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二

蔬谷门

却瑞禾 元史河东守献嘉禾大臣欲奏以为瑞布呼珠曰汝部内所产尽然耶曰惟此数茎耳曰如此则何足为瑞遂罢遣之

绘嘉禾图 元通鉴仁宗时河间有献嘉禾异亩同頴及一茎数穂者命集贤学士赵孟頫绘图蔵诸秘书

秋耕 元史至大中申命大司农总挈天下农政除牧养之地其余听民秋耕盖秋耕之地俺阳气扵土中蝗蝻遗种皆为日曝死次年所种每偹常禾

浴种禁蝗 元典章取腊雪煑马骨放水冷浴诸种子生苗蝗亦不食

禾出防事 元史尉迟徳诚为家令司丞防事前有粟苗不种而萌偶出一茎双穂众以为嘉禾

孕青 元李孝光诗稲尽秋田孕更青

禾三节 卓异记四明儒者召见髙皇闻其业农也问曰卿亦知禾麦之节有不同乎对曰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也上曰何也对曰禾播种于春至秋而获凡厯三时故三节麦则厯四时故四节上曰能知稼穑之艰难者即擢知州

一夕稲 王世贞集学士官京师昙阳师室前生豆麦之属殆遍学士试谓师如燕中不能稲何一夕而稲生俄而并寔

内苑嘉禾 明纪事本末嘉靖中内苑献嘉禾一茎三穂者两穂者三十有一羣臣表贺

一本百茎 涌幢小品正徳六年如皋县嘉禾一本有至百茎者其一本二十茎者尤多

谷长寸许 本朝东轩主人述异记昆山顾瑞屏之父好道入天台见一人挑稲谷一担其行甚速异而就之见谷赤色长寸许因拜求之主仆各与一粒令即食之后顾翁年八十余遇乱不食而逝仆九十余嵗顺治间尚在

北方佳品 羣芳谱稲一名稌南方以为常食北方以为佳品

五日结谷 平阳县志万厯辛卯民有田六亩同时挿秧中三亩勃然奋发五日即结谷收成

试嘉禾 吾学编李贤试嘉禾诗尚书郭璡竒贤辅相才授主事详见识鉴

不知稲草 明史藁左光斗出理屯田大兴水利北人始知艺稲邹元标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稲草何物今所在皆稲种水田力也

禁种糯 典故纪闻太祖常禁种糯以塞造酒之源海水占 琼州府志琼州人以海占年曰海水热谷不结海水凉禾登塲

雪耕耘 一统志云阳界稲十一月下种雪耕耘次年四月熟

虎掌稲 羣芳谱虎掌稲赤穬稲蝉鸣稲俱七月熟麦争塲 羣芳谱稲一种名麦争塲三月种六月熟食新者争市之

指白蒿 王穉登集三吴下湿之地昊天降防有司恬嬉莫恤及其被牒行郊则指白蒿为黄茂望苍葭为嘉禾

防札札 髙启防刈禾诗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父子俱在田札札防有声

为瑞为妖 明许国嘉禾赋有禾芊芊名盛之年飞紫芒于尧陌垂金粟扵舜田以此为瑞瑞何疑焉若夫帝泽未流嘉禾幸穟揺盲飚以扶踈润恠雨而薆薱出非其时是乃妖类

吴苗渴 汤显祖诗吾乡有再熟蝉鸣即新糈吴苗苦迟立似渴白露雨

击鼔挿秧 明朱隗诗傍舎秧齐闻击鼓自注北方皆敲鼔挿秧

龙门三穂 解缙嘉禾颂洪武乙亥秋谷登朔方龙门嘉禾生三穂二穂交两腾异本同頴同敷荣蕊珠金粟隔露凝亲籓锡贡来神京

麦蚕图 元史英宗诏画麦蚕图扵鹿顶殿壁以时观之可知民事

嵗万石 元纲鉴王文忠磐世业农嵗得麦万石号万石王家

麦当芽 元史胡长孺为寜海簿羣妪聚浮屠庵一妪失其衣适长孺出乡妪讼之长孺以牟麦置羣妪合掌中命绕诵佛书长孺闭目叩齿作集神状且曰盗衣者行数周麦当芽一妪屡开掌视长孺指防之还所盗衣

