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宣宗南迁

卫绍王至甯元年秋九月甲辰,宣宗即位。讳珣,本名乌达布。显宗庶长子,母曰昭华刘氏,大定三年癸未岁生。安封温国公,进丰王。泰和中,赐名从嘉,徙封邢,改封升,所至著祥异。至是,卫王被弑,迎于彰德府,遂即位。改是年为贞祐元年。乙巳,谕尚书省,事皆即规画,悉依世宗所行行之。诏群臣直言无隐。左谏议大夫张行信言崇节俭、广听纳、明赏罚三事。寻请立守忠为皇太子。从之。

冬十月乙巳,诏应迁加官赏,诸色人与本朝一体。壬子,设京城镇抚弹压官。置招贤所。放宫女百三十人。

十二月丁酉朔,以平章图克坦公弼为尚书右丞相,珠格高琪为平章政事。

宣宗贞祐二年春正月乙酉,徵处士王浍,不至。命有司复议本朝德运。

三月癸未,京师大括粟。

夏四月乙未朔,以胥鼎为尚书右丞。命布萨官贞等为诸路宣抚使,安集遗黎。时山东、河东、北诸郡失守、残煅,惟真定、大名、清、沃、东平、徐、邳、海数城仅存而已。至是,以元允和议,京师解严,赦国内。庚戌,左丞相图克坦镒卒。尚书省奏幸南京,从之。

五月乙亥,帝决意南迁,太学生赵昉等上章极谕利害,皆慰谕之。诣原庙奉辞。戊寅,以南京留守布萨端尝请临幸,及行,先诏谕之。时端判南京,与统军使长寿、按察使王质,三奏请南迁,参政耿端义力主之,意乃决。百官士庶皆力言不可,赵昉等四百人力争,皆不听。壬午,车驾遂发中都。丙戌,次定兴。禁扈从蹂践民田,并敕计直酬之。

六月甲午朔,以高汝砺为参加政事。戊午,次彰德府,曲赦其境内。庚申,南京行宫宝镇阁灾。壬戌,次宣封,黄龙见西北。

秋七月,至南京。

八月庚子,皇太子至自中都。明年,卒,於庄献。

冬十月甲午,诏遣官市木波、西羌马。陕西军士战死者,命结粮赡其家。

十一月丁卯,以布萨端为左丞相。

十二月戊戌,做好劝农诏。

三年春二月丁酉,诏诸色人迁官并视女直人,否则以违制论。乙卯,敕奏急事不拘假日。丁巳,日初出赤如血,欲没复然。戊午,大风,隆德殿鸱尾坏。

三月壬戌,诏河北州县官,令文武五品以上辟举,不听以它事差占,仍敕终任。诏各路训练义兵,邻境有警,责其救援。降人自拔归国者,迁职。沿河州县官罢软不胜职者,汰去之。令百官各陈防边利害,封章以闻。朕于宫中置局,命方正官数员采取施行。

夏四月癸卯,籍赴选监当官为军。

秋七月丙寅,制品官纳弓箭之令,丁忧、致仕者免。

八月甲辰,诏诸职官有才可大用者,尚书省具以闻。命近臣举良将御名许古上恢复中都策。

冬十月己丑,平章穆延尽忠以罪下狱,诛。诏求承晖后,以其犹子永怀为器物直长。壬子,召衍圣公孔元措为太常博士,以山东多寇故也。

四年春正月癸酉,诏谥故皇太孙曰冲怀。己卯,立遂王宗礼为皇太子,改名守绪。诏控制枢密院事。庚辰,诏免逃户租。

二月甲辰,命参政李革为修太庙使,礼部尚书张行信修社稷,并定太庙、祔享、亲祀仪。未几,礼成。

夏四月丁酉,太白昼见于奎。甲辰,扶风、郿县有釭甘伤麦。

六月丙申,岁星昼见于奎,百有一日乃伏。壬子,以旱,命李革审决京师冤狱。

冬十月丙寅,诏京城具防城器械,多凿坎井,筑垣墙于隙地。使吏、礼、兵、工四部尚书董防城之役。

十一月壬午,河东行省胥鼎自将平阳精兵入兵,拜左丞。命枢府督军应之。

兴定元年春正月癸卯,议减庶官冗员。

二月壬戌,尚书省请罢诸州府学生方廪给,不许。

三月乙酉,遣官分道捕蝗,仍禁苛暴忧民。寻因单州雨雹伤稼,诏遣官劝谕农民改莳秋田,官给其种。

夏四月丁未朔,以宋岁币不至,遣将经略南边。

五月丁亥,民苑汝济上书陈利害。帝示宰臣曰:“卑贱小人犹能如此尽言,有可采者即行之。”右丞富察伊埒图弃官,擅赴京师,降知河阳府事。山东帅府蒙古纲擅械转运使李秉钧,法当决,秉钧反詈纲应论赎,诏两释之。

