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七

  靖康中帙七十二。

  夏少曾朝野佥言曰:余生值靖康丙午之难於都城自黠虏(删此二字)衅成祸结始末之由余偶知之不详审乃今欲稽考祸乱之由则有大臣乖谬误国基祸驯致倾危奸回叛异胁附以阽皇舆将帅非人士卒溃叛上自缙绅士大夫之操守下至市井军伍之作为皆足以为将来之警戒焉。。若夫理辩曲直面折强虏(改作敌)捐身为国以全大节则有李。若水者力排群议独抗仇敌主持宗社义不苟生则有秦桧者为将帅则怀义赴难溃围入城任执政则守节事君鼎镬不渝则有张叔夜者至偏裨小校城陷势危犹结死士欲援乘舆於虎口则有吴革者侍卫卒伍适时仓卒深察贼(改作敌)计排斥大臣欲拯主於祸难中则有蒋宣李福者皆可垂训後世光曜无穷焉。

  九月五日粘罕(改作尼堪)攻陷太原二太子进攻真定安抚使刘守御具备而人心悦服总管王渊钤辖李质训练士卒数千皆可御敌时真定在河朔最为坚垒朝廷以金人围太原防其东轶犯(改作侵)河朔之地乃以刘为宣抚使领兵五万守辽州以扼其险王渊李质刘皆辟置乃以枢密副承旨李邈为真定安抚使焉而邈优於吏职而(删此字)拙於应变。且新至真定人心未附仓卒之际金兵围城精兵既出百姓之情不亲故旬日而拔是时朝廷新失太原。又闻真定之报上大忧栗患将帅大人思得豪杰之士以卫边乃下哀痛之诏金人遣王汭坚欲割三镇之地金人渡河朝廷大臣唐恪何辈以谓大河之险决不可渡其昏谬如此金人至城下先采湿木编洞屋以新牛皮蒙其上戴之令运土木以填濠次以大木为对楼云:梯小车。又广列具櫑石礟座寻碑石磨盖石羊石虎为礟欲攻之所列礟石百馀座飞石如雨击守城之卒死伤者日不下一二百人金人自丙午初春用兵攻陷太原皆以讲和割地为语李邦彦吴敏耿南仲唐恪皆堕其计时何为右丞孙傅为尚书每朝廷计议必面折执政地不可割金人志不在割地朝廷由是任之至败事城破不能权宜济戹闻金人讲和反倾意信之曾侍卫兵卒之不。。若夫不信於造谋之始反信於城破之後倾款(旧校云:别本作顷款)中外之势而致乘舆北迁者由和议昏昧而战守不固议者曰:兵法称不足则守惟其不足则当死守以固之。

  而京师将吏军士自春初守城相疑奸细纷扰不巳上下莫能相制而号令不行城下金人每被礟击死者百人而行伍不乱城上一箭至则互相惊扰移时不定种师道自春初见士卒守城如此深忧後患王宗濋诱士以官爵而竟不与之宜乎!士不为用宗濋庸谬士无纪律致都城摧破宗社阽危阳九戹会之数实有以致之者也。何郓王诣金人军前请讲和二酋(改作帅)谓何郓王曰: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相无也。今之所议期在割地而巳。又欲邀上皇出郊何回道金人之意欲邀上皇上曰:上皇惊忧巳病不可出必欲坚要朕当亲往二十八日何。又至军前二酋(改作帅)乃许上出是夜彗星见并其光辰亘天二十九日何。又至军前日出色赤如血归都堂曾无愧色见执政但喜讲和而巳与作会饮酒食肉谈笑终日自古大臣愚昧无耻未有。若此者二酋(改作帅)。又遣使乞令人於河北召康王使者传云:闻康王巳占据河北之地恐河北州军恃王不肯交割请遣人迎之是时金人已怀废立之意而朝廷大臣无有觉悟者何奏上乃遣签书密院曹辅由京东诣河北迎康王。

