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康熙十五年十一月乙酉,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耿精忠降。杰书帅师抵延平,伪将军耿继美等以城降。精忠探知,大惧;随遣其精奇尼哈番刘蕴祥等赴延平献伪总统将军印,续遣子显祚来迎。杰书师抵福州,令侍读学士尹泰赍免死敕谕以往;精忠于十月初四日率伪文武官出城迎降,献所属官兵册籍。寻精忠请随大兵立功赎罪,杰书以闻。上命精忠仍留靖南王爵,率伊属官兵随大兵征剿海逆,图功赎罪。原任巡抚刘秉政等俱着来京,其藩下官及两镇标下武职仍留原任。兵丁照额设外,其余愿效力者分隶提镇各标;愿归农者,原籍安插。
  丙戌,命京口将军杨凤翔等率师赴福建。上谕议政王等曰:大将军康亲王帅师定闽、进剿海寇,分兵守福州诸处,恐兵力未足;可于驻守江宁盛京兵内发七百人、自京发往京口汉军兵内发五百人,令将军杨凤翔、署副都统岳尔多、孟安等率赴大将军军前,听其调遣。又闻进闽大兵缺马,即发内厩及兵部驿营马共二千,选八旗官各一员送军前散给;其送马官沿途或有骚扰,许地方官指名参奏。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败海贼于乌龙江南。海贼伪总统许耀率贼三万余逼福州乌龙江南而阵,列十余营;都统拉哈达率兵进攻。十月十五日,渡江分队奋击,败之于小门、真凤诸山;尽破贼营,追奔四十余里。
  丁亥,敕谕湖广大将军王、贝勒、大臣及诸将士。上谕湖广大将军王、贝勒、参赞大臣及官兵曰:我朝创业以来,凡灭寇开疆,动合机宜;将帅皆身先士卒,无不肤功立奏。逆贼吴三桂背恩反叛,朕念尔等宗室大臣简阅官兵,委以南征,削平僭乱,拯救生民。今出师三年,未获尺寸,坐失机会;使疆圉日偪、贼势鸱张,縻饷困民,误国孰甚!罪在王、贝勒、将军、大臣,于众官兵无与。今陕西、福建、江西、浙江虽渐底定,然贼渠三桂不诛,于事何济?日者穆占在川、陕时,劳绩茂着;兹特简为征南将军,命之讨贼。尔等亦当同心戮力,歼寇拓疆,以副朕靖乱安民之意。慎勿妄分疆界,各顾部伍、互相推诿,仍蹈前失也。众官兵自遣发后,为国效力,暑雨蒸湿,浚濠筑垒,昼夜枕戈,冲锋冒刃,分防侦探,备极劳苦;朕悉知之。每念及此,深用恻然!尔众官兵其念朕恤养之恩,益加用命;倘树立功勋,朕不容优加爵赏。其各勉之!又谕:理藩院览:大将军顺承郡王奏:蒙古兵丁抵荆日久,马匹倒毙甚多。其以见在外藩王、贝勒等所献之马拨足一千九百匹,速行前往,用资征剿。
  辛卯,命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调兵剿醴陵、萍乡贼。总督董卫国奏:臣侦知醴陵陷贼,随启大将军简亲王遣副都统锡三领兵赴援;今贼复声言犯萍乡诸处。臣思浏阳、醴陵皆前通长沙,乃江楚门户;今为贼据,诚恐安亲王孤军深入又无援师,深属可虑!上谕:醴陵、萍乡为安亲王大军后路,所关匪细;副都统锡三虽已赴袁州,仍恐兵力单薄。今闽省已定,建昌诸处似可稍舒;大将军简亲王及副将军希尔根、总督董卫国等量调建昌、抚州、乐平、饶州、南昌诸处满、汉官兵速赴袁州、萍乡诸处,同锡三、扬古岱、赵应奎等协力剿贼,疏通道路。仍间道移会安亲王:若可发长沙兵,量行速发夹剿。
