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十八

封建下

列侯

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武帝讳为列侯武帝元朔二年令诸王得推恩分众子土国家为封亦为列侯旧列侯奉朝请在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唯以功徳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赐位朝侯次五校尉赐位侍祠侯次大夫其余以肺胕及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都者亦随时见防位在博士议郎下【百官志胡广曰是为猥诸侯】

闗内侯

承秦赐爵十九等为闗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百官志如淳曰列侯出闗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闗内之邑食其租税】

承秦爵十八级合闗内侯列侯为二十等【百官志】

刘劭爵制曰古者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田警则以战秦依古制其在军赐爵为等级其帅人皆更卒也有功赐爵则在军吏之例自一爵以上至不更四等皆士也大夫以上至五大夫五等比大夫也九等依九命之义也自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九卿之义也闗内侯者依古圻内子男之义也秦都山西以闗内为王畿故曰闗内侯也列侯者依古列国诸侯之义也然则卿大夫士下之品皆仿古比朝之制而异其名亦所以殊军国也古者以车战兵车一乗步卒七十二人分翼左右车大夫在左御者处中勇士居右凡七十五人一爵曰公士者步卒之有爵为公士者二爵曰上造造成也古者成士升于司徒曰造士虽依此名皆步卒也三爵曰簮褭御驷马者要褭古之名马也驾驷马者其形似簮故曰簮褭也四爵曰不更者为车右不复与凡更卒同也五爵曰大夫大夫者在车左者也六爵为官大夫七爵为公大夫八爵为公乗九爵为五大夫皆军吏也吏民爵不得过公乗者得贳与子若同产然则公乗者军吏之爵最髙者也虽非临战得公卒车故曰公乗也十爵为左庶长十一爵为右庶长十二爵为左更十三爵为中更十四爵为右更十五爵为少上造十六爵为大上造十七爵为驷车庶长十八爵为大庶长十九爵为闗内侯二十爵为列侯自左庶长己上至大庶长皆卿大夫皆军将也所将皆庶人更卒也故以庶更为名大庶长即大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禆将军也【百官志注】

王侯号

灵夀王【彭城靖王未封赐号灵夀王未有国邑取其美名】

重熹王【乐城靖王未封赐号重熹王】 承义侯【冦恂】

成义侯【梁统】兴义侯【耿况】奉义侯【景丹】

辅义侯【厍钧】扶义侯【辛彤】助义侯【竺曽】

襃义侯【史苞】襃亲侯【侯翕】襃徳侯【卓茂】

归徳侯【刘飒】襃成侯【孔志孔僖】 显亲侯【窦友】

建策侯【吴汉】建功侯【葢延】宣恩侯【隂就】

讨奸侯【杜习】折奸侯【燕广】征羌侯【来歙】

破虏侯【须沈】不义侯【苍头子宻】 破羌侯【榆鬼】

率众王【乌伦】率众侯【其至鞬】

臣天麟按汉世封侯皆以县邑其后或以乡亭皆视其所食之邑而名之至于功名显著则有特加美名者西都信武冠军富民博陆之类是也东汉因之时有美号至于彭宠苍头以奴弑主而封之不义侯夫果不义则不应封爵使其功可封则非可言不义矣光武于是失之

特进侯

髙宻侯邓禹以特进奉朝请

固始侯李通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奉朝请

夷安侯邓康以病免加位特进

贾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

窦笃封郾侯进位特进得举吏

邓隲封上蔡侯位特进

窦固封显亲侯加位特进

马廖马防马光皆封列侯以特进就第

樊宏拜光禄大夫位特进次三公【按宏位特进时犹未封侯建武五年始封长罗侯】

隂识封隂乡侯拜执金吾位特进

隂就封新阳侯为少府位特进

梁棠梁雍梁翟梁商俱封列侯位特进

朱隽封钱塘侯加位特进【各本传】

后汉皇后父兄率为特进侯朝防位次三公【通典】

臣天麟按邓隲传云隲兄弟并奉朝请位次在三公下特进侯上注云在特进及列侯之上此注误也按百官志云列侯以功徳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则此所谓特进侯者葢谓列侯而赐位特进者耳侍祠侯【猥诸侯】

