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九

  瑚松额 布彦泰 萨迎阿

  瑚松额,巴岳忒氏,满洲正黄旗人,西安驻防。嘉庆初,以前锋从将军恒瑞剿湖北教匪,后隶那彦成、德楞泰部下,积功擢协领。十八年,滑县教匪起,瑚松额率马队从副都统富僧德战道口及滑县城下,屡有功,赐花翎。二十三年,擢福州副都统,署福州将军。

  道光三年,授察哈尔都统。五年,擢成都将军。乾隆中,西宁玉舒巴彦囊谦千户分三百户与其弟索诺木旺尔吉为小囊谦,由德尔格忒土司居间调处,办事大臣断定。既而索诺木旺尔吉之子诺尔布不能服其属户,大囊谦欲兼并之,诺尔布诉于德尔格忒土司;大囊谦复以土司有欺凌小囊谦情事,互控不已,下瑚松额按之。奏请仍遵原断,大囊谦不得觊觎属户,德尔格忒土司亦毋预邻封事,以杜争端,事乃定。七年,署四川总督。九年,调吉林将军。会宣宗东巡,扈跸,校射,中三矢,赐黄马褂。十年,母忧回旗。寻署盛京将军。

  十二年,命偕尚书禧恩督师剿湖南瑶匪赵金龙,至则金龙已就戮,其党赵青仔率馀匪窜广东、湖北境,督兵剿平之。广东连山排瑶亦叛,率提督余步云等进剿,擒匪首邓三、盘文理等,瑶众投诚,全境肃清,赐双眼花翎,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命署福州将军,台湾土匪张丙等作乱,授为钦差大臣,偕参赞哈哴阿赴剿。及抵福建,提督马济胜已擒匪首,台湾略定。十三年春,命仍渡台搜捕馀党,擒各路匪首二十馀人,贼党三百馀人,分别置之法,械送张丙、陈办、詹通、陈连至京诛之,加太子太保,复调成都将军。十四年,峨边、马边夷匪勾结焚掠,提督杨芳击毙夷目,以肃清入奏。既而夷复滋扰,瑚松额以芳办理未善,劾罢之,自请议处,降一级留任。

  十五年,授陕甘总督。疏陈兵丁骄纵,应加意训练驾驭;又密陈吏治情形,优诏嘉纳。十七年,京察,诏嘉其不露锋铓,细心任事,予议叙。西藏堪布入贡,为四川番匪劫掠。瑚松额捕贼数十人,得赃物;奏请贡道改由柴达木,由青海大臣遗兵护送。又以野马川地连野番,请于大通河北岸立栅,山岩筑设墩卡,派兵防守;提标前后二营厂马合并,以厚兵力:并允行。二十一年,因病请开缺,寻致仕,许食全俸。二十七年,卒,赠太子太傅,赐恤,谥果毅。

  布彦泰,颜紥氏,满洲正黄旗人。父珠尔杭阿,嘉庆初,官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军功予骑都尉世职。布彦泰由荫生授蓝翎侍卫,袭世职,洊升二等侍卫。二十三年,充伊犁领队大臣。道光初,擢头等侍卫。历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办事大臣,伊犁领队大臣,乌什办事大臣。九年,授喀什噶尔总兵,病归。十年,予副都统衔、乾清门行走,充哈密办事大臣,调西宁办事大臣。将军玉麟荐其习边事,调伊犁参赞大臣,再调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十四年,复以病归。十八年,署正蓝旗汉军副都统,擢察哈尔都统。

