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五十九上

列传四十二上

  范仲淹字希文唐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苏州祖賛时仕钱氏为秘书监父墉从钱俶归京师后为武宁军掌书记以卒仲淹二嵗而孤母贫无依改适长山朱氏故冐朱姓名説举进士为广徳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尝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其志也为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自言不敢以一身之戚而忘天下之忧乃上书宰相极论天下事所言皆执政时所施行者也宰相王曾见而竒之晏殊知应天府表掌府学及终丧乃归宗易今名时晏殊在京师荐一士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他荐乎公宜更荐范仲淹也殊从之遂用为秘阁校理章献明肃皇后欲以元日御防庆殿太常具仪请天子率百官献夀仲淹上疏言王者父天母地若奉亲于内则有家人礼今称觞殿下是以天子北面行人臣事抑尊损威不可为后世法殊谓仲淹曰此岂君所当言邪仲淹抗言曰仲淹受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仲淹所言正论也公反以为罪乎殊慙无以应仲淹又上疏请太后复辟以为陛下拥扶圣躬听断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发臣愿陛下保庆夀于长乐卷収大权还上真主以享天下之养遂出通判河中府久之仁宗记其忠召为右司谏章献崩言事者希防多言章献时事仲淹谏曰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徳章献有遗命以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叅决军国事仲淹上疏言太后母之名号也未闻因保育而代立者今一太后崩又立一太后天下且疑陛下不可一日无母后之助由是罢其册命嵗饥出使安抚东南所至除氵㸒祀赈乏絶民有食乌昧草者撷草以进请示六宫贵戚戒其侈心因陈八事以谏防郭皇后废仲淹上书谏不报与御史中丞孔道辅合谏官御史伏阁谏仁宗遣中贵人谕令诣中书宰相吕夷简曰废后自有典故仲淹曰相公不过引汉光武劝上耳此乃光武失徳何足法自余废后皆前世昬君所为主上躬尧舜之资而相公奈何更劝之效昬君所为岂不为圣明之累乎明日留百官揖宰相廷争至待漏院有诏出知睦州徙苏州嵗余拜天章阁待制召还益论事无所避知开封府仲淹明敏通照决事如神京师謡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仲淹言洛阳险固而汴州四战之郊急难则居洛太平乃都汴今洛宫本偹廵幸可渐广储蓄缮脩之又言古之治乱繇用人得失此宰相之职也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脩尧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进退迟速次序曰如此可以为公可以为私陛下不可以不察又献四论一曰帝王好尚二曰选贤任能三曰近名四曰推变其大指言治乱系所任区别而进退左右人主之权也不可以委臣下仁宗因而质于宰相吕夷简夷简以为仲淹离间君臣至交论上前坐落职出知饶州余靖上疏言仲淹尝言陛下母子夫妇之间尚加优容今以一言触大臣遽至黜逐非朝廷福尹洙亦自讼与仲淹义兼师友且尝被论荐请从降黜欧阳脩移书谏官髙若讷责其不言若讷缴奏之靖等悉坐贬当时谓之四贤一不肖一不肖指若讷也后徙润越二州赵元昊反仁宗知仲淹材兼文武复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夏竦为陜西招讨使进仲淹龙图阁直学士以副之是时延州诸砦失守东西四百里无藩篱人心危恐乃以仲淹知延州仲淹析州兵为六将将三千人训练齐整使更御贼诸路皆用以为法贼闻之苐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范老子谓雍也又筑青涧城以阨冦冲垦田二千顷复承平永平废砦属羌归业者数万户时议诸路进讨独仲淹固守鄜延不从及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仲淹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令去僭号告以逆顺成败之説甚辩见西夏事中元昊复有书不逊仲淹焚其书不以闻坐夺一官知耀州未逾月徙庆州分陜西为四路以仲淹为环庆路经畧安抚招讨使仲淹上攻守二防仁宗报之曰阅所奏二防思虑精密矣然将帅士卒累衂气未甚振若幸于或胜恐非良谋备有克获又烦守备若乃勤于训练严加捍御逺设斥堠制其奔冲俟时而动庶以养鋭持久卿宜深体朕意与诸帅协心并力互相应援或有便宜密奏仲淹又言西戎背徳卿大夫争进计防而未能副陛下忧邉之心且议攻者谓守则示弱议守者谓攻必速祸是二者之议卒不能合也臣前在延安初则请复