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二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秋。七月。戊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缓徵山西平陆县、水灾雹灾村庄未完额赋。
○己酉。谕内阁、御史秦绳曾奏、先因捕犯邀恩、嗣经审虚、请彻销以重名器一摺。所奏是。京外承缉衙门、如所获实系真正要犯。加恩奖擢。原所以示鼓励。若所获并非正犯。其督缉上司张皇入奏。经刑部审出虚诬。岂可令其滥邀恩奖。所有直隶提督徐锟原奏拏获僧人广安之把总郑克俭、马兵刘海亮、郭尚德、以千总外委升补之处。俱着彻销。嗣后京外各衙门拏获要犯。均于审讯明确后。方准恳恩甄叙。不得先行奏请鼓励。以杜冒滥。
○又谕、御史卿祖培奏、刑部、步军统领、饬坊传讯人犯、请行知各城转饬一摺。刑部、步军统领衙门、遇有应行传讯人犯。全在办理密速。庶案犯不至闻风遁逸。若如该御史所奏。先行知各城。再转饬坊官传拏。辗转行文。必致事多洩漏。于捕务甚属无益。所奏不可行。着无庸议。
○命兵部尚书吴璥、驰往东河防守秋汛。
○庚戌。谕内阁、朕于二十二日降上□日。令那彦成回家省视伊母。不准外人前往看视那彦成。庆炆于二十三日前往。看门兵丁曾向拦阻。伊自称本家。坚欲进门。若谓看视那彦成之母。其母系于二十日到京。何以不于二十二日以前往看。庆炆、捏词掩饰。显系违上□日。且年力衰颓。着即照部议革职。
○除湖南澧州、积水垸田额赋。
○辛亥。以故喀尔喀赛因诺颜扎萨克亲王拉旺多尔济子巴彦济尔噶勒、袭爵。
○壬子。上幸万寿山。
○赏已革直隶天津镇总兵官祥启、三等侍卫。为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已革山东巡抚同兴、三等侍卫。为古城领队大臣。
○癸丑。谕内阁、前因<口英>咭唎国贡船在天津海口。私自开行南去。降上□日将祥启革职。昨祥启到京。经军机大臣讯问具奏。其过尚有可原。特赏给三等侍卫。前往新疆换班。此次<口英>咭唎国贡使。仍令由天津乘坐原船回国。屡经谕知苏楞额广惠。并未有上□日传谕祥启。本日召见祥启、据奏伊接准苏楞额等来札。祇令防范夷船进口。并禁止夷人登岸滋事。其贡使等仍乘原船回国之处。苏楞额等亦未行知。是该贡船私自放洋。非祥启意料所及。朕于臣工功过。赏罚一秉至公。祥启之过。尚不至于斥革。是以加恩录用。并非曲为宽贷也。
○又谕。富俊等奏、营盘沟西南山坡煤窰。仍请照旧开采一摺。吉林产煤处所。已准开采缸窰等五处。其营盘沟一处。试采无煤。复于相连之西南山坡开采。经部议驳。降上□日令其封闭。兹该将军等、又复陈请开采。吉林少此一处煤窰。于旗民生计有何妨碍。所奏不准行。富俊向于公事好固执己见。着传上□日申饬。所开西南山坡煤窰。仍着封闭。不准奸徒私采。该将军等毋许再行渎奏。
○以詹事府少詹事汪守和、为山东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吴恩韶、为副考官。翰林院侍读瞿昂、为河南乡试正考官。编修胡敬、为副考官。工部主事徐镛、为山西乡试正考官。宗人府主事汪鉴、为副考官。
○乙卯。敕谕<口英>咭唎国王、曰。尔国远在重洋。输诚慕化。前于乾隆五十八年。先朝高宗纯皇帝御极时。曾遣使航海来庭。维时尔国使臣。恪恭成礼。不愆于仪。用能仰承恩宠。瞻觐筵宴。锡赉便蕃。本年尔国王复遣使赍奉表章。备进方物。朕念尔国王。笃于恭顺。深为愉悦。循考旧典。爰饬百司。俟尔使臣至日。瞻觐宴赉。悉仿先朝之礼举行。尔使臣始达天津。朕饬派官吏在彼赐宴。讵尔使臣于谢宴时。即不遵礼节。朕以远国小臣。未娴仪度。可从矜恕。特命大臣于尔使臣将次抵京之时。告以乾隆五十八年。尔使臣行礼。悉跪叩如仪。此次岂容改异。尔使臣面告我大臣。以临期遵行跪叩。不致愆仪。我大臣据以入奏。朕乃降上□日于七月初七日。令尔使臣瞻觐。初八日于正大光明殿赐宴颁赏。再于同乐园赐食。初九日陛辞。并于是日赐游万寿山。十一日在太和门颁赏。再赴礼部筵宴。十二日遣行。其行礼日期仪节。我大臣俱已告知尔使臣矣。初七日瞻觐之期。尔使臣已至宫门。朕将御殿。尔正使忽称急病。不能动履。朕以正使猝病。事或有之。因祇令副使入见。乃副使二人亦同称患病。其为无礼莫此之甚。朕不加深责。即日遣令归国。尔使臣既未瞻觐。则尔国王表文亦不便进呈。仍由尔使臣赍回。但念尔国王数万里外。奉表纳赆。尔使臣不能敬恭将事。