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臣諡考订误

诸书所载諡号互有异同稍为订正大略以国史阁籍为据而以诸书叅之间有国史与阁籍互异则并存以竢考

武城侯王聪按正史諡威毅阁籍具存臣諡类钞封爵考諡法考諡法通考俱误作武毅

元帅孙兴祖按正史諡忠愍臣諡类钞误作武愍隆平侯张信正史諡恭僖諡法考諡法通考因之阁籍又作襄僖臣諡类钞封爵考因之未详孰是

行省叅政赵徳胜正史諡武桓释义具存臣諡类钞封爵考误作武庄

枢密廖永安諡武愍正史作武闵愍闵古字通

都督同知康茂才正史諡武义諡法通考封爵考误作武襄

都督佥事陈清按正史諡崇武臣諡类钞误作荣武武定侯郭英諡威襄諡法通考误作武襄

都督佥事赠庐江侯何徳按正史諡壮毅諡法考壮毅庄毅凡两见当是重出而讹臣諡类钞諡法通考作庄毅而别有何海赠庐江侯諡壮毅更谬

行省叅政蔡防諡武襄臣諡类钞諡法通考误以防为迁

泗国公耿再成正史諡武壮臣諡类钞諡法考諡法通考俱作武庄

越国公胡大海正史言行录諡武庄諡法通考又作武壮按諡法武而不遂曰壮亦曰庄威而不猛曰庄亦曰壮二諡释义并同未详孰是

副使孙兴洪武中諡忠义见臣諡类钞諡法通考按正史不载此事弇山堂集亦无之恐因都督府副使孙兴祖而讹脱也

宋学士濓追諡文宪諡法通考误作文惠

交趾平州知州何忠杨豫孙諡纂郑司封类钞俱諡忠节按正史忠止赠南宁府同知无諡正统中省臣姚夔以王祎例请卒报罢弇州集以为祠额之误者近是

墨侍郎麟按正史諡荣毅阁籍具存諡法通考误作恭毅

西宁侯諡忠顺者按正史乃宋英阁籍具存晟之子也类钞封爵考误作晟諡法通考晟英凡两见尤误

曾学士棨臣諡类钞諡法通考俱諡襄敏按正史棨有赠无諡且不諡文而諡襄何居其误无疑

都督山云按正史諡忠毅阁籍具存吾学编名臣言行录误作襄毅大政纪亦因之

恭顺侯吴克忠按正史諡壮勇阁本释义具存臣諡类钞封爵考误作忠勇

都督吴克勤按正史諡僖敏阁籍具存弇山堂集误作僖愍

修武伯沈荣按正史諡僖愍阁籍具存臣諡类钞諡法通考误作僖敏

恭顺侯吴瑾按正史諡武壮臣諡类钞諡法考諡法通考俱作忠壮考李文达公所作神道碑亦同恐正史之误

南寕伯毛胜按正史諡庄毅阁籍具存臣諡类钞諡法通考误作忠壮

武进伯朱冕按正史諡忠慤阁籍具存諡法通考作忠懿者误

宁晋伯刘聚按正史諡威勇阁籍具存吾学编臣諡类钞误作威武

聂尚书贤按阁籍諡荣襄释义具存类钞误作恭襄諡法考荣襄恭襄凡两见尤误

刘尚书防按阁籍諡愍节释义具存諡法考通考类钞倒作节愍者误

原尚书杰尚无諡见弇山堂别集甚详諡纂言行录諡襄敏者大谬

许侍郎彬按正史有赠无諡其子越请之不得张南园諡法郑司封类钞諡襄敏此误也

谢尚书一夔成化时有赠无諡正徳六年追諡文庄臣諡类钞作襄敏諡法通考谓初諡襄敏后以子麟请改文庄并误

成国公朱辅按阁籍諡恭僖释义具存类钞作荣僖者误

熊尚书绣按正史諡庄简阁籍具存吾学编作清简者误

工侍赠尚书刘丙按阁籍諡恭襄释义具存正史凡两见恭襄襄敏前后互异諡法考亦两存之恐误也

李尚书钺按阁籍諡康简高尚书友玑按阁籍諡襄简正史皆作恭简諡法考亦两收之未详孰是

潘尚书鉴按阁籍諡襄毅释义具存諡法考从史作襄敏毅敏文相近而讹恐当以阁籍为正

惠安伯张伟按阁籍諡靖襄释义具存正史又作康靖諡法考臣諡类钞皆两收之未详孰是

王尚书用汲按阁籍諡恭质释义具存諡法通考误作忠肃

杨豫孙諡纂上蔡知县霍恩諡节愍考正史恩有赠官而无諡

臣諡类钞諡法通考有孙学士贤王学士献林学士文俱諡襄敏考正史阁籍皆无之此误也弇州集有辨

刘尚书采按阁籍諡端简释义具存諡法通考误作端肃

臣諡类钞諡法通考载永顺伯薛斌諡忠壮考正史阁籍封爵考顺天志諡法考皆无之

安顺侯薛贵按正史阁籍諡忠壮释义具存封爵考諡法通考作忠勇者误

王宗伯英臣諡类钞諡法通考皆云初諡文安天顺中改文忠考正史不言改諡阁籍亦无之不可为据

臣諡类钞諡法通考有都督梁来諡壮勇考正史阁籍俱无之弇州集亦不载疑即梁成之讹误复收之耳

张尚书润按阁籍諡恭肃释义具存名臣言行录误作恭简

臣諡类钞諡法通考有翁尚书世贤諡襄敏按正史乃翁世资有赠无諡此必误也

嘉靖中都督諡忠愍者李涞无李深臣諡类钞误以涞为深諡法通考李涞凡两见尤误

英国公赠太保张仑按阁籍諡荣和释义具存正史又作庄和諡法考两收之未详孰是

諡法通考臣諡类钞有恭顺侯吴允诚諡忠壮考正史阁籍皆无之弇州集亦不录恐误

翁尚书万达按阁籍諡襄敏释义具存諡法通考一作襄毅者误

右都御史俞谏嘉靖三年八月二十六日赠太子太保諡庄襄阁籍具存正史载于是年九月原官赠諡俱同而作俞一鹤未详何故

大学士高谷按国史阁籍諡文义释义具存大政纪误作文毅

李尚书敏按国史諡恭靖阁籍释义具存大政纪误作恭介

礼部尚书傅瀚按国史阁籍諡文穆释义具存大政纪误作文慤

明臣諡考订误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欧阳修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卷五十四 咸平六年(癸卯,1003)·李焘
  卷四 汉昭帝·王夫之
  卷第二百三十八·胡三省
  后汉书补逸卷十二·姚之骃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张序·杨捷
  第四卷 图说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纪昀
  京口耆旧传卷七·刘宰
   九、我的书架①·林语堂
  舒化传·张廷玉
  养吉斋丛录卷之一·吴振棫
  卷七十、日俄之战·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四朝诗总目·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四朝诗总目宋诗七十八卷【姓名爵里二卷】金诗二十五卷【姓名爵里一卷】元诗八十一卷【姓名爵里二卷】明诗一百二十卷【姓名爵里八卷】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纂选官原任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修撰【臣】张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正德七年二月丙子朔○丁丑□奠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费宏行礼○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泽同咸宁伯仇钺提督军务御马监太监陆訚监督军务司设监太监尹生监管神枪时河南贼刘三赵风子邢老虎等连破州县亲王及守臣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五五 军机大臣奏秋季所造第四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总校等官交部议处片·佚名

