而在穆曰某以意推之如此无甚要何必理防礼书大槩差舛不可晓如祭法一篇即国语栁下恵説祀爰居一段但文有先后如祀稷祀契之类只是祭

  • 卷二十一·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一 宋 严粲 撰 小旻【音闽】大夫刺幽王也【吕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言小者篇在小雅恐与大雅相乱以别之今大雅止有夫明余篇疑亡○苏氏曰其在小雅者谓之小旻在大雅者谓之召旻】 小旻刺不能听

  • 卷二十九·佚名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尔时无尽意菩萨复语舍利弗。菩萨修慈亦不可荆何以故?菩萨之慈无量无边。是修慈者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菩萨修慈发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虚空无不普覆。是菩萨慈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无不覆者,舍利弗。

  • 读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太虚

    张东荪先生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是近来思想界的杰作。但于四种逻辑归之某一方面、某一阶段的四种文化产物,有相当说明,而未到于恰好。再为显了以言之,则逻辑甲、乙是“发表思想工具的名数法式”,逻辑丙、丁,是“直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八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郑成忠请普说。师云。平江信士郑偲。知有此段大事因缘。得得来见妙喜。要闻般若。所将供养真身舍利宝塔。洎斋云堂清净禅众。请普说功德不

  • 评注产科心法·汪喆

    产科著作。2集。清汪喆(朴斋)撰。成书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此书汇集作者数十年女科临证经验,列种子、胎前、临产、产后4门。上集论种子与胎前诸病的治则方药;下集分述临产和产后诸疾的病因证治。书中因症附方,简练

  • 济世神验良方·佚名

    济世神验良方,撰人未详。全书分为32门,约9万字,内容丰富,诸科皆备。各门之前列有总论。首论病因、病机及症状;次论诊法、法则与适应症。每门结尾附余论。作者善于将内经、千金、金匮、河间等历代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融汇其

  • 言兵事疏·晁错

    又名“上书言兵事”,西汉晁错任太子家令时,给汉武帝的奏疏。内容以边事为主,兼议政事。晁错认为戍边的关键在于择用良将。在战争中,取胜主要条件是:“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战备方面,主张利用矛盾,破坏其联盟,

  • 前线·洪灵菲

    现代长篇小说。洪灵菲著。上海晓山书店1928年5月初版,列入“我们社丛书”。小说的主人公霍之远,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党党部工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方面为革命而奔忙,另一方面又置在农村的妻儿于不顾,终日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