六月庚戌,诏捕治辽东受伪署官家属,得按察使高礼妻子,戮子。甲寅,招抚使惟宏言彰德守臣擅徙民山砦避兵,帝曰:“难保之城,守之何益,徒伤我民尔。勿治。”乙丑,置南京流泉务。寻罢之,设提举仓场使副。

冬十月丁未,以霖雨,诏宽农民输税之限。

十一月庚子,命蠲百姓逋赋免徵军须钱。

十二月庚午,免逃户复业者差赋。

是岁,左都监承裔袭破果尔余族诸番帐,屡破之,奏捷。河西嘉纳克等族千余户来归。

二年春正月乙亥,诏议振恤。

二月甲辰,免中京、嵩、汝等州逋租。定奴婢救主法。

夏四月乙巳,曲赦辽东等路。坊州宣抚副使赫舍哩阿敦,为左监军格绷额诬其叛,杀之。阿敦议玥,格绷额释不问阿里巴斯自潼关之败,逃匿,遣子请罪,赦之。谕以自效。癸亥,遣重臣审理京师冤狱。

五月丙申,增随朝官及诸承应人俸。

秋七月,大旱。遣官望祀岳镇海渎于北郊,祭九宫贵神于东郊。命杨云翼等分道理冤狱。寻大雨。

九月丙戌,谕太子:“军务当亟行者,先行后闻。”

冬十一月庚午,大赦。御登贤门,召致政旧臣,赐食,访时政得失。

三年春正月丙子,税民种地亩,议行均输。敕和市边城边需,无至配民。免单丁民户月输军需钱。

二月甲辰令军中诛赏,四品以下听决。

夏四月庚午,筑京师裹城,命侯挚董役,高琪总之,遣近侍四人巡视。癸未,陕西黑风昼起,有声如雷,地大震。

六月戊寅,曲赦河东南、北路。

秋七月庚子,曲赦陕西路。乙卯,曲赦山东西路。

八月丁丑,缓在京差徭。

冬十月乙丑,平凉府庆云见,以图来。百官表贺,告太庙,诏国内。癸未,裹城毕工,赐赉宰臣有差。建碑会朝门纪其功。是役,帝虑忧民,募人能致甓五十万者迁一官,百万仍升一等。平阳判官完颜阿拉及霍定和,发宋蔡京故居,得二百万有奇,准格迁赏。

