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 

或问:“魏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且魏之见废,晋道亦病,晋之臣子宁可以同此言哉!”答曰:“此乃所以尊晋也。但绝节赴曲,非常耳所悲,见殊心异,虽奇莫察,请为子言焉。” 

“昔汉氏失御,九州残隔,三国乘间,鼎跱数世,干戈日寻,流血百载。虽各有偏平,而其实乱也。宣皇帝势逼当年,力制魏氏,蠖屈从时,遂羁戎役,晦明掩耀,龙潜下位,俯首重足,鞠躬屏息,道有不容之难,躬蹈履霜之险,可谓危矣!魏武既亡,大难获免,始南擒孟达,东荡海隅,西抑劲蜀,旋抚诸夏,摧吴人入侵之锋,扫曹爽见忌之党,植灵根以跨中州,树群材以翼子弟,命世之志既恢,非常之业亦固。景文继之,灵武冠世,克伐违贰,以定厥庸,席卷梁益,奄征西极,功格皇天,勋侔古烈,丰规显祚,故以灼如也。至于武皇,遂并强吴,混一宇宙,乂清四海,同轨二汉。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廓九域之蒙晦,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而推魏继汉,以晋承魏,比义唐虞,自托纯臣,岂不惜哉! 

“今若以魏有代王之德,则其道不足;有静乱之功,则孙刘鼎立。道不足则不可谓制当年,当年不制于魏,则魏未曾为天下之主;王道不足于曹,则曹未始为一日之王矣。昔共工伯有九州,秦政奄平区夏,鞭挞华戎,专总六合,犹不见序于帝王,沦没于战国,何况暂制数州之众哉!威行境内而已,便可推为一代者乎! 

“若以晋常事魏,惧伤皇德,拘惜禅名,谓不可割,则惑之甚者也。何者隗嚣据陇,公孙帝蜀,蜀陇之人虽服其役,取之大义,于彼何有!且吴楚僭号,周室未亡,子文、延陵不见贬绝。宣皇帝官魏,逼于性命,举非择木,何亏德美,禅代之义,不同尧舜,校实定名,必彰于后,人各有心,事胡可掩!定空虚之魏,以屈于己,孰若杖义而以贬魏哉!夫命世之人,正情遇物,假之际会,必兼义勇。宣皇祖考立功于汉,世笃尔劳,思报亦深。魏武超越,志在倾主,德不素积,义险冰薄,宣帝与之,情将何重!虽形屈当年,意申百世,降心全己,愤慨于下,非道服北面,有纯臣之节,毕命曹氏,忘济世之功者也。 

“夫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籍;立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是故汉高禀命于怀王,刘氏乘毙于亡秦,超二伪以远嗣,不论近而计功,考五德于帝典,不疑道于力政,季无承楚之号,汉有继周之业,取之既美,而己德亦重故也。且汉有系周之业,则晋无所承魏之迹矣。凡天下事,有可借喻于世古以晓于今,定之往昔而足为来证者。当阳秋之时,吴楚二国皆僭号之王也,若使楚推鄢郢以尊有德,阖闾举三江以奉命世,命世之君、有德之主或藉之以应天,或抚之而光宅,彼必自系于周室,不推吴楚以为代明矣。况积勋累功,静乱宁众,数之所录,众之所与,不资于燕哙之授,不赖于因藉之力,长辔庙堂,吴蜀两毙,运奇二纪而平定天下,服魏武之所不能服,荡累叶之所不能除者哉。 

“自汉末鼎沸五六十年,吴魏犯顺而强,蜀人杖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万姓旷而无主。夫有定天下之大功,为天下之所推,孰如见推于闇人,受尊于微弱配天而为帝,方驾于三代,岂比俯首于曹氏,侧足于不正即情而恒实,取之而无惭,何与诡事而托伪,开乱于将来者乎是故故旧之封恩可封魏后,三恪之数不宜见列。以晋承汉,功实显然,正名当事,情体亦厌,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道于大通哉! 

“昔周人咏祖宗之德,追述翦商之功;仲尼明大孝之道,高称配天之义。然后稷勤于所职,聿来未以翦商,异于司马氏仕乎曹族,三祖之寓于魏世矣。且夫魏自君之道不正,则三祖臣魏之义未尽。义未尽,故假涂以运高略;道不正,则君臣之节有殊。然则宠道不以辅魏而无逆取之嫌,高拱不劳汗马而有静乱之功者,盖勋足以王四海,义可以登天位,虽我德惭于有周,而彼道异于殷商故也。 

“今子不疑共工之不得列于帝王,不嫌汉之系周而不系秦,何至于一魏犹疑滞而不化哉!夫欲尊其君而不知推之于尧舜之道,欲重其国而反厝之于不胜之地,岂君子之高义!若犹未悟,请于是止矣。” 

○临终上前论疏 

臣每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而身微官卑,无由上达,怀抱愚情三十余年。今沉沦重疾,性命难保,遂尝怀此,当与之朽烂,区区之情,切所悼惜,谨力疾著论一篇,写上如左。愿陛下考寻古义,求经常之表,超然远览,不以臣微贱,废其所言。 

○别周鲁、通诸葛论 

客问曰:“周瑜、鲁肃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周瑜奇孙策于总角,定大好于一面,摧魏武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鲁肃一见孙权,建东帝之略。子谓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为小人也。夫君子之道,故将竭其直忠,佐扶帝室,尊主宁时,远崇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与志违,躬耕南亩,遁迹当年,何由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邪。”客曰:“诸葛武侯翼戴玄德,与瑜、肃何异而子重诸葛,毁瑜、肃,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论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为之本,迹其致用之源。诸葛武侯龙蟠江南,托好管乐,有匡汉之望,是有宗本之心也。今玄德,汉高之正胄也,信义著于当年,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谁云不可哉!” 

