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春、正月。癸卯朔。遣官祭奉先殿、太庙后殿。  

○上遵皇太后懿旨。免诣寿康宫行礼。并停止御殿受朝。  

○乙巳。谕曰。海保狂纵贪婪一案。前曾降旨命旺扎尔、安宁、同该抚张渠审理。今总督郝玉麟已经到任。着会同旺扎尔等、确审定拟。此案原系张渠参奏、张渠不必会审。该部可即行文该督等知之。  

○丁未。谕、本月初九日、为上辛祈谷之期。朕已降旨亲诣行礼。但数日以来。天气严寒。朕躬咳嗽初愈。尚觉畏风。郊坛典礼重大。诚恐勉强从事。不足以展诚敬。着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又谕、上年两江地方。均有被灾歉收之州县。其江苏所属。如安东、邳州、宿迁、睢宁、等处。除秋冬散赈安插外。又分别轻重。加赈四个月、两个月、一个月、不等。可以接济至今年三月矣。其安徽所属。宿州、灵璧、虹县、泗州、阜阳、颍上、亳州、蒙城、等八州县。被灾较重。已经护抚印布政使晏斯盛题请、将极贫次贫二等饥民。于正赈之外。加赈三月一个月。朕思此八州县。被灾既重。其又次贫民。亦须照下江之例。加赈一个月。庶不至于失所。朕又闻庐江、凤阳、怀远、临淮、盱眙、五河、太和、七县。及凤阳、泗州、长淮、三卫。虽被灾稍轻。但值连岁歉收之后。民食未免艰窘。今当青黄不接之时。应将极贫次贫之民。加赈三月一个月。以资其力作。又闻宣城、铜陵、巢县、凤台、含山、五县。宣州一卫。虽勘不成灾。而收成亦薄。怀宁、桐城、二县。均有被旱缺米之村庄。俱在朕心轸念之中。其如何发谷平粜。及确查贫民分别赈恤之处。着该督抚即速办理。毋得稽迟。该部可即行文前去。  

○己酉。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庚戌。享太庙。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辛亥。祈谷于上帝、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上奉皇太后居长春仙馆。  

○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纂定八旗佐领世职则例。着和亲王一同办理。  

○壬子。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谕、甘省所属肃州、凉州、二镇。甚为紧要。署西宁镇总兵官李如柏、着调署肃州镇总兵印务、其西宁镇印务。于周起凤未到之前。着该督在副将内拣选委署。杨<?王宏>年老、不胜凉州镇之任。延绥镇总兵官王廷极。着调补凉州镇总兵官。杨<?王宏>、着调补延绥镇总兵官。副将李述泌、着回原任。  

○山西巡抚觉罗石麟遵旨详议、给事中朱凤英条奏、山西太原、汾州、二府属。粮价昂贵。请就陕通商协济。查陕省运粮。舟楫仅可至蒲州府、与绛州所辖地方。若蒲绛等处粮价昂贵。犹可藉陕省接济。太、汾、二府。舟楫难通。陆运多山。每米一石。需脚价银一两二三钱不等。再加陕省粮价。水程运费等项。已浮于本省现在之粮价。无论商贩不肯行此本利全亏之事。即官运官卖。徒糜公费。于民食无益。科臣朱凤英通商之议。似可无庸举行。现在太、汾、二府粮价。较往年时价。所增无几。且上年省北大、朔、等府州。暨口外地方。俱获丰收。客商赴太、汾。二府贸易者。源源不绝。米粮日见充足。况太、汾、二府属。所存仓谷尚多。倘将来青黄不接。时价昂贵。亦可循例开仓。借粜并行。若平、蒲、解、绛、等处。遇米价昂贵之时。仍照原议。咨陕省督抚。开禁通商。以资民食。得旨、九卿议奏、寻议、应如所请。从之。  

○甲寅。谕军机大臣等、浙江巡抚卢焯、请动库银十万两。前赴滇省采买铜觔。运浙鼓铸。该部议以所买铜觔。与运京铜铅。有无阻碍。应令卢焯、会同庆复、张允随、妥议具题。到日再议。朕已降旨依议速行。但思浙省钱价昂贵。必因钱文缺少。民间需用孔急。是以卢焯有赴滇买铜之请。若事属可行。着庆复、张允随、卢焯、等。一面即行办理。一面奏闻。俾得早资鼓铸。以利民用。不必俟具题交议。多稽时日也。尔等可寄信与该督抚知之。  