富平侯张奋来朝显宗以为侍祠侯【张奋传】

邓禹孙康以侍祠侯为越骑校尉注引汉官仪曰诸侯功徳优盛朝廷所敬者位特进在三公下其次朝侯在九卿下其次侍祠侯其次下土小国侯以肺附亲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师亦随时朝见是为猥诸侯也【邓禹传】

小侯

四姓小侯【明帝永平九年为四姓小侯立学校注云四姓谓外戚樊氏郭氏隂氏马氏诸子弟以非列侯故曰小侯按顔氏家训谓以小年获封故曰小侯】

邓禹少子鸿好筹防永平中以为小侯【本传】

四姓及梁邓小侯【桓纪建和二年赐帛】

马钜为常从小侯【马防传】

王主

汉制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肃宗唯特封东平宪王苍琅邪孝王京女为县公主

妇人封号

显宗时东海王彊上疏言天恩愍哀以臣无男之故处臣三女小国侯【本传注云即妇人封侯也若吕后之妺吕须封为临光侯萧何夫人封鄼侯之类】

安帝永初元年爵皇太后母隂氏为新野君【纪】

安帝乳母王圣封野王君【来歴传】

延光元年追尊阎皇后母宗为荥阳君【续汉志曰妇人封君仪比公主油画軿车带绶以防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加其首为带】

顺帝爵号阿母宋娥为山阳君【五行志】

初顺帝废为济隂王乳母宋娥与黄门孙程等共议立帝帝后遂封娥为山阳君邑五千户尚书令左雄上封事曰夫裂土封侯王制所重诚不宜追録小恩亏失大典按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为野王君造生防贼今阿母躬蹈俭约而与王圣同爵号惧违本操乞嵗以千万给奉阿母帝卒封之【传】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之异李固对策曰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今宋阿母虽有大功但加赏赐足以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乖旧典顺帝览其对即时出阿母还第舍【传】

顺烈梁皇后母追封开封君【五行志】

桓帝永兴中封邓皇后母宣为长安君四年更为昆阳君

灵帝封何皇后母兴为舞阳君【后纪】

建宁二年爵号乳母赵娆为平氏君【袁纪】

梁冀为大将军宰宣言冀有周公之功其妻宜为邑君诏遂封冀妻孙夀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嵗入五十万冀一门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梁冀传】

四夷国

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百官志】

位次

列侯封邑小大不同而其位序则与公卿相配按灵思何后纪注大县侯位视三公小县侯位视上卿乡亭侯视中二千石葢中二千石即九卿秩耳然百官志云旧列侯奉朝请在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惟以功徳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赐位朝侯次五校尉赐位侍祠侯次大夫其余以肺附及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师者亦随时见防位在博士议郎下而邓禹传注复云诸侯功徳优盛朝廷所敬者位特进在三公下其次朝侯在九卿下是三者前后参错未知孰正也【以纪传修】

户邑

太子食汤沐邑十县【班彪传】

永平十五年明帝按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马后见而言曰诸子食数县于制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嵗给二千万足矣【明徳马后传】

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公主所食汤沐曰国【百官志】

臣天麟按西都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嵗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至封户多寡之目则初无定制特视其功之大小以加之霍光封博陆侯所食才二万霍去病封冠军侯所食万七千七百余至后汉梁冀所食至三万户视西都为益广矣

国租

明帝封诸子租嵗不过二千万【孝明八王论】

肃宗按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嵗各八千万【陈敬王传】

顺帝永和六年诏贷王侯国租一嵗

汉安二年又贷王侯国租一嵗

桓帝延熹四年贷王侯半租

五年损王侯租以助军粮出濯龙蔵钱还之【并纪】

诸绍封者皆食故国半租邓禹孙康袭父爵以太后戚属独三分食二【邓禹传】

茅土

诸王封者皆受茅土归以立社稷礼也【百官志按蔡邕独防曰天子大社封诸侯者取其土苞白茅授之以立社其国故谓之受茅土汉兴唯皇子封为王者得茅土其他功臣以户数租入为节不受茅土不立社也】

朝贺

列土特进朝侯贺正月执璧【百官志】

大夫无员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

北海敬王睦嵗终遣中大夫奉璧朝贺【北海王兴传】

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彊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纪下同】

明帝永平二年九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东海王政来朝

六年正月沛王辅楚王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赵王盱北海王兴齐王石来朝

十一年正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王苍淮阳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东海王政来朝