  上在斋宫高尚书郭少傅与吴开孙觌冯澥等对上吟诗唱和。又,或以太学之官对元帅讲书及二月六日变议令推举异姓时王时雍为留守见议论纷纷恐百官不肯书名乃先自书名以率百官从而书名者数百人皆。若州县胥吏画卯历略无留滞不终日千馀士大夫及军民书毕申上时亦有倡说忠义互相诋毁而竟书名举邦昌者时雍乃蜀人也。其在蜀为市牙图利。又王黼当国时雍专为乡人纳赂求差遣时人谓之三川牙郎其乡人曰:今。又作卖国牙郎也。,或曰:士大夫平时享国爵禄不能纳忠效计以防祸乱至於倾侧颠沛。又不知以忠义徇国夷狄祸中国(删此五字)改姓易号反偷生附会为悖逆之事,或曰:金人拔城以兵胁众势不得不然余应之曰:今有贼执邻人之父以胁其子曰:汝能杀父活汝子肯杀父以求活於贼乎!其在天地间何以为人惧金人之威尽遣上皇诸王及举邦昌者是杀父以求生也。方金人初围城城上守御士大夫自宰执侍从武帅将校千馀人金兵数人上城兵溃莫遏军士卒伍其无忠义不足责也。向使士大夫於城破之时人人以死徇国军兵士卒虽怀怯惧亦不敢溃也。唐德宗时守奉天。

  而贼不能拔今以京城而金人拔之究其所以则奉天之臣皆以死守获全京城士大夫皆窥利偷生之徒故金人以数卒上城而溃矣。今日之患由节义之风不立士俗偷薄其来久矣。至於如是甚可羞焉有人问京破之由当应之曰:军威不立而士风偷簿以此破也。开封尹徐秉哲为金人所迫押文引令诸使臣火下搜捉宗室使臣利於得财虽多捉获而免脱者十有二三焉其文引云:或於南薰门萧太师处交割或於顺天门耶律太师处交割皆。且使牒押字徐秉哲为人之臣国之宗属乃忍押牒以赠仇雠开封公人并小火下缘取人口妄为攘夺金银盈室集会於欣乐楼号曰:金擢会其贪生忘国有哪些者。又要太学博士十人。又要博士熊彦诗彦诗时雍之婿乃易(改作以)他员代之其忘国营私有如此者内侍梁方平(旧校云:按方平汴京破时巳诛疑有误)王仍指言而有信皇宫中宝玉玩好邓述(改作珪)具录后妃皇子皇女李遘献黑漆皮马甲二万副太祖平唐火箭二万只金汁火礟样四胜弩内侍平时享国富贵无与为比其内侍负国有如此者在京厢禁军兵有月粮衣赐国家养此所以御四夷(改作方)自上中下内教亲按诸营武艺精练厚加赏赐用临战敌败衄奔窜遂致城陷自罢守御每日津般金帛礼乐器用仪仗法物秘阁书籍国子监经史道释藏印板未尝休息自旦至暮疲弊困弱有般至军前屡有换易往来力乏愦而掷於地或在虏(改作敌)人前者虏(改作敌)人徐谓之曰:莫是国家得汝力耶在京禁军平时衣粮不阙金人围城激赏巳厚贼(改作敌)兵数人上城曳戈溃散致宗庙阽危二主迁越。又於初破城时恣行劫夺朝廷恐其作乱仍地分弹压每日於常时请受外日支米二升钱一百文城中米贵百姓饿死兵士粜馀粮月获厚利百千至邦昌即位。又请登极犒赏左藏库榷货务都茶场支钱长工般运纵横於路见者无不痛恨其军兵负国有如此者邦昌僭窃行事命百官不出敕但以尚书省牒不建年号。又不用靖康号应文榜檄但曰:三月初七日上有诏与徐秉哲令买路菜云:社稷山河为卿等所误可恨者某等父子兄弟成擒耳无思旧主勉事新君可於都司借支钱一千贯买路菜秉哲得之而泣秉哲为府尹应奉金人根括金银诸般取索及勾集人口自初破城至金人去凡五个月府库帑藏及民间物宗室百官宗属人口等一有所索一席之上皆秉哲。

  经营之自旦至暮与金人对坐於朱雀门指顾唱叫不胜其劳也。从官数人事事不及远甚废立之际不能措一辞反勾宗室以奉之见金人杀梅执礼安扶等守金使而泣之咸多秉哲勤劳之力而责其不忠之罪,或曰:秉哲卖主求安吏职虽精真奴隶之材也。何以士大夫为。