  二十年,授伊犁将军,入觐,命在御前行走。及赴任,授镶黄旗蒙古都统。二十二年,疏陈开垦事宜,略言:“惠远城三棵树地方可垦地三万馀亩,请就本地民户承种输粮。阿勒卜斯地方可垦十七万馀亩,请责成阿奇木伯克等筹计户口,酌量匀拨。”至二十四年,疏报塔什图毕等处开垦叠着成效,诏嘉其“忠诚为国,督率有方”,加太子太保。又命会勘乌鲁木齐未垦之地,及各城旷地,一律兴办。寻疏言:“惠远城东阿齐乌苏废地,前任将军松筠奏拨八旗馀丁耕种,因乏水,不久废业。今欲垦复,必逐渐开渠,极东且须引哈什河水,方可用之不竭。经营浩费,较前次各案不啻数倍。现委员勘估,又以伊犁历届捐垦成案,皆系收工而非收银。盖办工以工为主,计银不如计工之直捷,亦不如计工之覈实。此次用夫匠五十三万四千工,实垦得地三棵树、红柳湾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亩,阿勒卜斯十六万一千馀亩。荒地之开垦成田,由于渠工之开通水利,故不能划出某顷某亩为某员所捐办者,仍请免其造册报销。”从之。时前两广总督林则徐在戍所,布彦泰于垦事一以谘之,阿齐乌苏即由则徐捐办。事既上闻,命布彦泰传谕则徐赴南路阿克苏、乌什、和阗周勘。布彦泰疏留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暂缓更换,与则徐会勘。凡历两年,得田六十馀万亩。事具全庆传。

  二十五年,授陕甘总督。青海番匪连年肆扰,自二十三年总督富呢扬阿奏报进剿,驱回河南,实仅邀番僧赉抚,约不北犯。次年,复扰河北,掠凉州营马匹,戕守备。富呢扬阿诿称匪乃四川果克黑番,大雪封山难剿,而西宁镇总兵庆和出口会哨,又遇贼被戕。惠吉继任总督。檄提督胡超进剿。肃州兵不听调,譁噪,胡超不能制。惠吉筹办未有绪,殁于任,乃以布彦泰代之,未至,命林则徐先署总督,并授达洪阿西宁办事大臣,同治其事。二十六年,布彦泰抵任,奏劾胡超畏葸,罢之;又论总兵站住攻剿不力,褫职遣戍。达洪阿率兵剿平番庄,惟黑错寺匪众抗拒,攻下之。又破果岔贼巢,拉布楞等寺僧收合四沟散番乞降,事乃定。布彦泰以调度有方,被优叙。亲巡边隘,疏陈西宁地势因河为固,扼险设备,请于哈拉库图尔之南山根、南川营之青石坡,移建营堡,黄河北岸头岱、东信、忙多各渡口设卡;又奏复防河旧章,安置营汛:并如议行。

  二十七年,安集延布鲁特纠合回子围喀什噶尔、英吉沙尔,诏布彦泰率兵赴肃州,授为定西将军,奕山为参赞大臣,将大举出师。会奕山率边兵战捷,贼退,二城解围,军事告竣,布彦泰回任。二十九年,因病请罢,许之。时为固原知州徐采饶等所讦,命协办大学士祁俊藻往会总督琦善按之,坐关防不密、清查歧误,及失察家人,议降调革任。寻予二等侍卫,充叶尔羌帮办大臣,调伊犁参赞大臣,偕将军奕山会议俄罗斯通商事宜,语详奕山传。咸丰二年,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仍留边任。四年,回京,命赴王庆坨军营,以疾未行,请开缺。光绪六年,卒,年九十。诏念前劳,依都统例赐恤。

  萨迎阿,字湘林,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十三年举人,授兵部笔帖式。擢礼部主事,洊升郎中。道光三年,出为湖南永州知府,调长沙。历山东兖沂曹道、甘肃兰州道。七年,就迁按察使。以治回疆军需,赐花翎。六年,擢河南布政使,未任,予副都统衔,充哈密办事大臣。调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十年,安集延扰喀什噶尔边卡,萨迎阿赴土尔扈特、霍硕特召兵赴援,又襄治南路粮运。授盛京工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尹事。十一年,留京署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充乌什办事大臣。历哈密办事大臣、叶尔羌帮办大臣,仍调哈密办事大臣。十五年,授盛京礼部侍郎,兼管府尹事,调户部。二十年,召授礼部侍郎,兼镶红旗汉军副都统,调户部,兼管钱法堂。二十三年,擢热河都统。

