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金声

金声,字正希,徽州休宁人。从父商武昌,以嘉鱼籍中天启甲子乡试。崇祯元年戊辰,成进士,选庶吉士。己巳,王师薄都城,袁崇焕败,上御左顺门,问方略。声伏地哭举同馆刘之纶,白衣申甫知兵。申甫者,云南人,初为僧,自言:“入嵩山遇异人,授以书。中言车战,乃习之。”瘗其书嵩山下,脱浮屠服,游京师。与声、之纶善,三人甚相得。至是,上命甫随之纶入对,大悦,立擢之纶兵部右侍郎,甫京营副总兵,声试御史参军事。然实无兵与甫,听召募市人,取民间牛车,加竹盾给之声。疏陈不可状。而忌甫者谋委之饵敌,日夜督战,竟败。

先一日,总兵满桂战殁安定门外。甫继出,死芦沟桥。越日,之纶取遵化,军娘娘山,遇伏,死战一昼夜,援兵不至,流矢贯颅死。金声啮其镞出,以授其母,赙丧归蜀。言者论声书生误国,上遣中使觇声馆,布被萧然,为太息。与至郭外,得甫尸,喜曰:“甫能死事,虽败,举不失人矣。”声自劾,上察其清忠,赠之纶官,予谥察葬,而复声庶吉士。告归。

十六年,流寇蹂蕲黄,将逼留都。声遭父丧,蹶起请当事团结乡勇守御。时马士英开府凤阳,募黔兵数千,纡道侵掠饶徽界。徽人以为贼,纵乡兵格斗。脱者奔告士英,言金翰林实主之。奏闻,逮治,声慷慨就道,曰:“吾不出众无所恃。”

再疏申本末,上识声名,特旨修撰起用。会母丧,力请终制。

明年三月,都城陷,恸哭呕血,不欲生。

甲申五月,王师下南京,徽民议降。声奋身出悬高皇帝像于明伦堂,率郡人大监三日,起兵。闽中授佥都御史,巡抚池、太、徽、守,晋兵部右侍郎,假便宜。然池、宁、太,已归大清,三面敌境,独用徽城孤撑,当杭严上疏,凡三阅月。会道臣林贞从福州至,主客相疑。张家玉请分严杭隶贞,令徽得展布,无使一瓢百舆。张天禄自宁国引兵薄徽,声婴城守,黄澍由饶州诈言逃归,开门延之。是夕,城遂陷。先是,声知不济,麾将士曰:“徽本不欲守,吾为祸始,义当死。汝曹从吾死,无益。”多涕泣不忍去。

至南京,洪承畴欣然迎见。声张目问之曰:“卿相识否?”

曰:“尔金正希,胡不识?”复语声曰:“尔相识否?”声曰:“朱之识也!”曰:“吾承畴耳。”声叱之曰:“承畴登甲第,受神宗皇帝,庄烈皇帝深恩,历重任,死松杏,先帝震悼辍朝,与祭九坛,赐阴二子,仍望祭立庙,祀春秋。此我朝忠义之臣,何物么麽,敢冒其姓名耶?”承畴俯首,已,谓此人老,火性未除,吾不能再见。屡使劝之降,不可。十月八日,死于通济门外。望拜孝陵,端坐受刃,年四十八。子敦涵,间道走闽。赠礼部倘书,谥文毅。从死者参军江天一,自有传。

一云:天一掖声历阶,每佐声申语,辞气甚厉。稍近承畴,出袖中砚掷之。承畴大怒,牵出斩之,骂不绝口。声亦于是日遇害。

○万元吉

万元吉,字吉人,江西南昌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中,监大学士杨嗣昌军,扼夔门,与石柱女帅秦良玉合兵击贼。招降关索,惠登相、王光思有功。会嗣昌败,薄其赏,稍迁大理评事。李自成陷西安,上命大学士吴甡出师,以元吉充军前赞画。寻召还甡,不果行。元吉在军中久,晓练兵事,诺宿将左良玉、金声桓等皆惮之。元吉亦见天下坏,矢报国。

乙酉,良玉死,子梦庚及声桓等以全军降大清,南都不守。

元吉散家赀募兵,与清江进士杨廷麟,同郡进士郭维经,起义师于赣州。元吉扼吉安,东西犄角,军容甚盛。

时大清已命声桓开府南昌,所部皆左营饶将,南军不能进。

闻福京立君,拜表:请乘舆亲出江西,臣等坚守赣州,以待王师。诏加元吉,廷麟并督师大学士,维经兵部尚书。命郑彩出杉关,苏观生出南安,进恢湖东,援赣。彩逗留不行,而永宁王招峒兵谢志良等,复建昌、抚州,数月之间,湖东屡失屡复。

