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二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古

还山

吾性本闲旷素不喜城郭而况宾主间礼数相束缚怅望西南山佳气日参错逸兴不可羁飘飘出笼鹤翩然曳杖还专意在一壑时方孟夏初衆花已零落槠林晚雪香麦陇残云薄谷深絶游尘苗田叫姑恶幽人旧相知一见心喜跃谓言旧山畲今犹可耕凿日夕共登临靡惮筋力弱於焉得天真毕志甘澹泊初非傲轩冕终又畏矰缴置身声利塲何如且行乐累累北原上万古同寂寞

僊佛辞

僊以静为道佛以空为宗羣动本皆静万有体恒空服食迷静趣僊道不可从宴息昧空性佛理无由通或曰空静殊斯言吾不庸空静即僊佛得於此心中心乃佛僊质僊佛心之容三法妙而一脗焉归大同

深居

深居谢交游积叶任埋径澹然忘所营为是疎懒性已达身本虚宁忧室垂罄时於泉石间信意成短咏于以写吾情渔樵或相命一皆用其真鲁鱼事参订犹不拘四声岂复疑八病难入时人耳独许山鬼听生来妄想絶禅心本清浄断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戍妇词

女萝施松栢终始相因依结发为婚姻偕老相与期夫今戍边城贱妾无由随行行日已远何时定当归但愿崇勲业上报明主知谅君守恒节妾心终不移

短歌行

忆昨游中林鸟鸣兰蕙芳重来岂云久草木倏已黄乙鸟始辞去羣鸿复南翔天道有代谢人生安得常促促不我留譬如石火光红顔日以瘁玄发日以霜载念泉下人宁不增悲伤聆我短歌行歌短意则长

竹下晓吟

竹下坐清晓露气沾裳衣楼钟发清响山月耿余辉心静息欲无渺与万物违庄周苦未达梦作蝴蝶飞先云洲访予於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

晓行竺山心草露濡衣襟稽留虽在眼谢客难重寻灵木逾千龄斤斧日见侵侵伐殊未已使我老气瘖雅乐寖不作满耳侏离淫野性羞雷同自为梁父吟疵贱苦无力安能变夷音畏涂不可行林下甘陆沈世道已如此怀抱那易禁独爱古桂林岁晚犹森森此桂亦未保慨叹良又深

灵雨

灵雨应时至四野生新泉眢井久废汲湛湛成深渊老农喜欲舞田苗緑如烟桔橰挂屋梁坦腹清昼眠

雨後

夜雨万雷集涨水三尺深游鳞得其所波间自浮沉科斗千点墨鲤鲫数寸金偶会濠梁意道人本无心

古意

难与时流道忧心常悄悄古道贵平易今人尚机巧好古而居今每饭不能饱来往无嫌猜唯知爱沙鸟逝水尚东流白日易西没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促迫於生人緑鬓成华发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蹷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老梅何偃蹇雪时方始花自守岁寒性不肯随春华隐人适然见移植溪水涯瘦影无阳艳清香絶淫邪闲静如隐人隐人心所嘉樵牧无见侵以贻隐人嗟

自昔真僊道恬淡而无为以之固灵根远寄或可期秦皇与汉武纵欲不知疲既已长中国复欲威四夷其性忍而愎举非僊者资天监常昭晰讵容肆谩欺不自省其衷妄冀苟得之所愿竟无成徒为後人嗤

天乐歌

鸟乐在深林鱼乐在深渊人乐在深居不深常致患吾居今己深柴门草树间油然自成乐其乐难具言问吾乐伊何一皆得之天至乐任天与不知然而然朝乐暮亦乐此乐真具全吾歌天乐歌听者慎勿喧

夏雨应祷

当夏而闵雨百神靡不宗精诚既上达所愿神辄从触石忽生云初亦无多浓东风借其力斯须满诸峯稍久弥六虚油油复溶溶炎歊化清凉密布难知重雷电发灵响潭湫起飞龙甘霔罔不周非止千里封槁苗浡然兴连畴遂芃芃焚香拜天赐欢声徧羣农当书大有年赋食皆足供公私有余羡露积如崇墉誓言为酒醴报祀於秋冬降福宜孔皆万国称时雍

感时

厚地产桑谷为民衣食资井田取什一公私两俱宜今者异古昔苛征常倍蓰倍蓰犹未厌泛索仍无时官因字民设胡为反害之尽以应上求民病莫能支织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饥空村絶鸡犬败屋多流离白叟与我言其言乃如斯老夫为悲吟闻者当致思

迂拙

迂拙不任用於焉老云耕曾非尚高亢聊复辞送迎孤踪类山鹿幽意存柴荆春薇撷初茁秋菊餐落英倦来唯宴默兴到或游行明目烟霞色清听风泉声万象毕昭明四体常安平纵诞殊有适利禄非所荣外物遗天地真心齐死生但愿絶知闻怡我闲旷情

