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二

九朝编年备要目録   编年类

巻一

太祖皇帝

建隆元年

建隆二年

建隆三年

干徳元年

干徳二年

干徳三年

干徳四年

巻二

太祖皇帝

干徳五年

开寳元年

开寳二年

开寳三年

开寳四年

开寳五年

开寳六年

开寳七年

开寳八年

开寳九年

十二月改太平兴国元年

巻三

太宗皇帝

太平兴国二年

太平兴国三年

太平兴国四年

太平兴国五年

太平兴国六年

太平兴国七年

太平兴国八年

雍熈元年

雍熈二年

巻四

太宗皇帝

雍熈三年

雍熈四年

端拱元年

端拱二年

淳化元年

淳化二年

淳化三年

淳化四年

巻五

太宗皇帝

淳化五年

至道元年

至道二年

至道三年

巻六

真宗皇帝

咸平元年

咸平二年

咸平三年

咸平四年

咸平五年

咸平六年

巻七

真宗皇帝

景徳元年

景徳二年

景徳三年

景徳四年

大中祥符元年

大中祥符二年

大中祥符三年

大中祥符四年

巻八

真宗皇帝

大中祥符五年

大中祥符六年

大中祥符七年

大中祥符八年

大中祥符九年

天禧元年

天禧二年

天禧三年

天禧四年

天禧五年

干兴元年

巻九

仁宗皇帝

天圣元年

天圣二年

天圣三年

天圣四年

天圣五年

天圣六年

天圣七年

天圣八年

天圣九年

明道元年

明道二年

巻十

仁宗皇帝

景祐元年

景祐二年

景祐三年

景祐四年

寳元元年

寳元二年

巻十一

仁宗皇帝

康定元年

庆厯元年

庆厯二年

巻十二

仁宗皇帝

庆厯三年

庆厯四年

巻十三

仁宗皇帝

庆厯五年

庆厯六年

庆厯七年

庆厯八年

巻十四

仁宗皇帝

皇祐元年

皇祐二年

皇祐三年

皇祐四年

皇祐五年

巻十五

仁宗皇帝

至和元年

至和二年

嘉祐元年

嘉祐二年

嘉祐三年

巻十六

仁宗皇帝

嘉祐四年

嘉祐五年

嘉祐六年

嘉祐七年

嘉祐八年

巻十七

英宗皇帝

治平元年

治平二年

治平三年

治平四年

巻十八

神宗皇帝

熈宁元年

熈宁二年

熈宁三年

巻十九

神宗皇帝

熈宁四年

熈宁五年

熈宁六年

熈宁七年

巻二十

神宗皇帝

熈宁八年

熈宁九年

熈宁十年

元丰元年

元丰二年

元丰三年

巻二十一

神宗皇帝

元丰四年

元丰五年

元丰六年

元丰七年

元丰八年

巻二十二

哲宗皇帝

元祐元年

元祐二年

元祐三年

巻二十三

哲宗皇帝

元祐四年

元祐五年

元祐六年

元祐七年

元祐八年

巻二十四

哲宗皇帝

绍圣元年

绍圣二年

绍圣三年

绍圣四年

巻二十五

哲宗皇帝

元符元年

元符二年

元符三年

巻二十六

徽宗皇帝

建中靖国元年

崇宁元年

崇宁二年

巻二十七

徽宗皇帝

崇宁三年

崇宁四年

崇宁五年

大观元年

大观二年

大观三年

大观四年

巻二十八

徽宗皇帝

政和元年

政和二年

政和三年

政和四年

政和五年

政和六年

政和七年

重和元年

宣和元年

巻二十九

徽宗皇帝

宣和二年

宣和三年

宣和四年

宣和五年

宣和六年

宣和七年

巻三十

钦宗皇帝

靖康元年

靖康二年

正月至四月

【臣】等谨案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巻宋陈均撰均字平甫号云岩莆田人端平初有言是书于朝者勅下福州宣取赐均官迪功郎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均编年举要三十巻备要三十巻又有中兴举要十四巻备要十四巻今中兴举要备要皆佚此书前有绍定二年真徳秀序称皇朝编年举要与备要合若干巻则当时举要备要本共为一书今其举要亦佚存者惟此编耳其书取日厯实録及李焘续通鉴长编删繁撮要勒成一帙兼采司马光徐度赵汝愚等十数家之书博攷互订始太祖讫钦宗凡九朝事迹欲其篇帙省约便于寻阅故茍非大事则略而不书林岊序谓取司马氏之纲而时有修饰取李氏之目而颇加节文足以括其体例然实以通鉴纲目为式特据事直书不加褒贬耳观均自序其宗防可见也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二十四·王称
  卷二十六·王夫之
  第八十九回 袒匪殃民联军入境 见危授命志士成仁·蔡东藩
  ● 卷四·王鹗
  东汉会要卷一·徐天麟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一·朱彭寿
  褚彦回传·李延寿
  张立道传·宋濂
  卷五十九、英订烟台条约及续约·黄鸿寿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司马迁
  北史识小录卷八·沈名荪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词作鉴赏·佚名

