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

一纪善以重良民事天理在人心个个都有那一个人平生没一件好事那一日不说几句好话所以朝廷设那旌善亭以记善民使为善之人名姓褒扬不善之人知所羞媿近来教化不行百姓们就干一好事官府不知就存一好心乡党不重将你学好的百姓都亏负了我今置一本纪善簿放在乡约中凡我百姓不论贵贱贫富老少尊卑有一善事不论大小四邻报于甲长到那会日举在乡约里面将那好事就记在纪善簿上天长日久好事渐多州县官吊查真实类报本院或各道出廵吊查那乡约善簿细细分别谁是大善谁是小善谁是真善谁是假善谁人善多谁人善少逐一等第明白以凭轻重礼待如被告到官曾行大善者如何曾行小善者如何无善者如何如赈济蠲免曾行大善者如何曾行小善者如何无善者如何如乡饮冠带曾行大善者如何曾行小善者如何无善者如何善大善多者便宜必多善小善少者便宜必少无善可称者只以常人相待约正约副约讲约史人等务要秉公持正上誓天地神明下服尊卑长幼记一善不许假捏狥私怀恨刁难如有善应纪而不纪本无善不当纪而纪及不由四邻甲长举报不同正副讲史问明不写善事实迹者罪坐正副讲史四人今将应纪善事大畧开列于后仰乡约遵照施行其为善在条件之外者不妨指事直书须至簿者 

计开 

善行条件 

一孝顺父母者一事为一大善 

一尊敬长上者一事为一善 

一舍义学义塜舍饭舍衣舍药舍方及报信指路者为一善多者为一大善 

一劝化十人改过者为大善五六人为中善一二人为小善能化大恶者一人准作十人 

一救人贫苦助人婚丧可值银二三两为大善一两以上为中善五钱以下为小善 

一他人告状劝回和解者一事为一善 

一能成就人好事者一事为一善大者为一大善 

一能捄人患难者一事为一善捄人一命者为一大善 

一修桥补路者一事为一善修寺庙塑鬼神吃素念经朝山设醮者此是謟神求福之人不许纪善 

一家富而衣服车马酒席不肯奢华只尚节俭者一事为一善 

一能受辱忍事者一事为一善 

一拾人物不隐昧即还原主者百钱即纪一善多者纪一大善 

一牛马驴骡死而能葬者及不食牛马驴骡肉者一事为一善 

一干公道事不行奸巧者为一善 

一积谷积钱过数者为一善 

一一年能守格叶者为一大善 

一一年不犯条欵者为一善 

一九族之亲贫老无依能收养或给衣食全活终身者准二大善 

一同行替人劳苦同饭替人还钱同事而己无罪替人分过同劳而己独善不肯专功小事纪一小善大事纪一大善 

一百姓有大善人所共知众所推服者许约中连名不时揭报掌印正官申详本院以凭优奖其尤关系风化伦理者仍送牌扁鼓乐花红以示旌异 

一凡小善五次中善三次俱准大善一次纪名于旌善亭上面大书姓名下而分纪实事若犯公罪到官杖一百以下者应纳赎免其纳赎应的决免其的决牌上仍存姓名若犯私罪者免纪恶一次罪姑减半若再犯私罪者不准饶免善牌除名恶牌纪过 

此卷后添余叶五十张以载本约善人之事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二·脱脱
  卷三百八十六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宋史纪事本末卷五·陈邦瞻
  卷一百四十三·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纪昀
  通志卷三十一·郑樵
  三国史记卷第十四。·金富轼
  武陵昭王萧晔传·萧子显
  李贤传·李延寿
  吕祖泰传·脱脱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之三·雍正
  卷一百三·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768_1 【班婕妤(一作严武诗)】严识玄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   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卷768_2 【赋得御制句朔野阵云飞】何象   塞日穿痕断,边

  • 卷四十八·彭定求

        卷48_1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张九龄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卷48_2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张九龄   山祇亦望幸,云雨

  • 第四折·尚仲贤

    (汉王引张良、曹参、周勃、樊哙、随何、二旦执符节上,诗云)霸王当日渡江来,一骑乌骓百骑开。欲知沛上真龙起,试看军前大会垓。孤家用军师之计,着英布往救彭越,共击项王去了。好几日还不见捷音到来,使我好生悬望。(张良云)贫

