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五

八旗都统

满洲八旗旗各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掌宣布教养整诘戎兵以治旗人所属参领五人副参领五人掌颁都统副都统之政令以达於佐领佐领【所治以三百人为率人户滋生则增设佐领蒙古汉军旗同今以见数计之】镶黄旗八十五人正黄旗九十三人正白旗八十六人正红旗七十四人镶白旗八十四人镶红旗八十六人正蓝旗八十四人镶蓝旗八十七人骁?校每佐领一人掌稽所治人户田宅兵籍以时颁其职掌

蒙古八旗旗各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所属参领二人副参领二人佐领镶黄旗二十八人正黄旗二十四人正白旗二十九人正红旗二十二人镶白旗三十一人镶红旗三十二人正蓝旗三十人镶蓝旗二十五人骁?校每佐领一人【以上职掌与满洲八旗同】

汉军八旗旗各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所属参领五人副参领五人佐领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四十人正红旗二十八人镶白旗三十人镶红旗二十九人正蓝旗三十人镶蓝旗二十九人骁?校每佐领一人【以上职掌均与满洲八旗同】

旗制

国家以神武开基

龙兴之初建旗辨色用饬戎行厥後归附旣衆卽按行军旗色以定户籍设官分职以养以教而兵寓其中始立四旗重为八旗合满洲蒙古汉军为二十四旗制度备焉及

定鼎燕京分田授宅辨方定位居则环卫周防出则折冲御侮臂指之使磐石之固诚超越百代垂治万年者矣

凡八旗序次曰镶黄曰正黄曰正白为上三旗曰正红曰镶白曰镶红曰正蓝曰镶蓝为下五旗行军蒐狩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为右翼官职除授公差践更以上下旗为辨朝祭班列旗籍界止以左右翼为辨

凡八旗方位左翼自北而东自东而南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右翼自北而西自西而南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皆四周星共以环卫

宸居

凡八旗直班各有定所更番宿直【详见则例】内城九门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崇文宣武八门各按军士居止方位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分直惟城门领安定门以正蓝旗德胜门以镶蓝旗东直门以镶白旗西直门以镶红旗朝阳门以正白旗阜成门以正红旗崇文门以镶黄旗宣武门以正黄旗

正阳门八旗轮直以满洲蒙古九门外旧营房以满洲蒙古新营房以满洲蒙古汉军外城七门镶黄旗直东便门正黄旗直西便门正白旗直广渠门正红旗直广宁门镶白镶蓝二旗直左安门镶红旗直右安门正蓝旗直永定门均以汉军○凡遇

皇帝恭谒

陵寝

行幸驻跸及逢年节於城上设堆拨六处

廵幸口外及远省设十有五处均以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自参领以下骁?校以上一人至四人领催自一人至四人骁?自二人至五十人分班轮直昼夜廵宿以专责成

凡防御火灾每旗以都统或副都统一人参领三人散秩官八人领催八人骁?七十二人更番轮直遇旗界内及接壤之地有不戒於火者直班官兵会步军统领卽往扑救乘火攫物者逮治之

户口

凡编审丁册阅三年各旗都统饬所属佐领骁?校领催稽新旧壮丁五尺以上及已食饷未及岁者咸登诸册每户书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闲散某备载其父兄子弟兄弟之子及户下人旧册之应开除者注名裁除编印册二一贮旗一达户部部彚疏以

盛京将军各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等饬所属编丁亦如之有以未成丁及非正身子弟冒入册以应入册及不应开除之壮丁隐漏者皆论如律

凡分晰户丁八旗氏族册籍可稽及以军功劳绩奉

旨入册者曰正户至世系溷淆年远无考别载册籍者抚养汉人为子者户下家人本主念其勤劳愿令开除出户者皆聼其为民由本旗询明愿居何省何府州县行文地方官收入民籍仍册送户部存案设法赎身私入民籍事发作为开户者或充内务府庄园壮丁或准其改入民籍由本旗详察根源会户部分晰请

