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

○隆慶五年四月二十日春秋館奉敎撰進。

前後官竝錄。

監館事: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江寧君臣洪暹。

知館事:崇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判義禁府事知經筵事錦陽君臣吳謙。

知館事:崇政大夫判中樞府事兼知經筵事臣李滉。

知館事:崇政大夫議政府右贊成兼判義禁府事知經筵事臣李鐸。

知館事:推誠定難衛社功臣正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德恩君臣宋麒壽。

知館事:資憲大夫議政府右參贊臣金鎧。

知館事: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同知經筵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密原君臣朴忠元。

知館事:資憲大夫刑曹判書八溪君臣鄭宗榮。

知館事: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臣任說。

知館事:資憲大夫議政府右參贊臣宋純。

同知館事:資憲大夫議政府右參贊兼知義禁府成均館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同知經筵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臣朴淳。

同知館事:資憲大夫兵曹判書兼弘文館提學臣金貴榮。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刑曹參判臣李澤。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兵曹參判臣李文馨。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刑曹參判臣李英賢。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兵曹參判臣姜士尙。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戶曹參判臣宋賛。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吏曹參判臣尹毅中。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禮曹參判臣朴應男。

同知館事:嘉善大夫兵曹參判臣白仁傑。

編修官:通訓大夫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李齊閔。

編修官:通訓大夫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李山海。

編修官:通訓大夫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安自裕。

編修官:中直大夫守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閔起文。

編修官:通訓大夫奉常寺正臣權擘。

編修官:通訓大夫司僕寺正臣柳堪。

編修官:通訓大夫軍資監正臣申湛。

編修官:通訓大夫司僕寺正臣黃廷彧。

編修官:通訓大夫禮賓寺正知製敎臣梁喜。

編修官:中直大夫守宗簿寺正臣愼喜男。

編修官:通訓大夫行弘文館典翰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李湛。

編修官:通訓大夫行弘文館典翰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李墍。

編修官:中直大夫弘文館典翰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臣柳希春。

編修官:通訓大夫行成均館司成臣李忠綽。

編修官:奉正大夫守成均館司成臣閔德鳳。

編修官:中直大夫成均館司成知製敎臣權克禮。

編修官: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校書館校理臣尹根壽。

編修官:朝奉大夫守議政府舍人知製敎臣鄭惟一。

編修官:朝散大夫守成均館司藝臣閔忠元。

編修官:中直大夫行宗簿寺僉正知製敎臣鄭淹。

記註官:通訓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金戣。