代达悃忱。乃尔使臣之咎。尔国王恭顺之心。朕实鉴之。特将贡物内地理图画像、山水人像收纳。嘉尔诚心。即同全收。并赐尔国王、白玉如意一柄。翡翠玉朝珠一盘。大荷包二对。小荷包八个。以示怀柔。至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闲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谕内阁、此次<口英>咭唎国进贡使臣。至天津海口登岸。特命苏楞额、广惠、传上□日赐宴。令其谢宴行三跪九叩礼。如合式即日带领进京。如不谙礼仪。具奏候上□日。其原船勿令驾驶。仍由原路回津。泛海还国。苏楞额、广惠、故违上□日意。径行带来。又纵令原船私去。伊二人之咎在此。因事已不妥。又命和世泰、穆克登额、迎赴通州演礼。以七月初六日为限。限内行礼。即日带来。满限尚未如仪。即行参奏候上□日。和世泰、穆克登额、于初五日含混具奏。初六日径自带来。朕于未初二刻御勤政殿。召见伊二人。先询以演礼之事。伊二人免冠碰头云。并未演礼。及至再问。以既未演礼。何不参奏。和世泰云。明日进见。必能如仪。此一节伊二人之咎。已同前二人矣。至初七日早膳后。卯正二刻。朕传上□日升殿。召见来使。和世泰初次奏称不能快走。俟至门时再请。二次奏称正使病泄。少缓片刻。三次奏称正使病倒。不能进见。即谕以正使回寓赏医调治。令副使进见。四次奏称副使俱病。俟正使痊愈后。一同进见。中国为天下共主。岂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理。是以降上□日逐其使臣回国。不治重罪。仍命广惠护送至广东下船。近日召见廷臣。始知来使由通州直至朝房。行走一夜。来使云。进见朝服在后。尚未赶到。便服焉能瞻谒大皇帝。此等情节。和世泰见面时何不陈奏。即或遗忘。或晚闲补奏。或次日一早具奏俱可。直至将次升殿。总未奏明情节。伊二人之罪。重于苏楞额矣。若豫先奏明。必改期召见。成礼而返。不料庸臣误事至此。朕实无颜下对臣工。惟躬自引咎耳。四人之罪。俟部议上时。再行处分。先将此上□日通谕中外。及蒙古王公等知之。寻议上。得上□日、苏楞额、革去工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加恩以三品顶带降补工部左侍郎。仍留总管内务府大臣。广惠、降内务府八品笔帖式。和世泰、革去理藩院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仍留公爵。总管内务府大臣。穆克登额、革去礼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降补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命大学士松筠、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兼镶蓝旗满洲都统。
○以热河都统和宁、为工部尚书。兼正黄旗汉军都统。调正黄旗汉军都统庆祥、为热河都统。镶蓝旗满洲都统崇禄、为镶红旗汉军都统。
○丙辰。以吏部左侍郎戴联奎、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转吏部右侍郎王鼎、为左侍郎。以内阁学士茹棻、为吏部右侍郎。
○以詹事府詹事珠尔松阿、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丁巳。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以署湖广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慧裕、为礼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庆溥、为理藩院尚书。工部左侍郎景禄、为左都御史。
○以贝子奕绍、掌銮仪卫事。
○调正红旗蒙古都统肃亲王永锡、为镶白旗汉军都统。以右翼前锋统领吗呢巴达喇、为正红旗蒙古都统。调正蓝旗蒙古都统晋隆、为镶黄旗汉军都统。以睿亲王端恩、为正蓝旗蒙古都统。调镶蓝旗汉军副都统诚安、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以湖北巡抚张映汉、署湖广总督。
