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三

    ◎地理三

  ○河南陕西

  河南《禹贡》豫、冀、扬、兖四州之域。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洪武元年五月置中书分省。二年四月改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府八,直隶州一,属州十一,县九十六。北至武安,南至信阳,东至永城,西至陕州,距南京一千一百七十五里,京师一千五百八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三十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七,口一百九十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二。弘治四年,户五十七万五千二百四十九,口四百三十六万四百七十六。万历六年,户六十三万三千六十七,口五百一十九万三千六百二。

  开封府洪武元年五月曰开封府。八月建北京。十一年,京罢。领州四,县三十:

  祥符

  陈留

  杞

  通许

  太康

  尉氏

  洧川

  鄢陵

  扶沟

  中牟

  阳武

  原武

  封丘

  延津

  兰阳

  仪封

  新郑

  陈州洪武初,以州治宛丘县省入。西北距府二百六十五里。领县四:

  商水

  西华

  项城

  沈丘

  许州洪武初,以州治长社县省入。东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领县四:

  临颍

  襄城

  郾城

  长葛

  禹州洪武初,以州治阳翟县省入。万历三年四月避讳改曰禹州。东北距府三百二十里。领县一:

  密

  郑州洪武初,以州治管城县省入。东北距府百四十里。领县四:

  荥阳

  荥泽

  河阴

  汜水

  河南府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三。东距布政司三百八十里。

  洛阳

  偃师

  巩

  孟津

  宜阳

  永宁

  新安

  渑池

  登封

  嵩

  卢氏

  陕州洪武元年四月改属南阳府,以州治陕县省入。东距府三百里。领县二:

  灵宝

  阌乡

  归德府洪武元年五月降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升为府。领州一,县八。西距布政司三百五十里。

  商丘

  宁陵

  鹿邑

  夏邑

  永城

  虞城

  睢州洪武初,属开封府,以州治襄邑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嘉靖二十四年六月来属。东距府百七十里。领县二:

  考城

  柘城

  汝宁府洪武初,因之。领州二,县十二。距布政司四百六十里。

  汝阳

  真阳

  上蔡

  新蔡

  西平

  确山

  遂平

  信阳州洪武元年十月置信阳州于此,属河南分省。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七年八月改属。十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一年九月复升为州。东北距府二百七十里。领县一:

  罗山

  光州洪武初,以州治定城县省入。四年二月改属中都临濠府。十三年仍来属。西北距府三百里。领县四:

  光山

  固始

  息

  商城

  南阳府洪武初,因之。领州二,县十一。距布政司六百八十里。

  南阳

  镇平

  唐

  泌阳

  桐柏

  南召

  邓州洪武二年二月,县废。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县。十四年五月复省入州。东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三:

  内乡

  新野

  淅川

  裕州洪武初,以州治方城县省入。西南距府百二十里。领县二:

  舞阳

  叶

  怀庆府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领县六。东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河内

  济源

  修武

  武陟

  孟

  温

  卫辉府洪武元年八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县六。东南距布政司一百六十里。

  汲

  胙城

  新乡

  获嘉

  淇

  辉

  彰德府洪武元年闰七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州一,县六。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安阳

  临漳

  汤阴

  林

  磁州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州,属广平府。二年四月来属。南距府七十里。领县二:

  武安

  涉

  汝州洪武初,以州治梁县省入。成化十二年九月直隶布政司。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四百九十里。

  鲁山

  郏

  宝丰

  伊阳

  陕西《禹贡》雍、梁二州之域。元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又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二年四月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西安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陕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属州二十一,县九十有五。东至华阴,南至紫阳,北至河套,西至肃州。距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口二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弘治四年,户三十万六千六百四十四,口三百九十一万二千三百七十。万历六年,户三十九万四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五十万二千六十七。

  西安府洪武二年三月改为西安府。领州六,县三十一:

  长安

  咸宁

  咸阳

  泾阳

  兴平

  临潼

  渭南

  蓝田

  鄠

  盩厔

  高陵

  富平

  三原

  醴泉

  华州西距府二百里。领县二:

