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
张国维列传
张国维,号玉笥,金华东阳人。天启壬戌进士,授番禺令。以卓异,考入刑科给事中;昇太常寺少卿。
崇祯甲戌,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国维甫受事,流贼犯安庆,参将唐某受贼绐,败绩,全军覆没;报至,国维方壮年,一夜鬚鬓为之顿白。国维亲督兵至安庆,见司道史可法,与语,奇其才;具疏请安庆添设一巡抚,即以可法任之。国维知人、善任使,抚吴八年,贼不敢犯境。
庚辰,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吴人生祠之虎丘山。是时山东大饑,石米八两;三吴价三两,国维以应天所属河工银尽籴米运济宁,每石加水脚五钱,除籴米完河工外,每石尚羡米四两五钱。遂设粥厂十余处,分布远近,命官董其事,所全活者以百万计
贼首李青山聚众数万,杀逐官吏;国维讨平之,献俘于朝。天子嘉其能,荫一子世锦衣千户。
壬午冬,北兵破蓟州,山东兖州等府一时陷没,德、鲁二藩受祸独惨;廷臣议堪任本兵者,佥与国维,遂奉命星驰赴京受事。总督赵光抃出师罗山,与北兵战大败,折兵二万余;周延儒当国,抑不以闻。是时兵科缺员,国维题龚鼎孳等六人,蒋拱宸恨不与。及拱宸为御史,谓西协地六百里,国维设防止五百里;疏凡七上,百计挠之,使不得任事。癸未二月,周延儒视师无功,与国维俱放归。冬十一月,国维以罗山事被逮;舟过吴门,士民号哭于枫桥,大声问「谁是锦衣卫官校船」?国维恐有变,解缆亟行,得散去。至京,下诏狱,山东、南直民为国维叩阙讼冤。诏曰:『张国维本当拟辟,念其抚吴、治河有功,着吏部议用』。遂以原官往浙直募兵催饷。
国维行十日,而遂有三月十九之变。国维星夜抵浙,料理勤王。五月,得精兵三千,至镇江欲渡,正值弘光登极南都;国维念新君践祚,必为先帝发丧、起兵北伐,乃至留都,欲与史可法合兵以出。朝见弘光,遂以国维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协理戎政。国维见马士英,议多不合;因循半年,遂以葬祖母告假谢事。
乙酉五月,南都复陷,七郡瓦解;闻郑遵谦起义于绍兴、台州诸缙绅奉鲁王监国。国维至台州,朝鲁王。晋少傅、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命其归东阳,集兵到钱塘守江,派汛长河头。时绍兴富户以助饷受累,国维并不打粮送札;以东阳世产与富户邻者,以原券与之。计其数,令出壮士数人、备衣甲器械,抵价若干;自某日至某日给粮,抵价若干。以土着之家,养不逃之兵;以应出之价,收难得之产:不动声色,而兵食俱足。唐王正位于福建,诏至浙东,加国维东阁大学士,敕辅鲁王监国;廷臣多欲开诏,国维曰:『继大统者,世治先嫡长、世乱先有功。唐殿下提兵北伐,则国维当为前驱;若止为闭户天子,反以官爵分浙东办卤之心,则恢复无期,中兴何日?是太祖高皇帝之罪人也。不敢奉诏』!手敕凡七至,而国维终不发;谓使臣曰:『张国维但知今日江上收文武人才、治战守具为急,不知东阁大学士为何官!可即以此语报唐殿下』。国维兵虽不出打仗,而沿江深沟高垒,多置木城、株橛,防守甚坚。
丙午五月二十八日,北骑渡江,各营拔寨走;国维遂归东阳,守陷阬岭。六月,贝勒发兵入闽,道东阳,将抵陷阬岭;国维邀东阳令吴琪滋至,谓曰:『吾乃大臣,今日以死报国!天气正炎,若形骸腐烂,不可辨识;则谓吾逃,必贻祸此地。故特相邀,视吾死耳』。吴令涕泣。国维命取白绢一幅,制诗三章:一曰「负国」、二曰「念母」、三曰「诫子」。楷书毕,又顾其僕曰:『有佳箑否?吾欲留诗赠一故人』。其僕曰:『无有』。国维遂署绢尾曰:『大明遗臣张国维绝笔』。冠带北面叩头,谓其僕曰:『吾死于王事,礼也。后兵将在东阳者,皆因我而及于难;我死,可舁尸诣门一谢之云:「今生无以相报也」!向太夫人,勿言我死,止言遁去。可仍坐我于中堂,俟达官见,始可殓耳』。遂赴水。甫入水,未一刻,家人急拯之,而气已绝;享年五十有二。北骑至,围国维宅;国维尸坐厅事,面色如生。北兵见,有叩头者,有痛哭不已者;同伙问之,则多济宁人,皆向年食其粥以活者。国维殓后,殡于郊外围亭。踰半月,有北兵数十人驱妇女宿其园;夜半起厕,见堂皇灯火如昼,有白鬚绛袍者南面坐,绕座兵卫皆列刀戟。北兵大呼,遂不见;始知国维灵爽不散。北兵起,叩头柩前,仓皇徙去;后相戒,无复敢入者矣。
桂王承大统,謚国维曰「文忠」。国维长子世凤,挂平胡将军印,封武康伯;不受。次子世鹏,官尚宝司卿。北兵索之,匿不出;下令曰:『再不出,则杀祖母』!鹏始就缚。世凤为北兵所杀,世鹏繫狱。张存仁自闽归,道金华;百姓数万人遮马前,为世鹏号哭请命。存仁曰:『其父之为人,吾在辽左,即耳其名』。到杭,即释之。
石匮书曰:『张国维长厚忠诚,其乡人与天下人称之者,如出一口。扬历所至,其所以得此于人者,良亦不易矣。乃时当阳九,南北枢衡,两俱不究其用;而监国一出,尤属强弩之末。后至北骑渡江,人乃咎国维之不受唐诏。夫天方纵敌长驱,即唐、鲁合支,亦不能久;而国维之却诏拒唐,拳拳为鲁,总亦见其长厚之一端也!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杨仲良 ●卷下(起建炎元年七月一曰止八月十八曰)·李纲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六·王称 卷二十二·沈德符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纪昀 卷十六·傅恒 卷二十七·佚名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陈寿 王羲之传·房玄龄 昔班传·宋濂 卷二十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七十·吴楚材 卷之四·佚名 四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