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官六

○特进

王译位特进,领城门兵。(外戚传,按汉杂事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王商位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元后传。)

傅喜位特进,奉朝请。薛宣加宠特进,位次师安昌侯,给事中视尚书事。

张禹以列侯朝朔望,位特进,见礼如丞相,置从事史五人。(并本传。)○领尚书事霍光以大将军领尚书事。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又以卫将军领尚书事。

师丹以左将军领尚书事。萧望之以前将军领尚书事。(并本传。)王凤以大司马领尚书事。(元后传。)郑宽中以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张山拊传。)

孔光以光禄勋领尚书事。张禹以光禄大夫领尚书事。霍山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周堪以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并本传。)

车骑将军王音内领尚书,外典兵马。(毋将隆传。)

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匡衡传。)○平尚书事于定国以光禄大夫平尚书事。

张尚以中大夫平尚书事。(并本传。)○领他官桑宏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食货志)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食货志。)霍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霍光传。)

孔光为帝太傅,领宿卫。(本传。)王谭王商位特进,领城门兵。(元后传。)金涉为侍中骑都尉,领三辅胡越骑。(金日磾传。)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何并传。)

刘向以故九卿召拜为郎中,领护三辅都水。息夫躬以左曹光禄大夫使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冯参为谏大夫,领护左冯翊都水。刘向为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

刘歆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并本传。)○兼官张安世车骑将军光禄勋,又迁右将军光禄勋。(霍光传。)宣帝徙度辽将军未央卫尉范明友为光禄勋。(霍光传。)

宣帝拜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

赵充国擢为后将军兼水衡都尉,征匈奴还,为后将军少府。(并本传。)王莽为右将军卫尉。(百官表。)右将军典属国常惠冯奉世。

王尊转守槐里,兼行美阳令事。(并本传。)○行(官阙则卑者摄为之曰行)张汤韩安国并以御史大夫行丞相事。(本传。)

平阳侯曹窋行御史大夫事。(高后本纪,八年,刘攽曰,按表及周昌传,高后四年,窋为御史大夫,诛诸吕后免,则非行也,疑此纪误。)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三王世家。)

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刘歆。(孝平王后传。)汾阳侯靳石为太常,行太仆事。(功臣表,下同。)韩延年为太常,行大行令事。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霍光传。)

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三王世家。)少府忠行廷尉事。王温舒为右辅行中尉事。留侯张良,行太子少傅事。

黄霸廷尉,行丞相长史事。盖宽饶迁谏大夫,行郎中户将事。王尊守京辅都尉,行京兆尹事。刘德宗正,行京兆尹事。

翟义南阳都尉,行太守事。

王尊转守槐里,兼行美阳令事。(并本传。)○守(如淳曰,诸官初加皆试守一岁,迁为真,食全奉)朱云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本传。)

光禄大夫刘辟强,守长乐卫尉。(楚元王传。)守少府萧望之。(萧望之传。)萧育泰山太守,入守大鸿胪。(同上。)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哀纪。)

御史臣光守尚书令。(三王世家。)赵广汉京辅都尉守京兆尹。龚胜光禄大夫守右扶风。王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武帝出驻车,拜为真。

薛宣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朱博以高第入守左冯翊,满岁为真。(并本传。)守丞相长史边通。(张汤传。)守军正丞胡建。

守廷尉史路温舒。张敞守太原太守。王尊守京辅都尉。(并本传。)茂陵守令尹公。(原涉传。)

华阴守丞嘉。(朱云传。)○假(假,摄也)汉二年,拜曹参为假左丞相,人屯兵关中。(本传。)假稻田使者燕仓。(昭纪。)

赵充国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本传。)

军候假丞杜勋。(陈汤传。)○宿卫

汉二年六月,汉王还栎阳,令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高纪。)高帝崩,陈平畏谗,固请之,得宿卫。(陈平传。)

高后二年,齐哀王遣弟章入宿卫于汉,封朱虚侯,四年,封章弟兴居为东牟侯,皆宿卫长安。(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文帝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周勃传。)

武帝时,董仲舒对策曰,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本传。)终军曰得列宿卫,食禄五年。(本传。)王臧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申公传。)

张安世辅政,宿卫十有三年,封为富平侯。(张汤传。)昭帝时,燕王旦上书,愿归符玺,入宿卫。(本传。)宣帝地节二年,诏曰,博陆侯宿卫武帝三十余年。(宣纪。)

阳城侯刘德亲亲行谨厚,以德得官宿卫者二十余年。(楚元王传。)

魏相奏张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张汤传。)杨恽与孙会宗书曰,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本传。)冯参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余年。(本传。)

孔光为帝太傅,位四辅给事中,领宿卫。(本传。)成帝诏曰,车骑将军王音,宿卫忠正,勤劳王家。(元后传。)

元后益封孔光,诏曰,博山侯光,宿卫四世,世为傅相,光禄勋丰,宿卫三世,奉车都尉甄邯,宿卫勤劳,建议定策。(王莽传。)○待诏

尚方待诏。(郊祀志。)待诏金马门。(公孙宏,刘向冯商,张子侨,华龙,柳褒。)侍诏公车。(东方朔,朱买臣,谷永。)待诏承明之庭。(扬雄。)

待诏殿中。(韩生以易召待诏殿中。)待诏五柞宫。(执金吾广意。)待诏丞相府。(刘德。)待诏宦者署。(东方朔,苏武,刘歆翼奉。)

待诏黄门。(李寻,梁邱贺。)武帝诏求能为韩诗者,召蔡义待诏。(蔡义传。)伍宏以医待诏。(黄贤传。)吾邱寿王以善格五待诏。(本传。)