  四月一日金人之师离城下尽去初金人与京城弹压官曰:金人去後宜却治楼橹守扞拒敌赵家人马恐坏了张皇社稷十一日邦昌还资善堂。

  宣和录曰:先是城陷後十二月初三日虏须(改作遣索)犒军绢一千万匹金百万铤银一千万铤表段如绢之数只要绫罗锦绣之类不要纱四日开封府榜尽数令於戚里豪富之家根括金帛赴开封府送纳六日将内外库绢尽数令禁军送之前自此数旬不巳退回污损者甚多遣使巡视府库巳封内藏左藏及御前军器所八日虏(改作敌)使。又检校内藏左藏元丰大观等库金帛缄封之十日尚书省榜应戚里权贵豪富之家竭其家资以贴犒赏巳令开封府措置日下拘收转送大金军前十一日诏吏部尚书王时雍同知开封府与徐秉哲分东西厢四少尹十五少卿五郎官遍诣在京根括拘收戚里权贵豪富之家金银钱帛犒设大金军兵或敢隐匿并正军法捕奴婢笞击问之十三日遣军人百姓般绢赴南薰门交纳凡一千万匹自当时日始使来欲割蒲解许之先是军前谕意金帛不前初十日定下城故凡百应副莫敢少缓般绢至军前屡有换易悉要山东河北者朝廷以酒殽等遗受纳番官无算都人自左藏库前分行相属至南薰门递绢输军前人给钱二百抵暮方数址五日开封府等处镕金银共四千炉金银每锭各五十两开封府榜为大金军前怪问金银表段数不多圣驾未回都人知缘金帛久留圣驾争先输纳有福田院贫民纳金二两银七十馀两人心可知唯豪贵家不肯尽出差官吏大搜廛里苛急人不能堪至有囚执妇女发掘房帷者内侍寺观倡优旅邸根刷殆遍亲王公主宅所有取上皇旨悉数输纳有司景灵宫内庭驾前器皿无一存者每坊巷命里长鸠集仍许奴婢告以军法从事斩数人首朱雀门以徇日输金帛如市者有告首内侍藏金者数人率万馀两由是内侍悉令出金银五千两十三日圣旨今後士庶之家并不得将金银带出入候开封府遍行天。

  下其见在金限三日赴开封府送纳限满送纳不尽许受雇人男女使告金帛之往肩摩毂载於道卿监少官以下於南薰门交割虏(改作敌)遣大酋(删此二字)皇族郎君领其事郎君者虏(改作金)主之兄尤凶悍无理(删此五字)日布巨挺於前陵辱官吏大理少卿尉迟绍先司直王忠臣少违其旨拽坐庭下使唾其口意未惬复批颊数十以建茗脑麝等物遗之获免一日倨坐谯门呼官吏俯伏道左左右传郎君指挥实不晓一语第闻曰:明日金帛未足便敲杀十四日诏语云:千分未及其一由是开封府及四壁根括官供军法状以闻自城破诸门皆为虏(改作敌)守虽金帛亦於门首交纳细民各分井巷自相纠率虽钗钏铢两以上共行助国以竿揭於通衢府前填委不容置足十四日府榜备坐圣旨高尚书传元帅台令根括金银尽绝讫具状申当遣金人入城检校仰体此意不可误事十九日开封府申军前根括到金十六万两表段一百万匹二十三日四壁置场买银以钅丕销秤盘折耗比元数少五十万两欲足之也。正月内金帛见纳比元数金百之一银十之二表段十之二开封府复行根括十五日开封府榜益催金银人不聊生悲戚愁叹皆欲自尽集从官议各分定贵戚家复行根括如郑绅张襄之徒内侍之类皆平生贪黩之人前日不无藏匿者既到虏壁(改作敌营)遂自言所有虏(改作金)人复索至於再三十八日开封府榜国相元帅台令怪问金银表段数目不足问城中士庶唯复要纵兵入城自搜或只纳金银表段犒军令大军早回仰各体认曰:下尽数所有送纳虏(改作敌)人入内径取诸库珍珠四百二十三斤玉六百二十三斤珊瑚六百斤玛璃一千二百斤北珠四十斤西海夜珠一百三十个砂二万九千斤水晶一万五千斤花犀二万一千八百四十斤象牙一千四百六十枚龙脑一百二十斤金砖一百四十叶王先生烧金陈抟烧金高丽进奉生金金甲金梳头盔各六副金鞍金马杓金桁刀金作子四百二十五副玉作子七百副花犀带扣金带金束带玉带镀金带金鱼袋等上皇閤分金钱四十贯皇后閤分金钱十一贯银钱二十二贯银火炉一百二十只金火炉四只金棹子面二十只银交椅二十只金合大小四十只金水桶四只金盘盏八百副金注碗二十副金银匙箸不计数金汤瓶二。