○乙卯。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侍早晚膳。至癸酉皆如之。  

○上幸山高水长大幄次。赐准噶尔使臣哈柳等宴。谕曰。朕早欲赐尔等宴。因筵宴我诸王、及外藩王之来朝者。故未暇宣召尔等。此次噶尔丹策零奏章。既属恭顺。尔等又往返再三。朕甚嘉焉。今日特命尔等入内与宴。可观览众技。不必矜持。尔等蒙古人嗜酒。无妨畅饮数杯。朕不尔责也。  

○丁巳。上御奉三无私殿。赐王贝勒等宴。  

○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左翼。科尔沁、和硕图谢图亲王、阿喇卜坦。和硕达尔汗亲王和硕额驸、罗卜藏衮布。固山贝子固山额驸、拉锡。固山贝子和硕额驸、色卜腾多尔济。镇国公、喇嘛扎卜。辅国公、察干达拉。固山额驸、索诺木。头等台吉、衮布。奇哩克哩拉克齐。德勒格哷克齐。拉锡。二等台吉、那苏合。阿旺藏布。三等台吉。锡拉卜。丹巴扎木苏。博哈岱。色旺。锡奇尔。图萨图。苏玛第。多尔济。松兑。四等台吉。毕里衮达赖。敏珠尔多尔济。巴特玛。赛音查衮。罗卜藏。色楞。杂雅噶尔弼。阿玉锡。萨木坦。萨木雅。阿玉尔布尼。阿穆呼朗。阿喇卜坦。达赖。色楞扎木苏。色旺扎卜。喇锡。衮布扎卜。阿哩雅巴鲁。僧格。达兰太。巴锡。阿尔萨朗。阿哩鲁克萨克。阿玉尔。阿穆呼朗。色旺扎卜。朋苏克。阿穆呼朗。巴哩密特。布达。巴勒布。罗卜藏。拉锡。沙克济。乌尔衮。乌巴什。阿玉锡。阿勒玛斯。阿哩雅巴鲁。色旺。灵丹保。索诺木。玛珠哩。赛音绰克托。衮沁扎卜。巴达哩雅。杂雅噶尔弼。那玛扎卜。衮布。格根。阿舒弼。索讷苏衮巴雅斯朗。巴图。额起。托克托尼呼。特克什。乌呢达。蒙伍拉扎。伊腾根。朋苏克拉卜坦。达勒玛济。色楞。萨木鲁卜。阿哩勒呼。拜呼。苏玛岱。乌珠穆沁。和硕车臣亲王、阿喇卜坦那木扎勒。辅国公、德里克旺舒克。阿巴噶、多罗卓里克图郡王、扎木巴勒扎卜。敖汉、多罗郡王、鄂勒哲衣图。固山额驸、罗卜藏锡喇卜。喀喇沁、多罗贝勒和硕额驸、僧衮扎卜。辅国公、罗卜藏车卜登。阿噜科尔沁、多罗贝勒、达克丹。鄂尔多斯、固山贝子、那木扎勒色楞。喀尔喀、镇国公、恭格喇卜坦。辅国公、旺扎勒。扎萨克头等台吉、萨克都尔扎卜。三都克多尔济。克锡克腾、扎萨克头等台吉、齐巴克扎卜。巴林、头等台吉、阿里尔呼。麟占。丹津。苏尼特、二等台吉、朋苏克林沁。柰曼、二等台吉、那木钟。翁牛特、二等台吉、伊什扎勒。归化城土默特、四等台吉侍卫、喇嘛扎卜。