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考孝宗敬皇帝宝训凡十卷总若干条盖取诸实录所纪

宸谟圣政之深切著明者汇次成编以示继述之大于戏惟我

皇考御天下十有八年德配天地而功赞化育凡礼乐法度纪纲文物巍然焕然著在天下被之臣民固有目者所共睹有耳者所共闻也至于忧勤之念存于心而笃恭之妙自化成乎天下盖一时纪录者所不能与而亦岂训辞所能尽哉然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卓乎数千载之上而数千载之下如亲见之亦不过即典谟誓诰数篇以求其道而究其心则所以仰窥我

皇考之心者亦不能外此书而他适矣彼汉唐宋以下之英君谊辟亦岂无典训以贻子孙而无道德以为之本杂利以小其用故嗣而求之者咸泯然无闻焉是恶可同日语哉予冲人嗣大历服四年于兹盖尝面受

严训亲承

德意而躬享笃恭化成之治所谓训则有本而用则不杂矣顾于圣神功化之妙尚未敢以自信举之惧或过也安之惧或惰也急惧或前而缓惧或后也苟于是而有所未至将何以仰追

鸿烈而匹休古昔帝王之盛乎用是益增警惕冀于  朝夕佩服持循而渐有得焉庶几由周成之嗣守以驯至于虞舜之协帝夏禹之祗承者在是而后之人所以衍万世无强之休者亦于是乎在矣故既序实录之首复于是书以著纂辑之意云

正德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脱脱
  卷十(上)·常璩
  卷十一·朱熹
  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汤济武先生之被刺·刘以芬
  ◎南海监狱之黑幕·李定夷
  一四○九 山西巡抚冯光熊奏本年抽挖《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三一三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将《荟要》覆校改为分校并添设总校二员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五·杜大珪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二·阿桂
  赵僭王宇文招传·令狐德棻
  八·钱穆
  卷十七·雍正
  原序·陈骙
  卷三十厘金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彭定求

        卷35_1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许敬宗   玄塞隔阴戎,朱光分昧谷。地游穷北际,云崖尽西陆。   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寰区无所外,天覆今咸育。   窜苗犹有孽,戮负自贻辜。疏网妖鲵漏,盘薮怪禽逋。   髯飞

  • 花仲胤·唐圭璋

      仲胤官相录事。   南乡子   顿首起情人。即日恭维问好音。接得彩笺词一首,堪惊。题起词名恨转生。   展转意多情。寄与音书不志诚。不写伊川题尹字,无心。料想伊家不要人。

  • 卷之十四·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四王贞白王贞白字有道,永丰人。干宁二年张贻宪榜进士。补诗十二首。赠彭蟾处士不阻兵散乱,穿杨已迭双。文深李北海,诗净贾长江。退隐斸山药,醉眠凭酒缸。年年搜草泽,未便老书窗。赠刘台处士摆落尘埃深处隐

  • 卷四十三·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三    元 方囘 编迁谪类 迁客流人之作唐诗中多有之伯奇摈屈原放处人伦之不幸也或实有咎责而献靖省循或非其罪而安之若命惟东坡之黄州惠州儋州尤伟云 五言

  • 第二十六回 卫州廨贼臣缢故主 长春宫逆子弑昏君·蔡东藩

      却说潞王从珂,入洛篡位的期间,正故主从厚,流寓卫州驿,剩得一个匹马单身,穷极无聊的时候。他自玄武门趋出,随身只五十骑兵,四顾门已阖住,料知慕容进变卦,不由的自嗟自怨,踯躅前行。到了卫州东境,忽见有一簇人马,拥着一位金盔

  • 于谨传·李延寿

    于谨字思敬,小名巨引。为人深沉而有见识,略略浏览一些经籍史书,特别爱好《孙子兵法》。闲居在家,没有做官的想法。遇到有人劝时,他就说:“州郡一类职务,向来为人所鄙视的,公卿一类高位,须等待时机。”太宰元天穆见了后,感叹地说

  • 卷十九·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九宋 楼昉 编东汉七顺帝【十九】封孙程等诏【见孙程延光四年十一月丁巳孙程等迎济阴王即位戊午阎显兄弟下狱诛此诏即此日下也】夫表功録善古今之通义也故中常侍长乐太仆江京黄门令刘安钩

  • 卷四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九   宋 程公说 撰内鲁第三宣公       成公宣公【諡灋善问周逹曰宣】【名倭文公庶子敬嬴所生襄仲杀适立庶自是公室甲三家强矣在位十八年薨】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无传】公子

  • 第十五章 1·辜鸿铭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辜讲孔子周游到某个国家(卫国),这个国家在位的国君

  • 卷七十二·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二钱塘程川撰礼十三小戴礼记三问一夫均受田百畆而有食九人八人七人六人五人多少之不等者何以能均曰田均受百畆此等数乃言人勤惰之不齐耳上农夫勤于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品第一(有二十五经)(第三一日诵名念)(有二品合有二十五经)柔软.龙象.处无常.请.瞻波二十亿.八难贫穷.欲.福田优婆塞.怨家教昙弥.降魔赖吒.优婆离释问.及善生商人.世间.福息止.至边.喻(一一七)中阿含大品柔

  • 五家正宗赞卷第二·绍昙

    临济宗临济慧照禅师师讳义玄。曹州邢氏子。初在黄檗随众参侍。时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因上方丈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黄檗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告辞座曰。承激劝问话。唯蒙和尚赐棒。且往诸方去。座曰。汝须辞和

  • 佛法僧义广论·太虚

    一 叙意 二 佛观 三 法观 四 僧观 五 总结一、叙意佛法僧,为学佛者之根本认识,也是佛法究竟圆满的说明,所有一切清净法都摄在其中。阿

  • 宗镜录卷第十三·延寿

    夫前已明一心理事无碍。今约周遍含容观中事事无碍者。如法界观序云。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然后一多无碍。大小相含。则能施为隐显。神用不测矣。乃至欲使学人。冥此境于自心。

  •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唯识二十论者。筏苏畔徒菩萨之所作也。题叙本宗有二十颂。为简三十。因以名焉。昔觉爱法师。魏朝创译。家依三藏。陈代再翻。今我和上三藏法师玄奘。校诸梵本。睹先再译。知其莫闲奥理。义多缺谬。不悟声

  •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四(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识从自种生者。以因性同故。非有质碍。所依所缘五识身境识之相故。犹如意识。或不离心心所体性。彼眼等识同共作业。能生因故。犹如意处法处。此说表示

  • (康熙)安溪县志·佚名

    自南唐保大三年,安溪之称县于是始,阅宋、元、有明以至我朝,其间建置损益,亦可得而悉数也。仆来守泉,会奉部檄直省各修志,于是郡邑咸有事于此,而安溪令谢君遂成邑志,予读而善之。

  • 台湾地舆总图·佚名

    又作《台湾地舆全图》。台湾地图。清佚名绘制并撰文。十九幅。六千余字。分全台前后山总图,台湾、台北、台南三府全图,淡水、新竹、宜兰、台湾、彰化、云林、苗栗、嘉义、安平、恒春、凤山十一县图,基隆、澎湖、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