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一三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将《荟要》覆校改为分校并添设总校二员折

三一三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将《荟要》覆校改为分校并添设总校二员折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九日

臣于敏中、臣王际华谨奏,为奏明请旨事。

臣等承办《四库全书荟要》,原拟二年半缮竣,续因书有增添,较初定几加一倍,是以展限一年。今以誊录二百人计日程功,自可如限于四十一年冬底毕工。惟是缮写虽可报竣,而校对难以克期。虽曾定有分校、覆校字数章程,而亏欠累累,且所校之书,仍多亥豕,须臣等逐一签改,始克进呈。比经睿览,尚有舛误,蒙指示者不一而足,自不得不倍加详慎。是以办书以来,仅进过二千册,尚有一万册未进,亟应设法调剂,以冀早得观成。

查本处额设分校官二十二员,覆校官十二员。向以分校收校誊录之书,以覆校稽核分校之书,层层相临,原期毫无舛误。但行之既久,觉多一层转折,卽多数日稽迟,且或分校、覆校彼此互相倚恃,反致多有挂漏。应请将《荟要》覆校通改为分校,所有誊录二百人,均匀分派,每员约管六人,则每日仅各收缮书六千字,尽可从容详校。其中誊写平常者,亦责令卽行驳换,以便及时赔写。倘有仍前校对草率,稽延缺课,并缮录不如式者,臣等查出并卽办理,轻则记过退缺,重则据实参奏,庶使人知谨凛,不致苟且塞责。

至各分校校出之书,臣等自应逐一覆阅进呈。但书籍浩繁,目力一时难周,仍恐不能迅速。臣等公同商酌,应请添设总校二员,专司其事。凡各分校已校之书,汇交提调登册,由提调分发两总校,细加磨勘,分别功过,改正舛误,登列黄签并各书衔于上,以专责成。俟积得数百册,仍汇交提调呈送,臣等再加详核,然后进呈御览。所需之员,臣等查有候补国子监监丞侍朝,原充本处覆校,又查有候选内阁中书张能照。臣等现在延致办书二人,俱系江南进士,学问素优,办事实心,堪任其事。理合奏明请旨,卽令二人补《荟要》处总校官。如蒙俞允,臣等即将《荟要》一万册,每人各派给五千,令其陆续上紧赶办。仍勒限以开年为始,每季办成书二千册,统于乾隆四十二年春季,将第一分《荟要》全行告竣。如此则事有专责,不致散漫难稽,而书得速成,亦可递办次分矣。

再,查侍朝、张能照,俱系应补七品京官,自备资斧効力,可否仰邀圣恩,照四库全书纂修邵晋涵等之例,赏给庶吉士衔,毋庸给与俸禄。俟一年之后,如果奋勉得力,依限完工,臣等届时再行奏闻,请旨实授,与乙未科庶吉士一体散馆,以示鼓励之处,出自皇上天恩。

臣等为办书速竣起见,不揣冒昧,据实陈奏,伏乞训示。谨奏。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九日奉旨:依议。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陈寿
  卷三百六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内篇 表历第七·刘知几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二·佚名
  卷十·叶盛
  通志卷一百十四·郑樵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列传卷第十八 高丽史一百五·郑麟趾
  杨玄感传·魏徵
  卷一百十七·雍正
  第五十八章 汉中行营期中对战后局势的预测·李宗仁
  刑法六·徐松
  第一节 代宗之立·吕思勉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宋诗别说(寄禅)·蒋箸超

    唐人诗,一家自有一家声调,高下疾徐,皆合律吕,吟而绎之,如闻箫韶。宋人诗,譬则村鼓岛笛,杂乱无伦。或问余唐宋人诗之别。余答之曰:唐人诗纯,宋人诗驳;唐人诗活,宋人诗滞,唐诗自在,宋诗费力,唐诗浑成,宋诗;唐诗缜密,宋诗疏漏;唐诗温润

  • 第四十五出 寇间·汤显祖

    【包子令】〔老旦、外扮贼兵巡哨上〕大王原是小喽罗,喽罗。娘娘原是小 旗婆,旗婆。立下个草朝忒快活,亏心又去抢山河。〔合〕转巡罗,山前山后一 声锣。兄弟,大

  • 第二折·佚名

    (外扮韩信领卒子上,诗云)一自登坛领大兵,兴刘灭项显威名。当初不解提牌职,谁助高皇定太平。某姓韩名信,淮阴下湘人也。初投项王麾下,为提牌执戟郎。后蒙萧何举荐,汉王筑起高台,拜某为帅。兴刘破楚。立下十大功劳。如今天子要

