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承天太后摄政

景宗保甯元年夏五月戊寅,立贵妃萧氏为皇后。后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魏王思温女。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此女必能成家。”至是,由贵妃正位中宫。

景宗讳贤,字贤甯,小字明扆。世宗第二子,母怀节皇后。察克作乱,世宗与后同被弑。景宗甫四龄,藏积薪中,因此婴疾,穆宗养之兴庆宫;穆宗遇害,得嗣位。

国事皆后决之。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兼习知军政,能驾驭臣工,故多其死力。

二年夏四月,帝幸东京。

五月癸丑,西幸。乙卯,次盘道岭。盗杀后父北院枢密使萧思温,以右皮室室衮耶律贤适为北院枢密使。

秋九月辛丑,得国舅萧哈济及哈里杀思温状,伏诛。流其弟绅图于黄龙府,寻亦被诛。

三年夏四月丁卯,世宗妃卓琳及普格厌魅,赐死。

秋八月辛卯,如秋山,祭皇兄哈勒布墓,追册为庄圣太子。

冬十二月已丑,皇子隆绪生。

四年夏四月庚寅朔,追封后父思温为楚国王。

五年春三月乙卯朔,追封后祖瑚穆里为韩王,赠伯瑚噜古兼政事令,甯古齐兼侍中。

八年春二月壬寅,谕史馆学士,书皇后言亦称“朕”即“予”,著为定式。

乾亨三年春三月乙卯,皇子罕巴卒。

四年秋九月壬子,景宗崩。遗诏梁王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

冬十月辛酉,尊为皇太后,摄国政。以南院大王巴古济总领山西诸州事,北院大王、裕悦休格为南面行军都统,奚王和硕鼐副之,同平章事萧道甯领本部兵驻南京;以韩德让、耶律色珍参决大政。

圣宗统和元年春正月丙寅,太后幸荆王道隐第视疾。丙子,以休格为南京留守,总边事。

二月甲午,葬景宗于乾陵,以伶人塔噜等为殉。太后与帝因为书附上大行。太后诣陵置奠,命绘近臣于御容殿,赐山陵工人物有差。

夏五月丙辰朔,国舅、平章事萧道甯以太后庆寿,请归父母家行礼,而齐国公主及命妇、群臣各进物。设宴,赐国舅帐耆年物有差。乙亥,诏近臣议太后上尊号册礼,枢密使韩德度以后汉太后临朝故事草定上之。

六月甲午,帝率群臣上太后尊号曰承天皇太后,诏有司给三品以上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之服。