記註官:中直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柳濤。

記註官:中訓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鄭彦智。

記註官:奉正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鄭琢。

記註官:朝散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李珥。

記註官:奉列大夫行吏曹正郞知製敎臣辛應時。

記註官:朝散大夫行吏曹正郞知製敎臣具鳳齡。

記註官:奉正大夫行禮曹正郞臣宋應漑。

記註官:奉列大夫行禮曹正郞知製敎臣申點。

記註官:朝散大夫行禮曹正郞知製敎臣李濟臣。

記註官:朝奉大夫行禮曹正郞知製敎臣李廷馣。

記註官:朝奉大夫行兵曹正郞臣黃廷式。

記註官:通德郞兵曹正郞臣黃允吉。

記註官:奉直郞守工曹正郞臣尹希吉。

記註官:中直大夫行成均館直講臣韓孝友。

記註官:中直大夫行弘文館副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李增。

記註官:奉列大夫行弘文館副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臣鄭澈。

記事官:奉直郞行弘文館修撰知製敎兼經筵檢討官臣洪聖民。

記事官:奉直郞行弘文館修撰知製敎兼經筵檢討官臣尹卓然。

記事官:宣務郞守弘文館修撰知製敎兼經筵檢討官臣趙廷機。

記事官:宣務郞守弘文館修撰知製敎兼經筵檢討官臣柳成龍。

記事官:朝散大夫行吏曹佐郞知製敎臣吳健。

記事官:通善郞行吏曹佐郞臣具忭。

記事官:宣務郞守戶曹佐郞臣鄭彦信。

記事官:奉訓郞行禮曹佐郞臣鄭以周。

記事官:通德郞行兵曹佐郞臣權徵。

記事官:通善郞行兵曹佐郞臣尹承吉。

記事官:承訓郞刑曹佐郞臣周博。

記事官:宣務郞守刑曹佐郞臣金澥。

記事官:宣務郞守刑曹佐郞臣鄭士偉。

記事官:承訓郞守工曹佐郞臣洪渾。

記事官:承訓郞工曹佐郞臣盧埈。

記事官:中訓大夫行弘文館副修撰知製敎兼經筵檢討官臣李友直。

記事官:宣務郞行藝文館奉敎臣金宇宏。

記事官:務功郞藝文館奉敎臣權克智。

記事官:務功郞藝文館奉敎臣李山甫。

記事官:通仕郞藝文館待敎臣金時晦。

萬曆壬辰之變,春秋館及星州、忠州分藏先朝實錄,盡爲兵火所焚。獨全州所藏獲免,移安于海州,又移安于寧邊,又移安于江華。上命春秋館,依此本印出三件,舊件則藏于江華之摩尼山;新件則分藏於春秋館及安東之太白山、寧邊之妙香山;草本一件則藏于江陵五臺山。舊件凡五百七十六卷,新件各二百五十九卷,粧結有大小故也。是役起於癸卯七月,終於丙午四月。〈前後官竝錄。〉

大匡輔國崇祿大未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事世子師臣李德馨。

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事世子師臣尹承勳。

忠勤貞亮効節協策扈聖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事世子師全陽府院君臣柳永慶。

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館事世子傅臣奇自獻。

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館事臣沈喜壽。

忠勤貞亮効節協策扈聖功臣輔國崇祿大夫延陵府院君兼知經筵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春秋館成均館事臣李好閔。

忠勤貞亮効節協策扈聖功臣崇政大夫行禮曹判書兼知春秋館事延原君臣李光庭。

忠勤貞亮効節協策扈聖功臣崇祿大夫平川君兼知春秋館事臣申磼。

忠勤貞亮効節協策扈聖功臣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世子貳師知經筵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春秋館成均館事晋原君臣柳根。

崇政大夫行禮曹判書兼知春秋館事臣黃璡。

輸忠翼謨修紀光國功臣崇政大夫判中樞府事兼知春秋館事茂城君臣尹泂。

崇政大夫行吏曹判書兼知春秋館事同知經筵事陽陵君臣許頊。

正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春秋館事同知成均館事臣宋言愼。

推忠奮義協策平難功臣正憲大夫漢城府判尹兼知春秋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全城君臣李準。