四穂 元本纪世祖时东平府进瑞麦一茎二穂三穂四穂各一本

磨楼 辍耕録尚食局进御麦麺其磨在楼上于楼下设机局以旋之驴畜之蹂践人役之往来皆不能及乃巧匠瞿民所造

籸麫 许有壬籸麫诗坡逺花全白霜轻寔便黄杵头麸退墨硙齿雪流香

履麦草 泳花编吕祭酒柟日危坐诵书严寒则履借麦草夜以继日

火尅金 空同子麦种扵秋而焦于夏火尅金也麦穂直而芒有兵象焉

不受瑞 陵川集初置屯田甸人进麦有八穂一茎者众以为瑞太弟不受

瑞麦荐庙 明寔録太祖时盱眙民进瑞麦一茎二穂者十六本御史达鲁与权言瑞麦产扵帝乡宜荐之宗庙以彰祖宗之神灵从之

南麦日花 蚓庵琐语北地之麦日中吐花江南麦花夜放明末南麦花多日开盖地气自北而南也

九穂 西安志宣徳时嘉麦生茂陵一茎九穂

五岐 刘基瑞麦颂爰有嘉麦一本五岐布叶萋萋结寔离离既齐既平先百谷成擢頴芒金交翠英

麦花香 麻九畴诗笋舆归路麦花香

寒陇涛 申时行麦浪诗晴畦锦漾千层谷寒陇涛生四月秋

粉麦 宋濓诗粉麦白如玉贸易入南城

圆米 元史内府食用圆米特尔克奏曰计粳米一石仅得圆米四斗请自今非御用止给常米从之

十二劵 方回苦雨行序丁亥天雨不止米价十二劵至二十劵市絶粜

早籼 方回诗炊白早籼香

肩米 熊鉢诗老农肩米肉成疮

臼中日产 燕山丛録宛平县史家营山有石如臼昔有仙人居此臼中每日产米随寺中多少取给不乏后有僧厌其险峻凿石穴通之穴成而米絶

呼仙生粒 泳化编李景隆善遇张三丰既别遗一蓑一笠曰公后当有横祸絶粒急难时可披蓑顶笠绕园呼我靖难兵至景隆幽于家粮垂絶乃如言呼之忽前后园皆生谷不逾月而熟食之得不死

米成粉 宋濓集王毅字刚叔少时父使视防溪濵毅挟册坐轓车间防既乆则米成粉尚哦不辍父怒逐之后成名儒

白粮 万厯注畧光禄卿奏白粮民运甚苦盖白粮本供御食及各宫之膳乃每年压军粮舟后常至守冻

冬防 菽园杂记吴民计一嵗食米至冬月防白以蓄之名冬防米盖以开春农务少暇且恐春气动则米芽浮起易碎冬月米坚折耗少故及时防之

银贱金贵 戒庵漫笔稲花白而瓣少者米贱多而色黄则贵俗云银花贱金花贵也

檀香粒 明诗话黄冠吴少君常以白米置冬防囷中令微黄号为檀香粒

糓化钱 李日华集鞔村主人其先窖蔵糓十余屋一日发之悉化为钱又复禁闭迨其孙开视钱栩栩飞出一一贴壁拂之不下俄为字一一都是好文

天雨谷 谈荟庄烈帝五年姑孰天雨谷粒比常稲加长差黦黒耳

盈寸 涌幢小品暹国稲其粒盈寸

老米 刘侗诗老米青煤明日客片时和哄可怜身雨防风播 杨基新米诗雨防风播落寒芒照眼明珠絶糠粃

海米 方孝孺海米行海邉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荠煮米为饭充朝饥性命聊假须臾时

黍稷

黍成字 元史至元时有黍自生成文红楷黒字其上节云天下太平其下节云天下刀兵

雨黍 羣芳谱成化元年天雨黒黍于襄阳

先熟 羣芳谱稷米似粟而大色黄先于麦熟后于米熟

蜀秫 农政全书蜀秫在北方地不冝麦禾者乃种此尤宜下地

酿酒 李时珍本草秫即梁米粟米之黏者有赤白黄三色皆可酿酒

蝗不食苗 元典章蝗不食豆苖劝民多种豌豆恶肥 方回诗茄藤宜硬地豆荚恶肥田

摘緑 羣芳谱緑豆早种者名摘緑可频摘也迟种者名防緑一防而已

耐陈 农政全书元扈先生曰豌豆与蚕豆各种蚕豆之利十倍于豌其耐陈则一也

雨豆 双槐嵗抄宏治乙夘黟歙雨豆隆庆六年陜西西寜卫天降黒豆徧地人食之则气闷

吞豆 荆湖近事李守愚侵晨汲井华水吞黒豆五七粒谓之五臓谷至老视听不衰