秋七月甲寅朔,太后听政。

八月已丑,帝西谒祖陵。辛卯,太后祭父楚国王思温墓,遂俱谒怀陵,幸怀州。

九月辛未,太后言故裕悦屋只有传导功,录其子孙,以其子巴延为林牙。

冬十月丙午,命宣徽使布琳等征高丽。

十一月庚辰,太后与帝祭乾陵,诏谕三京官属,当执公方,毋得阿顺。诸县令佐如遇州官及朝使非礼徵求,毋得畏徇。恒加采听,以为殿最。民间孝义者旌其门闾。

十二月壬午朔,幸显州。甲午,东幸。己亥,太后观渔于玉盆湾。辛丑,观渔于浚渊。甲辰,敕诸刑辟有冤者,听诣台诉。是夕,燃万鱼灯于双溪。

二年春二月癸巳,国舅帐彰节度使萧达林来朝。庚子,帝朝太后,因从观猎于饶乐川。

夏四月庚寅,太后临决滞狱。

六月己卯朔,太后决狱至月终。自是,岁以为常。

秋七月癸丑,太后行再生礼。

四年春三月甲戌,裕悦休格奏宋遣曹彬等分三道来侵,诏发诸道兵助休格御之。太后与帝驻兵驰罗口。

夏四月己亥朔,次南京。诸将各以捷报。帝以酒脯祭天地,率群臣驾于太后。癸丑,次涿州东五十里。丙辰,复其城。庚申,帝朝太后。壬戌,克固安。

五月庚午,国兵与宋曹彬等战于岐沟关,大败之。详《宋初和战》事中。壬申,以太后生辰,纵还俘获。戊午,幸凉陉。

秋七月辛卯,色珍奏,复朔州,擒宋将杨继业,不食,三日死。函其首以献,传示诸军。亦详《宋初和战》事中。

八月丁酉,以北大王普努甯为山后五州都管。诏复山西今年租赋。

九月丙寅朔,皇太妃以帝纳后,进衣物、驼马,以助会亲颁赐。甲戌,次黑河。以重九父登高于高水南阜,祭天。赐从臣命妇菊花酒。丙戌次儒州。以将南侵,诏缮甲兵。

冬十月丁酉,太后复行再生礼,为帝祭神祈福。甲辰,出居庸关。乙卯,次南京。

十一月丙子,军次狭底埚,太后亲阅辎重兵甲。辛卯,次白佛塔川,获自落驯狐。以为吉徵,祭天地。壬辰,至唐兴县。癸巳涉沙河,休格来议军事。

十二月壬寅,营于滹沱河北。诏休格以骑兵绝宋兵;毋令入祁州。甲辰,亲率兵会休格,与宋将刘廷让等战于莫州,败之。乙巳,国舅详衮塔刺噶等战死。丁未,班师。祁州、深州相继降。

五年春正月乙丑,破城县及文安。戊寅,还南京。

夏四月丁酉,加上太后尊号。

六年夏四月乙未,幸南京。丁酉,呼勒希横突韩德让坠马,太后怒,杀之。

秋九月本酉,太后幸韩德让帐,厚加赏赍。命从臣分朋双陆以尽欢。癸卯,南侵宋。庚戌,次涿州。

冬十月乙卯,攻涿州,克之。戊午,破沙堆驿。

十一月庚寅,克长城口。甲午,拔满城。戊戌,下祁州及新乐。庚子,破小狼山砦。

十二月丙辰,败沙河。

七年春正月癸未朔,班师。甲辰,克易州。辛亥,还次南京,请军解严。

夏四月丁卯,太后谒奇善汗庙。

八年春正月辛巳,如台湖。庚寅,诏决滞狱。庚子,如沈子泺。

十二年秋八月庚辰朔,诏皇太妃领兵抚定西边,以萧达林督其军事。

十三年秋九月丁卯,奉安景宗及太后石像于延芳淀。

十四年十一月乙酉,奉安景宗及太后石像于乾州。

十五年秋八月丁酉,帝猎于平地松林,太后诫曰:“前圣有言,欲不可纵。吾儿为天下主,驰聘田猎,万一有衔橛之变,适眙予忧,其深戒之!”

十七年秋九月庚辰朔,幸南京,南侵宋。

冬十月癸酉,攻遂城,不克。遣北府宰相萧继远。取狼山镇石砦。次瀛州,击败宋兵,擒其将康昭裔、宋顺,进拔乐寿县。寻班师。

十八年春二月,幸延芳淀。

夏四月已未,驻跸清泉淀。

五月丁酉,清暑炭山。

二十一年夏四月,耶律诺观萧达林获宋将王继忠于望都。太后释之,用为户部使。

二十二年秋闰九月已未,太后与帝大举南侵宋,与战于唐兴,大败之,嗣屡战不利。

冬十一月壬申,次澶渊。萧达林中伏弩死。师大挫衄。会宋真宗自将来御,遂用王继忠言与宋约和而还。自是信使不绝。太后有机智,每侵宋,亲被甲督战。及通好,亦出其谋。惟性残嗜杀耳。

十二月戊子,宋遣李继昌结和,以太后为叔母,即使閤门使丁振报聘遂班师。

二十四年春正月,如鸳鸯泺。

夏五月壬寅朔,幸炭山清暑。幽皇太妃呼纽于怀州,幽夫人伊兰于南京,余党皆生痤之。

秋九月,幸南京。

冬十月庚午朔,帝率群臣上太后尊号。

二十七年冬十二月乙酉,太后不豫。戊子,肆赦。辛卯,太后崩于行宫。谥曰圣神宣献,后更曰睿知,年五十七,葬乾陵。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李百药
  列传第三十二·魏徵
  卷五十一·志第四·天文四·脱脱
  第三十二回 即帝位汉主称尊 就驿舍田横自刭·蔡东藩
  第五十六回 战邙山宇文泰败溃 幸佛寺梁主衍舍身·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三·胡三省
  靖難功臣錄·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第八卷·况周颐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一二○三 寄谕六阿哥永瑢等文渊文源所贮全书着派科甲出身尚书等校阅·佚名
  赵晖传·薛居正
  世宗本纪·薛居正
  相威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二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古今体一百二首【壬午九】六月朔日喜晴作几片徂云散若流今朝始释苦霖忧晶荧日朗消霉础西北风来入小楼旋转初辰幸如愿徊徨弥月忆从头积赢廿九曾何谓不闰余闲

