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七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庚子朔。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谕、据贝勒允祁等奏、东陵各处、应行补栽仪树一摺。朕思陵寝重地。一应林木。办理俱应诚敬。且气脉深厚。种树最易生长。何以每年所报回乾甚多。盖因承办之员、与树户人等、于补种时。即不如法。转利其易于回乾。希图下次又将补种。可以于中取利。此系伊等旧习。着传谕贝勒允祁等、令其知有此弊。悉心查察。并严立责成。俾如法补种。自不至于屡次回乾。即贝勒允祁等、或不能深知种树之道。丰盛额于此等处应留心。但伊乃系初任。嗣后着丰盛额专司其事。务必留心稽查。敬谨办理。倘有仍前滋弊、以致易于回乾之处。惟伊是问。  

○又谕、永世人甚平庸。不胜翰林学士之任。着以旗员用。  

○谕军机大臣等、从前恭遇皇祖圣祖仁皇帝南巡时。自顺河集以达江口。皆系河臣派拨河兵。以供舟行缆纤之用。渡江后。则由江省地方官雇觅民夫更替。及行至浙江交界。该省换纤。亦另用雇夫应差。此旧制也。朕明春巡幸江浙。闻江省督抚河臣会商。拟于渡江后、仍用河兵缆纤。以省募夫接替之烦。惟浙江因地属隔省。尚欲遵循昔年雇夫成例。朕思两省本属一水可通。若江省概用河兵。而浙省又别召募。往来守候。未免纷类。兵丁向隶河标。舟行乃其素习。且在江省经行已久。亦必益就熟娴。若即令其随至浙江。一路就便应用。较之临期鸠集之夫。自为有益。况浙省本有雇夫工价。若即以之加给河兵。在伊等既可获资斧之需。而浙省地方官。并得省雇募之役。彼此均觉妥便。着传谕该督抚等、令其会同河臣、就事一体通融筹酌。定议奏闻。惟期公务有裨。毋存此疆彼界之见。寻奏、均遵谕旨办理。其押纤员弁。亦请仍用江省人员随往。从之。  

○赏恤福建押兵赴台换班被溺之长福营马兵、及带回被溺之步兵、如例。  

○是日。驻跸涿州北大营。  

○辛丑。谕军机大臣等、上年五月内、硕色在两广总督任内时。参奏南雄府知府苏赫臣、勒索典史张经银两一案。至今尚未题结。此案并非难以完结之事。自应即行审理。何以悬案一年有余。甚属迟延。着传谕陈大受、苏昌、令其作速审拟具奏。寻会奏。据苏赫臣供认知情受贿各情不讳。按律分别定拟具题。报闻。  

○礼部议覆、湖广总督永兴奏称、本年湖北官字号生监止十六名。取中举人四名。副榜一名。较民卷过优。可否将各省官生。按照人数多寡。酌定取中。再吏礼二部司员子弟。均列官生。亦属太优。请将吏礼二部郎中子弟。方准编入官号等语。查官卷人数多寡。难以悬定。请仍照旧例行。其数少省分。如无佳文。宁缺无滥。至吏礼二部司员子弟、编入官卷。非以示优。盖以除弊。该督所请。均毋庸议。得旨。礼部议覆永兴条奏官生过优一本。请仍照旧例遵行。甚属偏私。各省官生。文庸幸中者。不堪屈指数。何国宗之子。同中一科。即其验也。永兴奏到。朕交部议时。即已知该部必将指驳。今果不出所料。虽该部议令此后务遵定例。官卷数少省分。必文理精通。方准取中。否则宁缺无滥等语。不知从前何尝无此例。而各省试官。狼狈相顾。何尝实力遵照。况如各部司官。同一办事。何独吏礼二部、得编官卷。此例实不公当。该部自应准理持正立议。乃先怀私意。转云非以示优。盖以除弊。此其巧于回护。尤属纰缪。该部堂官着交部察议。此本发还另议。寻议、官生取中旧例。实属太优。请嗣后直省额中举人二十五名内、许中官卷一名。如无佳文。宁缺无滥。仍以民卷取足。零数不足二十五名者。不准录取。至中、小、等省。虽应额中官卷一二名。而或文不足录。全以民卷补足。如磨勘时。所取官卷、较民卷优劣悬殊者。题参严议。至吏礼二部员外郎、主事。固与各部相同。即郎中亦属无异。其应试子弟。应请均无庸编入官卷。并乾隆九年臣部奏准、将内阁侍读子弟、照吏礼二部司员编入官号例、亦停。从之。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壬寅。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奉皇太后还宫。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陈大受、苏昌、参奏韶州府知府杨国栋一摺。军机大臣等、请将杨国栋家赀密交查办等语。杨国栋不过知府微员。若止为明福经手交商营运银两。尚属僚友私情。非婪赃过付者比。即伊本人别有贪婪实迹。自可按律定拟。不必如此严办。但观摺中所参。杨国栋于该督抚饬查明福任内银米册籍。知必当被参。先期差人送信。则知其人平日与明福结交亲密。朋比为奸。又且巧于窥伺。暗漏消息。当明福初审到案时。供词狡猾。其为先已得信。事无可疑。杨国栋有此情由。不可不加惩究。应如军机大臣所议、密交步军统领、派员前往涿州查办。其摺内款迹。着该督抚等。一面题参。一面严审。该督抚办理此案。能将实情一一究出。甚属可嘉。明福京中查出银两。并摺内所奏。几及二万金。令非恣意贪黩。何由致此。实乃罪不容逭。着于此案审明时、按拟正法。至从前各任。事属已往。姑免深究。如果有折收情弊。着将实情奏闻。不必一一题请治罪。惩一儆百。已足伸国法而畅众心矣。着传谕尚书刘统勋、并该督抚等知之。寻陈大受、苏昌、会奏、据杨国栋供认。心知明福必参。因胡恒顺前借明福银两行盐。系伊见交。立有字约。恐被查出。令家人唤胡恒顺进署。写书通知明福、收藏旧约。又带家书一封。俱交胡恒顺。差工人黄衡、至伊本籍涿州家中投书。次日至房山。面见明福投书。俱取有回札。于九月回广。伊当即将借约烧毁。并据明福、及明福家人霍五、工人黄衡等佥供。悉属相符。是该参守平日与明福朋比为奸。已可概见。其杨国栋任所赀财。业已查封。报闻。  