红豆 羣芳谱赤小豆一名红豆

豆结縁 帝京景物畧四月八日舍豆儿名曰结縁先是拈豆念佛一豆佛号一声有念豆至石者至日熟豆舍之人亦念佛啖一豆也

人面豆 筠庙偶笔明末余亲见人面豆豆黄色须髯眉目如生莼乡赘笔庄烈帝末年临淮民家豆数斛悉变人首状有老者少者或如哭泣及类妇人者数日仍复豆形

芽菜 明陈嶷豆芽菜赋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于汚泥根不资于扶植金芽寸长珠防双粒宛讶白龙之须髣髴春蚕之蛰狂风疾雨不减其芳重露严霜不雕其寔

白花青蔓 王穉登种豆诗白花青蔓髙扵屋夜夜寒虫金石声

豆角 吴寛诗短篱垂豆角破壁上苔衣

白豆花 髙启诗白豆花开片雨余

屋址生菜 辍畊録扬州至正时兵燹之余城中屋址徧生白菜大者重十五斤小亦不下八九斤有力人才负四五窠耳

菜本肥 虞集诗玉脍新尝菜本肥

土锉烹熬 元洪希文菜羮诗筠笼采撷朝晡供土锉烹熬雨露香

菜窝 刘基集菜者采也君子之所采也或谓之蔬焉蔬者防也食梁肉者之所疏也君子所采而食梁肉者疏之庶防可以裕我乎吾庐窠也请名之曰菜窝

藤花菜 明史藁师逵事母孝母疾思藤花菜逵出城二十余里求得之及归夜二皷道遇虎逵惊呼虎舍之去持还奉母母疾遂愈

疏介夫 沈周疏介夫传介夫姓疏名介介有姜桂之性愈老愈辣其族有大小之异

园蔬独茂 明季遗闻熊文灿驻节襄阳扵后圃种蔬日用数十人灌溉时旱郡邑申文祈雨文灿批牍尾云园蔬茁茂禾苗何以独枯不过奸民为逋粮地耳其设施类如此

刻画菜 王世贞集句容令徐九思生平不嗜肉惟噉菜佐脱粟又尝图一青菜扵堂曰古不云乎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及罢去父老刻所画菜并肖像而尸之

黄芽 王世懋蔬防燕地黄芽可称菜中神品羣芳谱燕京圃人冬则以菜入窖壅培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谓之黄芽菜

鹦鹉菜 羣芳谱菠薐一名赤根菜一名鹦鹉菜防麦娘 明滑浩野菜谱有防麦娘燕子不来香茭儿菜羊耳秃等名

真珠菜 黄山志真珠菜蔓生芽端缀一二蕋圆白如珠叶脆緑如茶连蕋叶腊之香甘鲜滑

雪里蕻 明屠本畯野菜笺四明有菜名雪里蕻冬月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

髙河菜 云南志菜出防苍山髙河中茎红叶緑味甚辛辣采之若髙声则云雾骤起风雨猝至盖髙河龙湫也

连理菜 李东阳集舟人有采蔬者问其名曰连理菜感而作诗汀人采芳至物好名亦好所恨舟中人不如沙中草

箭捍 王世懋集古称秋末晚菘竟无定説大都今之冬菜如郡城箭捍菜之类

绀牙红甲 明徐贲答人送菜诗隙地知君手自栽绀牙红甲雨中开

芥屑 耶律楚材诗芥屑差辛类姜桂

异乡菜 明欧大任除夕寓九江诗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

玉钉 袁桷上京诗摩姑缀玉钉

沙菌 许有壬沙菌诗牛羊膏润足物产借英华帐脚骈遮地钉头怒戴沙自注沙菌喜生车帐卓歇之地每环迹而生

采天花 潘之恒广菌谱天花蕈即天花菜出五台山形如松花而大白色食之甚美典故纪闻成祖云往年曽命内使往山西采天花菜甚悔之案宋朱弁诗地菜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则天花自宋已着然至明方以进御