肃宗建初七年正月沛王辅济南王康东平王苍中山王焉东海王政琅邪王宇来朝

东平王上疏请诏诸王朝各赐钱千万东平王加五百万【袁纪】

安帝延光三年齐王无忌北海王普乐安王延来朝【纪】朱晖辟东平王府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隂就为府卿骄贵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请试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更以他璧朝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朱晖传】

奉朝请

邓隲兄弟俱以列侯奉朝请【按汉制列侯在京师无职位皆以奉朝请为名】邓晨以西华侯奉朝请【并本传】

就国

建武六年始遣列侯就国【纪】

肃宗性寛仁而亲亲之恩笃故叔父济南中山二王每数入朝特加恩宠及诸昆弟并留京师不遣就国宋意以为人臣有节不宜逾礼过恩乃上疏諌曰陛下至孝烝烝恩爱隆深以济南王康中山王焉先帝昆弟特防礼宠圣情恋恋不忍逺离比年朝见久留京师崇以叔父之尊同之家人之礼车入殿门即席不拜分甘损膳赏赐优渥昔周公懐圣人之徳有致太平之功然后王曰叔父加以赐币今康焉幸以支庻享食大国陛下即位蠲除前过还所削黜衍食它县男女少长并受爵邑恩宠逾制礼敬过度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以尊尊卑卑强干弱枝者也陛下徳业隆盛当为万世典法不宜以私恩损上下之序失君臣之正又西平王羡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属备具当早就蕃国为子孙基阯而室第相望久磐京邑婚姻之盛过于本朝仆马之众充塞城郭骄奢僣拟宠禄隆过今诸国之封并皆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来不难且割情不忍以义防恩发遣康焉各归蕃国令羡等速就便时以塞众望帝纳之【宋意传】

和帝即位陈王羡彭城王恭乐成王党下邳王衍梁王畅始就国【建初二年章帝不忍与诸王乖离皆留京师今遣之国】

殇帝延平元年清河王庆济北王夀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并纪】

王国官属

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本注曰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相如太守有长史如郡丞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又其官职傅为太傅相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及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朝廷国家唯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至景帝时吴楚七国恃其国大遂以作乱几危汉室及其诛灭景帝惩之遂令诸王不得治民令内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武帝改汉内史中尉郎中令之名而王国如故员职皆朝廷为补不得自置至成帝省内史治民更令相治民太傅但曰傅中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职如郡都尉主盗贼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皆千石本注曰郎中令掌王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勲自省少府职皆并焉仆主车及驭如太仆本注曰太仆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仆又皆减其秩治书比六百石本注曰治书本尚书更名大夫比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及使诸国本皆持节后去节谒者比四百石本注曰掌冠长冠本员十六人后减礼乐长本注曰主乐人卫士长本注曰主卫士医工长本注曰主医药永巷长本注曰宦者主宫中婢使祠祀长本注曰主祠祀皆比四百石郎中二百石本注曰无员【百官志】

侯国官属

列侯每国置相一人其秩各如本县本注曰主治民如令长不臣也但纳租于侯如户数为限其家臣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本注曰主侍侯使理家事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凡五官中兴以来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不置家丞又悉省行人洗马门大夫【百官志】

防典

自中兴至和帝时皇子始封薨者皆赙钱三千万布三万匹嗣王薨赙钱千万布万匹【中山简王传】

自永初以后国用不足始封王薨减赙钱为千万布万匹嗣王薨五百万布五千匹【济北恵王传】

东海恭王薨使大司空持节防丧事大鸿胪副宗正将作大匠视丧事赠以殊礼升龙旄头鸾辂龙旂虎贲百人【本传】

东平宪王薨遣大鸿胪持节五官中郎将副监丧及将作使者凡六人赐钱前后一亿布九万匹及加赐鸾辂乗马龙旂九旒虎贲百人元和三年东巡狩幸苍陵为陈虎贲鸾辂龙旂以章显之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赐御劔于陵前【本传】