凡閲选秀女以三年为率届期户部移文八旗都统饬各佐领取具族长保结参佐领详核申都统造册咨送户部请

旨閲选有故後期及未及岁者竢下次补閲各省驻防协领等官暨文官同知以下武官游击以下之女不送选有隐匿遗漏扶同徇纵及不待选私自聘嫁者论

凡改籍八旗汉军本贯有庐墓田宅及他省有婣戚族党可依或习艺操作自能食力者许改归民籍移居外省内申都统外呈督抚均於年终达部彚奏从龙勲旧之子孙不与

凡抚养嗣子八旗官兵无子者许以兄弟之子及远近族人昭穆相当者入继为後若本宗无人许抚正户亲属之子为嗣均取族长参佐领印甘各结诈称无同宗溷立异姓及继户下人并汉人为子者论如律

凡旗人僮仆越旗买卖者禁满洲蒙古家僮私鬻与汉军汉人者禁旗人买旗仆由领催买汉人由司坊官及大宛二县各核真伪注册验以印票持文契赴两翼输税吉林黑龙江等处官兵有奉差来

京买仆携回者如之驻防旗员不许於所治买民为仆兵丁之无家人者买不得过二名违者皆论如法

凡旗人逃失在

京者以五日二百里内以十日四百里内以十五日为限投递逃牌开具姓名年貌日期移咨刑部通行顺天府五城直隶总督八沟热河副都统

盛京等处将军蒙古扎萨克等委官兵严缉解刑部详鞫按律治罪失察之该管官及地方官并论

田宅

国初王公勲戚下逮禁旅以近畿旷土分为恒产承平岁久渐有迁移而随时经理之道起焉所以通变经久垂利赖於万年也

凡授田之法始给畿辅闲田除其赋税永为世业厥後户口繁滋

盛京东北及诸边口外新辟之壤咸分授焉凡经理旗产官军移外驻防应退之田未彻者户絶不报佃人乘机隐匿者冒首垦荒占为民业者均令八旗都统委所属参领会直省地方官勘丈清厘作为公产徵租解部分给八旗以赡贫乏○民典旗产动支公帑取赎以典後十年为率十年内给原价十年外减原价十之一以次按年递减至五十年外给半价均令退田还官旗下开户人承典正户田者照民典减价之法户下人承典本主田者十年内减原价十之一十年外减十之二均以次按年递减官为取赎令原业人交价领田无力交价许以俸饷分五年扣抵无原业人许其子孙及亲伯叔兄弟兄弟之子承领如无力交价又无俸饷可抵及原系卖絶之田均入官作为公产岁计所入之租彚疏以

闻为八旗赡贫之用有私相典卖者追田价入官与受旗民及失察徇隐之该管各官咸论如法○开濬河道动用旗地令地方官丈明界址亩数开具原业姓名旗色册申户部转行各旗限半年核明具结咨覆按数补偿

凡授宅之法始定八旗界止方位授宅分居厥後户口繁滋视里衖隙地及市廛废业有愿售者动支公帑买建官房给贫乏旗人栖止得房私售者论○调旗官兵准住原分旗界有愿买宅迁居者听愿自筑室者给以本旗官地索伦达虎里厄鲁特等部落新附官兵移家来

京者按所分旗界动支公帑买屋授居无出售之屋行工部建筑

凡承买入官房地交价领买者银输户部库即咨该旗行两翼给以印照以俸抵者分五限完日行两翼给照皆免输税托名领买转售图利及拆毁者禁如房地原系典契限一年内命原业领赎或以俸扣抵不愿者听

凡承追公帑外任亏空官行旗变产赔偿者按限催交就近完纳给予执照其银由都统咨交户部行知直省免其解送归欵变抵足数有余产者给还祀田坟园守坟人口槩免入官私债自理完公不准开欠抵追如家产尽絶该管佐领骁?校参领核实申都统保题豁免不得滥及亲族追赔豁免後有隐匿发觉者该管官皆论如法

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黄以周
  序·王得臣
  卷之三百七·佚名
  卷之七百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四·佚名
  ●绩碑传选集目录·佚名
  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林献堂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陆游传·脱脱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卷三百五·佚名
  第五十六章 欧战爆发后之宜、枣及豫南、鄂北诸战役·李宗仁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孙寳鉴·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闻警·李渔