诸砦为守御之备次则幸其休兵辄遣一介示招纳之意朝廷以羣言之异未垂采纳今臣领庆州日夜思之乃知攻有利害守有安危何则攻其逺则害必至攻其近则利亦随守以土兵则安守以东兵则危臣所谓攻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守宜图其久而民力不匮招纳之防可行于其间今奉诏俾严加捍御俟时而动与隣道协心而共图之又覩赦文谓彼无骚动我不侵掠臣恐贼冦一隔逺在数百里外应援不及须为牵制之防以沮贼气愿朝廷于守防之外更备攻术有偹而不行岂当行而无备也臣前尝遣人入界通往来之问或更有人至不可不答朝廷先降密防令往复论议嵗年之间当有成事且自古兵马精劲西戎之所长也金帛富庶中国之所有也礼义不可化干戈不可取则当任其所有胜其所长此覇王之术也仁宗嘉其议庆歴二年改邠州观察使不拜州之西北有砦据后桥川南通鳯州华州池北接白豹金汤种落强悍而善耕久不能城仲淹一日拥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逺始号令告其地处所往筑城至于板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以骑三万来争仲淹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度而河外果有伏贼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以为不可及诏赐名曰大顺城环州属羌明珠灭臧二族兵各万余人皆附贼仲淹又请复细腰城葫卢泉诸砦招致二族以扼贼又复近羌千三百余帐葛懐敏之败定川也闗中民窜匿山谷乃率部下兵赴援而募兵闗中人心始安仁宗闻定川之败颇以西方为忧谓近臣曰若得仲淹出援泾原可无虑矣及闻其出师甚喜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寻拜陜西四路安抚縁邉招讨使仲淹待诸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仲淹与韩琦俱有威名军中为之语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居三嵗士勇邉实恩信大洽乃决防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来请和初西人籍为乡兵者十数万既而黥以为军惟仲淹所部刺其手仲淹去兵罢独得复为民仲淹在邉其所施设去而人徳之与守其法不敢变也自仲淹坐吕夷简贬羣士大夫各持二人曲直夷简患之凡直仲淹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夷简复相仲淹再起被用于是欢然相得戮力平贼天下两贤之召拜枢密副使顷之与韩琦出廵邉为陜西宣抚使未行改叅知政事而以琦代使陜西防盗起淮南知髙邮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具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贼悦径去事闻富弼时在枢府议欲诛仲约以正军法仲淹欲宥之弼曰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又不能守而使民醵钱遗之法所当诛也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又赂之此法所当诛也今髙邮无兵无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仁宗从之仲约由此免死仲淹在政府欲放周官以六卿事分委辅相而自领兵刑之任仁宗方鋭意政事仲淹每进见仁宗必以太平责之仲淹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询以世务仲淹言天下之治莫若守宰得人欲守宰得人先择转运按察使又云取士不可以不根行实而先词华圭田不均则不足以养亷吏农桑不课则民失业诏令屡更则下不信又请复府兵以宿卫京师并县邑以寛徭役又欲减五品以上任子例明年与韩琦列上御邉四防既欲改制故忌之者众而侥佞者不悦因出为河东陜西宣抚使而富弼亦出按治河北道改资政殿学士知邠州以疾请知邓州加给事中知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疾甚请頴州未至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諡曰文正所着丹阳集二十卷奏议十七卷仲淹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賔客食不重味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姑苏之范皆疎属而置义庄以周急之天下想闻其风采贤士大夫以不获登其门为耻下至里巷及夷狄皆知其名字邓庆之民与属羌皆绘像生祀之其卒也仁宗甚悼惜之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纯佑有行义以疾废于家