推忠奮義平難功臣正憲大夫晋興君兼知春秋館事臣姜紳。

資憲大夫知中樞府事兼知春秋館事臣閔夢龍。

資憲大夫行同知中樞府事兼知春秋館事臣金信元。

資憲大夫行同知中樞府事兼知春秋館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臣徐渻。

資憲大夫刑曹判書兼知春秋館事臣朴弘老。

資憲大夫工曹判書兼知春秋館事臣尹暾。

資憲大夫知中樞府事兼同知春秋館事臣李廷龜。

資憲大夫知中樞府事兼同知春秋館事臣尹承吉。

忠勤貞亮効節協策扈聖功臣資憲大夫議政府右參贊兼同知春秋館事錦溪君臣朴東亮。

資憲大夫兵曹判書兼同知經筵春秋館事臣許筬。

資憲大夫行同中樞府事兼知義禁府事同知春秋館事臣李時彦。

資憲大夫行司憲府大司憲兼同知春秋館事臣朴承宗。

嘉義大夫戶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洪履祥。

嘉義大夫戶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趙挺。

嘉義大夫禮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鄭光績。

嘉義大夫禮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申湜。

嘉義大夫戶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權憘。

効忠仗義宣武功臣嘉善大夫吉昌君兼同知春秋館事臣權悏。

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弘文館提學同知春秋館事世子右副賓客臣吳億齡。

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世子右副賓客臣韓浚謙。

嘉善大夫刑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南以信。

嘉善大夫司憲府大司憲兼同知春秋館事臣崔天健。

嘉善大夫兵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申欽。

嘉善大夫兵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臣李時發。

嘉善大夫兵曹參判兼同知春秋館事海昌君臣尹昉。

通政大夫弘文館副提學知製敎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臣李晬光。

通政大夫弘文館副提學知製敎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臣宋應洵。

通政大夫弘文館副提學知製敎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臣洪慶臣。

通訓大夫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臣洪湜。

通訓大夫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臣姜籤。

通訓大夫弘文館直提學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臣黃是。

通訓大夫承文院判校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壽俊。

通訓大夫承文院判校兼春秋館編修官臣申熟。

通訓大夫承文院判校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權慶祐。

通訓大夫承文院判校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暻。

通訓大夫通禮院左通禮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暘。

通訓大夫通禮院左通禮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朴東善。

通訓大夫奉常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瑩。

通訓大夫奉常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洪致祥。

通訓大夫奉常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趙守準。

通訓大夫宗簿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金權。

通訓大夫宗簿寺正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金順命。

通訓大夫司饔院正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義立。

通訓大夫司饔院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趙應文。

通訓大夫軍器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呂裕吉。

通訓大夫內資寺正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綏祿。

通訓大夫內贍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宋圻。

通訓大夫司䆃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潗。

通訓大夫司䆃寺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趙希輔。

通訓大夫軍資監正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安大進。

通訓大夫軍資監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壽民。

通訓大夫軍資監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滉。

通訓大夫濟用監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慶禥。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典翰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臣趙正立。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典翰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廷馦。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輔德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宋錫慶。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輔德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柳永謹。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輔德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德泂。

通訓大夫行通禮院相禮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埈。

通訓大夫行司贍寺副正知製孝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文勵。

通訓大夫行禮賓寺副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顗。

通訓大夫行禮賓寺副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軫賓。

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鄭協。

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愖。

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校書館校理惠民署醫學敎授臣李善復。

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柳澗。

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吳百齡。

通訓大夫行議政府舍人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金大來。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應敎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校書館校理臣柳希奮。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副應敎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館編修官臣朴震元。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弼善兼春秋館編修官臣趙庭堅。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弼善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德溫。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弼善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志完。

通訓大夫行成均館司藝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校書館校理臣丁好善。

通訓大夫行成均館司藝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朴孝生。

通訓大夫行成均館司藝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洪瑞鳳。

通訓大夫行成均館司藝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漢學敎授臣姜弘立。

中訓大夫行成均館司藝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弘冑。

中訓大夫行成均館司藝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信元。

通訓大夫行掌樂院僉正知製敎兼春秋館編修官臣尹暄。

通訓大夫行掌樂院僉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順慶。

通訓大夫行掌樂院僉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權詗。

通訓大夫行司宰監僉正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李馪。

禦侮將軍行龍驤衛副護軍兼春秋館編修官臣慶暹。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記注官臣李光胤。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記注官臣權縉。

通訓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記注官臣柳時行。

中直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記注官臣成俊耉。

中訓大夫行弘文館校理知製敎兼經筵侍讀官春秋館記注官臣權泰一。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兼春秋館記注官臣李久澄。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曺倬。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申之悌。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兼春秋館記注官臣李忠養。

通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崔起南。

中訓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金壽賢。

奉正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兼春秋館記注官臣申慄。

奉正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兼春秋館記注官臣柳惺。

奉列大夫行世子侍講院文學兼春秋館記注官臣尹讓。

通德郞世子侍講院文學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趙誠立。

通訓大夫行吏曹正郞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惠民署醫學敎授臣閔慶基。

通訓大夫行禮曹正郞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金止男。

通訓大夫行禮曹正郞知製敎兼春秋館記注官臣宋

猜你喜欢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九·荀悦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六·王祎
  医闾漫记·贺钦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征引书目·沈起
  古今列女传卷三·解缙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二·阿桂
  滕宗谅传·脱脱
  题记·王士点
  钱檞亭·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叶梦得

      姑苏南园,钱氏广陵王之旧圃也。老木皆合抱,流水奇石,参错其间,最为上。王翰林元之为长洲县宰时,无日不携客醉饮,尝有时曰:「他年我若功成后,乞取南园作醉乡。」今园中大堂,遂以醉乡名之。大观末,蔡鲁公罢相,欲东还,诏以园赐公

  • 卷二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九立秋类五言古立秋          【陈】周宏让兹辰戒流火商飇早已惊云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下马桞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

  • 卷四百六十三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戊子盡是月壬辰   八月戊子朔,知開封府范百祿轉對,言三事。其一曰:「臣伏惟二聖臨御以來,朝廷清明,海內乂安。邊隅弭兵革之災,田里無狗吠之警,耋老倪稚,咸樂其生,德之休明,古治何遠。原其所以,誠由舉措