  • 王氏·隋树森

    王氏,大都歌妓。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中吕】粉蝶儿 寄情人 江景萧疏,那堪楚天秋暮,战西风柳败荷枯。立夕阳,空凝伫,江乡古渡,水接天隅,眼弥漫晚山烟树。 【醉春风】寂寞日偏长,别离人最苦。把一封

  • 提要·吴仁杰

    臣等谨案离骚草木疏四卷宋吴仁杰撰仁杰有古周易巳著录是编末有仁杰庆元丁巳自序谓梁刘杳有草木疏二卷见于本传其书巳亡杳疏凡王逸所集者皆在焉仁杰独取二十五篇疏之其大旨谓离骚之文多本山海经故书中引用每以山海经为

  • 庚子雅词·龚自珍

    辑于道光二十年,即庚子年,公元1840年。好事近·八月初十日即事兰桨昨同游,今日下楼无力。嗔我凌晨来早,道不曾将息。欢容惨黛霎时并,此景最难得。别有神方持赠,为清明寒食。①①原注:末句乃谜语也。生查子·又即

  • 卷九·辛文房

      ○崔道融   道融,荆人也,自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出为永嘉宰。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宝训·叶向高

      内文缺  □□□□□年九月辛亥朔礼部进大祀日册  □□□□□册还宫时  □□□□□侍侧  □□□□□句曰敬天地  □□□□□母  □□□□□□□□月四日有男子张差持梃  □□□□□法司究问而喜事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五月戊寅朔蓟镇古北口遣哨卒四人出塞为朵颜夷人扑捉以去俄而夷酋通汉叩关索赏副总兵胡镇伏兵执之并缚其党十余人通汉子惧则拥原扑哨卒夷瘸老虎者至墙下请易其父通汉者虏酋辛爱之义妻父也总督杨选计欲以牵

  • 柏帖穆尔传·宋濂

    柏帖穆尔字君寿,蒙古族人。其家世履历无所考,但知凡是他任过职的地方,都留有廉洁的名声。至正中期,迁升为福建行省左右司郎中,行省省治在福州。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以骑兵出杉关,取邵武,以水军由海道趋福建,兵临福州城下

  • 自序·钱穆

    余草《诸子系年》,始自民国十二年秋。积四五载,得《考辨》百六十篇,垂三十万言。一篇之成,或历旬月,或经寒暑。少者三四易,多者十余易,而后稿定。自以创辟之言,非有十分之见,则不敢轻于示人也。藏之箧笥者又有年,虽时有增订,而见

  •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韩之先与周同姓,【索隐】:按: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是武王之子,故诗称“韩侯出祖”,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後裔事晋,封于韩原,曰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後,晋又封之於韩原,即今之冯翊韩城是也。然按系本

  • 卷一五八·邱濬

    ▲圣神功化之极(上之下) 《尧典》:曰若(发语辞)稽(考也)古,帝尧曰放(至也)勋(功也),钦(恭敬)明(通明)文(文章)思(意思)安安(无所勉强),允(信也)恭克(能也)让,光(显也)被(及也)四表(外也),格(至也)于上下(上天下地)。 朱熹曰:“放勋,言尧之功

  • 卷八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五宗庙时享蕙田案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祭不欲疏疏则怠是故君子合诸天道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

  • 卷二十五·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五中庸二或问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曰君子只是説个好人时中只是説做得个恰好底事君子而时中与易传中所谓中重于正正者未必中之意同正者且是分别个善恶中则

  • 第十二 符言 4·王诩

    【原文】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①。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一奸一者干君②。右主赏③。【注释】①“刑赏”句:陶弘景注:“赏信则立功之士,致命捐生;刑正则受戮之人,没齿无怨也。言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六段又普眼菩萨闻如来称叹普贤清净功德有三十二行经。于此段中复分为七段。一尔时普眼菩萨已下至俱亦不见有三行经。明普眼菩萨以十不可说三昧求觅普贤亦不能见分。二时普眼菩萨已下至悉皆不见可有三

  •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