  华阴

  蒲城

  商州洪武七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三年三月仍为州。西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领县四:

  商南

  雒南

  山阳

  镇安

  同州西南距府二百六十里。领县五:

  朝邑

  郃阳

  韩城

  澄城

  白水

  耀州南距府百八十里。领县一:

  同官

  乾州东南距府百六十里。领县二:

  武功

  永寿

  邠州洪武中来属,以州治新平县省入。东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领县三:

  淳化

  三水

  长武

  凤翔府洪武二年三月因之。领州一,县七。东距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凤翔

  岐山

  宝鸡

  扶凤

  郿

  麟游

  汧阳

  陇州洪武二年来属。东南距府百八十里。

  汉中府洪武三年五月为府。六月改名汉中府。领州一,县八。东北距布政司九百六十里。

  南郑

  褒城

  城固

  洋

  西乡

  凤

  沔

  宁羌州洪武三十年九月以沔县之大安地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置州,属府。东北距府三百里。领县一:

  略阳

  延安府洪武二年五月为府。领州三,县十六。南距布政司七百四十里。

  肤施

  安塞

  甘泉

  安定

  保安

  宜川

  延川

  延长

  青涧

  鄜州北距府百八十里。领县三:

  洛川

  中部

  宜君

  绥德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府,后复置。西南距府三百六十里。领县一:

  米脂

  葭州洪武七年十一月降为县,属绥德州。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属府。西南距府五百八十里。领县三:

  吴堡

  神木

  府谷

  庆阳府洪武二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一,县四。东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安化

  合水

  环

  真宁

  宁州洪武中来属。北距府百五十里。

  平凉府洪武三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七。东南距布政司六百五十里。

  平凉

  崇信

  华亭

  镇原

  隆德

  泾州洪武三年以州治泾川县省入,来属。西北距府百五十里。领县一:

  灵台

  静宁州洪武中来属。东距府二百三十里。领县一:

  庄浪

  固原州本固原守御千户所,景泰三年以故原州城置。成化四年升为卫。弘治十五年置州,属府。东南距府百七十里。

  巩昌府洪武二年四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十四。东距布政司千六十里。

  陇西

  安定

  会宁

  通渭

  漳

  宁远

  伏羌

  西和

  成

  秦州洪武二年属府,省州治成纪县入州。西距府三百里。领县三:

  秦安

  清水

  礼

  阶州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复为州。西北距府八百里。领县一:

  文

  徽州洪武十年六月降为县,属府,后复升为州。西北距府四百八十里。领县一:

  两当

  临洮府元临洮府,属巩昌总帅府。泰定元年九月改为临兆路。)洪武二年九月仍为府。领州二,县三。南距布政司千二百六十里。

  狄道

  渭源

  兰州洪武二年九月降为县,来属。成化十三年九月复为州。南距府二百十里。领县一:

  金

  河州洪武四年正月置河州卫,属西安都卫。六年正月置河州府,属陕西行中书省。七年七月置西安行都卫于此,领河州、朵甘、乌斯藏三卫。八年十月改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九年十二月,行都指挥使司废,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十年分卫为左右。十二年七月,府废,改左卫于洮州,升右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成化九年十二月置州,属府,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东北距府百八十里。

  灵州洪武三年罢。弘治十三年九月复置,直隶布政司。距布政司九百九十三里。

  兴安州万历十一年八月更名。二十三年直隶布政司。领县六。西北距布政司六百四十里。

  平利

  石泉

  洵阳

  汉阴

  白河

  紫阳

  洮州卫洪武四年正月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属河州卫。十二年二月升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陕西都司。南距布政司千六百七十里。

  岷州卫洪武四年正月置岷州千户所,属河州卫。十一年七月升为卫,属陕西都司。十五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二十四年又置州,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四十年闰五月,州废,仍置军民指挥使司。领所一。南距布政司千五百五十里。

  西固城守御军民千户所

  榆林卫成化六年三月以榆林川置。其城,正统二年所筑也。南距布政司千一百二十里。

  宁夏卫洪武三年为府。五年,府废。二十六年七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罢。永乐元年正月复置。领千户所四。东南距布政司千四百里。