  丙申,命将军穆占援长沙。先是,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赴长沙。上以我军深入,滑贼吴三桂,必往来救援;敕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贝勒尚善等扬声进兵以牵其势,不时侦探贼情,相机渡江进取。至是,总督董卫国、巡抚韩世琦、总兵官赵应奎等相继奏言:三桂知长沙被围,即遣马宝、高启隆由岳州星驰救应,又遣伪将军胡国柱等入长沙固守;三桂亦自松滋拥众来援长沙,屯岳麓山。上谕:荆、岳大将军等违命不前,迟延时日,致逆贼得间四出应援。今荆、岳之兵安处日久,马皆肥壮;着将军穆占速赴湖广简选荆、岳、彝陵士马,由岳州趋长沙接应安亲王兵。若长沙军无虞,或出彝陵取岳州、或由荆州渡江,便宜进发。
  壬寅,趣诸将取吉安。先是,总督董卫国奏:醴陵陷贼,萍乡危急。上谕:将军哈尔噶齐、额楚等抵吉安数月,不能剿除逆贼、攻克城池,故逆贼乘间陷醴陵、窥萍乡,恣意肆逞,觊断安亲王大兵后路。及提督赵赖等领兵赴援,又不能奋力协剿,玩日愒时,以致饷縻师老;徒拥重兵,惟务安居:殊误大事。且屡檄简亲王喇布、副将军希尔根,令其亲统大师速赴吉安;乃借口南昌重地,逗遛不前。及屡次催趣,始行进发,又不多备炮药、铅子等物;至吉安,始言火药不敷,遣人索取。即此观之,显误大事。喇布等其速攻吉安,继安亲王大兵后路应援醴陵。至是,简亲王喇布等奏称:省城及抚州、乐平诸要地汛兵单弱,总督董卫国又以上高、奉新诸处贼氛蜂起,求发援师;请调邻省附近之兵前来防守。上谕:各路调集江西兵为数不少,简亲王喇布等不速取吉安,徒尔劳师縻饷;吉安一郡尚不能取,湖南逆贼何日得平?前理藩院郎中瑚什巴所领蒙古兵已遣赴江西,董卫国又身在省城;邻省之兵,无庸调遣。至恢复长沙、平定湖南,皆赖吉安大兵接应;简亲王喇布、副将军希尔根、将军哈尔噶齐、额楚等仍遵前旨,速取吉安。若更迁延观望,安亲王大军脱有疏虞,喇布等俱照坐失军机例从重治罪,决不轻恕。
  癸卯,命募补福建提、镇标兵如原额。先是,大兵赴闽,提督段应举请选调内地精兵隶其麾下,以资剿御;上命应举与大将军康亲王、总督李之芳会酌调浙江绿旗兵以往。至是,大兵已抵闽。上谕:今大将军康亲王已抵闽中,剿除海寇正需兵力;该提督及随征总兵官标兵,均如原额募补。
  十二月壬子,命左都御史介山等赴福建参赞军务。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臣率大兵平定闽疆,诸凡谘谋军务及分兵留守事宜,不得不请增参赞之臣;乞皇上遣在京大臣二、三人前来参赞。又靖南王耿精忠见随大兵征剿,其所部官兵家口在福州,统辖乏人;乞于额驸耿昭忠、聚忠二人内速遣一人同大兵镇守。上谕:左都御史介山、侍郎吴努春参赞康亲王军务;以耿昭忠为镇平将军,驻守福州。
  癸丑,命大将军公图海遣兵与河南蒙古兵更调。将军布颜奏:臣所统兵八百人俱系蒙古,难于应机调遣;请发满兵令臣兼辖,以资战守。上谕:将军布颜所统兵丁俱系蒙古,遇有紧急军务,恐致稽延;见在陕西兵数颇众,大将军公图海于满洲汉军兵内酌发四百赴河南府,令布颜统之。河南府所有蒙古兵分发四百人,令理藩院员外郎颇罗色率赴图海军前。
  丙辰,敕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进剿海寇。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伪将军耿继善等率贼数万围困南丰,海寇亦侵犯广昌。上谕: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疏言耿精忠及闽省官兵俱已归降,广信诸处亦皆向化,伪将军等尽已调回;今江西南丰诸处耿继善等何故仍行骚扰,康亲王杰书及耿精忠察实奏闻。大兵抵福州日久,若不速行进剿海寇,则江西之贼势难遽靖。王等速进兵平定兴、泉、漳诸郡,或应遣兵从汀州夹攻;其相度机宜,分兵齐发。