○戊午。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以正黄旗汉军副都统裕全、为右翼前锋统领。
○己未。谕内阁、此次<口英>咭唎国遣使入贡。其在天津谢宴不能如仪。匆遽带领登舟北来。乃苏楞额广惠之咎。及至通州。未曾演礼。含混具奏。径带来京。乃和世泰穆克登额之咎。迨初七日朕传上□日升殿。召见来使。该贡使等由通州起程。行走竟夜。未至馆舍。先抵宫门。因朝服未到。不敢瞻觐。彼时和世泰若据实奏闻。朕必降上□日改期。俾达其万里来庭之意。乃以失体之词。连次入奏。以致遣还来使。不能成礼。和世泰办理舛误。固咎无可辞。但是日廷仪已备。除军机大臣托津、因病给假。董诰、卢荫溥、并无殿上执事外。其御前行走之王公大臣等、及内务府大臣。均身在殿廷。目睹其事。颇有心知当以实奏闻、恳请改期者。乃坐视和世泰惶遽失措。无一人肯为指引。而事后召见。竟有旁观者清之语。既知和世泰茫无主见。何不代奏。即或不敢代奏。何不提醒和世泰令其实告。平时和颜悦色。临事坐视偾事。仕途险巇。一至于此。可胜浩叹。在和世泰获咎。其事甚小。诸臣独不为国事计乎。嗣后当屏除私见。共矢公忠。以谋国是。勿谓事不干己。心存膜视。以仰副朕谆谆诰诫之至意。
○庚申。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内阁、前据御史卿祖培参奏、温启鹏、常起等、纵仆殴官、藉势横行、先后降上□日。将温启鹏、常起、解任交刑部质讯。兹经刑部讯明温启鹏等十四员、因常起升官。在聚兴堂设筵作贺。散席后各乘车归寓。适侍卫于贯甲、便服乘坐驴车。对面相遇。彼此争道。常起家人庞太、用马鞭向赶驴车人殴打。并将于贯甲额颅殴伤。于贯甲口称伊系侍卫。司务徐甲椿车夫刘三、见于贯甲未戴顶帽。谅系假冒。随喊令只管殴打。并与司务李文光车夫田姓上前帮揪。温启鹏、常起、实无喝令情事。于贯甲、身系侍卫。应戴翎顶出门。定例宗室觉罗如不身系黄红带、被人殴打者。照殴打平人例办理。宗室觉罗。尚以平人论。何况满汉职官。不戴顶帽。即系平人。于贯甲、未戴翎顶。即口称侍卫。旁人焉能凭信。刑部将庞太等照殴六品官律加等问拟。若所殴之官。身戴顶帽。又将何所区别。庞太、刘三、着俱照寻常争斗殴人成伤本律。笞责发落。无庸加等杖枷。常起、徐甲椿、李文光、失察家人车夫殴伤于贯甲。着交吏部、都察院、照例议处。温启鹏等十二员、是日虽同筵席。与斗殴一事。均无干涉。着无庸议处。于贯甲、以现任侍卫、不戴翎顶。在街市行走。本应斥革。姑念被殴成伤。免其置议。
○以内阁侍读学士瑚松额、为太仆寺卿。
○旌恤遇贼捐躯直隶长垣县武生崔清彪、民人郅天才等、十四名、如例。
○辛酉。谕军机大臣等、赛冲阿等奏、据廓尔喀国王来禀、已与披楞讲和、赶办贡物、禀求示期进献、情词极为恭顺等语。廓尔喀、与披楞、和议已成。彼此息争。边境宁谧。赛冲阿奏请俟披楞禀覆到日。即行回川。计此时披楞覆禀。应已到藏。该将军查看无事。即回成都本任。至廓尔喀、备办表贡。请示期进献。该国系久经臣服之国。岂有因此一事。令添备一贡之理。即谕以该国与披楞连年构兵。今和议甫成。得以安辑。大皇帝体恤藩服。俾令休养安息。此时毋庸赶办贡物。仍遵照一定贡期。于嘉庆二十二年差噶箕头目。于年内到京。照例朝觐。以示怀柔。该将军等接奉此上□日。即檄谕该国王祗遵可也。至披楞已与廓尔喀讲和。将来禀覆。谅无异说。如禀词极为恭顺。着由四百里具奏。如尚有应行查办之处。由五百里具奏。无庸再发六百里急递。致骇听闻也。将此谕令知之。
○壬戌。中元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以山东按察使程国仁、为甘肃布政使。直隶天津兵备道张五纬、为山东按察使。
○癸亥。谕内阁、御史罗家彦奏、补放首府遗缺知府、请饬各督抚遵上□日办理、以杜钻营一摺。各省首府缺出。令各该督抚拣员调补。其所遗之缺。应即以<闲>放之员奏明补授。原不准一调再调。致启为人择缺之渐。至新授道府。由京员<闲>放者。虽在部院历练有年。于外省吏治。或未谙习。该督抚派令审办案件。以试其才具之短长。系为察看人才慎重地方起见。此事何关敝□大窦。该御史所奏。饬令即赴新任之处。着无庸议。且日前该御史条奏<口英>咭唎国入贡一事。亦属取巧。朕因该贡使虽有失礼之愆。其国王万里输忱。奉表纳赆。实为恭顺。酌收其图画数件。并颁赏该国王珍玉数事。早经降上□日办理。该御史于数日后。闻知信息。摺内将赏收图画等词。摭拾具奏。作为己意。明系沽名。自为见长地步。近日各御史条奏率多私见。并非出于公论。甚属可鄙。言官言事。首在慎密。切勿为人驱使。此等情敝□大。均在朕鉴察之中。慎勿巧为尝试也。