○户部议覆、两江总督黄廷桂等奏称、京口驻防兵米改支漕粮各事宜。一、漕粮定例。原系岁内全完。祇因留充兵饷。以致挪用私收。应请将丹徒等县留充兵米漕粮。务于岁内通完。迟误、照漕例参处。一、请将兵米六万六千四百二石。于丹徒漕米内、截留三万三千二百二石。丹阳漕米内、截留二万三千二百石。金坛漕米内、截留一万石。遇闰增米五千五百三十八石。并于徒、阳、二邑漕米内各半截拨。一、春夏二季。先尽丹徒米监放。丹阳、金坛、米。各贮县仓。陆续提解府仓。随收随放。其运府脚费。请于节省漕费内动支。一、责成旗员。每届放期。兵丁赍档具领。按名散票。按票关支。倘米票不到。即行严查。并令全数关领。放米后、随出具并无卖档扺兑情弊甘结。送府存案。倘事后查有卖档情事。兵则移旗究治。民则枷责示众。其失察该管官、查参议处。均应如所请行。从之。  

○豁除浙江萧山县西兴永盈围场海潮坍没田地正课银二百七两有奇。从巡抚兼盐政永贵请也。  

○癸卯。上御太和殿。恭送列圣御容、供奉盛京。并诣皇史宬。恭送五朝实录、尊藏盛京。  

○谕曰、河南布政使富明、援藩臬三年期满之例。奏请陛见。向因藩臬系方面大员。久历外任。未经召对。欲因以观其人材。是以定有三年入觐之例。朕今岁巡幸中州。富明屡经面见。乃甫届回銮。遽有此奏。想其拘泥糊涂。不至于此。明系取巧乖张。着交部察议。寻议上。得旨、富明着销去纪录四次。仍降二级调用。  

○谕军机大臣等、富明援藩臬三年期满之例。奏请陛见。夫三年期满之例。原为久未召见者而设。今富明于中州行在。面见已至三五次。乃甫经匝月。又具摺奏请。朕观富明并非糊涂拘泥之人。何至于此。必因豫省今岁所办。全不能体会朕意。曾切责该抚鄂容安。富明窥测及此。明知未必准其来京。故行摺奏。以见其不与该抚扶同附会。设令准其来京。伊得召对之时。乘机委卸。此其居心殊不可问。富明此番奏请陛见。是否另有欲行面奏之事。如果有所奏。不妨据实奏闻来京。朕办理政务。光明正大。并非回护鄂容安、不令富明面奏其失。抚、藩、事同一体。若富明曾经力争。而鄂容安执意不从。即当于朕至中州之前、据实参奏。朕必将鄂容安治罪。岂有已经随同办理。及至事后。又复希图狡饰。此等伎俩。何能逃朕洞鉴耶。设因此旨而狡猾居心。不过诿之糊涂、拘泥三年入觐之例。是伊自取重罪矣。朕已指明富明并非糊涂拘泥之人。令其将此旨明白奏来。将此并令鄂容安知之。  

○又谕、今日方观承具摺谢恩。而鄂容安于朕回銮至保定、及进宫、已请安两次。而不置一言。夫直隶、巡幸常经之地。方观承即不具摺谢恩。亦无不可。至朕之加恩鄂容安。实出于格外包涵。鄂容安宜何如感激。没身顶戴。何以竟似无事。即谓方观承奏摺、仅属外吏虚文。鄂容安身系满洲。受朕厚恩。弃虚文积习可也。岂独无不能自已之情耶。若谓其有心疎略。亦未必然。必因责其办理不善。心怀疑惧。思欲含糊了事。此岂含糊所可了事者耶。着将此传谕鄂容安、令其痛知改悔。据实核查。逐一清晰。无丝毫糜费。丝毫粉饰。以为补过之地。朕办理诸务。光明正大。是是非非。不容稍混。鄂容安岂尚不知耶。方观承摺。并钞寄鄂容安阅看。  