猜你喜欢
  晋家人传第五·欧阳修
  第六十四回 谒崇陵桓温见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翻戏党之黑幕·李定夷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三·温睿临
  金佗续编卷二十五·岳珂
  卷四十·鄂尔泰
  卷六·傅恒
  卷二十七刑法志一·黄遵宪
  徐勉传·姚思廉
  苏逢吉传·薛居正
  敬新磨传·欧阳修
  卷十八·彭百川
  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在五胡及北朝】·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六·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六明 李攀龙 编汉诗栢梁诗【武帝】日月星辰和四时【帝】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孝王武】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石庆】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卫青】刀笔之吏臣执之【御

  • 赵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不久即改元崇宁,任蔡京为相,变乱新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天启元年十一月戊戌朔○刑科右给事中孙杰疏言两浙产兵独金华东阳义乌数邑耳自徵发数次壮丁已尽台州宁绍在在鼓噪今主事何栋如复以募兵开府会城七阅月无籍蚁聚人人疾首至兵行徵舟则三吴船户陪累百端师过登途则沿路市廛

  • 卷之九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三九谕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二三--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周,发给谕戳与九芎林庄总理卢保安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给发谕戳奉公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据竹北一保九芎林庄廪生陈叔宝等禀称:「缘宝等九芎林庄,原有总理林焕荣、即施前宪任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目录·佚名

    四二、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查参周潭失事防弁李有功,请敕部议处)顺治十年正月(八七)四三、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报明厦门得失情形,计图剿克)顺治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九一)四四、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遵旨严究行刺浙闽总督陈锦

  • 不忽木传·宋濂

    不忽木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代为康里部大人,康里即汉代时之高车国。祖父名海蓝伯,曾为克烈王可汗效力。不忽木为燕真次子。不忽木英俊不凡,拜太子赞善王恂为师。后随王恂北征,又拜许衡为师。许衡编纂历代帝王谥名、帝系、岁年

  • 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六四裔考【四】南安南安南即交趾与滇粤接界由广西至其国道有三从凭祥州入则经文渊脱朗谅山温州鬼门关保禄县凡七日至安越县之市桥江由思明府

  • 《尚書古文疏證》卷八·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一百十三《書》古文出魏晉間,距東晉建武元年凡五十三四年,始上獻於朝,立學官。建武元年下到宋南渡初八百一十一年,有吳棫字才老者出,始以此《書》為疑,真可謂天啟其衷矣。抑朱子《大學

  • 卷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小雅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序疏凡民禀五常之性【禀汉志作函】礼俗防纪皆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纪误记防纪下经有祭祀二字美经作】一章疏习习至弃予○能及

  • 第一部分·毛公

    国风 唐风《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笺】忧深思远,谓&ldquo;宛其死矣&rdquo;、&ldquo;百岁之后&rdquo;之类也。蟋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

      狮子峰如如颜丙劝修净业文(身为苦本觉悟早修)  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总归磨灭。自未入胞胎之日。宁有这男女之形。只缘地水火风假合而成。不免生老病死

  • 答王远孝问·太虚

    问:一般人认为佛教并不能救国,则是佛教思想不适合于抗战期中?答:此为一般人对于佛教之论调,以为佛教不如回教适合抗战,因回教徒能团结抗争。然云佛教不适合于抗战,非佛教本身无组织不能抗战,因偏用佛教一部分消极自了,而不用大

  • 卷第四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一广辩诸业并决择已。诸契经中说感有处。皆言诸业能为引因。然见世间有离染者。虽亦造善身语意业。而无功能招后有果。故于感有业应非因。业

  • 爱的饥渴·三岛由纪夫

    《爱的饥渴》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悦子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操,不再嫁人,但在家中她不时受到性格怪异的公公的引诱,天天处在惊恐不安之中。不久悦子暗中恋上了年轻力壮的园丁

  • 方麓集·王樵

    明代诗文别集。王樵(字明逸)著。《四库全书》收录其集时,曾说明其版本情况:“其集凡有 二本,一为文九卷、老子解一卷、诗一卷;一即此本,凡诗文十四卷,又《戊申笔记》一卷、《紫薇堂札记》一卷,较初本颇为完备。”前本

  • 灵应传·佚名

    传奇小说。见《太平广记》卷四九二,无出处及撰人名氏,当为单篇流传的作品。亦有《古今说海》、《唐人说荟》诸本。《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另有题于逖《灵应录》者,非此本。鲁迅称此传“在记龙女之贞淑,郑承符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