○甲子。上诣安佑宫行礼。
○乙丑。上以秋狝木兰。自圆明园启銮。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于八月初旬赴热河随驾进哨。
○命庄亲王绵课、大学士曹振镛、协办大学士尚书章煦、尚书英和、留京办事。
○免跸路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免河南宁陵县、水灾历年额赋漕粮。并展缓宁陵、睢、二州县、旧欠丁耗加价银。
○是日。驻跸南石槽行宫。
○丙寅。赏密云县接驾兵丁、半月钱粮。
○是日。驻跸密云行宫。
○丁卯。驻跸要亭行宫。
○戊辰。赏热河接驾兵丁、及看守避暑山庄弁兵、一月钱粮。看守口内口外各行宫弁兵、半月钱粮。
○是日。驻跸两闲房行宫。
○己巳。以故云南永宁土知府阿良辅子会元、袭职。
○缓徵安徽宿、灵璧、怀远、凤阳、凤台、五州县、江苏铜山、宿迁、邳、睢宁、丰、沛、萧、砀山、八州县、水灾本年额赋。并给宿、灵璧、怀远、沛、四州县、灾民一月口粮。
○是日。驻跸常山峪行宫。
○庚午。驻跸喀喇河屯行宫。
○辛未。上至热河。诣文庙瞻礼。关帝庙城隍庙拈香。
○诣永佑寺行礼。
○以詹事府少詹事汪守和、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旌表守正被戕山东临清州民万起志妻吴氏。
○赏热河绿营兵丁、一月钱粮。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至八月辛卯皆如之。
○壬申。谕内阁、章煦等奏、查覆给事中石承藻参奏吏部郎中温启鹏一摺。前据御史卿祖培参奏温启鹏、纵容家人、殴辱职官。当即降上□日将温启鹏解任。交刑部审讯。据刑部提集全案人证。审明具奏。温启鹏实属无干。众供确凿。并非刑部稍有偏袒。乃定案之后。石承藻、随即摭拾温启鹏他事。列之弹章。甚至将伊寓所筑一假山亭子。俱指为款迹。其所参吏部从前违例将员外郎谢凝道题升郎中、豫为温启鹏补缺地步、及本年京察记名、违例呈请亲老、仍留京职二款。特派章煦等秉公确查。现据查明覆奏。均无与例不合之处。是石承藻因卿祖培劾参温启鹏未伸其说。复为此奏。以罗织其罪。似此迭相攻击。岂不渐类明季门户党援之习。此风断不可长。该御史等因朕不加罪言官。故敢哓哓渎奏。经此次训饬之后。若有仍前尝试者。定行治罪不贷。
○癸酉。以詹事府少詹事和桂、为詹事。
○甲戌。旌表守正被戕河南光州民郭明妻雷氏。
○乙亥。上御如意洲。赐扈从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食。并赏赉有差。
○谕军机大臣等、吴璥奏、查勘漕河工程即驰赴微山湖一带筹办一摺。本年微山湖水长至一丈八尺四寸。为近年所未有。该处系潴蓄之水。可无冲决之患。然亦不可使之漫溢出岸。致沿湖地亩。或被淹浸。吴璥等当督率工员。相度情形。镶护堤堰。一律稳固。节近秋分。湖水自亦日渐消退也。又李逢亨所奏拆修彭口闸座一摺。彭口闸年久损坏。准其拆修。其于闸背上面普律加高三层。并将南北两岸雁翅、量为接长之处。亦俱照所请办理。吴璥于筹办微山湖事竣。即往豫省将南北两岸堤工。遍加查看。现在南河工程平稳。不必前往江南。吴璥履勘豫省各工均各平宁。即回京供职可也。将此各谕令知之。
○赏热河及额鲁特兵丁、一月钱粮。
○是月。江苏布政使陈桂生奏、<口英>咭唎国使臣过境。防范谨严。不许逗遛停泊。得上□日。怀远以德。不必慑以兵威。沿途晓行夜宿。岂可不容停泊。所奏过犹不及矣。
猜你喜欢 庄宗纪五·薛居正 卷七十七·志第二十七下·祭祀六·宋濂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王称 第四十八回 遭众忌贾谊被迁 正阃仪袁盎强谏·蔡东藩 提要·朱熹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十四·佚名 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上·郑樵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七·阿桂 六朝通鉴博议卷三·李焘 唐太宗·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