○甲辰。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大学士史贻直、不必管理刑部事务。着大学士来保暂行管理。  

○谕、前因田懋性情浮躁。纨裤之习未除。是以令其解侍郎之任。回籍读书。闻其在籍颇属安静。仍复加恩召用。乃伊于来京召对时。即诬奏阿里衮、修理太行山道一事。询之阿里衮、及向导等。全属子虚。转诘田懋。亦无辞以对。其在吏部。并无感恩出力之处。近因礼部侍郎缺出。将伊调补。又以不由科甲出身。于例不合。令其候缺补用。此时既未得缺。则系候补之员。不应仍居九卿之列。乃伊腼然与现任九卿同班。且有怏怏之意。御史又参其仆从斗敺不法。是田懋旧习全未悛改。仍着回籍读书。  

○谕军机大臣等、巡察黑龙江给事中索住、参奏塔勒岱家奴、不时偷行扰害地方。塔勒岱竟不管束。请交部察议等因。寄谕傅尔丹。着传谕塔勒岱。朕念其军前效力。加恩以将军衔原品休致。令于本处居住。伊即应感戴朕恩。居家安静。管束家人。不使滥生事端。且伊家尚属殷实。何至令家人如此行为。从前朕即知其不甚安静。今又为给事中索住参奏。原应交部议罪。但朕念其前经效力行走。此次加恩宽免议罪。嗣后务使加意管束家奴。如再有此等之罪。朕岂有再行加恩之理。着传谕晓示。  

○又谕、朕明岁巡幸江南。随驾人员。已经派定。侍郎秦蕙田自行奏请。以临幸惠山、必至秦园为辞。奏园在惠山之麓。圣祖尝经临驻。留赐御书。朕清跸所经。自当瞻仰。然不过名山古迹。偶尔登临。初非因朝臣林园之胜。足供游览。致烦供帐。秦蕙田已不准随驾。并令军机大臣等、谕知朕意。但奏蕙田乡评。并非闭户读书居乡安静之人。恐其指称临幸。派累阖族人众、出赀修理。而伊独居其功。且以余赀自润。此则不可不传知黄廷桂。令其留心。至园亭有皇祖御笔。即动用商捐公项。官为修理。俾得世世承守。岂不更沾大惠乎。寻奏、秦园于八月内、经臣动给官项银一千两。饬无锡县知县王镐、如式修理。报闻。  

○又谕曰、鄂容安未经具摺谢恩。前旨已曾详谕。今日披览外来奏章。又见总兵丁山谢恩一摺。夫以丁山武臣。尚知具摺奏谢恩。鄂容安受恩深重。较丁山何啻什百。而一辞不置。乃出情理之外。朕初不因此深加督过。但观鄂容安实由心中惶恐无地。是以不知所措。然巡抚统辖全省。似此疑惧失措。属员因而观望。地方重务。不免贻误。所关甚重。可传谕鄂容安、令其悉心供职。痛加惩改。善为从实办理。以赎前愆。徒尔畏缩。不惟无益。且更增咎矣。丁山摺钞令阅看。  

○乙巳。谕、今岁直属固安等处偶被偏灾。收成稍薄。着将乾隆辛未年豫、东、二省粟米。截留十万石。以备来年赈粜之用。其保定、雄县、所有明年应办兵米。即于此项内支拨。停其采买。至固安、霸州、宝坻、玉田、顺义、东安、良乡、大兴等八州县歉收之地。米价稍昂。其应需本年冬季、及来岁春季兵米。着加恩准照旧例、每石增价三钱。以示轸恤兵民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湖北巡抚唐绥祖奏称、滇省本年二运京铜。于湖北东湖县地方遭风。沉溺铜九万斤。委员蔡理经、将现铜起运后。地方官全数捞获。现贮县库。应俟滇省后运铜船过楚搭解。但滇员来楚无期。恳将此项铜觔。借给湖北接济鼓铸。来春采买滇铜回日。即行照数归还等语。滇铜关系京局鼓铸。原不容轻议截留借用。唐绥祖所奏。乃沉溺铜觔。该地方官设法捞获。贮库。滇省后运委员未到。奏称借用。尚属可行。着照所请。后不为例。  

○又谕、据总督方观承奏请、将在籍候补州同、曾经保举经学之张凤孙。发直候补。令其在署佐理公务。俟应行得缺之日。照例酌量委用。至考试经学时。仍令赴京考试等语。着照所请、准其发往。  

○谕军机大臣等、据方观承奏到、波罗河屯行宫被窃案内、获贼王长贵一摺。内称遴委督标千总邢永功、带兵躧访。又称热河道富勒赫、河屯协副将富海、同禀获解到案。其间实力踪迹。使正犯就获。不知出自何人。或系所委千总自行访出。或由该道及副将另行差缉。所奏俱未明晰。着传谕该督、令其查明具奏。若系所委千总。则宜稍示鼓励。寻奏、查此案、系千总邢永功访得禀闻。及差往缉拏。而王长贵已被差弁把总王显、外委黄嗣彩拏获。应请将此三员酌量升赏。报闻。  