  灵州守御千户所

  兴武守御千户所

  韦州守御千户所

  平虏千户所

  宁夏前卫在宁夏城内,洪武十七年置。

  宁夏左屯卫

  宁夏右屯卫亦俱在宁夏城内,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置,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

  宁夏后卫本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成化十五年置。正德元年改卫。其城,正统九年所筑也。东南距布政司千一百二十里。

  宁夏中卫洪武三年州废。永乐元年正月置卫。南距布政司千一百十里。

  靖虏卫正统二年以故会州地置,属陕西都司。南距布政司千二百二十里。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五年十一月置甘肃卫。二十五年罢。二十六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自庄浪徙置于此。领卫十二,守御千户所四。距布政司二千六百四十五里。

  甘州左卫洪武初废。二十三年十二月置甘州左卫。二十七年十一月罢。二十八年六月复置。

  甘州右卫、甘州中卫俱洪武二十五年三月置。

  甘州前卫、甘州后卫俱洪武二十九年置。四卫俱与甘州左卫同城。

  肃州卫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置卫。东距行都司五百十里。

  山丹卫洪武初废。二十三年九月置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西距行都司百八十里。

  永昌卫洪武初废。十五年三月置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西北距行都司三百十里。

  凉州卫洪武九年十月置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西北距行都司五百里。

  镇番卫本临河卫,洪武中,以小河滩城置。三十年正月更名。建文中罢。永乐元年六月复置。西距行都司五百五十里。

  庄浪卫洪武五年十一月以永昌地置。十二年正月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于卫城。二十六年,行都司徙于甘州。建文中,改卫为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五年十月复改所为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北距行都司九百四十里。

  西宁卫洪武初废。六年正月置卫。宣德七年十一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属陕西都司,后来属。西北距行都司千三百五十里。

  碾伯守御千户所本碾北地。洪武十一年三月置庄浪分卫。七月改置碾北卫,后废,而徙西宁卫右千户所于此。成化中更名。西北距行都司千二百三十里。

  沙州卫洪武初废。永乐元年置卫。正统间废。东距行都司千三百六十里。

  镇夷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年以甘州卫地置。建文二年罢。永乐元年复置所,旧在西北,天顺八年移于今治。东南距行都司三百里。

  古浪守御千户所正统三年六月以庄浪卫地置。东南距行都司六百四十里。

  高台守御千户所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高台站置。东南距行都司一百六十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房玄龄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赵尔巽
  松漠纪闻·洪皓
  提要·裴庭裕
  第十六回 诣东都马援识主 图西蜀冯异定谋·蔡东藩
  七·况周颐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第六十九册 天命十年·佚名
  通志卷六十·郑樵
  卷六十八·鄂尔泰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 第四十九·班固
  徐尚卿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二·赵汝愚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重·唐圭璋

      重字与善,元祐间人。   蝶恋花   去岁花前曾记有。坐醉嬉游,花下携纤手。粉面与花相间鬥。星眸一转晴波留。   一见新花还感旧。泪眼逢春,忍更看花柳。春恨厌厌如永昼。□□寂寞黄昏后。   烛影摇红   烟

  • 提要·魏庆之

      《诗人玉屑》二十卷,宋魏庆之撰。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人。是编前有淳佑甲辰黄昇序,(案昇字原本作易,盖偶从篆体,说在昇花庵词条下。)称其有才而不屑科第,惟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於其间。盖亦宋末江湖一派也。宋人喜

  • 卷七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岳吟稿【一】冯山字允南蜀之普州人初名献能嘉祐二年进士熙寜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终祠部郎中有安岳集春意赏花不须折一折春思阑饮酒不必醉一醉无余欢相

  • 卷二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皇甫冉温泉【一作汤】即事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一作接舆来自楚朝夕值行歌】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马卿工词赋位下