  • 契丹國志卷之十五·叶隆礼

      外戚傳   述律魯速   述律魯速,太祖皇后兄也,蕃部人[一],世為酋長。少壯武有膽略,部人憚之。從太祖平奚有功,授統軍使。盧文進自新州來奔,太祖歲入燕塞,魯速以兵從。又從圍周德威於幽州,機巧善智,城幾克,會救至,退師。改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四·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修经义   熙宁四年二月丁巳朔,中书奏定贡举新制: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并大义十道。务通义理,不

  • ●东征集卷四·蓝鼎元

      漳浦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论台镇不可移澎书  覆将弁衿功觖望书  论旧兵停饷撤回内地书  论征台壮丁停饷归农书  请班师书  覆军前将弁可当大任书  请宽杨姓株连书  论哨船兵丁换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万历七年二月丙子朔辅臣张居正等题先该礼部题请皇上躬耕耤田已奉钦依择于二十五日行礼昨奉 圣谕以圣躬出疹欲服药静摄出疹之后最忌风寒伏望善加珍摄耕耤之礼改于明岁举行 上纳其言○丁丑赐海西者剌等卫进贡女直夷

  • 卷十六·陈均

    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六   宋 陈均 撰仁宗皇帝【起己亥嘉祐四年止癸夘嘉祐八年】己亥嘉祐四年【契丹清宁五年】春正月丙申朔日有食之用牲于社去冬诏以明年日食正旦避殿减膳知制诰刘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纪昀

    列传元 【十一】○元十一何伯祥【玮】 李守贤何实 赫哈尚巴图赵瑨【秉温】 张荣刘亨安 张子良【懋】齐荣显石天禄刘斌【思敬】何伯祥李守贤何实郝哈尚巴图赵瑨张荣刘亨安张子良齐荣显石天禄刘斌△何伯祥何伯祥

  • 外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载 横渠先生明公 字子厚先世大梁人後寓凤翔嘉佑二年登进士第为祁州法迁丹州云岩县令除渭州佥判熙宁二年冬被召除崇文校书明年移疾归十年春复召还同知太常礼

  • 卷第六十二·佚名

    宰相十二 进官加恩别使四王圭授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依前平章事监修国史制元丰三年九月门下。朕稽若古训。肇新庶官。必也正名。率由道揆。因以制禄。庶无食浮。粤惟宰制之司。首被甄升之命。诞扬涣号。播告治朝。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七 论语【上之四】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此一章书是记圣教之所谨也记者曰夫子教人有常言者诗书执礼是也有不言者怪力乱神是也若言之时甚少谓之罕言一曰利利是人情所欲然与义相背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入旷野大城受食品第十八之余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又过夜分即告四大天王言。诸仁者。汝等当知我今请佛并大菩萨诸声闻众。降我所止秘密宫中期满七

  • 卷三十八·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八刘万李王薛传刘祖庭名智旺。应天人也。早岁有孝行。已而坚持五戒。独处一楼修念佛三昧。居三年。心花发明。往参东山海舟和尚。遂蒙印可。景泰元年海舟示寂。以大衣尘拂付之。古溪澄公作东山顾命歌赠祖庭

  • 卷第三·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三 饶州莞山宝应禅院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上堂。古释迦不先。新弥勒不后。正当恁么时。尽乾坤大地人性命。总在应庵手里。虽然如是。大丈夫汉。阿谁无一坐具地。直饶千佛出世。要侵他底不得

  • 花严经义记卷第一·慧光

    大觉寺沙门惠光述如来光明觉品者。明如来意业教化智行无碍。犹如光明也。开晓于缘故名为觉。就此品中放相轮光者。乃至十地放眉间光。就如来自体智行随修人不同彰位殊之异也。菩萨名别者彰行业德位差别也。就此光所照

  • 滇南杂记·吴应枚

    地理杂志。清吴应枚撰。 一卷。应枚字颖庵,号小颖,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大理寺卿。著有《滇南杂诗》。吴氏于雍正十一年(1733)入滇,以见闻纂为是编。分新正元日、岁首、梯田、点苍山、感通寺等三十余条。记述风俗、习

  • 荣枯鉴·冯道

    《荣枯鉴》是一本经典的谋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因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