    〖青玉案〗(生带内官上)无端自把良缘送,徒忏悔,成何用?欲借阳台权自哄。闷多愁积,通宵无寐,何处来佳梦?寡人飞舸去寻刘倩倩,指望挟他并辇回宫,不想他惧罪先逃,把好事翻成孽障。止收得一幅小像回来,已曾遍集丹青,分手图绘,至今一月,还

  • 提要·郑潜

    臣等谨案樗庵类稿二卷明郑潜撰潜字彦昭歙县人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従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歴官监察御史福建行省员外郎海北道亷访副使泉州路总管入明起为寳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至洪武十年乃致仕程敏政新安

  • 巻二·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二    宋 周密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塘厉 鹗同笺姜 夔【防字尧章鄱阳人萧东夫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居吴兴之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自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庆元中曽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二·张岱

    王之仁、张鹏翼列传王之仁张鹏翼·王之仁,北直隶人。弘光监国,之仁以备倭将军,出镇定海。乙酉,南都陷,北兵至浙,督抚张秉贞发令箭促之仁归款;之仁至省,以旧总兵印上,而留其「备倭」者。之仁剃髮降,陈洪范力保以原官复任。至宁波

  • 一二三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奉命校阅文渊文源阁书籍将次告竣折·佚名

    一二三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奉命校阅文渊文源阁书籍将次告竣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永瑢、臣永璇、臣刘墉、臣彭元瑞、臣金简、臣伊龄阿谨奏,为奏闻事。窃臣等奉命详校文渊阁、文源阁书籍,节次将办理章程奏明在案。

  • 卷五十九 张汤传 第二十九·班固

    (张汤)【原文】张汤,杜陵人也。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父死后,汤为长安吏。周陽侯为诸卿时,尝系长

  • 张胄玄传·李延寿

    张胄玄,渤海..人。博学多识,尤其精通术数。冀州刺史赵..举荐他,隋文帝征召授予他云骑尉,辅助太史,参与谋议律令历法方面的事务。当时学者大多出自他门下,由此太史令刘晖等非常忌恨他。然而刘晖所言大多不应验,张胄玄推算天文

  • 韦处厚传·刘昫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人。父韦万,监察御史,为荆南节度使参谋。韦处厚本名淳,因避宪宗讳,改名处厚。幼小即品性优良,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父母亡故,设庐于墓侧守丧。丧期满,游长安。通晓《五经》,博览史籍,而文思丰富奔放。元和初,登

  • 完颜阿里不孙传·脱脱

    完颜阿里不孙,字彦成,是曷懒路泰申必刺猛安人。明昌五年(1194)考中进士,调任易州、忻州军事判官,安丰县县令。又补任尚书省令史,授兴平军节度副使,应奉翰林文字,又转任修撰,充任元帅左监军纥石烈执中的经历官。纥石烈执中包围

  •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佚名

    【提要】 谋略的特点在于用迂回曲折、轻松快捷的方式就可达到目的。司马?的目的就是让阴姬当王后,为此目的如果直接上书君王要求让阴姬当王后,那么不仅阴姬当不了王后,而且会惹怒竞争者江姬,更使君王怀疑司马喜是否存有私

  •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548)·司马光

    梁纪十七 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公元548年) [1]春,正月,已亥,慕容绍宗以铁骑五千夹击侯景,景诳其众曰:“汝辈家属,已为高澄所杀。”众信之。绍宗遥呼曰:“汝辈家属并完,若归,官勋如旧。”被发向北斗为誓。景士卒不乐南渡,其将暴显等

  • 卷七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二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乾符二年南郊赦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正月十七日门下执大象者导隂阳之和帝率土者茂生植之化粤自轩昊暨於唐虞侧身皇阶虚已大宝握金镜之明耀致玉烛之

  • 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钱穆

    中国自秦汉统一,大体上版图确定,民族抟成,中国史遂开始有其对外问题。【以前只是中国内地华、夷杂处,部族相争,不成为对外。】中国以民族之优秀,疆土之超越,使中国国力常卓然高出于四围外族之上。因此中国史上对外之胜负、强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尔时迦毗罗国有大释众。而自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而思惟已告诸众曰。释迦世尊

  • 道德经古本篇·老子

    经名:道德经古本篇。唐傅奕校定。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二种著录《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上经》 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上卷述上清玉霞紫暎

  •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佚名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篇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即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以朱

  •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同,地婆译,缺观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