拙叟

拙叟百念无眎身同木石有客问生涯笑指松与栢客言人之生当有资生策纵曰遗声利其能去衣食松柏本无情於子知何益吾言子姑去吾倦将偃息反关据槁梧隤然竟终夕觉来寂无有鸡叫东方白

题醉翁图

所画者谁子将非高阳儿满腹常贮酒何异於鸱夷陶陶以自乐礼法不可縻酿酒用老瓦漉酒脱接?宁复问升斗岂尝辩醇醨终日但兀兀一巵掌中持颇谓有妙理非人所能知饮罢忘百虑袒跣行斜晖大笑沈湘人独醒亦奚为

山栖

十载栖山楹影不入州县地偏交易絶心闲体逾健脱粟无宿储坏衣多断綫人皆为吾忧吾乐未尝变上下岩壑间幽赏不知倦一一全天真断断非饰缘西峯炼金客邂逅时相见谈笑辄忘形殊亦谐素愿古者贤达人道或在贫贱往躅良可循维以谨缱绻

闲居

四体本虚空万物犹土苴以此存内照颇觉非外假存亡楚人弓得失塞翁马但使吾道存正欲知者寡萧然谢尘境日夕心悠哉厨空无鼠雀径僻多莓苔麻衣足自蔽柴门讵曾开坐听风叶鸣疑有幽人来闲人了无营偃卧常至午暖日到床前落叶满篱户或时散幽步东冈复西隖誓此毕余龄青山不相负虽贫常晏如兀兀坐山舍案有麻衣易门无俗士驾虞人不从招尼父亦待贾狗苟复蝇营此事吾不暇

言交

结交贵同心心同难间疏尝闻胶漆固亦曰金兰如君子要其终小人变厥初宜当作管鲍慎勿为耳余

又言交

道交淡如水世交甘如醴结交当以真审交当以理道交似无情曾不异生死世称刎颈交未必能终始君不见昔者陈余与张耳

野性

野性乐疎旷从来厌风尘孤寒无所资屈身随衆人贵游弃疵贱不能强相亲蹉跎三十年客路常清贫晚来归山林麋鹿为我邻万事不挂意一一皆天真同流乃知此难与俗子陈

白日苦短行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始见出阳谷忽已沈虞渊迫促於生人无一能永年丰质成槁项鬒髪变华颠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必当实根只尘物皆弃捐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道与天地准万古唯圣贤景行不可忘抒情为此篇

有适

破屋无兄弟拙者所栖息衡门未尝啓声利讵能迫资身不求备百事遂省力粪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春来有余暇手种豆一席秋深叶黄陨霜荚渐开拆收归篱落间早晚自剥击藏之於瓶罂粒粒堪爱惜穷冬火鑪头时唤山猿吃猿去吾亦眠岩房愈幽寂口诵寒山诗头枕麻衣易于以陶性情终然远忧责颇谓贫非病更觉损胜益与其称楩柟未若作樗栎傍人莫相问老子方有适

秋兴

秋云满茅屋秋风响枫林杖藜步幽径落叶数寸深悠然拾叶归写我闲中吟坐客兴亦闲弹入青瑶琴曲终各无语山水遗清音

喜雪

北风吹同云惨澹日已夕枕上闻霰零须臾映窻白晓来篱户间平地忽过尺羣峯静缭绕弥望无寸碧栖鸟噤不鸣空山断行迹古木摧危梢荒崖失奇石瑞色徧天壤膏润归宿麦螟蟊深入地沴气亦消释丰年信可占岂复忧民食野老不知寒欢声动阡陌聊作喜雪歌仰谢天钧力歌长遣谁和写寄西峯客

感春

忽闻春欲去园林谩游瞩轻风散余红细雨滋繁緑緑繁似欢荣红散犹戮辱因悟人间世万事易翻覆贱或登青云贵或成赤族祸福无定端往往相倚伏那知今日歌不是明朝哭书以为世鉴得志毋纵欲兢兢如履冰坎坎念伐辐苟能闲此理堪追圣贤躅

晓步十韵示山友

隐居絶他营晓步缘涧壑水深鱼影闲林密鸟声乐晴空极清明孤云何住着原穷得危磴路转见横彴啸响空谷传吟情古灵觉所遇皆隐沦论心遗厚薄在山无小草忘世胜大药余生岂须计此兴谅非错其适在闲旷何用嫌落魄书此以告君狂言君勿噱

夜思

静坐四无邻看山待明月池边暑气尽竹上凉颸发伏翼打窻飞孤萤随草没予心适有会还就幽人说

事君尽忠行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於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忠孝苟纯至闻望当昭融此理亘万世来者能无从

