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内篇 补注第十七

  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之传,配经而行也。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如韩、戴、服、郑,钻仰《六经》,裴、李、应、晋,训解《三史》,开导后学,发明先义,古今传授,是曰儒宗。

  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若挚虞之《三辅决录》,陈寿之《季汉辅臣》,周处之《阳羡风土》,常璩之《华阳士女》,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次有好事之子,思广异闻,而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遂乃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陆澄、刘昭两《汉书》,刘彤《晋纪》,刘孝标《世说》之类是也。

  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阙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楉,列为子注。若萧大圜《淮海乱离志》,羊衒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王劭《齐志》之类是也。

  榷其得失,求其利害,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此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陆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马迁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采摘成注,标为异说,有昏耳目,难为披览。窃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而刘昭采其所捐损,以为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譬夫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滓,而愚者乃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持此为工,多见其无识也。孝标善于攻缪,博而且精,固以察及泉鱼,辨穷河豕。嗟乎!以峻之才识,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罗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自兹已降,其失逾甚。若萧、羊之琐杂,王、宋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鸡肋,异体同病,焉可胜言。

  大抵撰史加注者,或因人成事,或自我作故,记录无限,规检不存,难以存一家之格言,千载之楷则。凡诸作者,可不详之?

  至若郑玄、王肃述《五经》而各异,何休、马融论《三传》而竞爽。欲加商榷,其流实繁。斯则义涉儒家,言非史氏,今并不书于此焉。

猜你喜欢
  卷四·戴冠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六·佚名
  一五一五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查明四库全书空函及应增书籍情形折·佚名
  五二○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遵旨查办《历志》等应毁各书情形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下·袁枢
  开成·周绍良
  孙腾传·李百药
  庾准传·刘昫
  马知节传·脱脱
  秦起宗传·宋濂
  李汝华传·张廷玉
  郑遇春传·张廷玉
  卷五十八陆军二·冯煦
  卷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445_1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此后在上都作)】白居易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胎卵湿化类,蠢

  • 卷二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294_1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崔峒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卷294_2 【客舍书情寄赵中丞】崔峒   东楚复西秦

  • 卷七·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假馆集下【起丙寅正月尽十月】寄题宋漫堂观察园亭六絶句村烟雨外青沙草?头碧欲知春浅深风到鳞鳞活緑波村菱角初翻刺鸡头未剥圆凉风吹酒醒人上过溪船芰梁春水緑于头春花

  • 卷三十三·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三钱塘 王琦 撰诗文【五十九首】调张籍           韩 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後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

  •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

  • 第二十七回 纵反间范增致毙 甘替死纪信被焚·蔡东藩

      却说陈平入见汉王,汉王正忧心时局,亟顾语陈平道:“天下纷纷,究竟何时得了?”平答说道:“大王所虑,无非是为着项王,臣料项王麾下,不过范亚父,项羽尊范增为亚父。锺离昧等数人,算做项氏忠臣,替他出力。大王若肯捐弃巨金,贿通楚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三四二验充名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七日一二二○二--一九·佚名

    北门总理王礼让之验充验充名单验充名单承税房差锺勤计开:王礼让验充北门总理。〔道光二十四年〕伍月十七日

  •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佚名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旨:据办理四库全书处奏,纂修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请交部议处等语。《永乐大典》为世间未

  • 读春秋偶笔·佚名

    读春秋偶笔春秋一书一以存纲纪一以纪世变如吴楚本僭称王春秋止书曰子又如吴楚之君不书葬此圣人之不因鲁史特削以示义所谓存纲纪也又有世变所趋不得不存之以纪其实如楚始书荆人继书楚人后书楚子此因其势渐盛交通于中国

  •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司马光

    晋纪七 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 [1]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余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

  • 论语集注考证卷八·金履祥

    衛靈公去衛適陳【按孔子凡三去衛定公十四年居衛十月去衛將適陳過匡為匡人所圍得去適蒲月餘復反衛又去衛過曹適宋遭伐木之禍十五年自鄭適陳哀公二年反於衛因問陳而行復如陳哀公六年楚昭王聞孔子在陳蔡之間使人聘孔子孔

  • 相鼠·佚名

    ——老鼠也重视礼仪?【原文】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④?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⑤?【注释】①相:察看。②仪:礼仪。③止:节制。④俟(si):等

  •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记言记事,造专结绳,孔子删书,断自神尧,马迁作史,托始黄帝,用备来者稽考,藉为准绳,意至美也。而十方僧寺,宛然一小民国,主权领地及人众之三要素,莫不毕具。故往往有山志寺乘,广传世之文事;复有万年簿以为继体之宗法,道风赖之不坠,慧命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他心智品第二之四◎我生已尽者。为尽过去生。为尽未来生。为尽现在生。言我生尽耶。若尽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尽未来生

  •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下·佚名

      燕山沙门 仁潮 集录二广步大地四洲图  四洲说  业因  舍报相  山海图  山海说  地动缘  龙王宫  金翅鸟  阿修罗  天修罗战  龙神身量  业因  地狱名  八热狱图  游增狱图  苦

  • 蒙斋集·袁甫

    诗文别集。宋袁甫著。二十卷。《宋史》本传云其有“文集行世”,未言书名及卷数。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甫著《蒙斋集》四十卷。自明以来,传本甚稀,清初李邺嗣等辑《甬上耆旧诗》,搜罗颇广,而亦未见甫集,仅从他书摭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