  臣称曰仲淹之语忧乐信所谓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方其为书以遗宰相慨然有兴王道致太平之意故其治民驭军执政皆无易此书者得非致君谋国之畧素已定于胸中与石介颂之曰维仲淹弼一防一契是诚知言哉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张廷玉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二·张岱
  元明事类钞卷十九·姚之骃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第二一八札光绪五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五○四—一·佚名
  九五二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覆遵旨提审通永道李调元案内人证情形折·佚名
  夏纪·张居正
  一九 酒·周作人
  于由页传·刘昫
  皇甫冉传·欧阳修
  萧铣传·欧阳修
  范延光传·薛居正
  卷七十二·杨士奇
  卷一百六十五·雍正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媒争·李渔

    〖字字双〗(净扮媒婆上)要做媒婆莫说真,欺隐。说真十处九关门,难进。东施形丑冒西村,骗允。若要亲眼相佳人,搽粉。自家京师第一个出名的媒婆,绰号“张铁脚”的便是。新科状元,不曾娶亲。今早有人来呼唤,要我做媒,特地

  • 黄公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召为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十一月。壬子朔。谕刑部、朕览朝审招册、待决之囚甚众。虽各犯自罹法网。国宪难宽。但朕思人命至重。概行正法、于心不忍。明年□山戊不□次辛丑。值皇太后本命年普天同庆。又念端敬皇后弥留

  • ○哭而不去的傀儡·陶希圣

    ◎一、哭也许哭去却不去汪集团于三月三十日“上台”之后,除了四月下旬,迎阿部,庆“还部”一度热闹之外,再也没有听说他们有什么作为,最近他们以温宗尧为发言人,在中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字,说日方不“和”他们的和平倡导,他们只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一 怎样做人?·溥仪

    “新的一年开始了,你有什么想法?” 一九五五年的元旦,所长这样问我。 我说惟有束身待罪,等候处理。所长听了,不住摇头,大不以为然地说: “何必如此消极?应当积极改造,争取重新做人!” 一九五四年年底,我在检察人员拿来的最后的

  • 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前蜀二髙祖本纪下武成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帝登兴义楼有僧抉一目以献帝命饭万僧报之学士【一作户部侍郎】张格曰小人无故自残赦其罪幸矣不宜复崇奬以败风俗帝乃止丁丑以韦庄为门下侍郎【一作吏部侍郎】同平章

  • 刘幽求传·刘昫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初年(698),应试中举,拜闻中县尉。刺史不承接,便弃官而归家。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又授朝邑县尉。当初,桓彦范、敬晖等虽然杀了张易之兄弟,但未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敬二人说:“三思尚存,公等恐怕日后是

  • 王处直传·欧阳修

    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人。父宗,善于经营财货,富比王侯,为唐神策军吏,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子处存、处直。处存任骁卫大将军、定州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乾符六年(879),升任义武军节度使。黄巢攻陷长安,处存悲愤痛哭,

  • 二四、孔子自楚反卫考·钱穆

    《世家》:“孔子自楚反卫,是岁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论语》有冉有、子贡《问夫子为卫君乎》一章,崔述论之曰:“《春秋传》哀公七年,季康子使子贡

  • 十三·沈从文

    十七。天气阴阴的。我那住处既在四楼,从住处客厅一排窗口望出去,对马路是邓托摩饭店的大楼,平时早上常可以见到穿白衣的侍役,在窗口边用白粉抹玻璃,且轻轻的唱些什么曲子。我便站在我这边楼上窗边,看他作事,且想像这个人作完

  • 春秋胡氏传辨疑卷上·陆粲

      明 陆粲 撰  隠公  鲁孝公之末幽王已为犬戎所毙惠王初年周既东矣春秋不作于孝公惠公者东迁之始流风遗俗犹有存者及平王在位日乆不能自强于政治弃其九族葛藟有终逺兄弟之刺不抚其民周人有束薪蒲楚之讥至其晩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三·佚名

    宋 滕珙 撰性类论儒释言性不同之义答徐子融此段谓释氏以虚空寂灭为性故不识性释氏以虚空寂灭为宗故以识神为生死根本若吾儒之论则识神乃是心之妙用如何无得但以此言性则无相交涉耳又谓枯槁之物只是气质之性而无本然

  • 第十五章 10·辜鸿铭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傻人殆。”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颜渊)问,帝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来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可以使用夏朝的历法;引用殷朝的马车使用制度;

  • 卷第三十七·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七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宗经论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百卷) (许敬宗序) (南节至静北犹至气) 弥勒菩萨说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本地分第一。一者五

  • 四分律卷第十八(初分之十八)·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八◎尔时佛在拘睒毗国瞿师罗园中。尔时阐陀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

  • 第四 大品·佚名

    一 安拔萨卡拉鬼事一跋耆毗舍离,城中离车王,安跋萨卡拉。于城外见饿鬼,其处而问彼:二“此人无床座,世间所皆无,不进亦不退,着物饮食物,待仆彼皆无。三见闻之亲友,又因之此人,无施惠前世,彼等不能见,此人人所弃。四堕入恶趣

  • 局外人·加缪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中篇小说,1942年出版,为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默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法国航运公司的小职员,贫穷而孤独。一天,他接到“老人收容所”的一份电报,通知他母亲病故,第二天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