嵬嵬山石行

山石何嵬嵬孤松何薿薿其大踰百围其高过千尺广厦需梁栋求之若匪克梓人一以视斤斧见促迫牛夫竞牵挽输入王侯宅观者如堵墙靡不重嘉惜镂刻以为工丹青以为饰巍然在云霄七贵所栖息梁栋岂不美残生良可哀宁作南山松毋为广厦材

四序

四序迭迁变春光独丰茂生意徧羣物动植不违候噰噰塞鸿归喔喔野雉雊软草铺作茵芳葩粲成綉唯有静者徒抱道终莫售直躬在林薮朝夕饭藜糗与时既乖舛舆台或加诟俛仰天地间此理终莫究

狂吟

槿篱三四掩荒竹百十个无人扣柴扉偏称潜夫卧梦作野云飞觉来松日堕随分有狂吟吟长不须和

自纪

生无机巧姿所贵唯实践探玄发尽霜穷胜足重趼渡水识归源看云悟舒卷宁教身不遭颇谓首难俛余年辞畏途灭迹向絶巘形骸未全枯嚣烦幸俱遣中心本难诬万事不欲辩手把楞伽经交趺对鑪篆

秋兴

昔人苦悲秋我独爱秋色无云天万里远峤出寒碧枫林叶如丹溪水清见石饱雨豆荚肥经霜栗包拆连畴稻正黄冒野荞亦白篱菊忽盈把山茰又堪摘日月如过鸟良辰敢虚掷青猿颇会意为我具短策西风吹破帽野兴在故屐不惮登涉劳远访巢居客此客更可人分我渔樵席人生贵适意何必累形後

早睡

天寒常早睡不待日光敛恐碍山猿入柴门未尝掩落叶打窻鸣枕间疑雨点起视西峯头月残星闪闪

居山乐

居山乐无涯三径富松菊山体静吾心山光悦吾目春来山蕨肥秋後山田熟未必王侯家有吾清浄福

暑夜步月

畏暑不复眠空阶踏凉月冰轮了无翳明可数毛发夜久肝肺清如咽太古雪拟换飞僊人乘鸾上寥泬

赠梅

见说春方还春犹未相识山童指梅花言是春消息梅花亦含笑道我是知音遮莫随桃李贪荣变此心相看出此语爱尔良独深听之傥不疑足以为规箴

夜兴

万缘不相涉默坐调四肢天理静中见物情闲处知长风扫重隂皎月生东篱寒虫唧唧鸣亦各知天时悠然发清兴朗诵渊明诗人生百年间汲汲奚所为贤愚虽有殊同为来者悲为语高世流有酒当自持

散人咏

金散免熔冶木散逃斧斤人散外荣辱所以为散人世皆贱吾散此散吾自珍偃蹇不任用庶足全其身初夏同赵东阁西里诸公山行闻莺分韵得隔字

今日天气清聊试登山屐共看云外峯分坐涧边石絶境不逢人啼莺似留客一声无处寻还被青林隔

秋夜感怀

秋山夜无人虫在草根泣明月照高林虚窻风露入生年四十余万事未有立东西岐路间终岁常汲汲双亲死经年宅兆久完葺兄弟亦贫窭於此不暇给囘首思故园愁云满原隰交朋閲千百存者已无十顾我枯槁姿奈此短景急终宵不成寐起坐千虑集至人乃忘情俲慕安可及唯作无生观去此衣袖湿

乌栖曲

白露生庭芜明月照栖乌栖乌啼不已闺人中夜起起视西北方翩翩鴈南翔幽燕戍未返云胡不凄伤

食荠

生无食肉资饭蔬幽壑底朝采南涧芹莫撷东篱荠此中有真味岂必鱠鲂鳢何曾万金馔恶諡不可洗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一十七·彭定求
  李婴·唐圭璋
  第十八出 争位·孔尚任
  第二十五回 伪军师知废知兴·陈端生
  第三折·佚名
  第二折·杨梓
  续词品·杨夔生
  提要·王十朋
  静夜·戴望舒
  一句话·闻一多
  卷106 ·佚名
  岁时杂咏巻二十六 ·蒲积中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御选元诗卷二·康熙
  ●石桐先生诗钞总目·李怀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嗣发·唐圭璋

      嗣发字士荣,号雪崖,乌程人。端平元年(1234)生。专志奉亲。宋亡,举充提学学官,不受。大德八年(1304)卒。   摸鱼儿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

  • 第二十八出 形变·李渔

    (净扮变形使者,带斧凿、推刨等物上)绝技曾经擅古今,微权造化不能侵。世人莫道形难变,欲变形骸早变心。小神非别,乃上帝殿前一个变形使者,又叫做人匠的便是。世上的人,只晓得那五官四肢与规模举动,都是天地生成,父母养就,胞胎落地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黄昇