  • ●甲寅(咸丰四年)·林占梅

    元旦望阙北望神京叩祝遥,五云深处奏箫韶;御炉香霭千官拥,鹄立通明侍早朝。星云纠缦日华明,舞踏雍容佩玉鸣;草莽微臣无别愿,妖氛早息颂陞平。病中感赋愁病相兼剧可怜,奄奄命似一丝延;求医难遇肱三折,虑事何曾眼一眠!蜡视盘飧浓亦

  • 卷五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二杨洵美杨洵美登宝历元年进士第终监察御史诗一首荅李昌期三山载羣仙峩峩咸浪中云【一作霞】衣翦不得此路安可从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虫声故郷梦枕上禾黍风吾道如

  • 卷之三百三·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一月。辛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裕禄等奏、请饬拨东三省来年的饷。并请催欠饷一摺。东三省壬辰年的饷。应拨奉天

  • 卷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明庄烈愍皇帝崇祯十七年)三月己丑朔十九日(丁未)闯贼李自成陷京师,庄烈帝崩于万寿山寿皇殿。自成先遣游兵入故关,掠大名、真定而北,身率众贼并边

  • 何荣祖传·宋濂

    何荣祖字继先,祖籍太原。父何瑛,在金朝为官,授明威将军。金亡后迁家于广平。荣祖体貌魁伟,额上有红色纹,如两棵树,背突出,看相的说他将来会做大官,而且长寿。何家世代为吏,荣祖也熟悉官府之事。他由中书省的一个属吏而升为御史

  • 卷七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二土田志十一守陵人员地亩看守永陵关防属下各旗人等及匠役扫院丁壮地八十五顷三十九亩二分在马家和罗吴库礼噶山胡篮哈达等处总管属下八旗丁壮地

  • 第十三章 孙、陈失和与自治军成立的经过·李宗仁

    一我在南宁见过了陈炯明,住了十来天后转回北流原防。在南宁时我已微闻粤军内部发生龃龉,两粤政局又有山雨欲来之势。当时因消息不灵,不知其事本末,事隔多年,我才知道其基本原因在于孙、陈失和。中山先生是1921年4月在广州

  • 卷十七·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七礼五告祭康熙五十一年诏升配朱子于大成殿为十一哲遣官至国子监告祭先师孔子及朱子位前【谨按朱子神位既改称先贤升配殿上其旧供先儒神牌移奉】【御书楼中】雍正元年诏封孔子先世五代为

  • 榕村语录卷十八·李光地

    宋六子一沧洲精舍中祠七贤周子二程子张子邵子司马氏延平独延平称师即称谓间亦不茍后称六人则去延平后称五贤竝去司马当时伊川与邵子终不相合明道亦説邵子于学全不识问以邵子之虚明精究何以谓之全不识曰程子论其学微杂

  • 附録·汪克宽

    修史还乡闗宁国府准太平府闗该承准应天府牒文承奉尚书礼部符文钦奉圣防置局编修元史己行纂成洪武二年八月十一日左丞相宣国公上表进呈御覧过钦奉圣防编史儒士一十六名各与两表里银三十二两除存留外老病的送还乡里钦此

  • 卷八·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八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李塨问宋儒有神道尚右之说不知何所考据或因庙室以西尽为尊藏主于西壁遂误为此言乎考古人太祖位下左昭右穆东昭西穆则神道尚左非尚右也曰神道尚右自昔有之古有阳尚左阴尚右天道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非時食學處第三十七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十七衆苾芻遇緣斷食便詣俗舍而行乞食.   旣得食已非時而噉.[一]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非時食者.

  • 卷三十九·赜藏主

      ○智门(光)祚禅师语录(门人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明觉大师赐紫重显述)   上堂良久。师顾视左右云:“莫有作家战将出来。虽然如是。风不来树不动。”时有僧问:“十地菩萨见性如隔罗噻。败如初地菩萨。又隔什么?”师云:“须

  • 睽车志·郭彖

    志怪小说。宋郭彖撰。六卷。彖字伯彖,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曾由进士知兴国军。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云:“宽圣(宋高宗)在南内,受神怪幻诞等书,郭彖《睽车志》始出。”则此书似为迎合高宗喜欢神怪故事而作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陈寅恪撰,1943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年三联书店再版,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陈寅恪(1890—1969),中国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西欧,后到美国、德国钻研梵文,归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