    ●长相思 无名氏 去年秋,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间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无名氏词作鉴赏 诗言志,词言情。然而这首词却独树一帜,以词进行讽刺,在唐宋词也极为鲜见,但在讽喻中不见尖酸刻

  • 章良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章良能(?—1214)字达之,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庆元六年(1200)自枢密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次年,除起居舍人。开禧二年(1206),以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累迁权兵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御

  • 卷八 三徐三王二朱胡申屠乔睦列传第五·陆游

       义祖生六子,知训、知询、知诲、知谏、知证、知谔。及烈祖开国,惟知证、知谔在,余者皆前卒。    徐知证,义祖第五子也,事吴,历州刺史,至节度使,烈祖初尊义祖为太祖,复姓,改义祖封,拜徐氏于李氏同,知证王江,改王魏,元宗嗣位,尤

  • ●卷一·叶梦珠

    ◎天象《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至治之世,日月星辰,行有常道,次有常度,无足纪也。然而异日怪风,中天已见,或谓气运使然,未必全关人事。《春秋》不书征应,殆为是耶?后世谈占验者,莫精于刘向。董子、京房祖述

  • 朱子年谱考异卷四·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六十一嵗 奏除属县上供罢科茶钱及蠲减本州无额经总制钱凡万余缗【按行状云钱一千一百万奏状云钱十一千八百一十八贯行状以钱言之奏状以贯言之其实一也故年谱云凡万余缗又按后奏状上供钱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韩麒麟传·魏收

    韩麒麟,昌黎棘城人,自称是汉代大司马韩增后人。父亲韩瑚,任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韩麒麟幼小时即好学,风度修美、善于骑射。恭宗登基,命他为东曹主书。高宗即位,赐爵鲁陽男,加授伏波将军。父亡故,韩麒麟服丧礼节周全,家族中人很

  • 卷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八 朱批王玑奏摺 江南江常鎭道【臣】王玑谨 奏为请免河工旧欠以清尘案以广 皇仁事伏查康熙四十年河【臣】张鹏翮所 题各员欠帑共九十余万两内有未领帑银而开入者有巳做工程而不算者有奉文

  • ●天台治略卷之四·戴兆佳

    告示一 ◆告示一 一件严饬堂规以一法守事 一件设立义学以育人材以兴教化事 一件会课事 一件会课文武儒逆事 一件会课儒童事 一件为会课文武儒童事 一件严饬新正夜巡以靖地方事 一件晓谕俊秀一体送学以宏文教事 一件饬

  • 泉水·佚名

    --出嫁女的思乡曲【原文】"毖彼泉水(1),亦流于淇(2)。"有怀于卫,靡日不思(3)。娈彼诸姬(4),聊与之谋。出宿于泲(5),饮饯于祢(6)。女子有行(7),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8)。出宿于于(9),饮饯于言(10)。

  • 卷十四·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四安溪 李光坡 撰士虞礼第十四郑目録云虞犹安也士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祭之于殡宫以安之○疏曰案此经及记皆云庙目录云祭之于殡宫者庙则殡宫也故郑注士丧礼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分别聲聞辟支佛品第二十九   問曰.是十善業道但是生人天因緣.更有餘利益耶。答曰.有.   所有聲聞乘 辟支佛大乘 皆以十善道 而爲大利益。   凡出生死因緣唯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法藏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 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起教前后第六 决择其意第七 施设异相第八 所诠差别第九 义理分齐第十初

  • 御制官箴·朱瞻基

    御制官箴,一卷,明宣宗朱瞻基撰。朱瞻基,明朝第五个皇帝,在位十年,年号宣德,事迹详明史本纪。官箴,凡三十五篇,前列圣谕及目录,后附御制广寒殿记。圣谕称:「凡中外诸司,各着一篇,使揭诸厅事,朝夕览观,庶几有儆。」盖宣宗时皆颁行之。

  •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

  • 丹道九篇·伍守阳

    气功著作。1卷。明·伍守阳撰。本书兼用道、佛两家气功理论论述最初还虚、真意、真丹幼丹、火候足采大药天机、七日采大药天机、大药过关服食天机、守中、出神及神法、末后还虚、丘祖秘传、小周天歌诀等内容。收在《

  • 五色石·徐述夔

    短篇小说集。清徐述夔撰。八卷。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作品自署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以寓愤世嫉俗之意。著有《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及小说《八洞天》、《快士传》等。《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

  • 闲燕常谈·董弅

    南宋董弅撰。书名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系“取士相与谈仁义于闲燕之义”。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未见。《历代小史》本仅一卷,存二十一则,所记皆宋代朝野杂事,部分内容系据他书转引,但多数则出作者自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