○又谕曰、卫哲治奏安徽省钱粮已完未完数目一摺。甚不明晰。朕前降旨。原因积欠之案。多系官侵吏蚀。及顽户拖欠。不得不力为整顿。以儆刁风。若寻常缓徵带徵之项。乃属地方被有偏灾、小民不能按期输纳。非有意抗延可比。且亦定有年限。若一并开入。转足以滋牵混。所谕甚明。今卫哲治奏内、何得复将缓带银两开入。若云此项已经除出。何以十四年分未完总数、至十万余两之多。安徽供赋本薄。而所欠如此。若如江苏赋额。又当如何。总由卫哲治办理此事。并不肯实力担承。是以草率从事。所奏俱属含混。着传谕申饬。令其再行查明详悉具奏。寻奏、奏销后已续完银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二两零。现在未完民欠。酌定规条。务于明岁徵完。得旨。交定长留心办理。  

○以故二等子全德子善宝袭爵。  

○丙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谕、德保着暂行解任。交总管内务府王大臣审讯。  

○铸给汉中府捕盗通判驻劄留霸兼管驿务关防。并建衙署。从陕甘总督尹继善请也。  

○丁未。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曰、据正红旗满洲都统具奏、关舒所出云骑尉缺。以伊三岁子常德拟正。以其伯父之子五和拟陪。其承袭有分关舒叔祖之子孙。因其祖向犯军罪。概不应入拣选等因。凡补放世职及佐领等官。其承袭有分而犯军罪人等之子孙、俱不列入者。虽系定例。然亦不可不分别办理。如获罪人等之子孙。果系年幼。或并无居官之人。尚可不入拣选。此内倘有因劳绩得官。或至大员。于现在所承袭世职佐领等官较大。而不令其入于拣选世职官员佐领内。亦与理未协。此事原议未详。将此交承办官员佐领事务王大臣、再为妥议具奏。并将正红旗满洲所奏承袭云骑尉一事。亦着妥办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永贵所奏陈得方指名撞骗现今拏获严审一摺。永贵访拏办理甚是。此等不法游棍。必当从重究处。即置之死地。亦不为枉。但摺内称该县尚未详报。即飞饬嘉兴府知府李清时、前往提犯严审等语。朱履端既经首明到县。该县知县、即应据实飞报该抚。乃俟该抚自行访闻。观此则该县意中、未必不信为实有其事。是以迟回瞻顾。永贵摺内未经叙明。在此案情形。不问可知其伪。该县因干涉大学士傅恒姓名。即如此迟疑。设令果属大学士傅恒家人、在外捏名生事。又当何如。似此庸闇无能之劣员。何以克胜知县之任。该抚理应参处。至其冒称衔帖之处。如何凭空设想。或别有因由。抑另有伙党唆使驾捏。并此外有无他处指冒诈骗。俱应一一彻底根究明晰。毋令稍有遁情。审明时具摺奏闻。并寘重典。可传谕永贵知之。寻奏、查陈得方即吴得中、串通革生胡志。诈冒大学士公傅恒差人。捏造原任大学士张廷玉书札。撞骗朱履端财物。始因随口冒名。继则商谋诓骗。合依例载指大小官员名色诓骗财物、计赃该徒以上者、发边卫充军。情重者仍枷号两月发遣。其桐乡县知县李辅德。实缘胡志狡供不认。是以未即通详。并不疑实有其事。至大学士公傅恒、乃系旗人。素不使唤长随。况该犯原冒西席。及试令写字。乃一不辨点画之人。稍有知识。断不为其所愚。若该县因干涉大学士姓名。因而迟疑瞻顾。臣断不敢徇隐不参。报闻。  

○和硕和亲王弘昼等奏、天坛有请神亭十座。祈谷坛有请神亭六座。惟地坛内系执事官捧请。请添造请神亭十座。用明黄素缎成造。又皇祗室正位供案。较配位供案高一寸。惟皇乾殿正位供案。较配位供案高一尺。请加高九寸成造。又三坛所陈孔桌。未能画一。请正位俱改设一孔桌一张。东配位俱改设三孔桌一张。西配位俱改设二孔桌一张。又供奉器具、及袱套等项。向来颜色间杂。请将天坛、祈谷坛、陈设一应祭器。俱用天青色成造。地坛陈设一应祭严。俱用明黄色成造。其余一切零星器具。俱分别等差。修饰见新。报闻。  

○转礼部右侍郎吕炽、为左侍郎。以内阁学士陈邦彦为礼部右侍郎。补原任詹事徐以烜、为原官。  

○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会奏。传谕傅清等旨。于十七日过省。计自省至藏。迟不过十六七日。傅清等自可钦遵筹办。倘势不得不作用兵之计。即当豫为准备。臣现差人以买藏香为名。密行侦探。至徵调之事。上年冬间、奉旨密为办理。臣等曾于建昌等各营。密派五千名。以备进发。又于川北各处。密派三千人应援。其粮饷事宜。不便声张。于兵丁随身裹带口粮外折支、听各兵沿途买食。如需用兵。需酌派兵八千名。臣岳钟琪领兵五千名。先赴藏地。臣策楞领兵三千名。暂驻打箭炉、料理应援。再臣原奏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于江达备兵一千。西宁一路、转备兵二千。应否降旨密敕陕甘总督尹继善一体豫防。得旨。另有旨谕。谕军机大臣等、策楞、岳钟琪、所奏密行筹办诸事。俱属详悉。倘或需用。其调度策应。亦合机宜。但当密之又密。不可稍露端倪。致有洩漏。令彼疑惑惊骇。启衅生事。方为万全。至所称西宁一路、密饬陕督尹继善豫为防范。则属不必。四川一路。策楞等善为办理。尚可慎密。若西宁两路齐办。则事益张皇。未必无走漏消息之处。转未妥协。从前未经传谕尹继善。乃正为此。若至事露、不得不办之时。自然令其防范也。可传谕策楞、岳钟琪、知之。  