右翼。喀尔喀、车臣汗、达玛林。和硕超勇亲王固伦额驸、策凌。多罗郡王、成衮扎卜。多罗贝勒、拉旺多尔济。多罗贝勒、车登扎卜。固山贝子、阿喇卜坦。镇国公、旺舒克。辅国公、巴海。扎萨克头等台吉、齐巴克扎卜。策当端多卜。科尔沁、多罗郡王和硕额驸、齐扪多尔济。镇国公和硕额驸、达尔玛达都。辅国公、玛哈玛珠尔。固山额驸、固穆。头等台吉、杂雅噶尔弼。索诺木。多尔济。色卜腾巴勒珠尔。色旺诺尔布。多尔济扎卜。鄂勒哲衣。阿穆呼朗。布达扎卜。二等台吉、茂勤。乌巴什。僧格。三等台吉、根敦扎卜。策旺扎卜。四等台吉、乌巴什。罗卜藏。乌巴什。鄂勒哲衣图乌巴什。多尔济拉呼。蒙古勒哲衣。蒙克。扎木苏。巴图。阿玉尔布尼。衮布扎卜。鞥克济固。旺舒克。乌玉克图。都噶尔扎卜。塔旺扎木苏。苏赛。喇卜坦。伊噜尔图。麟沁。根都噜卜。诺扪都瓦杂。克噜卜。罗卜藏衮布。蒙古勒哲衣。特古斯楚克图。根敦扎卜。博第。玛沁保。色楞衮布。丹津。杂雅噶尔弼。色卜登。巴克拉呼。丹达哩逊。恭楚克。依达木。厄鲁特。多罗郡王、和硕额驸、色卜腾旺布。敖汉、固山贝子、固山额驸、罗卜藏。和硕额驸、多尔济拉锡。头等台吉、朋苏克。三等台吉、五格。四等台吉、那木扎勒。毕里克图。那玛扎卜。乌尔图那苏图。那齐图。端多卜。达林。旺舒克。阿穆尔里呼。多尔济喇锡。喇锡扬布。三济扎卜。苏布岱。彰散。阿喇卜坦。托卜齐木布。布颜图。和塔拉。罗布藏西喇卜。诺扪。鄂尔多斯、固山贝子、齐旺班珠尔。柰曼、固山额驸、端多卜。青海、扎萨克头等台吉。旺舒克喇卜坦。喀喇沁、头等台吉、塔布囊、敏珠尔喇卜坦。头等塔布囊、瑚图灵阿。旺扎勒。扎拉丰阿。巴林、三等台吉、额尔和图。乌巴什。沙尔勤。班珠尔。四等台吉、罗卜藏。达尔汉。乌叶斯呼朗。赛音毕里克图。索诺木。五十八。达赉。未得品级台吉、诺尔布扎木苏。克什克腾、四等台吉、囊雅特扎卜、等。及内大臣、大学士等宴。召科尔沁、和硕图谢图亲王、阿喇卜坦。和硕达尔汉亲王、和硕额驸、罗卜藏衮布。固山贝子、和硕额驸、色卜腾多尔济。喀尔喀、车臣汗、达玛林。和硕超勇亲王、固伦额驸、策凌。多罗贝勒、拉旺多尔济。多罗贝勒、车登扎卜。辅国公、巴海。阿噜科尔沁、多罗贝勒、达克丹。鄂尔多斯、固山贝子、那木扎勒色楞。齐旺班珠尔。喀喇沁、辅国公、罗卜藏车卜登。乌珠穆沁、辅国公、德里克旺舒克。敖汉、和硕额驸、多尔济拉锡。至御座前。赐酒。成礼。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卷之一百八  