  丁已,敕谕尚之信。时之信欲降,自粤东具密疏遣人赍至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军前,喇布以闻。上降敕谕之信曰:昔太祖皇帝肇造洪基,尔父航海归诚,功猷茂着;后命驻防粤省,平定海疆。自吴逆叛乱以来,益矢忠荩,多方筹划,屡建功勋;故特封尔父为亲王,授尔为讨寇将军。正期克奋勇略,扫除贼逆;不图粤省变乱,道路梗阻。今览尔密奏,称父子世受国恩,断不敢怀异念,愿立功赎罪来迎大军。知尔父子不忘报国,念笃忠贞;因事出仓卒,致成变异:朕心甚为恻悯!今特降旨,将尔已往之罪并尔属下官兵概行赦免。倘能相机剿贼、立功自效,仍加恩优叙。尔当益竭悃诚,勉图后效,以副朕始终曲全至意。
  戊午,命副都统乌丹等赴将军侯张勇等军前议进兵机宜。大将军公图海奏:平凉、庆阳虽底定,汉中、兴安尚为贼据。臣等议于来春进讨,应先调绿旗官兵。提督孙思克量留兵守凉州,亲统官军来秦州;将军侯张勇遣兵二千,亦赴秦州;提督赵良栋量留兵守宁夏,亲统官军来凤翔;将军王进宝遣兵二千,亦赴凤翔:俱于明年正月二十日内如期而至。上谕:调兵征剿,事关重大;令副都统乌丹、员外郎马尔汉等赴张勇、王进宝、孙思克、赵良栋等军前,调遣绿旗官兵或如大将军公图海所调或作何调遣?将军、提督等孰宜亲往、作何前进?至恢复汉、兴之时,应驻守其地或径取四川?逐一公同确议,遣同往官员驰驿奏闻。
  己未,遣督捕理事官麻勒吉招抚马雄、线国安。侍郎觉罗舒恕奏:总兵官黄芳世自粤东至赣州,云尚可喜已病故;孙延龄为其部兵拘执,抄夺家产,共推线国安为帅。上论:马雄、线国安皆曾受国厚恩,国安为孙延龄逼反;雄屡疏请救,因援兵不即至,亦势迫从贼。今延龄既为其部兵拘执、抄夺家产,宜乘彼内乱,速行招抚。其招抚敕谕,内阁撰拟;令督部理事官麻勒吉赍赴大将军简亲王军前公同商酌,将敕谕抄录,遣贤能人员持往晓谕。马雄、线国安如有回音,麻勒吉即以奏闻。敕谕马雄曰:尔世受国恩,劳绩素着;镇守西粤,绥厥岩疆。自吴三桂、孙延龄二逆反叛,整兵防御,力保孤城、邀执伪差,矢心报国。尔之忠贞,朕久已洞悉。后缘贼氛逼近,援绝势单;当力难拒守之时,为暂尔自全之计:推原情事,谅非本怀。兹者各路大兵剿抚并用,平凉已经归诚,王辅臣优加将军,所属官员兵丁照旧录用;大将军康亲王统兵入闽,耿精忠悔罪来归,仍授王爵,藩下官兵任用如故。每念粤西叛变,各官身陷贼中,自拔无由。以尔摅忠有素,简任多年;追溯前劳,尤深轸恻!今特须专敕,宣谕朕意。尔果翻然悔悟、弃逆效顺,将尔已往之罪并所属官员兵丁悉行赦免,照旧录用。若能剿寇立功,仍行加恩从优议叙。尔其勉励忠贞,无怀疑惧,以负朕笃念勋旧至意。敕谕线国安曰:尔初随定南王航海来归,即授世职。以尔才勇堪任,补授粤西提督。开辟地方、剿御贼寇,着有劳绩;优加伯爵,授为抚蛮将军。后以告老谢事,孙延龄代领藩旅。值吴逆叛变,延龄狂悖无知,被惑构乱;道路阻绝,尔之声息无闻,朕心时切轸念。每思定南王捐躯为国、尽节疆场,藩属官兵俱受国家豢养、效力多年,必非甘心从逆。况尔宿将旧勋,忠贞素笃;料必感戴国恩,始终不渝。兹者各路大兵剿抚并用,平凉已经归诚,王辅臣优加将军,所属官员兵丁照旧录用;大将军康亲王统兵入闽,耿精忠悔罪来归,仍授王爵,藩下官兵任用如故。惟粤西一隅,叛变未宁;即有忠节之士,无由自拔。以尔藩下旧臣,众所推服,特颁专敕,宣谕朕意。尔其首倡大义,鼓励群情。藩下大小官员及兵丁人等,如悔罪投诚、弃逆效顺,已往之罪悉行赦免,照旧录用安插。若能剿寇立功,仍行加恩从优议叙。尔其勉励忠忱,勿怀疑惧,以负朕笃念勋旧至意。