○戊申。谕曰、德保于内务府查办余地一事。有听从司员干请情节。本应革职治罪。但念其平日尚属黾勉。且实无赃据。从宽革去户部侍郎、副都统、内务府总管。着以乾清门二等侍卫。照旧管理圆明园等处。效力赎罪。  

○又谕曰、刑部所奏三仓行凶贼犯、期满未获、将番役治罪一摺。虽系按律办理。但三仓之地。及被杀之人。皆内务府所管。则应内务府番役承缉。而提督衙门番役。乃系协同躧缉之人。今内务府番役。以旗人照例议以枷责。而提督番役。以非旗人实发边卫充军。转于事理未得其平。着一体枷责发落。至议处承缉不力文武各员内。总管内务府王大臣。亦有应得处分。着交部议处。其事发之日。舒赫德奉差在外。所请交部严加议处之处。加恩宽免。哈达哈系原办之员。着交部察议。  

○己酉。调刑部侍郎兆惠、为户部侍郎。仓场侍郎书山、为刑部侍郎。以内阁学士鹤年、为仓场侍郎。  

○以总管内务府大臣苏赫纳、兼管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事务。  

○调陕西粮道傅桩、来京引见。  

○赈恤甘肃平凉、西宁、肃州等三州县、本年雹旱灾饥民。并免额赋。贷河州、狄道、皋兰、渭源、金县、陇西、岷州、安定、会宁、伏羌、漳县、盐茶厅、泾州、安化、合水、真宁、泰州、秦安、清水、礼县、永昌、镇番、宁朔、中卫、灵州、西宁、碾伯、高台等二十八厅州县、耔种口粮。缓甘州、镇番、肃州、高台等四州县、及东乐县丞所属田亩额赋。  

○庚戌。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诣雍和宫行礼。  

○兵部议准、兵科给事中杨二酉条奏、各省卫守备归部选者三十九缺。现在武进士以卫用者、积至数百人。又提塘差官、效力报满归班即用者、亦数十人。加以新例飞班压铨。缺少班多。选用无期。且今岁卫守备中。又裁减数缺。壅滞较甚。请照乾隆元年复行拣选之例。将元年以后、拣选三等之武进士。及充补提塘之三等武进士。再行拣选。一二等者、以营用。三等者、仍以卫用。从之。  

○前署福建巡抚喀尔吉善疏报闽县等处十四年垦田三十四顷六十九亩有奇。  

○辛亥。谕、前因天津、静海等县。今岁被有偏灾。准方观承所奏。暂开奉天海运。以资接济。海运既开。则陆路商贩。自应听其流通。岂可复行禁遏。乃近闻该将军等、于关外设卡严查。陆运不通。是因海禁暂弛。而转增闭籴之令。大非朕一视同仁之意。着该将军等、将新添卡路兵役彻回。俾商贩无阻。粮价渐平。庶于民食有益。该部即行文该将军等知之。  

○抚恤浙江象山、临海、黄岩、太平、定海、天台、仙居、永嘉、乐清、瑞安、平阳、云和等十二县。杜渎、黄岩、永嘉、长林等四场、温州卫、玉环厅、本年风水灾饥民灶户。并缓徵漕米额赋有差。  