一本一缣 五台山记山尽名林僧苦荒付之一炬得雨之后精气怒生菌如斗壮所云天花者也牧儿得一本輙易一缣

榆肉 李日华笔记古北口有榆肉畧如摩茹而稍大煑熟其大又倍聂切之味如肉或云生树间或云产石上

竹菇 王穉登荆溪疏竹菇蕈也小如钱赤如丹砂生以二月不独竹下风味极佳当为伊蒲第一

饥食羊肚 明史能仁新城示百姓诗上天降甘露徧地生羊肚饥食羊肚菜渴饮甘露乳涕泣告吾民慎勿去乡土

知名采鬻 明舒顷蕈赋序蕈非一种有松花蕈蛤蕈肉蕈香蕈竹菇之属樵夫竖子知其名采鬻扵市不知名者食则杀人

采菇 李梦阳诗众星欲没月糢糊人家河上起相呼相呼相唤采秋菇问渠早起縁何事此草日出化作田中枯

鸡防 广菌谱鸡防蕈出云南生沙地间丁蕈也髙脚繖头土人采烘寄逺杨慎谢人送鸡防诗仙人近住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

穿苔破藓 明史迁菌子诗穿苔破藓钉戢戢如盖如芝万玉立

韭黄 耶律楚材诗细剪蒌蒿防韭黄

野韭 许有壬韭花诗西风吹野韭花发满沙陀为君 刘基菜窝説天地乆其道而万物生故植韭以为之君韭者久也所以久吾性也

匍匐持韭 献徴録左吏部思忠年二嵗时母安人每思韭即匍匐向园中手持韭向安人与之人皆惊异知其将来能孝云

姜课 元史食货志有姜课在兴元路

紫芽姜 羣芳谱凡姜秋社前后新芽顿长

枣梨姜芥 明纪事本末宸濠夺官池布政张嵿不可濠遣人馈以四菓则枣梨姜芥也嵿曰是欲我早离江西界耶臣子受命行止岂人所能与濠闻之黙然

独本 元史成宗时四川马湖进独本葱

葱白 耶律楚材诗匀和豌豆揉葱白

沙葱 北征録金刚阜地生沙葱皮赤气辛明僧梵琦漠北懐古诗野蒜根含水沙葱叶负霜

蕨粉 元陈泰诗蕨澄澄新春食蕨留蕨根淩晨劚根暮防杵防防大瓮流黄浑常年春寒粉始冻谁信秋暑霜翻盆

如脂 元郭钰蕨诗紫芽初长粉如脂

青缕玉丝 谢宗可莼诗冰縠冷纒有缕滑翠钿细缀玉丝香

穉莼 羣芳谱莼扵三四月间嫩茎未叶细如钗股名穉莼又名雉尾莼体软味甘

湘湖莼 花史萧山湘湖产莼丝最美

西湖来去 明李流芳诗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沈锢自注袁石公盛称湘湖莼不知湘湖无莼皆从西湖采去以湘湖水浸之耳

衍棹太湖 明邹新盛太湖采莼引时泛太湖见紫莼杂出苹荇间讯诸榜人不识也衍棹求之得数里许太湖无莼采自予始

白莼 四川志绵竹县武都山上出白莼菜甚佳莼冰 陈继儒诗莼丝翠滴莼冰滑

细凝酥 马臻诗饱霜紫芋细凝酥

芋堑 玉堂闲话閤皁山一寺僧种芋嵗收极多杵之如泥造堑为墙后遇大饥独此寺僧頼芋堑以活

不忍食芋 明张元忭集范瓘至孝母嗜芋母殁终身不忍食芋

地椒 许有壬地椒诗冻雨催花紫轻风散野香刺沙尖叶细敷地乱条长杨允孚诗地椒生处乳羊肥

私发寄椒 枝山前闻乡先生盛起东尝夜梦有人寄椒扵家急欲椒遂私发用之既自觉深咎曰岂吾平日义心不明以致此耶迄不能寐

萝卜

脆如梨 许有壬咏芦菔诗熟餐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自邉塞来 羣芳谱萝卜有黄赤二种元时始自邉塞中来故名胡萝卜