  十只琉璃盏一千二百只琉璃托子一千二百只玳瑁托子一千二百只珊瑚托子四百只玛屯托子一千三百只珍珠扇四百合红扇一百合蓝扇一百合行鸾扇三百五十合大扇六十合扇车一百两虏(改作敌)使督金帛者旁午四壁以从官台官各一人提举催促府中差官巡门提辖四壁。又添官十员措置收买仍令诸仓以米豆换之再纳金七万五千五百八十两银一百十四万五千三百两表段四万八千四百匹。又遣使人(改作促)提举官以金帛迟延坚欲勒赴军前尝曰:京城总七百万户除高力下户甯不出金银一锭耶明日虏(改作敌)使来勒留守大尹提举人供限五日纳足元数二十五日虏(改作敌)使赵少监传监军指挥请八人提举官赴南薰门受约束遂杀梅执礼等乃下令曰:根拓官巳正典刑金银或尚不足当纵失自索既而宦者复语贼(改作敌)帅曰:试许士庶以金银换米麦当有出者巳而果然遂督迫益急城中惊骇不知所为留守司差官百员分定街巷不问贫富遍加根检下至贫民一分一钱之微亦取之两府尚书大尹各金二千两银五千两表段三千匹下至寄居致仕选人校尉各以差次输纳科配官络绎廛市既定数目日下输纳稍有违限发遣家属赴军前至此人益不聊生矣。虏(改作金)人令称科配不得用根括二字内臣恨取去工妓等。又怨所遣官吏既至虏壁(改作敌营)乃绐言城中金帛取未及一二分官吏隐蔽不肯用心虏(改作敌)必要元数督责日急要牛车千辆取景阳锺虡司天台浑天仪合台星象合台天轮自五代祖宗巳来所蓄并收江南浙蜀所有上皇二十馀年珠玉一旦取去牛车担负襁属不绝。又遣李少监郭率府入普净寺取朱勔家书画直至去日方绝四月一日虏(改作金)人去尽营中遗物甚多朝廷差户部拘收象牙一物至及二百担他不急之物称是秘阁图书狼籍泥土中金帛尤多贱之如粪壤自安禄山陷长安以後破京师者未有如今日之事(删自安至此二十字)二百年府库蓄积一旦埽地尽矣。。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九十七校勘记。

  次以大木为对楼云:梯火车(火误作小)宗濋庸谬士无纪律(士应作师)

  仍分地弹压(分地误作地分)可於诸司借支钱三千贯(诸误作都)一席之上皆秉哲经营之(之上应作以上)自当时日始使来欲割蒲解巳许之地(此系小注误作正文时字衍脱地字)悬朱雀门以徇(脱悬字)并不得将带金银出入(将带金银误作将金银带)其见在金银限三日(脱银字)少违其旨(旨误作指)除无力下户(无误作高)。

猜你喜欢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范晔
  列传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欧阳修
  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脱脱
  第八回 河朔修和还旧俘 郑兵战败保孤城·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六·胡三省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迷信欤哀悼欤·李定夷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卷十五·萧常
  八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传谕鲍士恭等及书局向办章程折·佚名
  后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卷六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663_1 【送顾云下第】罗隐   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汉帝后宫犹识字,   楚王前殿更无人。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   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   卷663_2 【村桥】罗隐  

  • 卷二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249_1 【润州南郭留别(一作郎士元诗)】皇甫冉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   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卷249_2 【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皇甫冉