丙戌二月,吉安陷,元吉退守皂口。大清尽下湖东西,杀永宁王,进逼赣州。元吉亦遂入赣,赣人将窜,见督师移眷入署,始定。元吉分兵三营,番休辟,黎遂球等为监军,以兵科杨文荐任城守,而身昼夜督战。下及妇女,皆感其意,曰:“甘死无贰。”援兵累败。六月,廷麟等又收散亡及滇粤兵,进营城下,共四万余人。元吉欲待水师至方战,王其弘谏,不听。

八月,大清兵迎击水师,乘胜遂破诸军,自是赣州城下,无一厮卒。廷麟等人,与元吉共死守。福州既陷,赣州援绝,元吉断指入函,请救于湖南、广东,苏观生在南安,观望不敢前。大清兵筑长围困之。自五月至于十月,城中食尽,斗米至八钱,饿死载道,人无畔志。元吉子欲缒城请降,斩之,人呼元吉为“万精忠”。

初三日,大兵获响导,夜,自小南门上,乡勇犹巷战。及明,大兵大集,城上举炮,皆裂,遂陷。元吉、廷麟赴水死,维经入嵯峨寺禁死,同死者: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太常卿彭期生、主事袭芬、林珽子、斯昌、王其弘、黎遂球、柳昂霄、鲁嗣宗、钱谦亨、御史姚奇胤、舍人袁从谔、刘孟钧、刘应泗、赣州同知王明俊、推官吴国球、知县林逢春、临江推官胡缜、监纪通判郭宁登、乡绅卢象观、举人马芝、贡生杨述鸿、诸生段之辉等数十人,士气大丧,南中精锐亦尽。时议以为王亟幸赣,则元吉等不死,而赣不陷,福州亦不亡。赣之陷,唐王为之。

○杨廷麟〔传阙〕

○曹学佺

曹学佺,字能始,福建侯官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嗜古博学,天启中,以文字触魏忠贤怒,削籍,名重海内。累官四川按察使。唐藩即位,文臣任事者,首张肯堂、何楷及学佺,而学佺尤饶大略,因事有匡建,郑芝龙以下咸敬礼。王知其宿儒,言无不从。晋太常寺卿,行在礼部右侍郎,署翰林院事,纂修崇祯实录总裁,专设兰台馆处之,编修何九云等皆属焉。

学佺讨论本礼经,行朝戎祭,封爵,赠谥,并遣词臣咨问,倚以取断。始捐家财助军,肯堂等议且水师,又括万金助海舟。

天兴饥,买米以赈。时年已七十三岁,福州陷,沐浴正衣冠,缢于中堂。子女被收,五日始得盖棺,虫流于户。所著有《石仓集》行世。

先是,大清兵至延平,闽县贡生齐巽、中书张份、医僧不空等,阴结众起义。使告学佺,学佺资之千金,始克召募,杀来师之悬民榜者,人心震动。永福人黄璂密报贝勒,急下福京,遂各解散闽人皆惜巽等之志,痛学佺。

○姜一洪

姜一洪,字开初,绍兴余姚人,镜子仲子也。登万历丙辰进士,累官至广东布政使,所在有声迹。己酉五月,鲁王监国绍兴,毁家助军饷。寻以黄道周荐,诣福州,唐王问:“卿来大不易。”一洪伏地脱 责曰:“臣发故在也。”上喜,手掖之,除吏部右侍郎。

比大清兵迫,唐王将幸赣州,命一洪兼户部尚书,先行,集援师。未至而汀州陷,赣州亦破。一洪次雩都,恸哭曰:“吾间关万里,从朱氏子孙,今已矣!”夜赴榔木里水中死。宾从皆散,独两仆不去,哀恸,村里诸生钟国士等为殓。子天植,奔讣,负骸骨归葬。

○吴闻礼

吴闻礼,字去非,浙江钱塘人。唐王时为上游巡抚,自请防御分水关。及败,逃入山寺,不肯降顺。人劝之,曰:“岂有堂堂巡抚,而畏死耶?”复率乡勇赴敌,为乱兵所杀。

○郑为虹

郑为虹,字天玉,扬州人。崇祯癸未进士,年少美丰姿。

初令浦城,清操爱民,声冠闽中。唐藩入仙霞,下令求遗书,为虹进大明会典。及即位,召为御史,浦民交章乞留,具言不可去者十。乃即命为虹以御史知浦城,巡视仙霞关。军人相戒勿犯浦境。寻命巡按上游。郑芝龙标将陈俊夺民船为虹召而叱责。芝龙密诉于王,王曰:“干戈未靖,全赖文武和衷,为虹叱责,亦是代卿为束。”芝龙不敢复言。丙戌七月,大清兵取衢州,将度仙霞,溃兵南奔者,焚掠为食,人士流离,家不相保。为虹闭城,发仓米银布以犒,欢呼而去,一郡独全。