○旌表被诬捐躯之安徽望江县民邓廷勋妻金氏。守正捐躯之广东顺德县民伍盛大女伍氏。  

○壬子。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幸圆明园。  

○谕、山东兰山、郯城、二邑。今秋被灾稍重。其勘明成灾处所。已照例分别蠲缓。加恩赈恤。至勘不成灾之处。虽云有收。究属歉薄。着加恩将该二邑毗连灾区之歉收地亩。所有本年应徵新旧钱粮米谷等项。俱令缓至次年麦后徵收。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近因查办废员。询据原署福建按察使王廷诤被参原由。称系武平县塞署一案。其中案情反覆。生死出入相悬。若果如所言。则冤抑已甚。但亦系一面之词。虽久经结案。然地方必有公论。且其事亦非年远无稽。总督喀尔吉善现在赴浙办差。可将王廷诤原供说帖、钞寄巡抚潘思榘。会同将军新柱。将此案原审及改供翻案各情节。逐一秉公彻底确查。务得实情。其王奠洲向为人若何。平日居乡若何。现在情形若何。一面严查原案。一面密行察访。据实具奏。此案原非新柱、藩思榘等、所办。与伊等毫无干涉。正可虚公办理。况地方果有奇冤。亦不可不为昭雪。倘有心回护原审原参。稍存含混之见。断不能逃朕洞鉴。是转以事外之人。自罹罪戾矣。慎之。喀尔吉善虽在浙办差。究系伊地方之事。如果冤抑。虽死者不可复生。而正犯不可容其漏网。亦当留心密查。其新柱、藩思榘、如何体访。是否实在虚公查察。并据实奏闻。毋得扶同朦混。王廷诤原供、一并钞寄该督阅看。寻新柱、藩思榘、会奏、查原案。武平县知县严文谟。误认自缢之邓美生未死。混将尸亲歇家夹责。致启衅端。又因众人不服。闹堂塞署。遂将有嫌之生监王奠洲等、买嘱扳诬。酷刑锻炼。指为首犯。被参拟流。罪由自取。王廷诤先为监司。继为臬司。并不推鞫率转。复固执己见。将无据之王奠洲、定为首犯。经前抚臣周学健参革。洵为不枉。再查闹堂之日。王奠洲在乡送殡。保结确凿。其非首犯无疑。再访得王奠洲现已病故。平日家道殷实。亦非安静守分之人。祇因从前该县派民买谷。诸衿监皆允。惟王奠洲不允。致与该县有隙。拖入重案。质之省会舆论。俱属相符。并非冤抑。报闻。  

○总理行营王大臣和硕庄亲王允禄等疏言、明春皇上南巡江浙。所有应行豫备事宜。查水路随从官兵。必宜酌减。除大臣等、应中途留住、及随从、已钦派外。侍卫仍派三班。统于六班内选足。兵丁派八旗六百名。健锐营四百名。但此次兵丁。中途应行减派。其江浙一路。又俱乘船。健锐兵久不操练。恐致生疎。应停派。至江南登舟时。各处官员人等量减。但取差使无误。余俱留住河北。其前锋护军等兵。减派五百名。合之江宁迎驾兵二百名。足敷差使。其章京拟派四十员。虎枪侍卫兵丁内拣选四十员。俱先支两月路费。途中计日补给。应骑官马人等。仍于京中全数给发。随驾大臣官员。明年春季俸银。俱于今冬先放。皇上登舟后。随行之王大臣官员驼马。不必过河。令与留驻之官兵。一体留住。仍着总管大臣、加意管束静候。留住官兵之马。及随往江浙江人等官马。一体留住饲养。再查江浙旱路应需之马。除御马用船载往。随从人等官马。查照康熙年间例。皆取用于地方。每大臣一员。马五匹。章京侍卫一员。马三匹。护军紧要执事人等。马二匹。余每二人马三匹。于驻防绿营官马驿马内豫备。合计需马六千六百九十余匹。其由徐家渡至直隶厂。由小五台至平山堂、高旻寺。由苏州至灵岩、邓尉、虎邱等处。非紧要差使。俱留于舟次。约须备马四千匹。仍令每十匹外多备一匹。以便添用。至船多亦恐拥挤。拟将派出大臣。或每员给二只。或一只。其侍卫官员等。或二三人一只。或四五人一只。拜唐阿兵丁。或八九人一只。或十数人一只。酌量匀派。除装载物件便民船二十五只外。统计沙飞、马溜船、四百四十只。即可敷用。现在或有豫备余船。各觅生理。不必守候。随行官员人等。在十里以内者、回船住歇。远者、于附近寺院歇店宿歇。不许占住民房。米粮柴草。派地方官招商、于行营左右公平售买。其黑豆令山东巡抚采买。运往沂州一带接济。从之。  

○吏部议处盛京工部侍郎卞塔海、估报收贮乐器房屋。任意浮开。应比照督抚题报不实、希图冒销例。销去纪录四次。仍降二级调用。从之。  

○癸丑。上幸静宜图驻跸。  

○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奏、先据西藏粮务通判常明禀称、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告其属下。有我已设计彻回汉兵四百余名。其余若不知机早回。必尽行诛戮等语。又拉里粮务州同董恭禀称、珠尔默特那木扎勒行令、沿途汉土兵民、及文书。俱不许往来出入等语。兹据驻藏外委王廷斌等禀称、殊尔默特那木扎勒潜谋不轨。驻藏傅、拉、二大人。于十月十三日、诱至通司冈衙门接见。遂将伊诛戮。讵逆党卓呢罗卜藏扎什等闻信。即率众数千围署。施放枪炮。周围放火。达赖喇嘛遣众僧救护。不能得入。拉大人被乱刀砍害。傅大人身被枪伤。立即自尽。所有文武官多被难。粮务衙门、被劫库银八万五千余两。十四日、卓呢罗卜藏扎什带兵潜逃。十五日、达赖喇嘛始令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妹夫公班第达、暂理藏王事务。附近喇嘛番众等。俱已归顺。逃难兵民。达赖喇嘛现在养活等语。随又据管领台站游击殷瑞禀称、十月十八等日、达赖喇嘛传令、各塘照旧应付官兵。并探知达赖喇嘛传令、各番不得伤害汉人等语。又据通判常明禀称、十月二十三等日、据公班第达称、逆贼已获过半。余亦不难擒拏。饷银现在查追。已得二万余两。四面紧要路口。亦派人把守等语。又据台站官递到达赖喇嘛、公班第达、奏摺二函。臣等看此情形。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伏诛。已属确实。其逆党亦据达赖喇嘛、公班第达、次第查拘。但卓呢罗卜藏扎什等敢率众伤害大臣。不法已极。应即进兵擒戮。且恐余孽未尽。日后又将滋事。臣等酌议、臣岳钟琪驰赴打箭炉。先于提标、建昌镇、调兵三千名出口。再于次近调兵二千。余建昌镇总兵董芳继后。臣策楞再带兵三千。赴打箭炉弹压。相机分别进剿应援。现差干员沿途晓谕番民。并将进兵擒拏逆犯缘由。寄知达赖喇嘛、公班第达、以安藏众之心。再副都统班第、现由青海赴藏。祇带兵役二十名。达赖喇嘛等、或未知赴藏缘由。臣等一并寄知达赖喇嘛等、令遣人接护。报闻。  