宣帝召见王褒,以为待诏。(何武传。)魏相奏言知音善鼓琴者赵定龚德,皆召见待诏。(王褒传。)本草待诏。(郊祀志。)成帝时,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郊祀志。)

孝武元封五年三月,至泰山,增封,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本纪,师古曰,若今之诸州计帐也。)太初元年春,受计于甘泉。(本纪,下同。)

天汉三年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计。太始四年三月,行幸泰山,因受计。

孝宣黄龙元年,诏曰,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御史察计簿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本纪,徐天麟谨按通典云,汉制郡守岁尽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计簿。)

严助愿奉三年计最。(本传,如淳曰,旧法当使丞奉计,今躬自愿入奉也。)京房为魏郡太守,自请岁竟乘传奏事,天子许焉。(本传。)

张苍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萧何为相国,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郡国上计者。(本传。)司隶校尉奏丞相衡位三公,领计簿,而专地盗土。(匡衡传。)

郝贤坐为上谷太守入戍卒财物计谩,免。(功臣表。)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志第四十·地理三·脱脱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二十四·赵尔巽
  卷十四 安帝·王夫之
  卷第五十·胡三省
  卷二十九·张廷玉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一百八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禺页)後事摺·佚名
  唐邕传·李延寿
  瀛国公纪(附二王纪)·脱脱
  黄福传·张廷玉
  五六 新闻检查·邹韬奋
  弇山堂别集卷七·王世贞
  二、姜之地望·傅斯年
  卷上·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虑婚·李渔

    〖恋芳春〗(丑扮财主,疤面、糟鼻、驼背、跷足带小生上)花面冲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只为从来雅尚,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枉自有宋才潘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鹧鸪天〗左思、王粲尽风流,丑到区区始尽头。恶

  • 十一集 四卷·钱德苍

    杂剧磨房(丑上)闲来无事嬉打哄,只见婆娘打老公。吾问婆娘因何事?灶下没了一个吹火筒。正是: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妈妈不贤,恼恨心头。自家孔怀。哥哥孔亨,他上京求取功名,一去杳无音信,妈妈将嫂嫂打在磨房中挨磨。吾想他弓鞋脚小,怎

  • 卷四百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五月壬子盡是月癸亥   五月壬子朔,侍御史王巖叟言:「臣連上封奏,乞復張舜民言職,尚未蒙指揮。臣以舜民志在盡忠,雖一言失當,而無可罷之罪,清議沸騰,以為過舉,義不敢安,理當極論,惟陛下少賜采納。臣讀汲黯傳,

  • 魏晋世语 全文·郭颁

      刘放、孙资,共典枢要。夏侯献、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  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形色。中书郎

  • ◎礼一(吉礼)·徐天麟

    ○礼秦兼天下,燔时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陈涉起匹夫,驱适戍以立号,不满岁而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搢绅先生负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及

  • ○四春琐谭五则·许指严

    文宗渔色于圆明园一隅,暗藏春色,谓之四春,世竞传之,中惟牡丹春为最艳媚。春本苏人小家碧玉也。山塘月满,独占风流,艳名噪里巷,纨绔子无不垂涎。旋有广陵盐商某者,因事来吴门,见春艳之,介蜂媒蝶使,得暗探骊珠,挥霍不下数千金矣。满

  •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佚名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真按:以其文内云上御,便译题为弘历御,实在也不伦.题为上御即可.由此直呼乾隆名讳,亦知为今人编者所题名矣(见凡例).今大陆中国人每喜直呼古代帝王者,尤其明君亦

  • 敬乡录卷二·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胡则字子正永康人宋端拱二年进士调许州许田尉以干闻补蕲州广济宰又补宪州录曹辟贝州节度观察判官改知浔州寻提举二浙茶事兼知睦州又知温州迁提举江南银铜场铸钱监盐江淮制置发运使入为三司度支副使除

  • 张惠绍传·姚思廉

    张惠绍字德继,义陽人。年幼时有军事方面的才干。齐明帝时任直..,后来出补竟陵、横桑两边的戍主。永元初(499),因母亲去世办丧事回到乡里。听到义师举事的消息,张惠绍乘马车疾行归附高祖,高祖诏令张惠绍为中兵参军,加封宁朔

  • 表记·戴圣

    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子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渎也。”子曰

  • ○优毕叉颂第六·玄觉

      夫定乱分政。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八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八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之余若时菩萨发起贪心而取之。秘密主菩萨有退菩提过分。于无为法毗尼有过也。施妙色等得。有菩萨贪心发起取者第二戒也。一切他所摄物。义如毗

  •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佚名

    远孙沙门慧印校订师讳本寂。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山深器之。自此入室。

  • 海东札记·朱景英

    地理杂志。清朱景英撰。四卷。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乾隆举人,官至北路理藩同知。著有《畲经堂集》。历官台湾,遍及南北路,凡所见闻,俱成杂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三年,约

  •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文学论著。约写于1932年至1934年之间,为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编的教材,由齐鲁大学文学院印行。1984年6月北京出版社初版。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5卷。全书共15讲。包括《引言》《中国历代文说》(上下)、《文学的特质

  • 台湾私法债权编·佚名

    本书(二册二四九面一四九、四○○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债权之事例,凡二章,共十六节。此项事例,为日据时期台湾旧惯调查会所搜集。按当时日人为实施有效统治,尝对台湾旧惯进行调查。是项调查区分二部:第一部为法制之部,第二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