八月十七日,大清兵至浦城,百姓请为虹出降,不可;请行,又不可。军人拥见贝勒,迫之跪,不屈。劝令剃发,为虹曰:“负国不忠,辱先不孝,我生何用?发不可断也!”明日复见,责输饷。为虹谓:“清白吏何处得金?”百姓争欲代输,为虹以民穷财尽,执不可。喷血大骂,乃令斩之。为虹大呼,夺刀刺胸,不殊,遂见杀。家仆陈龙,都督洪祖烈。游击张万明父子,皆从死。建人为立祠。与为虹同日死义者给事中黄大鹏。

○王士和

王士和,字万育,江西临川举人。唐王时,知延平府,居官廉王。大清兵至延平,从龙者咸遁去。士和曰:“吾受国命守士,不能持寸铁赴斗,死有余愧,忍偷生哉?”先一日,分理家事,正衣冠缢堂皇,百姓奔哭,鸠金殓之。大清兵亦为叹息。

○胡上琛

胡上琛,字席公,其先直隶山后人。永乐中,祖失里本以功授燕山卫,后升福建右卫指挥使。上琛十八袭职,体弱不胜,折节读书。唐藩加锦衣指挥,从至延平。大清兵至,誓必死,使人求毒草。妾刘氏恚曰:“君以我妇人,不知节义,故不使闻耶”吾心决久矣!”上琛喜,并坐饮药酒而卒。时上琛年三十八,刘年二十一。刘有母,亦不夺女志。

○苏观生

苏观生,字宇霖,广东东筦人。福王时,官户部主事。避兵东至杭州,与郑鸿逵奉唐王入闽。观生见际丧乱,诸王独唐藩贤,可济大业,委心服事。唐王即位,拜大学士。时阁臣多用耆望,而观生新进柄政,自首辅黄道周以下,皆重其才。第乙酉七月,领储贤馆,观生以为非时务所急,力劝王幸赣就杨廷麟,毋久留福州。郑芝龙格其议,有诏观生先赴南安,联络江楚。王亲祖之殿门,观生叩头,出,登车,慨然有澄复之志。

丙戌四月,大清师围赣州,观生退保南康。五月,援兵溃,观生收散卒,及大清师遇于李家山九牛间,数战皆捷。解围,屯水西,进复围之。十月,赣州陷,廷麟致命,观生弃南安,入广东。

时大清师已破汀州,莫知唐王音息,监纪主事陈邦彦,劝观生疾走惠潮,以扼东兵,则两粤可保。观生不从。将至广州,闻桂王监国肇庆,观生与丁魁楚有隙,不怿。已,从邦彦谏,遣诣肇庆劝进。

会唐王聿钅粤浮海达广,观生意变,曰:“大行皇帝亲弟今在,外求君,非义。”遂背邦彦,立唐王,称绍武。召海盗石、马、徐、郑四姓,授总兵,使拒肇庆。桂王即位,班诏广州。观生颇内惧。兵部侍郎林桂鼎,故监司广东,与总兵林察同姓,相善也,佳鼎信之。至是,督西师与李明忠、龙伦、苏聘等次三水,察令四姓盗迎降,覆佳鼎于三山,行朝大震。观生由是骄。

而大清将李成栋,已进陷惠潮,广州未之知。城中兵西出,十二月十四日,有十七骑且趋会城,谍报曰:“北军至。”观生曰:“潮州文昨夕到,胡妄言?”斩之。向午,数骑抵东郭市肉,守门者犹以为招来海上盗,门遂不闭。须臾,传令归顺。

时宿卫尚万人,观生急收之,至者仅数百,大清兵击走之。遂执唐王。观生过给事中梁鍙问计,鍙曰:“死耳!”乃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九字于壁,而自缢。顾元镜先椎髻,号于市曰:“大清天兵至此,汝百姓今安枕矣。”又出示云:“恭惟大清皇帝,应运而兴,天兵临粤,逆藩授首。”大

兵之入,咸谓、元镜实召之。唐王初走洛城里,元镜家僮迹以献。何吾驺、王应华,俱降。

论曰:尝见前辈所纪《东粤遗事》云:观生早立清节,筮仕八载,囊无余金。比镇南安,粮运不继,动辄掣肘,仰天叹曰:“吾年五十未有子,老母七十有八,今岭头几日地,岂不怀归?然身受君命,事苟不免,有死而已。”迨罗明受不揣地利,水师一战辄败,诸军以次溃逃,南康重兵,闻风惊遁,观生遂度岭还粤西。适指挥使王之臣等至,知延邵俱陷,失唐王所在,观生挥涕曰:“使辇早诣虔,不致有今日。”冯兼三尝投刺谒观生,兼三数为画策,不合。语人曰:“余死报国家。”