  • 卷十七·何汶

      杂编七  上元观灯  夏竦  《韵语阳秋》云:“应制诗非他诗比,自是一家句法,大抵不出于典实富艳尔。夏英公于《上元观灯》诗云云,王岐公诗云云,二公虽不同时,而二诗如出一人之手,盖格律当如是也。若作清癯平淡

  • 卷三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题戴崧石鼎联句图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愁蛟螭须臾指

  • 卷二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五杂曲歌辞轻薄篇【李益】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鵰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

  • 巻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遗响卷一      元 胡布 撰五言古诗杂诗【三十六首】运防至理化机无停轮昏久则昭明阳隂一亨屯草昧得养长膴膴全生仁籥吹苟乖违秋霜何其繁圣人混异曲真蔵寡私恩独不悟天随先哲欲无言其二圣道

  • 宫词一百首·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龙烟日暖紫曈曈,宣政门当玉殿风。五刻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樱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天顺二年冬十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锦衣卫官校差出者取财扰民内阁臣李贤言于 上曰今天下百姓颇安惟有一害 上曰何害贤曰锦衣卫官校是也因备述其故且曰今后被告者非有谋

  • 钦定执中成宪卷五·佚名

    唐虞书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蔡沈曰百志犹百虑也言方寸之间光辉明白】防违道以干百姓之誉防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益賛于禹曰惟徳动天无逺弗届满

  • 周朗传·沈约

    周朗字义利,汝南安成人。祖父周文,官至黄门侍郎。父亲周淳。宋国建立后做了大官,曾任侍中兼太常,他的哥哥周峤,娶高祖武帝第四个女儿宣城公主。周峤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建平王刘宏和庐江王刘..,周峤因为是皇室亲戚而做重要官

  • 五七 一个有利的特点·邹韬奋

    我在上次和诸位谈过香港新闻检查的情形。我们主张言论自由的人们根本反对新闻检查的制度,所以对于香港的新闻检查当然也说不上有什么好感。但是平心而论,中国人在香港办报,尤其是在当前的阶段,所受到的检查制度的桎梏,比在

  • 卷88·陈邦瞻

    宁宗庆元四年八月,京镗等以帝未有嗣,请择宗室子育之。诏育太祖后燕懿王德昭九世孙与愿于宫中,年六岁矣。寻以为福州观察使,赐名曮,封卫国公。开禧元年五月乙亥,诏立卫国公曮为皇子,进封荣王。二年五月,诏以宗室子均为沂靖惠王

  • 纲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周纪成王纲 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旦相王,践阼而治。纪 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摄政,践阼而治,南面负扆,以朝诸侯。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纲 周公旦作诰

  • 纷华·胡宏

      胡子曰:行纷华波动之中,慢易之心不生。居幽独得肆之处,非僻之情不起,上也。起而以礼制焉,次也。制之而不止者,昏而无勇也。理不素穷,勇不自任,必为小人之归,可耻之甚也。  尧、舜以天下与人,而无人德我之望,汤、武有人之天

  • 论语正义卷二十四·刘宝楠

    何晏论语序正义曰:《经典释文》、《唐石经》标题如此,必是何晏等原式。皇疏本作「论语集解叙」,邢疏本则每篇首行题「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几」,此序首行题「论语注疏解经序」,次行题「序解疏」三字。案:何晏等作序时,止有序,未有

  • 论语正义卷十八·刘宝楠

    卫灵公第十五集解凡四十九章正义曰:《释文》于君子不可小知章后,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十字。又郑注曰:「古皆无此章。」今皇、邢本无此章,则集解本与郑本异也。但皇、邢本祇四十二章,《释文》亦止四十三章。

  • 第八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八卷翻经沙门慧沼撰四天王观察人天品第十一四天王观察人天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言来意者。上来九品明经正宗利益时会。自下二十一品并是流通利益末叶。正宗之内有果行境三

  • 卷第二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二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偈下 示本瑞禅人 莫于门外觅三车觌体全彰妙法华我见本光瑞如此笑挥松尘动烟霞 挽居士胡万德 萧飒金风入幕来貔貅队里一星摧寒光渐灭原常在浩气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