    一○五五 军机大臣奏秋季所造第四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总校等官交部议处片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

  • 绎史卷九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小国交鲁杞【姒姓伯爵周武王克殷封夏禹之后东楼公于传西楼公题公谋娶公武公二十二年入春秋】【公羊传隐公四年莒人伐取牟娄牟娄者何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 谷梁传传曰言伐言取所恶也诸

  • 卷三·吴师道

    <史部,杂史类,战国策校注>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三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秦【苏张说外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正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

  •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佚名

    【提要】 张仪在作着与苏秦相反的工作,泯灭诸侯的信心和意志、瓦解诸侯的斗志和独立精神,用武力威逼和利益诱惑使原来合纵的诸侯臣服强秦、归于连横阵线。 【原文】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

  • 杨豹灵·周诒春

    杨豹灵 字豹灵。年三十岁。生于江苏苏州。本籍住址。江苏苏州德安里。已婚。子一。初学于上海及苏州中西书院。及苏州东吴大学。任镇江承志中学及常州振声中学教员。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

  • 明本释卷上·刘荀

    (宋)刘荀撰予观论语记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有大哉问之对有子论孝弟而有君子务本之言始知学者进徳修业必先明乎本夫事物莫不有本知其本则所由之戸不差循序而进然后徳业可得而成矣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言知

  • 卷五·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五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诗经诗序诗之有序不特毛传为然说韩诗鲁诗者亦莫不有序如闗雎刺时也芣苡伤夫有恶疾也汉广恱人也汝坟辞家也蝃蝀刺奔女也黍离伯封作也鸡鸣谗人也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宾之初

  • 第一章 13·辜鸿铭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辜讲孔子的一个学生(有子)说:“如果在正确的范围内做出承诺,这样才能信守诺言。如果经过正确判断并在品性相投的范围内保持诚信,则不会轻易变得狼狈不堪

  • 卷三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二十存旧尚书卷第十三文侯之命第三十周易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二十【宋板】文侯之命考异古本经父义和义作注同今本 既我御事既作即谨按但

  • 卷五十五·佚名

    △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第十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於日晡时从禅定起。与五百比丘俱诣佛所。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卻住一面。尔时世尊,即告阿难及诸比丘,我有法要初中後善。其义微妙纯一无杂。具

  • 卷五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诸魔得敬信品第十尔时会中。有一魔王名曰岁星。即起合掌。向。诸魔众。而说偈言:今此瞿昙仙,大欲欺陵我。分布四天下,一切诸鬼神。与诸四天王,皆悉令护持。唯除於我等,而不见与分。尔时会中。复有魔王名那罗

  • 卷第十八·佚名

    祖堂集卷十八 祖堂卷十八 赵州 赵州和尚嗣南泉,在北地。师讳全谂,青社缁丘人也。 少于本州龙兴寺出家,嵩山琉璃坛受戒。不味经律,遍参丛林,一造南泉,更无他往。 既遭盛筵,宁无扣击?师问:&ldquo;如何是道?&rdquo;南泉云:&ldquo;

  • 张庄僖文集·张永明

    文集。 明张永明(1499—1566)撰。五卷。永明字钟诚。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擢南京刑科给事中。连劾张瓒、严嵩等。官至左都御史。永明素清谨,以整饬纲纪为己任。卒谥庄僖。是集约六万四千字。含疏四卷,家训

  • 燕子龛随笔·苏曼殊

    散文,六十二则。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是曼殊在《国民》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名作。这一著作此前曾在上海《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闲话栏》和《华侨杂志》分别刊登过。

  • 宗门设难·麦浪明怀

    全一卷。明代曹洞宗僧麦浪明怀撰,许元钊录。全称云门麦浪怀禅师宗门设难。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有设难者以‘禅宗心法,系扫除观行、不立文字者,何以后世诸师有三玄三要、五位三关之说’等二十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