兼三曰:“岭外绝好死地,已舍却,不知今何地可以赣州也。”

观生虽作色,亦辄改容。及大清兵入广州,卒不食其言。然力小而任重,智浅而谋大,昧一统而亏大信,无以安内而攘外,乃其所短也。两粤之陷,戎由观生,独哀其志,故立传焉。

猜你喜欢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列传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简文三子·房玄龄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李心传
  ●卷八·魏泰
  续录卷三·昭梿
  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四·廖道南
  第一六五移光绪十四年五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三—四三·佚名
  第三九认充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九·佚名
  一四三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二分《荟要》详校情形片·佚名
  苏循传·欧阳修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七·佚名
  卷四十七·雍正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二·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二第二段 说三代 南乡子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霉,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诗曰:混沌初分气候

  • 卷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七     宋 陈起编 陈允平西麓诗稿 秦鸾曲 盈盈白玉钿袅袅黄金缕拍拍水晶匳皎皎珊瑚树帘前双燕飞门外桃花雨无处说相思羞对秦鸾舞 登吴山 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

  • 提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江湖小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江湖小集九十五卷旧本题宋陈起编起字宗之钱塘人开书肆於睦亲坊亦号陈道人今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者皆所刻也是集所録凡六十二家

  • 卷七·苏泂

    钦定四库全书泠然斋诗集卷七     宋 苏泂 撰七言絶句报宁寺相业平时既讲明得君当国有难能周公礼乐寥寥意余子随时未可憎为爱先生所赋诗半生参学老犹迷如今数卷锺山草步步相随处处擕玉斗玉斗撞来事已殊岂知天命

  • 第四回 佳人出狱·蒲松龄

    不说张鸿渐在施舜华家,成其夫妇,却说方娘子在监里,已过了一个年头。 [叠断桥]佳人在监,佳人在监,不觉光阴又一年。花炮闹喧喧,才知年头换。锣鼓喧天,锣鼓喧天,元宵佳节万人欢;那知受罪人,啀哼到二更半! 小姐初到监里,觉着甚是难

  • 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脱脱

        宗室世系十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二·徐乾学

    宋纪四十二【起旃防大渊献正月尽柔兆困教六月凡一年有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景祐二年春正月壬寅徙江东转运司蒋堂为淮南转运司兼发运司事堂在淮南嵗荐部吏二百员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矣 以度支

  • 名山藏卷之三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二◆分藩记二高二十五子二○高二十五子二蜀王湘王代王肃上辽王庆王宁王岷王△蜀王蜀献王椿国成都母郭惠妃滁阳王女也王狥慧能文一目五行下辟西堂延揽名士李叔荆苏伯衡等商搉文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纪昀

    列传宋 【九十三】○宋九十三彭龟年 黄裳 罗点黄度【周南】林大中陈骙黄黼詹体仁彭龟年黄裳罗点黄度 【周南】林大中陈骙黄黼詹体仁△彭龟年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七岁而孤事母尽孝性颖异读书能解大义登干道五年

  • 卷二十九、增加兵额·黄鸿寿

    高宗乾隆三年,增设八旗养育兵额。初,八旗兵额数二十五万人,入关既久,馀丁繁多,其不得充伍之闲散满人,至有窘迫不能养其妻孥者,世宗愀然忧之,亟欲为谋生计。无长策,欲增编佐领则正饷不敷,因议设八旗养育兵,给予钱粮,俾得赡养。于雍

  • 答聂文蔚·王守仁

      〔1〕春闲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

  • 卷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天子韍【色朱而體直其繪龍火山上有頸肩旁與

  • 人过四十万事休·孔子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读解】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

  • 第十三章 4·辜鸿铭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辜讲孔子的一位学

  • 第二 反应 6·王诩

    【原文】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①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②。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③。矩其与人也微④,其见情也疾。如一陰一与一陽一,如一陽一与一陰一;如圆与方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受阴三。一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色

  • 书述·李煜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

  • 净心戒观法·道宣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净心诫观法》一书,道宣作于隋州与唐寺,由弟子泰山,灵严寺僧人慈忍刊行于世。全书共有文三十篇,第一篇为释名,第二篇为序宗,第三篇为五停,第四篇为校量,第五篇为自庆,第六篇为善根,第七篇为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