  • 卷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一预宴六十九人诗八十四首【左庻子】九十四【年六十二】三王有乞言百年曰期颐惟我君之德本仁以聚之养老之珍具食齐视春时先饭辩尝羞则下天上施四畅交乎中百官得其宜考时月

  •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道宗五   三年春正月乙卯,如鱼儿泺。甲戌,出钱粟振南京贫民,仍复其租赋。己卯,大雪。二月丙戌,发粟振中京饥。甲辰,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户征偿法。三月乙卯,高丽遣使来贡。己未,免锦州贫民租一年。甲戌,免上京

  •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   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   乙未,城潼川仙侣山。   蒙古皇弟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天位的强盗呢,还是驱逐流寇的主人呢?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盗窃天位,染污华夏,如强盗劫去家财,复将我主人赶出在外,占踞我家。今家人在外者,探得消息,可以

  •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三)·杨士奇

    洪熙元年三月己丑诏天下曰朕恭承大统为天下生民之主惟我 皇祖 皇考爱民之仁秪率不怠旦夕思念人命甚重哀矜庶狱惓惓在怀夫刑以禁暴止邪道民于善岂专务诛杀哉故律令制善善长而恶恶短罚之轻重咸适厥中顾执法之吏不能皆

  • 卷之九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四五五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及碑匾情形折·佚名

    一四五五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及碑匾情形折乾隆五十七年九月十九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

  • 九○、尸佼考(附:公羊、女子及北宫子、沈子)·钱穆

    《汉志》杂家《尸子》二十篇班注:&ldquo;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rdquo;《史记 孟荀列传》:&ldquo;楚有尸子长卢,&rdquo;《集解》云:&ldquo;刘向《别录》,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

  • 卷四十一·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一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五上仁宗论水灾【系第二状】  欧阳修臣伏覩近降手诏以水灾为变上轸圣忧既一人形罪已之言宜百辟无遑安之意而应诏言事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高晋

    目録海塘【六】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海塘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一日闽浙总督三寳浙江巡抚王亶望奏言窃照仁和海宁二州县一带海塘工程沙水情形例应按月绘圗恭进兹据布政司国栋杭嘉湖海防道董世宁将二月分望汛情形禀报到【

  • 卷二十八(成十六年,尽十八年)·孔颖达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无传。记寒过节,冰封着树。○“雨木冰”,如字,《公羊传》曰“雨而木冰也”,旧子付反。着,直略反。)[疏]“正月雨木冰”。○正义曰:正月,今之仲冬,时犹有雨,未是盛寒。雨下即着树为冰,记寒甚之过其节

  • 原序·李明复

    春秋集義原序昔呂給事元鈞為吾鄉銅梁令實事濓溪先生嘗謂其志清才醇行敏學博讀易春秋探其源而濂溪序彭應求崇聖院詩自言往在袁州進士多來講學於公齋竊意先生道德之高聲聞之遠所至學士大夫多從之然學士大夫之所以從之者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一·澄观

    疏。三显种类者。疏文有三。初总明深广。二今自狭下正明种类。三有余无余下对经辨定。二中言余无余者释有多义。依小乘中自有二义。一有二义。一有宗云。涅槃体一约时不同得二名字。言体一者。于此宗中烦恼业思以道力

  • 卷十一·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一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南泉问座主讲甚么经。曰弥勒下生经。师曰弥勒几时下生。曰现在天宫未来。师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洞山价举问云居。居云。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未审谁与安名。洞

  • 云阳集·李祁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李祁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之外,尚有几种清抄本。卷首无序言。卷1为律赋、古律诗,卷2为律诗、绝句,卷3—5为序,卷6为序、记,卷7为记,

  • 得心集医案·谢星焕

    医案。清谢星焕撰。六卷。星焕有《谢映庐医案》 已著录。本书系谢氏遗著,经其次子谢杏园搜集整理,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分伤寒、中风、头痛、虚寒、内伤、痿证、痫厥、便秘、癃闭、吐泻、风火、痰饮、疟症、肿胀

  • 阿弥陀经义疏·元照

    全一卷。宋代灵芝元照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正文前立教、理、行、果四门:(一)教分教兴、教相二种,教兴之下,记叙如来出兴为令众生厌娑婆之苦,欣慕极乐净土,执持名号而得往生;教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