十一月丁巳,右丞相高琪以罪下狱。寻伏诛。

四年春正月壬子,昼晦,有顷,大雷电,雨以风。三月甲寅,木星犯鬼宿积尸气。

夏五月甲午,击鞠临武殿。以暑,免常朝,四日一奏事。谕工部,暑月停工役。

六月甲戌,旱,敕有司阅狱,杂犯死罪以下悉释之。

秋七月癸丑,遣参政李复亨等分道劝农。

十二月乙酉,镇南节度使温特赫思敬上书,言钱币、税赋二事。

五年春正月戊子,括南京诸州逋户旧耕官田,给军户。辛丑,太白昼见于牛,二百三十有二日伏。

二月癸酉,以旱灾,曲赦河南路。丙子,禁京城兵器。

三月己亥,省试经义进士,考官额外多放乔松等十余人。帝以久旱,特允之。

夏六月戊寅,驸马都尉布萨官贞坐谋反,并其三子皆伏诛。秋八年甲戌,除逋户负租毋征见户。

冬十月乙卯,太医侯济、张子英治皇孙疾,误致死,不忍诛,杖除名。

十一月辛丑,蠲徐、邳、宿、泗及归德、亳、寿、颍等州逋租。

闰十二月己丑,同知保静节度使郭澍以征粮失期,诬杀平民,坐诛。

元光元年春正月壬子,遣官垦种京东、西、南三路水田。

夏四月辛巳,置大司农以下官,各路兼置行司。丁酉,更定辟举县令法。

六月戊寅朔,命造舟运陕西粮,由大庆关渡抵湖城。

秋七月乙亥,太白昼见经天,与日争光。

八月己卯,彗星见西方。改元,大赦。

冬十月甲申,猎近郊,免百官迎送,勿令治道劳百姓。甲辰,以京兆官民避兵南山者多至百万,遣官安抚之。

二年春正月戊午,鬻爵恩例有丁忧官得起复者,令罢之。

三月辛酉,命禁茶。

秋八月乙亥,火星入鬼宿中,掩积尸气。丙戌,遣官分行蔡、息、陈、亳、唐、邓、裕诸州。凡官吏有与民立砦避兵者,置砦长、副员,仍先迁一官。

冬十二月辛巳,免延安土民差税。邳州民丁阵亡者,各赠官一阶。归德、徐、邳、宿、泗、永、亳、颍、寿等州,复业及新地民,免差税二年。丁亥,帝不豫,太子率百官入问起居。庚寅,崩,寿六十一,号宣宗,葬德陵。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三十九 唐紀五十五·司马光
  卷六十七·谷应泰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杨仲良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九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六·吕祖谦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卷之二十五·祁韵士
  徐贞明传·张廷玉
  陈彦回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四·赵汝愚
  卷二十二下·徐一夔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393_1 【艾如张】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   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   中藏祸机不可测。

  • 第十出 改生·李渔

    (外、末、净、丑齐上)(外)诗书不读学为优,(末)止为偷安喜浪游;(净)谁料一般遭夏楚,(丑)戒方终日不离头。(外)我们这一班兄弟学了个把月戏文,还不曾会得一两本。谁想做旦的刘藐姑与做净的谭楚玉,他两个记性极好,如今念熟了许多。我们只是

  •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徐志摩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手剥一层层莲衣, 看江鸥在眼前飞, 忍含着一眼悲泪—— 我想着你,我想着你,啊小龙! 我尝一尝莲瓤,回味曾经的温存:—— 那阶前不卷的重帘, 掩护着同心的欢恋: 我又听着你的盟言, “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

  • 御选宋诗卷三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六五言律诗二梅尧臣上已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多慙折腰吏来作食鱼人水发粘篙緑溪毛映渚春风沙暂时逺紫线忆江莼寒食前一日陪希深逺游大字院一百五将近千门烟火微闲过少

  •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二·奸臣·宋濂

        ◎奸臣   古之为史者,善恶备书,所以示劝惩也。故孔子修《春秋》,于乱臣贼子之事,无不具载,而楚之史名《梼杌》,皆以戒夫为恶者,使知所惧而不敢肆焉。后世作史者,有酷吏、佞幸、奸臣、叛逆之传,良有以也。元之

  •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七·宋濂

        别儿怯不花   别儿怯不花,字大用,燕只吉氏。曾祖忙怯秃以千户从宪宗南征有功。父阿忽台事成宗为丞相,被诛,后赠和宁忠献王。别儿怯不花蚤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及武宗命,侍明宗于藩邸。寻入国子学为诸生。会明

  • 二五○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搜买旧书折·佚名

    二五○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搜买旧书折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暂护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韦谦恒跪奏,为遵旨搜买旧书,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一日途次大定,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年正月初

  • 卷十四·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四康熙三十三年正月庚申命降人博济台吉归其兄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将军孙思克奏蒙古头目博济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之弟随众逃

  • 张邵传·沈约

    张邵字茂宗,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最初张邵当晋朝琅王牙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桓玄把王诞转任到广州,亲朋故友都离开了他,只有张邵紧紧追随,流着眼泪送别。当时又是战乱又是饥荒,张邵又给王诞的妻子送粮送衣。桓玄篡位称

  •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司马光

    汉纪—汉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 [1]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1]冬季,十月,沛公刘邦

  • 卷四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二 朱批索琳奏摺 雍正四年七月初六日廵视台湾监察御史【臣】索琳谨 奏为恭报微【臣】到任日期事窃【臣】蒙 皇上隆恩令【臣】廵察台湾地方於雍正四年三月十九 日恭领 圣训随於二十二日起

  • 卷38·陈邦瞻

    ○学校科举之制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行科举新法。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

  • 雷虚篇第二十三·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其“犯杀人”也,谓之〔有〕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世无愚智,莫谓不然。推人道以论之,虚妄

  • 学庸正説卷下·赵南星

    中庸正説下自诚眀谓之性章此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以立言谓夫子所谓诚者与诚之者是性教之説也盖诚者由诚而入徳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也天命之谓性而此则纯乎天命之性不谓之性而何诚之者由明而入先明夫善而后能实其善者

  • 卷十九·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九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此言七月之日躔中星也火德既休土生金而金风司令於时为秋孟秋为建申之月日月交会於翼是为鹑尾己之次也昏则建星在南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三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三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九听者。谓说法师说正法要。安处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问何故安处。答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所谓恭敬听闻正法。现证利益及安乐故。

  • 方舟集·李石

    诗文别集。又称《方舟先生集》。二十四卷。宋李石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为正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未著录,知传世不多。《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为一部四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

  • 春王正月考·张以宁

    二卷。张以宁 (1301—1370)撰。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今属福建)人,元末著名经学家。泰定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以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读学士。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以及以宁名尤重,危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