猜你喜欢
  志第一 志序 历上·沈约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仁宗一·宋濂
  东汉会要卷十二·徐天麟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第四十六回 说韩信武蒯进策 划鸿沟楚汉议和·黄士衡
  卷之一千一百十四·佚名
  第四三谕光绪六年四月十日一一二○五-一三·佚名
  一四二二 左都御史纪昀奏查《性理大全》错误请旨换写分赔折·佚名
  七○三 谕孙士毅着赏给翰林院编修并进呈书籍与纪昀等一同列名·佚名
  四三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跋2·冯玉祥
  ·会奏审办盗匪附摺·丁曰健
  卷九十三·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卷9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叙·王骥德

      凡物,以少整,以多乱,故横议繁而一炬至,卷弜杂而五厄乘,人事滥则天概之,必然之势也。近代之最滥者,诗文是已。性不必近,学未有窥,犬吠驴鸣,贻笑寒山之石;病谵梦呓,争投苦海之箱。独词曲一途,窜足者少,岂非以道疑小而不争,窍未凿而

  • 第二十场·田汉

    [江边,船夫撑船等候,众官兵与刘芳等上。党仲升 (内唱[倒板〕)汉阳府领了太守命,(上,唱)来了英雄党仲升。当年钟相称大圣,专杀贪污均富贫。杨大哥立志救百姓,又在洞庭起义兵。岳飞无谋欠思忖,他把洞庭当敌人。该因是叛徒作内应,恼

  • 卷五十九 后秦録七·崔鸿

    姚泓 姚泓字符子兴之长子也孝友温和明识寛裕而无经世之畧又愞弱多病兴欲以为嗣狐疑不决久之立为太子兴每征伐游巡常留总后事博览经传尤善谈论雅好诗咏尚书王尚黄门郎叚章尚书郎富允文以儒术侍

  • 第八十三回 应电召辫帅作调人 撤国会军官甘副署·蔡东藩

      却说督军团递入呈文,待了两日,未见批答下来,料知黎总统不肯照允,遂向总理处告辞,陆续出京。行到天津,复在督军曹锟署内,开了一次秘密会议。适徐州张勋,亦有密电到津,邀各军长等同赴徐州,各军长又复南下,与张辫帅晤谈竟夕,彼

  • 卷之中·川口长孺

    承应元年壬辰(永明永历六年、鲁监国七年、清顺治九年),正月,永历驾在安隆(明史稿、行在阳秋)。成功攻海澄,降城守郝文兴,授左都督(郑成功传)。二月,清师破嘉定入钦,永和以琼州降。四月,清杀孙元允(行在阳秋)。成功转攻长泰。中提督甘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正统元年冬十月癸亥朔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敕缘边诸将曰比得边报阿台朵儿只伯人马自亦集乃路而东意者知我甘肃有备故避实以击虚尔甘肃以东至宣府将帅宜谨为备毋为所乘○先是镇

  • 卷之十三·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五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庚戌。两江总督端方奏、荐举陆军人材两江督练公所总参议记名协都统正参领舒清阿、军咨处副使正参领哈汉章、军学司司长正参领良弓滟<??兪>滟弓、军制司司长正参领易迺

  • 一百零二 曹寅奏陈地方雨水粮价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六月廿日,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南,伏读圣谕,仰见皇上神明洞察,不独督抚大臣,凡属臣工,敢不益加惕励,仰体圣心。 近来江南全省俱太平无事。自六月初二日

  • 通志卷八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周异姓世家第二越 赵 田氏越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苖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

  • 完颜匡传·脱脱

    完颜匡本名撒速,始祖九世孙。他曾替豳王允成干事,做他府上教读。大定十九年(1179),章宗十多岁了,显宗命詹事乌林答愿挑选品行忠厚谨慎、才学完备渊博的人,让他教章宗兄弟。过了月余,愿报告显宗说:“豳王府教读完颜撒速、徐王

  • 卷第十四·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四〈起天平十三年正月、盡十四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十三年春正月癸未朔。天皇始御恭仁宮受朝。宮垣未就。

  •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冯友兰

    本书第二章 说过,阴阳家出于方士。《汉书·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术数第一种是天文。《汉书·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

  •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

  • ●南阳了性坛语·神会

    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无上菩提法,诸佛深叹不思议。知识,既一一能来,各各发无上菩提心,诸佛菩萨、真正善知识,极甚难值遇。昔未曾闻,今日得闻;昔未得遇,今日得遇。涅经云:佛告迦叶言:从兜率天放一颗芥子,投阎浮提一针

  • 佛说琉璃王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迦维罗卫。释氏精舍。尼拘类树下。与五百比丘侍者阿难金刚力士楼由俱。于城中有舍夷贵姓五百长者。共为世尊造立讲堂。自相兴誓。讲堂成已。当请正觉于上设供。沙门梵志长

  • 大乘起信论义记下末·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第二对治邪执中有二。初就本总标。二别明障治。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二别中有二。初对治离。后究竟离。前中有三。先标数。次列名。后辨相。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

  • 贤识录·陆釴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陆釴编。此书为抄摘他书中有关明洪武年间杂事的一部集子。材料来源以《余冬序录》(明何孟春撰)为主,此外还录自《野记》(明祝允明撰)、《客座新闻》(明沈周撰)、《草木子》 (明叶子奇撰)

  • 从文自传·沈从文

    沈从文著。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7月初版,收入《我所生长的地方》、《我的家庭》、《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等回忆性散文18篇。作者曾自叙,他一生中“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