  庚申,加海澄公黄芳世太子太保,以黄蓝为海澄总兵官。上谕兵部曰:海澄公黄芳世矢报国恩,不肯从逆;间关冒险,全节来归:忠贞茂着。可加太子太保,镇守漳州。黄篮屡次赍奏,忠勤可嘉。优擢为都督佥事,充海澄总兵官,并令驰驿赴大将军康亲王军前;俟恢复漳、泉,收集海澄公标下官兵镇守汛地。
  壬戌,命送马至长沙军前。上谕兵部:长沙军中少马,可于每佐领下各选肥马四匹,发往岳州,量拨八旗官兵护送。若将军穆占由岳州进取长沙,则以此马付彼,同大兵带往,交大将军安亲王;若穆占不由岳州,则大将军贝勒或即拨官兵送往,或移令安亲王遣兵迎取:听酌量以行。
  己巳,趣将军穆占进兵。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奏:伪将军率众数万来援吉安,距城二十里许。总督董卫国亦奏:贼自渌口抵攸县界,声言犯萍乡,又云往援吉安;闻贼帅马宝等率贼三、四万已至永新、安福,并欲为吉安声援。上谕:逆贼吴三桂知我荆、岳大将军等断不进兵,故身往常德调集贼众,并力于长沙、吉安。将军穆占速选荆州士马相机前进,以分长沙、吉安贼势,平定湖南。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严饬所部,保固疆圉。
  辛未,命裁耿精忠部下两镇兵。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耿精忠所部除编作佐领兵丁外,又有左右两镇兵;今福建经制兵及抚标兵俱如原额全设,精忠见率伊佐领下兵随大兵征剿海寇,未为不足。今正节省粮饷之际,其两镇官兵应请裁革。又藩下总兵官曾养性又原任温州总兵官祖宏勋,俱自温州率兵至福州,宏勋应如刘秉政例,赴京候补。上谕:康亲王身在地方,稔悉情形;请裁两镇官兵,俱如所奏。其裁退官兵,设法安插,务俾得所。祖宏勋令赴京师。
  丙子,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复邵武。大兵抵延平,伪将军耿继善弃城走江西,海贼遂袭邵武。是月初四日,副都统伯穆赫林等自延平进兵浦塘隘口,大败海贼伪总督吴淑等;又乘胜追击,阵斩伪总兵杨大任等万余人。初六日,伪将军彭世勋以邵武降。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 刘瓛弟巉陆澄·萧子显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姚思廉
  ●卷八·陈康祺
  轩辕黄帝传·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一三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书籍清单并即委员专解折·佚名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卷一百七十二·杨士奇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一百二十·佚名
  卷六·乾隆
  卷二十九·宋敏求
  卷八·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搜挟·李渔