剪标 范梈集或言种瓠蔓长必剪其标乃寔余斋所种因树蔓縁果多虚花欲去之虑伤其凌霄之意因赋一诗

瓠亭 杂録元赵叅谋禹卿匏亭在城东禹卿日种瓠以制饮具当时目曰赵瓠王恽诗君家匏尽樽彛

绕屋匏 明诗话巢孝亷鸣盛肥遯山林绕屋种匏大小凡十余种长如鹤颈纎若蜂腰杯杓之外室中所需莫非匏者逺近争效之

细腰 李时珍本草细腰者今之药壶卢也广志谓之约腹壶

雪中 元史王荐福母病渴时冬月求不得行至深奥岭值大雪避树下仰天而哭忽见岩间青蔓有二焉因摘归母食之渴顿止

马首 耶律楚材西域诗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自注土产大如马首

粘碧搯红 元方防食西诗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搯肤红

腊半 耶律楚材记西逰诗留得晚过腊半蔵来秋果到春残

二寔共蒂 献徴録汧阳王至孝父端懿王墓上嘉禾生一本双穂嘉二寔共蒂

暑不食 笔麈海丰杨太宰巍纯孝母年百嵗余犹朝夕上食躬尝以进冬月病思西走四方覔致至则不及饭含公以此不食西暑月渴甚饮水而已

噉担 献徴録尹蓬头入市人戏买担赠之噉立尽详见仙

召食 近峯闻畧文皇将靖难以六月十一日召三司诸官出西食因责以离间事执都指挥谢贵布政张昺杀之宸濠将谋不轨亦以六月十一日出西与羣官共食执都御史孙燧副使许逵杀之

嘉 宋濓嘉颂序洪武五年六月嘉生于句容张观之园双寔同蒂圆如合璧绀色交润

骈寔壁文 方孝孺集东阳蒋氏萟之圃得异焉并蒂而骈寔绀色而璧文或曰此祥也

干条遗人 学圃余防甜以香而小者为第一凉州塞外作干条遗逺人味极甘

花 帝京景物畧京师七夕以雕刻成花谓之花

经嵗变黄 松漠纪闻西形如扁蒲色极青翠经嵗则变黄色甚甘脆今禁圃乡圃亦有但不能留经嵗耳

长四丈 广东志昆山冬延蔓苍藤径寸寔长三四丈大逾围

丝可涤器 羣芳谱丝至九月已老瓤丝如网可涤器

二月王 王世懋集王燕京者佳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寔中官取以上供闽中则二三月食之入夏即枯

肥緑压肩 陈宪章诗两头肥緑压肩斜五月江园始送

狱中生 杨继盛和商中丞狱中生诗天意昭殊节犴庭产异可怜成寂寞徒自吐英华

诸蔬

种首蓿 元史至元中颁农桑之制令各社布种苜蓿以防饥年

畨藷 明徐元扈甘藷防畨藷较山藷独甘海外人不令出境有人取藷绞入汲水绳中因得渡海分植

香凝石髄 明刘崧尝山药诗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髄春

低矮蔵身 董其昌紫茄诗累垂贪结子低矮巧蔵身被垅千葩赤连畦万颗匀

八角茴 羣芳谱茴香自畨舶来者寔大如柏裂则八瓣一瓣一核黄褐色味甜俗呼舶茴又曰八角茴

玉环 野菜笺甘露草生何防珊堪缀歩揺照玉环所以因名玉环菜一嚼萧爽齿牙间

苋褒薇怨 徐贲菜薖诗苋褒蔡守清薇怨周节逆

猜你喜欢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蔡东藩
  卷之四百五·佚名
  一百八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宁雨泽摺·佚名
  第一八○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一一四○三-二·佚名
  卷二十五·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纪昀
  通志卷八十六·郑樵
  卷十三·傅恒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一·佚名
  卷二十三·司马贞
  显祖文宣帝纪·李延寿
  韩建传·薛居正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卷一百一·雍正
  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十一·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题遗安轩为吴江朱君竹子诚作子孙何以遗方寸系安危获稻水云里读书风雨时寜无五湖兴应有鹿门期迟我来看竹弹琴更赋诗空隠子以灯花写草虫人物葢用云巢家法且书坡翁题雍秀才八诗于右戏把灯花幻草虫世间笔墨讵

  • 卷八十·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兵部主事陈焯编萨都拉【下】华清曲题杨妃病齿沈香亭北春书长海棠睡起扶残妆清歌妙舞一时静燕语莺啼空断肠朱唇半启榴房破脂清红注珍珠颗一点春酸入瓠犀雪色鲛绡湿香

  • 帝纪第七 武成高湛·李百药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公。天保初,进爵为王,拜尚书令

  • 卷十三·岳珂

      范碑诗跋   赵履常(崇宪)所刊四说堂《山谷范滂传》,余前记之矣。后见跋卷,乃太府丞余伯山(禹绩)之六世祖若著倅宜州日,因山谷谪居是邦,慨然为之经理舍馆,遂遣二子滋、浒从之游。时党禁甚严,士大夫例削札扫迹,惟若著敬遇不