猜你喜欢
  卷十二 晋语六·左丘明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四·李心传
  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蔡东藩
  序·刘健
  卷二·陈继儒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六百二十·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十六·佚名
  第三节消费借贷·佚名
  卷七十一·司马迁
  三、上学以后·包天笑
  儒林传论·李延寿
  养吉斋丛录卷之七·吴振棫
  卷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七回 迁漠北出帝泣穷途 镇河东藩王登大位·蔡东藩

      却说辽主废去晋主重贵,且令徙往黄龙府。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城,辽太祖东征渤海,还至城下,见有黄龙出现城上,因改号为黄龙府。重贵闻要徙至辽东,哪得不慌,那得不悲!就是李太后以下诸宫眷,统是相向号泣,用泪洗面。有何益处?辽主

  • 春秋别典卷二·薛虞畿

    鲁庄公【十三年起】齐桓公与鲁庄公为柯之盟【十三年】鲁大夫曹刿谓庄公曰齐之侵鲁至于城下城坏压境君不图欤庄公曰嘻寡人之生不若死曹刿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及防两君就坛两相相揖曹刿手剑拔刃而进廹桓公于坛上

  •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秋七月。庚子朔享太庙。遣贝子毓橚恭代行礼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未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李秉衡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并

  • 大事记通释卷二·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嵗目上章涒滩一【周敬王三十九年 鲁哀公蒋十四年齐简公壬四年晋定公午三十一年秦悼公十年 楚惠王章八年宋景公头曼三十六年 卫出公辄十二年陈湣公越二十一年蔡成侯朔十年郑声公胜二十年 燕献公十二

  •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佚名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本年据各省解到应毁书籍,共八百三十一本。理合开单进呈,并将各书照例交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梁元帝本纪·李延寿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叫绎,字叫世诚,小字叫七符,是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起初,武帝梦见有个瞎眼和尚手拿香炉,自称要托生在王宫。随后元帝的母亲以采女的名分侍奉武帝,刚一揭开门帘,有一股风吹荡起她的衣襟,武帝心意感动而与她欢合。

  • 元志传·李延寿

    元志是兰的儿子,字猛略。从小就精明强干,善辩,博览书史,颇有文才。他当洛阳令时,不避强权者,跟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两人一起见皇帝,当面分清是非。李彪说“:御史中尉因避太子的车马,停在路边谈论剑鼓的事,岂有洛阳令敢来和我抗衡?”

  • 秦中岁时记·李绰

    唐 李淖 金吾杖爆前所引百司皆避尔雅云即封牛也此兽善抵触故雕其首于竿上加龙虎节以油囊盛之而行 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它人先拆花二使皆被罚 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 大和八年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高晋

    目录海塘【四】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海塘乾隆二十八年正月十三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查海寜县境内自老盐仓至石塘头观音堂迤西钦奉谕防估建柴塘及篓坦各九百四十五丈久经完竣嗣縁该地旧塘停修年久底柴呈露堰沟廻溜渐

  • 晋纪(邓粲)·干宝

    〔迁左将军,从讨成都王颖,败颖将陆机,杀机及云。初,机、云入洛,造张华,如旧相识。〕张华多须,常以绵缠之,陆云见之,笑不能止。[1]〔荡阴之败也,叔父东安王繇为颖所害,帝奔归国。〕王导与元帝有布衣之好,知中国将乱,劝帝渡江。(邓粲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七·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哀公【甲敬王三寅十三年】八年【晋定二十五齐悼二卫出六蔡成四郑声十四曹阳十五国亡陈闵十五僖十九卒宋景三十秦悼五楚惠二吴夫差九】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左传春宋公伐曹将还禇师子肥殿曹人诟

  • 卷首·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首纲领一【此篇论本经源流及本经精藴】汉书艺文志曰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朱子曰即今仪礼也】记百三十一篇【朱子曰七十子後学所记也】明堂阴阳三十三篇【朱子曰古明堂之遗事】王史氏二

  • 机论·胡兰成

    成毁是自然的全机大用阳明山上秋天的太阳与风,使人想起禅僧说的“洪波浩渺,白浪滔天”,大自然一派空阔光明,人世的事无迹可寻。然而人世的事具在。三国演义里卧龙冈的村店里崔州平对刘备说话,开头第一句是&ldquo

  • 中庸·章世纯

    ○天命之谓性中庸论性、以其从来者名之焉、夫不知性、则不能以善性之用、淂其所谓、而性之初分不亦审乎、且性者、生之质也、人之所淂有非人之所得设、其本盖出于天、夫以虚观物、万物无不独化、独化

  • 卷第十八·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八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七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阿利吒比丘不舍恶见。众僧作举羯磨已。往尊者难陀优波难陀所。见已赞言善来。即起迎与小床坐洗足水。与涂足油非时浆

  • 云庄集·刘爚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

  • 新语林·陈赣一

    不佞自少嗜稗官家言,尤酷好刘义庆《世说新语》,肄业学校时,治科学余暇,恒手一篇展玩弗辍。及长,随杨味春表伯于任所,公博通群籍,喜刘氏《世说》单词只语,隽永玄妙,往往举书中人物言行为谈资,谓恨不为魏晋人,日与群彦身亲酬酢。不

  • 十三经义疑·吴浩

    清吴浩考证《十三经》疑义的著作。十二卷。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详加考证。考证周之军制与春秋列国军制多有变异,认爲周之军制一军爲一万人,而不是 《周礼》所记一军爲 一万两千五百人;其解《诗》所言“公车千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