○贷吉林乌喇、宁古塔、伯都讷、拉林、三姓等处、本年分水灾饥民兵丁耔种口粮。  

○加赈山东峄县、兰山、郯城、平度、昌邑、胶州、高密等七州县、本年分水灾饥民有差。  

○甲寅。上回圆明园。  

○谕曰、驻藏都统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前因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潜谋不轨。情迹显着。奏请相机翦除凶逆。朕以伊等孤悬藏地。未可轻举。并令俟班第到彼。察看情形。降旨办理。乃傅清等未及奉到谕旨。以机有可乘。遂尔便宜行事。其逆渠已经授首。而傅清、拉布敦、旋为逆党所害。为国捐躯。深用悯惜。除另颁旨加恩优恤外。其随二人捐躯弁兵。着策楞、岳钟琪、查明照阵亡例优恤。目今藏地、现虽抚辑宁谧。但善后事宜。不可不专遣大臣前往办理。着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统领官兵赴藏。绥辑地方。搜除逆党。总兵董芳随后统兵策应。尹继善着就近驰驿前往四川。料理一应粮饷军机。侍郎那木扎勒、着赏银一千两整装。即驰驿前往。与班第一同驻藏。该部即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事。前经傅清、拉布敦、奏到。朕即虑其所办太险。不可轻发。乃傅清等未久奉到谕旨。即已便宜行事。至于身被戕害。为国捐躯。情殊可悯。除另颁旨加恩优恤外。其随二人捐躯弁兵。着策楞、岳钟琪、查明。照阵亡例交部优恤。卓呢罗卜藏扎什党逆之罪。实不容诛。着传谕策楞、岳钟琪、统领官兵前赴西藏。统兵董芳统兵随后策应。听策楞等调遣。一面安辑藏地。一面搜剿逆党。务尽擒获。并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俱应明正典刑。以洩公愤而彰国法。其媳着仍送青海。交与其母。与彼无涉也。又据策楞奏称、派兵八千名。以备进剿。今观藏中大局已定。不过擒拏余党。可令策楞、岳钟琪、带兵三千名。即行速往。董芳统兵二千名。随后策应。其余三千名。豫备派拨应援。可以不必起程。若至彼觉兵势少单。即一面调往。一面奏闻。再策楞、岳钟琪、进藏。务当严密防范。至西藏地方。虽据达赖喇嘛奏称、已经安抚宁静。但经此番举动。人情必致张皇。现在藏地情形若何。速行驰奏。卓呢罗卜藏扎什逆衅已成。恐其势不能已。益致扰动。策楞等俱应豫为筹及再行。打箭炉一带、口内口外各番。向系西藏所属。亦不无惊骇。应明白晓谕、以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潜谋不轨。前经驻藏大臣据实奏闻。朕令班第至彼。再会同在藏大臣、降旨办理。乃驻藏大臣等、因其形迹显着。未候旨到。即已便宜行事。虽罪人已经授首。而驻藏大臣、亦不幸为逆党所害。所当兴师问罪。惟务搜除逆党。以安地方。凡非亲信逆党。一无株及。被难民番。优加恤赏。至塘汛番人、将官兵捆缚。本应治罪。但系听从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所使。悉置不问。并将此传知达赖喇嘛、令其宣谕远近、安众人之心。至班第达不能救护驻藏大臣。念其势原孤弱。尚属无过。然亦无功可录。但不附逆党。尚知尊向天朝。俟徐加赏赐。策楞、岳钟琪、至藏。可经此意告知。以安彼心而用其力。若如达赖喇嘛所奏、即将班第达立为藏王。将来又成一颇罗鼐。日后伊子又思世袭。专据其地。转滋事端。前经传谕班弟、以藏地应多立头人、分杀其势。正当乘此机会。通盘筹画。务彻始彻终。为万全之计。所谕班第之旨。伊必带往。策楞、岳钟琪、到彼。详悉阅看。斟酌办理。事定后、应留驻官兵若干名。交驻藏大臣统辖。以资弹压。并照旧添设台站一切善后事宜。策楞等随宜调度。详细逐一奏闻。已令尹继善前往料理。一应粮饷军机。俱令其筹办策应。并谕策楞等知之。  