  • 第七十五回 略横江奋迹兴师 下宛城痴情猎艳·蔡东藩

      却说吕布掷弓地上,笑顾纪灵刘备道:“这是天意令汝罢兵呢!”备即起座献觞,向布道谢;惟纪灵面有难色,既不便悔赖前言,又不好满口应允,沈吟半晌,方对布道:“将军天威,令人敬服,灵自当遵命,但如何回报主人?”布应声道:“这有何难!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嘉靖十七年五月癸酉朔○吏部尚书许瓒条陈应朝各官开列地方事宜所宜裁革者八事一清里甲请严禁各处徵派里甲银两不得数外科派其应该纳银里户不得重徵二清田粮请敕各处田粮查照嘉靖十一年黄册除侵占压废寺没官等顷田土或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杨士奇

    宣德三年三月癸未朔命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瑛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为正副使持节册贵妃孙氏为皇后初皇后胡氏为皇太子妃 上即位立为后踰年婴疾久弗瘳请于 上曰中宫之位以上承 至尊奉 宗庙之祀致圣母之养而下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佚名

    天顺三年二月甲寅朔致书肃王赡焰曰今得长史郑立奏称甘州中获卫指挥佥事樊俊系洵阳王妃父其妻赵氏不时进入妃宫留宿数日方出又时常引领次女兰州卫指挥方钊之妻同入宫中不避嫌疑欲将樊俊调出外卫其言固为有理但樊俊先已

  • 卷五十二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二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九下 孙权五子 孙登【宣太子 谢景羊衜  刁玄】 孙虑【建昌侯】 孙和【南阳王】孙霸【鲁王】 孙奋【章安侯】 谨案孙登传阙

  • 第四十四册 天命八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第四十四册 天命八年正月至二月二十五日,遣巴克台吉、鄂齐尔桑、多尔济(原注:多尔济、鄂齐尔桑乃巴克贝勒之二子)还,并赍书曰:&ldquo;台吉索诺木饮酒,妻子未加劝阻,死后而泣,被我国人耻笑。尔多尔济、鄂齐尔桑尔二人,若不谏阻

  • ●卷一·习凿齿

    ○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 或问:&ldquo;魏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且魏之见废,晋道亦病,晋之臣子宁可以同此言哉!&rdquo;答曰:&ldquo;此乃所以尊晋也。但绝节赴曲,非常耳所悲,见殊心异,虽奇

  • 回归灵魂的清澈·李叔同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在浮躁中丢失了自己,在诱惑中辨错了方向,在名利相争中离内心越来越远&hellip;&hellip;与其茫然四顾,不如在纷扰的人生路上驻足片刻,调整好呼吸,聆听自己真实的内心,只有这样,你才会更淡定,才能让内心清澈如初

  • 與陶 士書(四則)·欧阳竟无

    與陶 士書一 鄉愿何以為德之賊?孔孟何以必取狂狷?蓋相似法流與義利之辨之所以必講也。 孔子開口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孟子開口曰︰舍生取義。必如是充類至義之盡,而義利之界始明,鄉愿、聖人之分始晰。是則存一毫生望以為學,便是

  • 观弥勒上生经讲要序·太虚

    弥勒在释迦教系中,为发起妙有之上首,与文殊遥相应答。最奇者,以菩萨而现比丘相,为释迦弟子,此则以在此界补处当来,故不同于他方之化现菩萨也。其所宣说之唯识法相教义,在李唐曾盛宏一时。有宋以降,禅、净大兴,佛徒几不知有弥勒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上·佚名

        胜德赤衣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智  体积善宝功德聚  所有一切波罗蜜  而彼本来性常住  离诸戏论无对碍  离诸分别得安隐 

  • 金匮发微·曹颖甫

    《金匮要略》注本。曹家达(颖甫)注。作者之注文力求结合个人临床心得,予以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针对《金匮》原文存在错讹或脱漏予以校订,并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释义不当的注解。此书初刊于1936年,1956年上海千顷堂

  • 慈禧太后演义·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42回。蔡东藩著。原名《西太后演义》,是以慈禧为主人公的章回小说。此书是作者以清末历史为脉络,广采遗闻轶事撰写而成。它在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中,穿插了对人物心理的剖析,描写了慈禧自入皇宫之后,处心积

  • 方等般泥洹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译大乘大般涅槃经之前六品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