    宋词闺秀吴城小龙女清平乐令黄鲁直登荆州亭,柱间有此词,鲁直凄然曰:“似为余发也,笔势类女子,又有‘泪眼不曾晴’之语,疑其鬼也。”是夕有女子见梦曰:“我家豫章吴城山,附客舟至此堕水死,登江亭有感

  • 御选元诗卷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八五言古诗六黄溍杂诗二首晨起步南园旭日朗以清葵花众草中粲粲敷丹荣流光非汝私独尔心自倾览物有深懐伫立方含情春风着万物悠悠皆自私可怜儿女花荣悴更相持独有涧底松偃蹇如不知何疑扬执防草

  •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蔡东藩

      却说石闵幽主擅权,复下令城中,略言:“孙刘构逆,已得伏事,支党并诛,不及良善。此后与官同心,尽可留住,否则任令他去,不复相禁。”遂大开城门,纵使出入。于是羯人相率出城,填门塞道,独赵人陆续趋入,远近争集,闵知羯人不为己用,因

  • 卷之三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六传第二十苏尼特部总传苏尼特部在张家口外至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四百六里南北距五百八十里东界阿巴噶西界四子部落南界察哈尔正蓝旗牧厰北界瀚海元太祖十六世孙图噜博

  • 骆牙传·姚思廉

    骆牙字旗门,吴兴临安人。祖父骆皉道,梁安成王田曹参军。父骆裕,鄱陽嗣王中兵参军事。骆牙十二岁时,宗族中有善于相面之人说:“令郎相貌非凡,必定会飞黄腾达。”梁太清末年,世祖曾避乱于临安,骆牙的母亲看见世祖之仪表,知道是非

  • 李皇后传·令狐德棻

    武帝李皇后名娥姿,楚地人。于谨平定江陵时,皇后家财物被没收入官。到了长安,太祖把皇后赏赐给高祖,其后稍得宠爱。大象元年(579)二月,改为天元帝太后。七月,又尊为天皇太后。二年,尊为天元圣皇太后。宣帝驾崩,静帝尊为太帝太

  • 庾季才传·魏徵

    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 他的第八代祖父名叫庾滔,随晋元帝南下过长江,官至散骑常侍,元帝封他为遂昌侯,因此安家于南郡江陵县。 祖父名叫庾诜,是梁代处士,与同宗族的庾易齐名。 父亲庾曼倩,光禄大夫。 庾季才小时候就很聪明,八岁

  • 修务训·刘安

    【原文】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 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三·唐慧琳

      (从五十一尽第八十凡三十卷经)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下    大唐沙门惠苑撰  经从第五十一尽第八十  作务(作则各反务事业也)。  或牟萨罗(或曰牟婆罗此云紫色宝)。  哮吼(哮呼教反吼呼口反)。

  • 佛说毗奈耶经·佚名

    尔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与无量菩萨及持咒仙大贤梵王地神等俱。说咒法。时执金刚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而作是言。我今乐说持咒律法。复愿世尊诸大贤等。各说其要。示现一切诵持咒辈。复作是言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佛告执金

  • 名疑·陈士元

    四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字心叔。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年进士。官至泺州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古俗字略》、《梦林元解》、《姓汇》、《姓觿》等。是书所录,上自三皇,下至元代。博

  • 龙学文集·祖无择

    诗文别集。北宋祖无择(1006—1085)撰。十六卷。无择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登进士第。历官直集贤院。熙宁初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寻知信阳军卒。为人好义,笃于师友,工诗文。此集前十卷

  • 陈虚白规中指南·陈致虚

    全称《陈虚白规中指南》。道教内丹炼养著作。两卷。宋元间陈冲素撰。约成书于宋末元初。冲素生平不详,疑即陈致虚。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该书分两卷,共十二章。上卷九章: 《止念》、《采药》、《识

  •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佚名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原不题撰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编首载明洪武辛亥年(1371年)国子司业宋濂撰〈赣州圣济庙灵迹碑〉称:秦人石固自汉高祖以来,迄元末明初,屡显神异,救济民众,消弭兵祸。历代帝王官吏因石固有灵验,遂

  • 牛马走·张恨水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重庆新民报社1944年出版。1957年改为《魍魉世界》出版。小说以抗战时期重庆为背景,广泛地描述了“大后方”经济混乱、投机成风、醉生梦死和由人际关系颠倒而出现种种社会灾难。作品主要写西门德

  • 乙酉笔记·佚名

    浦东胡云翘氏旧藏《曾羽王日记》一册,记明清易代之际浦南一隅之纷扰变革,详于乙酉年之“奴变”及松江城守与孔师起义等事。羽王青村人,明末诸生。原书颜曰日记,而其叙述並非逐日记录,亦不按年排比,后先颠倒,凌乱无次,不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