○又谕曰、卓呢罗卜藏扎什肆行悖逆。已着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统领官兵前赴西藏。总兵董芳、酌派官兵在后策应。着尹继善就近驰驿前往四川。所有输挽粮饷。接应机宜。及奏报情形等事。尹继善悉心筹办。其陕甘总督印务。或尹继善带往。或交巡抚陈宏谋暂行护理。着尹继善酌定。至西宁一路。切近藏地。从前西藏用兵原与打箭炉两路并进。现在或应酌派官兵、豫为防范。该督等一面奏闻。一面妥协办理。将此一并传谕知之。  

○又谕曰、达赖喇嘛、公班第达等具奏、青海地通西藏。且有通准噶尔之路。逆匪卓呢罗卜藏扎什等、逃奔准噶尔地方。均未可定。尔等可寄信纪山、令其留心防守。堵御潜通准噶尔之路。巡查卡伦。将西宁番子等、善为约束。其通准噶尔之路。不可稍有疎忽。  

○又谕、寄信归化城都统众佛保令其由彼驰驿速赴西宁。一到彼处。即将纪山拏交妥员、由驿解赴京师。其青海之番子事务。暂着众佛保署理。俟朕另派之人到时。众佛保再回归化城。  

○调右卫副都统舒明办理青海番子事务。调正红旗满洲副都统苏瑚济为右卫副都统。  

○以云南故遮放副宣抚司多量子万灵袭职。  

卷之三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司马迁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五十八·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八十六·王称
  自序·蔡东藩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一百九·张守节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范晔
  麦铁杖传·魏徵
  商挺传·宋濂
  卷七·吴师道
  卷五·雍正
  卷九十四驿传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楚辞集注卷第四·朱熹

    九章第四【离骚十四至二十二】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旣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輙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氐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絶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

  • 卷一·朱昆田

    西湖水仙祠宇沒平蕪,寶所山圍異給孤。白塔亂堆歌舞地,青山舊繞帝王都。好風昨日又今日,新漲外湖連裏湖。安得六橋重插柳,飛花遍撲酒家壚。登康山五三六點社公雨,二十四橋商女樓。我上康山高處望,鰣魚綱已發瓜洲。劉撫軍席上

  • 列传第十三 刘斐·欧阳修

    刘文静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父韶,仕隋战死,赠上仪同三司。文静以死难子,袭仪同。侗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纪昀

    元纪 【十】泰定帝 【一】○泰定帝一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裕宗之孙晋王噶玛拉长子也初世祖太子珍戬生三子长曰噶玛拉次曰达尔玛巴拉三即成宗达尔玛巴拉 先薨世祖封噶玛拉为晋王出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鄂尔多及军马达勒

  • 列传卷第十 高丽史九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富佾[*(金)富仪]。○金富佾字天与庆州人其先新罗宗姓太祖初置庆州以魏英为州长卽富佾曾祖也。 父觐国子祭酒左谏议大夫兄弟四人长富弼次富

  • 哀帝本纪·欧阳修

    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木兄,是昭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皇太后何氏。起初被封为辉王。朱全忠杀害昭宗后,传布伪诏将他立为皇太子,监军国事务。天..元年(904)八月十五日,李木兄在昭宗灵柩前就皇帝位。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

  • 库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戎器仪仗辨其出入之数   军器凡内外官军合用衣甲鎗刀弓矢等器必须总知其数如遇各卫移文到部申索转行工部定夺关拨   勘合凡本部应有行移并催摄一应公务须将出事缘由开写手本赴内府关填勘合

  • 260.曹雪芹写《红楼梦》·林汉达

    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花费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上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家渐渐地衰弱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

  • 论语纂笺卷五·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防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董仲舒传孟康注云项槖】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

  • 提要·江永

    钦定四庳全书     经部八乡党图考       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乡党图考十卷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着録是书取经传中制度名物有涉于乡党者分为九类曰图谱曰圣迹曰朝聘曰宫室曰衣服曰饮食曰器用

  • 卷二十二·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觧卷二十二宋 王昭禹 撰典庸掌藏乐庸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飨食賔射亦如之大丧廞笋虡【典庸器而掌蔵乐器则乐之作也凡以象民功而笋虡则象业故也笋虡所以县钟磬之属也横曰笋植曰虡笋上

  • 诏圣第五十八·桓宽

    【题解】“诏圣”目录原误作“诸圣”,今据本篇改正。诏,告。“诏圣”,就是告以所谓圣人之道的意思。本篇继续就“礼治”和“法治”的问题进行辩论。文学美化“

  • 第四十三章 [缺]·佚名

    第四十三章 [缺]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 66 册 No. 34 小王统史

  • 银海精微·孙思邈

    二卷。唐孙思邈撰。“银海”,道家语,指眼睛。《四库全书》在该书《提要》中考证: “银海”指目,在王安石、苏轼之前未见,且此书唐宋志皆不著录,孙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据此断定此书作于宋以后,非孙思邈所作。此书是

  • 简端录·邵宝

    十二卷。明邵宝撰。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进士,曾官江西提学副使,正德中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伏诛,复出为户部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嘉靖初卒,谥文庄。其着述颇丰,除此书外,尚有《左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