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

御定资政要览三卷后序一卷顺治十二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凡三十章曰君道曰臣道曰父道曰子道曰夫道曰妇道曰友道曰体仁曰宏义曰敦礼曰察微曰昭信曰知人曰厚生曰教化曰俭徳曰迁善曰务学曰重农曰睦亲曰积善曰爱民曰慈幼曰惩忿曰窒欲曰履谦曰谨言曰慎行曰爱物每篇皆有笺注亦

御撰也体裁虽仿周秦诸子而镕铸古籍阐为圣谟义理一本于经法戒兼裁于史大防阐明修身齐家之道又多为羣臣百姓而言伏考尧典有曰平章百姓百姓昭明恊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又説命有曰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

臣钦若惟民从乂盖治天下者治臣民而已矣使百官咸禔躬饬行以奉其职守万姓咸讲让型仁以厚其风俗则唐虞三代之治不过如斯明之季年三纲沦而九法斁谗妄兴于上奸宄生于下日偷日薄人心壊而国运随之天数乃终

世祖章皇帝监夏监殷深知胜国之所以败故丁宁诰诫

亲着是书俾朝野咸知所激劝而共跻太平

御题曰资政要览见澄叙官方敦崇世教为保邦之

切务

圣人之情见乎词矣诸万年所宜聪聴而敬守也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四·李心传
  ●卷第十七·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吕思勉
  中兴小纪卷三十六·熊克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二上·袁枢
  先伯父文凤公家传·林献堂
  隋河间王杨弘传·李延寿
  卷十五·佚名
  卷二十一、鸿博经学诸特科·黄鸿寿
  第五章·管子之初政·梁启超
  光緒十年·曾纪泽
  附錄·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徐陵

    ○江淹古体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子在天涯,妾心久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班婕妤绫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画作

  • 第一折·郑廷玉

    (刘均佑领杂当上,云)小生刘均佑。自从哥哥认义我做兄弟,可早半年光景也。原来我这哥哥平日是个悭吝苦克的人,他一文不使,半文不用,放钱举债都是我。今日是哥哥生日,他平昔间不肯受用,我如今卧翻羊,安排酒果,只说道是亲戚朋友、

  • 卷一百八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二 林光朝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瞿塘不

  • 卷一百七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史类四言古于贾谧坐讲汉书     【晋】潘 岳理道在儒?儒由人显允鲁侯文质彬彬笔下摛藻席上敷珍前疑既辨旧史维新维新尔史既辨尔疑延我僚友讲此微辞五言古咏司马彪续汉

  • 卷六十一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起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丁丑朔,以翰林學士李宗諤、左諫議大夫張秉同判太常寺,仍命內臣監修樂器。時殿中侍御史艾仲孺上言:「每監祠祭,伏見太常樂器損闇,音律不調。郊禋在近,望遣使修飾,及擇近臣判寺。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丙申朔钦天监进弘治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乐设而不作百官常服行礼○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徐溥辞内阁之命且乞致仕 上曰卿学识老成特兹简用所辞不允○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纪昀

    列传元 【三十九】○元三十九刘因吴澄程巨夫赵孟俯 邓文原 袁桷曹元用 齐履谦刘因吴澄程巨夫赵孟俯邓文原袁桷曹元用齐履谦△刘因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世为儒家父述刻意问学邃性理之说中统初刘肃宣抚真定辟为武邑

  • 卷三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九宋 宋敏求 编诸王降黜降魏王泰东莱郡王诏黜梁王忠庶人诏降永王璘庶人诏嗣岐王珍免为庶人诏漳王凑降封巢县公制追复成王千里还旧官制收葬谯王重福三品礼葬诏收葬绦王诏听越王归葬诏追

  • 卷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一吉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家祀典孔明有大祀有中祀有羣祀殊事合敬周礼所谓以吉礼事邦国之神于是乎备焉谨详其仪着于篇南郊冬日至大祀天于圜丘之礼先

  • 提要·赵南星

    【臣】等谨案学庸正説三卷明赵南星撰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人万厯甲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忠毅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凡大学一卷中庸二卷每节衍为口义逐句阐发而又以不尽之意附载于后畧如近世讲章然词防醇正诠释详明其说大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语译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其深厚博大的情况,好似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它以简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

  • 序·宗喀巴

    太虚比因西藏学者法尊译出黄衣士宗喀巴祖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世苑汉藏院学僧,将梓行而问世。余为参订其译文,阅至「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能速满二资粮故。设逾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种性功能虚劣

  •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 诏译  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不空罥索神咒坛法。此坛是大乘法。为诸菩萨之所摄受。其应入坛若王若臣若诸凡夫。想持愿者与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恶趣常生善道。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良贲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护国品第五   解曰。大文第二后之三品明其外护。初护国品正陈外护。不思议品表殊胜德。后奉持品彰奉持人除诸灾难。先明外护王等乃诚示法令遵。现难思力依持具德。内洁

  • 金匮悬解·黄元御

    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而阳

  • 八宅明镜·杨筠松

    《八宅明镜》作者是唐代杨筠松,撰者是清代箬冠道人。该书是一部专论阳宅的堪舆名著。“八宅派”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在阳宅堪舆中独占鳌头,被尊为风水堪舆的正宗。中国古代有众多的风水流派,八宅派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主

  • 三官灯仪·佚名

    三宫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分别于上元、中元、下元之日,燃灯供奉天地水三官,礼拜赞颂,启告三官解厄赐福。三官即:上元赐福天官紫徽大帝、中元赦罪

  • 诊余举隅录·陈廷儒

    医案。清陈廷儒撰。二卷。廷儒字匊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世医出身,儒而兼医。中年客游南北,颇有医名。集生平所治疑难证治,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撰成此书。取举一反三之意,故名。按证分类,凡五十四种证治,约三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