  • 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赵尔巽

      ◎礼一吉礼一   自虞廷修五礼,兵休刑措。天秩虽简,鸿仪实容。沿及汉、唐,讫乎有明,救敝兴雅,咸依为的。煌煌乎,上下隆杀以节之,吉凶哀乐以文之,庄恭诚敬以赞之。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时以树之范。故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逐惇卞党人复用附见   绍圣元年四月壬戌,资政殿学士、降授通议大夫、提举洞霄宫章惇为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词,翰林学士曾布所草也。上谕布以惇有定策功,不比他人,故特除左仆射。时惇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八·杨仲良

      真宗皇帝   建玉清昭应宫 宣读天书附   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己亥,以三司使丁谓为修昭应宫使,翰林学士李宗谔为同修宫使,皇城使刘承珪为副使,供备库使蓝继宗为都监,铸印给之。初议作宫,命谓经度。谓欲殚国财力,规摹宏大

  • 东都事略卷七十二·王称

    列传五十五  欧阳脩字永叔吉州庐陵人也四嵗而孤母郑氏守节自誓亲教脩读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比成人举进士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

  • 首卷三 德宗实录目录·佚名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目录卷之一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上卷之二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下卷之三 光绪元年正月卷之四 光绪元年二月卷之五 光绪元年三月上卷之六 光绪元年三月下

  • ●卷五·王恽

    燕展筑南城,系金海陵天德二年。见蔡无可《大觉寺碑》。 《史记》不载萧何修未央宫事。此非细事,马迁汉史而不见书,何谓青居山古果州也? 唐张嘉贞为相,弟嘉官金吾将军,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为“鸣坷里&rdquo

  • 凡例·梁寅

    凡例 诗演义之作本以申朱子集传之义非敢违异间有他说可取必先用传义而他说附之其後 诗传於每篇之後各揭篇名云篇凡几章章凡几句盖因其旧今於各篇之首先揭篇名旧序是者用之其非者皆以诗传大意为篇之小序 诗中鸟兽草木

  • 大般涅槃經迦葉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無異譯對勘.但有刻校。   二.刻校用南宋刻爲底本.另以三本對勘。(一)日本宮內省圖書寮藏東禪寺本.校   註略稱北宋刻。(二)日本增上寺藏高麗再雕本.略稱麗刻。(三)西藏重譯大般   涅槃經所據舊宋本.略稱藏本

  • 善现启请分第二·朱棣

      时长老须菩提。   【李文会曰】时者。空生起问之时也。长老者。德尊年高也。须菩提者。梵语也。唐言解空是也。   【王日休曰】长老。谓在大众中。乃年长而老者也。   【僧若讷曰】梵语须菩提。此翻善吉善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七·佚名

      尔时优波摩那比丘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几佛过去。佛告优波摩那比丘。比丘。譬如恒河沙世界。下至水际上尽有顶满中微尘。比丘。有人于中取尔所微尘。过恒河沙世界下一微尘。如是过

  • 公笃相法·陈公笃

    该书文笔流利、用语准确、论述详尽,说理条理分明,很有层次,像剥竹笋,一层一层剥去外壳,尽行相学的至高境界。其相学自成体系,内容十分精辟、见解深刻,重视实用和实际验证,凡在实践中能验证的古代相书,都囊括无遗。该书对达摩相

  • 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佚名

    作者不详。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于汉永寿二年(156)正月七日降蜀都,为正一天师张道陵说东斗长生经后,又于正月十五日降蜀都,为张道陵演说西斗真经。据称,该经乃上天所宝,度人无量;众生善恶功过,增减

  • 阴丹内篇·佚名

    阴丹内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此篇不足七百字,言阴丹秘诀,其丹法以采阴炼阳为纲要。所用药物为紫廷红铅、玉蜂琼浆、丹壶炎光,三物以斤两计之,文武火锻之。「以铅聚汞,以汞聚神,以神守形。

  • 庄列十论·佚名

    庄列十论,原题「太学教授李元卓著」。李元卓即宋人李士表。《宋史•艺文志》着录作「李士表《庄子十论》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全书包括十篇短论,即〈庄周梦蝴蝶论〉、〈庖丁解牛论〉、〈藏舟山与壑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