    (小生扮氤氲使者上)莫道姻缘是偶然,红丝端的暗中牵。奸雄空使回天力,铜雀何曾锁丽娟。——自家氤氲使者便是。自从在雨花庵暗引崔、曹二女缔就姻盟,后来被周公梦那厮阴使诡计,拆散鸾凰。如今周贼恶贯已盈,石生功名

  • ◆最闲园丁王逢(梧溪集)·顾嗣立

    逢字原吉,江阴人。弱冠有文名,至正中,尝作《河清颂》,行台及宪司交荐之,皆以疾辞。世居江上之黄山,自号席帽山人。避地无锡梁鸿山,未几迁松之青龙江,名所寓曰「梧溪精舍」,自号「梧溪子」。盖以大母徐尝手植双梧于故里之横江,志

  • 卷一百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一览古登橹赋          【晋】欧阳建登兹橹以遐眺辟层轩以高盼仰天涂之緜邈俯平原之旷衍嘉苍春之令节恱和风之微扇旁观八隅周览四垂面孤丘之峻峙阻曲岸之修崖植榆楸以成列

  • 春秋别典卷十三·薛虞畿

    鲁哀公【元年丁未在位二十七年周敬王二十六年】越王降吴【元年吴夫差伐越报防李】登舟迳去终不返顾越王夫人乃据船哭顾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哭而歌之曰仰飞鸟兮乌鸢陵虚兮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任厥兮

  •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又吏部等衙门会议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四库馆进过书籍十四次,其中错误次数之总裁、总阅皇八子仪郡王、大学士嵇璜、吏部左侍郎王杰、户部侍郎董诰、

  • 西山读书记原序·真德秀

    西山先生读书记惟甲乙丁为成书甲丁二记近年三山学官已刋行乙记上则大学衍义是也其下卷未及缮写而先生没藁藏于家学者罕见之汉来建安请于先生之嗣子仁夫右司传钞以来手自校定厘为二十二卷将欲刋之仓台适福之郡文学吴尘

  • 卷十之中·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之中 明 何楷 撰 生民郊祀后稷以祈谷也礼启蛰之月上辛之日祈谷於上帝以后稷配为田功所自始也【夏小正云正月啓蛰月令云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左

  • 黄帝第二·列子

    【原文】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①,养正命②,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肤色皯黣③,昏然五情爽惑④。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⑤,进智力⑥,营百姓⑦,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⑧:“朕之过淫矣⑨。养一已其

  • 卷八·僧祐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一道安法师大品经序第二长安睿法师注解大品序第三大梁皇帝小品经序第四长安睿法师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第五支道林作正法华经记第六出经后记正法华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法华宗要序第八慧观法师法华

  • 卷四十一·佚名

    △迦叶三兄弟品中尔时毒龙。见火神堂。四面一时。烔燃炽盛。唯有如来所坐之处。其处寂静。不见火光。见已渐诣向於佛所。到佛所已,即便涌身入佛钵中。而说是偈。若人百千亿万岁,一心祭祀此火神。彼辈不能断去瞋,如今胜世

  • 卷三十九·佚名

    释往生品第四之二【经】&ldquo;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游戏其中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乃至入四禅,从四禅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虚空处,从虚空处起入灭尽定,从灭尽

  •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四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五体投地。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阿修罗王。一切阿修罗。各及眷属。又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

  • 菩提心观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本师  大觉世尊  我今略释  菩提心观  如佛所说。从心生一切法。我今当议彼菩提心。云何性。答离一切性。云何一切性。谓蕴处界等性。彼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八·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优波离问波罗夷优波离问佛言。若比丘自咒术力药力。自变作人女共畜生作淫。得何罪。佛言。若自知我是比丘作不可事。犯波罗夷。不自知比丘想。偷罗遮。又问。比丘自咒术力药力。作畜生男共人女作淫

  • 后周文纪·梅鼎祚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后周”之谓,源于卢思道所作《兴亡论》;仅以史称,以别国号,固无实义。然清《四库全书》编撰者唯以令狐德棻《国史

  • 青纱帐·王统照

    王统照撰。收入散文集《青纱帐》(上海生活书店1936.10)。作品围绕极富魅力的“青纱帐”何以变成了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而展开层层深入的描叙议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青纱帐曾经给人以慷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