  二十五年,授伊犁将军。乌鲁木齐兴办喀喇沙尔渠道堤坝,下萨迎阿筹议。疏言:“喀喇沙尔城西开都河,道光十七年,筑护堤,有屯田头工、二工两渠,自裁屯安户后,又于上游大河开一大渠,嗣头二工又各添新渠,共有五渠。上年大水,各渠口冲塌,护堤亦坏。今拟挑濬北大渠,接长二千三百丈,共长九千丈;修筑龙口石工,外设木闸,自龙口至坡心滩嘴,筑碎石长坝四十馀丈,中设泄水闸,随时启闭;接长旧堤三十馀里,至北大渠口为止;其馀诸渠挑濬深通,庶期经久。”又言:“吐鲁番掘井取泉,由地中连环导引,浇灌高田,以备渠水所不及,名曰闸井,旧有三十馀处。现因伊拉里克户民无力,饬属捐钱筹办,可得六十馀处,共成百处。”寻以开垦挑渠办有成效,萨迎阿履勘,筹议招种升科。疏言:“垦地在渠水充盈,用有馀裕,升科不必求急,期实有裨益,行之久长。新疆水利,泉水少而雪水多,雪水之迟早无定,收穫之丰歉难齐,请援镇、迪旧例,减半升科。”下部议行。英吉沙尔领队大臣齐清额误听伯克言,诬指回子胡完为张格尔逆裔,萨迎阿平反之,诏嘉其详慎。

  二十七年,安集延布鲁特回众入卡,围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二城,萨迎阿檄调诸城兵往剿,叶尔羌参赞大臣奕山率诸军由巴尔楚克进,三战皆捷。萨迎阿别遣兵扼树窝子,二城围寻解。时方命陕甘总督布彦泰督师,未出关而事平。咸丰元年,召授正白旗满洲都统,会陕甘总督琦善剿青海番匪,言官劾其妄杀,命萨迎阿赴西宁按之。奏调刑部司员梁照、奎椿、武汝清随同鞫讯,得番子十四名无辜诬服状,疏陈琦善剿办黑城撒拉回子及黄喀洼番贼,尚非无故兴师,惟将雍沙番族杀毙多名,实系妄加诛戮,并及文武妄拿、刑求逼供,诏褫琦善职,逮京讯治,命萨迎阿暂署陕甘总督。

  甘肃营务废弛,虽议整顿,而番匪时复出扰。新授福建巡抚王懿德途经金县,士民呈控,奏下萨迎阿察治,屡被诘责。二年,解任回京。自琦善之逮治也,刑部尚书恒春以萨迎阿论劾过当,欲令原讯司员对簿,独侍郎曾国藩持不可。及廷臣会讯谳上,琦善遣戍吉林,司道以下文武论罪有差,被诬番子免罪,略如原谳。萨迎阿坐未取应议各员供词,遽行拟罪,又因子书绅与司员同坐问供,下部议,书绅降三级调用,萨迎阿降四级留任。历署镶蓝旗、正红旗蒙古都统。六年,出署西安将军。逾岁卒,诏念回疆军务曾着劳绩,赐恤,谥恪僖。

  论曰:瑚松额川、陕旧将,屡任专征,虽无赫赫功,尚持大体,晚膺疆寄,称厥职焉。布彦泰新疆开垦,西宁平番,胥赖林则徐之擘画。萨迎阿平反番狱,持正不阿,而治番亦无良策。盖番族生计无资。营伍废弛已久,议剿议抚,补苴一时。林则徐谓治番自古无一劳永逸之计,亦慨乎其言之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 泉企 李迁哲 杨干运 扶猛 阳雄 席固 任果·令狐德棻
  卷六十一 后秦録九·崔鸿
  卷四十五 后燕録三·崔鸿
  卷十·六朝(晋)·蒋一葵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卷之八百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佚名
  四三一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遵旨查明应领应留书籍折·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佚名
  后记·彭孙贻
  调露·周绍良
  卷八十八·佚名
  卷二百十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璜·唐圭璋

      璜字叔夏。尝知上蔡县,御史台主簿。建炎四年(1130),赐进士出身,守监察御史,擢右司谏。责监浔州商税。起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又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   清平乐   向伯恭韵木犀   秋光如水。酿作鹅黄蚁。散入千岩佳

  • 第一齣~第十齣·谢谠

    第一齣 家门始终【西江月】〔末上〕人世难逢四喜。浮生不满百年。有花有酒卽神仙。云鬓等閒霜变。主敬固能作圣。风流亦可称贤。调宫弄羽乐吾天。轩冕峥嵘何羡。【汉宫春】乾坤豪杰。只古丘大宋。无人并列。曾编竹桥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七酬高使君【鹤曰公初到成都万居于浣花溪寺时高适为彭州刺史以诗寄赠○上元元年成都府作】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草吾岂敢赋或似相如【梦

  • 卷三百六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九杜若花类五言古咏杜若         【梁】沈 约生在穷絶地岂与世相亲不顾逢采撷本欲芳幽人五言絶句池上亭         【唐】钱 起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水上

  • 卷三百三十一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戊寅朔,上謂輔臣曰:「御史分察中都官,事已多矣,又令察舉四方,將何以責治辦?且於體統非是。可罷御史察諸路,官司如有不職,令言事御史彈奏,著為令。」(新紀書:戊寅,罷御史察諸路。)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四·佚名

    卷二十四   康熙十五年五月癸未,命巡抚韩世琦率兵赴长沙。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自围长沙以来,地方诸务无人办理。上命巡抚韩世琦尽率标下官兵赴长沙军前;其岳州军需,付湖南布政使安世鼎调度。   命议叙绿旗有功将士。

  • 卷之二十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二月。己卯。署盛京将军崇实等奏。派员保护。永陵明堂前土堤洎岸。报闻。摺包  ○署盛京工部侍郎岐元奏。盛京工部京察。请展缓。允之。摺包  ○库伦办事大臣志刚等。奏、变通额设备用马匹。

  • 卷六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九雍正六年五月上谕三十三道初一日江苏巡抚陈时夏题报松江府知府周中鋐等督筑险工被水淹毙奉上谕据奏松江府知府周中鋐山清里河营把总陆章因督夫填埽覆舟溺水身故殊为可悯其应加

  • 卷六十三水师一·冯煦

    长江水师官制长江水师西起湖北荆州,东界江苏江阴,上至湖南岳州,下至江苏崇明,绵亘五省,包络湖浸。凡为营二十有二。省志原作二十八。分立五标。设总兵官四,而统辖于长江提督。副参游以下巡抚节制。计安徽除提标中营外,曰安庆

  • 国风·郑风·佚名

    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

  • 卷五蕃后·汪辉祖

    裕后有本欲求子孙繁炽久长,谋积聚,图风水,皆末也。其本全在存心利物。肯受一分亏,即子孙饶一分益。创业之家,多由赤手;成名之子,半属孤儿,并不恃祖父资产。昔有人谈宦缺美恶者,余笑曰:“缺虽恶,总胜秀才课徒。吾未见官鬻妻

  • 卷九十·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九十     宋 程公说 撰四夷附録第三介         淮夷山夷         濮夷夷虎         羣蛮肃慎介今宻州胶西县杜日东夷国僖公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冬介葛卢

  • 中国的僧教育应怎样·太虚

    ──二十七年春在汉藏教理院讲──  一  今天讲此题目,一、因前次考试院长戴季陶氏来山主荐班禅大师,曾恳切地对我谈过,他深信住持佛教必要有真正的出家僧众,因为佛法是要实行实证到的,不光是学理的研究。他很希望我能

  • 入楞伽经卷第十·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总品第十八之二  依诸佛住持  诸愿力清净  受职及三昧  功德及十地  虚空及兔角  及与石女儿  分别法如是  无而说名字  因熏种世间  非有非无处  能见得解脱  解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四·智圆

    宋钱塘沙门释智圆述如日下日喻法界体。照喻法界法。高山喻菩萨。如聋下喻小机。在华严座不得大益。聋故不能闻大。哑故不能说大。隐其下初约隐身。次约隐法。初文者。神德舍那身丈六释迦像。覆如下明隐法。如来藏者圆

  • 岛夷志略·汪大渊

    亦称《岛夷志》,海外游记。作者元汪大渊,字奂章,江西南昌人。1341年(元至正元年)以后,曾两次随商船浮海游历数十国,并曾亲临台湾。1344年前后根据旅行中见闻完成此书,计一百条。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至正间曾两附

  • 曲话·梁廷枏

    古典戏曲论著。5卷。清人梁廷枏著。卷1系一部戏曲目录集。卷2、卷3是对戏曲作家和作品的评论。卷4是有关戏曲曲谱格律的论著。卷5专论戏曲音韵。其中以2、3两卷价值较高。1、4、5卷涉及的内容前人多有阐发,2、3两卷系

  •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佛告阿难,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佛为说咒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