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八

澎湖文献抄存

苍圣祭祀仪节

蔡香祖像赞

户部执照(四件)

监照

澎湖通判借据

催讨澎湖通判借款禀帖

蔡香祖寄厝公约字

兰谱

六品军功林凤捷禀帖

奉委条记

委赴管理烽火馆谕

署澎镇右协都阃府李札

苍圣祭祀仪节

一、旧炉主于上元前三日分单,同具新、旧炉主姓字,布告同人:各备衣冠,到旧炉主处恭迎圣迹,赴之清流大海;然后迎驾到新炉主书馆致祭。无衣冠者、不得与也。

一、是日诸同人应齐到恭迎,除守制、养病及外出者勿论;其余不到,候饮福后,公同到家议罚。

一、每年恭迎圣驾,不论生童有无教读、有无事故,宜备铜钱一百文,着旧炉主于分单之日收齐,款交新炉主以备祭品等费。其中有一二未便,至期亦当亲带来交;或有外出者,该炉主登记在簿,候其回家照账清讨,无庸挨托。

一、是日,诸人各带寿金一百金纸钱一帖,敬奉圣人。

一、旧炉主是日先备小船一只,虔陈金、香、纸、烛、清茶、荐盒。候诸友齐到,拈香礼毕,即将新炉主所倩鼓乐恭迎圣迹至海岸;新旧炉主奉之登船,船上用大锣一面、长旗一枝。诸人仍在海岸,俟送毕,一齐礼揖而回;无得懈怠亵玩。

一、恭迎圣迹毕,回旧炉主处再行拈香礼拜,请圣人神位登驾,用八人扛驾、二人随驾、二人手执礼香于驾前,又用一人督队。执事皆对列,无许参差;旗鼓前行,不得离驾太远。

一、既到新炉主书馆,先拈香安座,然后致祭。炉主备陈祭品等物,应自按簿亲点齐备,无致临时仓皇不敬。主祭应小心敬谨,不得躁率失仪。通赞一人,当熟仪注。读祝一人,当熟祝文。引赞二人,当知进退。神位前司帛爵二人及香案前司饮福二人,当知拜跪。司鼓一人,当熟三通。司燎一人,只慎点火焚帛放炮而已。祭毕,即筶定明年新炉主。

一、奉祀圣位,当于书馆;或该炉主本年无书馆、或在过水教读,即就本乡书馆奉祀,不得祀于家居也。若有事故或不得已外出,应于诸友中仗一人代迎,通知众友;无许擅便,以致废弛。

一、筶定炉主若系童生,而本年有新进者,应让新进者;有新中者,应让新中。

一、上席饮福,当有名分上下之辨,以主祭执事及新炉主坐上席,余席亦应分别长幼;所倩吹手鼓乐之人,另设一席,不得同席混杂。

一、是日饮福,炉主只就祭品开设,不必多费;酒每席只用二瓶,不得多饮,以致失仪。

一、历年圣亭执事,逐件款交值祭之人收贮;失落,则该值祭应自赔补。

一、列祭品,五牲全副猪:脚(曰豚元)、雄鸡(曰翰音)、鱼(曰化龙)、柔鱼(曰春官)、大肠(曰冠场;入术米)。又香菜五小碟:盐(曰虎形)、福员(曰龙眼)、芹菜(曰米芹)、莲子(曰联捷)、燕(曰赴宴)。又粿品二□:米发粿(曰发科)、油员枣(曰荐早)。

一、列祭器:五牲盘、五菓碟(五块)、酒爵(三块)、礼瓶(一枝)、小木盘(二块:一盛福酒、一盛胙肉),排于香案上。灼台三对(一在神前、一在祭品边、一在香案)、面桶架(一支)、面桶一个、新布面巾一条(以为主祭盥洗)、拜毡二条(一在神位前、一在香案前)、拜簟四块(一在神位前、一在香案前、一在香案边、一在阶下)、香案棹一块(上排宣炉几棹全座香矸灼匙)。

一、列祭器:圣亭一座、竹箱(二脚)、线须(四条)、亭杠(全付)、综纽(六条)、神座内龙套(二支)、晨钟(一个)、黄凉伞(一支)、文昌旗(一对)、金魁(一对)、佛手(一对)、彩牌(一对)、龙长柄(一对)、天下文明牌(一对)、制字先师牌(一对)、长旗(一支)、竖灯(一对)、化龙长(?)。

一、列仪注:

启鼓三通,执者者各司其事。

诣盥洗所,盥洗。

行迎神礼:奏大乐。就位!上香!跪!叩首!叩首!三叩首!兴!跪!叩首!叩首!六叩首!兴!跪!叩首!叩首!九叩首!兴!行初献礼,奏小乐。诣神位前!跪!献帛!进爵!叩首!叩首!三叩首!兴!诣香案前!跪!(乐止)读祝文!就位!叩首!叩首!三叩首!兴!复位!行亚献礼:诣神位前!跪!进爵!叩首!叩首!三叩首!兴!复位!行终献礼:诣神位前!跪!进爵!叩首!叩首!三叩首!兴!诣香案前!跪!饮福酒!受福胙!叩首!叩首!三叩首!兴!复位!行送神礼:奏大乐。跪!叩首!叩首!三叩首!兴!跪!叩首!叩首!六叩首!兴!跪!叩首!叩首!九叩首!兴!诣燎所!望燎!复位!礼毕!

一、列祝文:

维道光□□□年岁次□□,月建□□,□□朔;越□□日□□,主祭后学姓□□、值祭后学姓□□暨众士子,谨以牲醴粿品庶羞香楮之仪,敢昭告于制字先师仓圣人之前曰:始制文字,功烈伟然!昔曰贤钦为楷式,后学仰其芳传;欲展诚敬,用荐豆笾。伏愿人文之鹊起,惟冀科甲之蝉联!尚飨!

按原件,熟纸楷录,装钉一册,纵二三四公分,横十二公分。现存澎湖县白沙乡瓦硐村五十四号方食福家)。

蔡香祖像赞

『风尘万里客,天地一诗人』!

此张亨甫孝廉题香祖先生「海南杂着」旧句也。先生携一卷书,佩三尺剑;起万里洋,行半天下:崄岨备尝,壮心不已,昂藏丈夫也。癸卯小春,鹭门接晤,适出玉照见示。宜仓卒间不及选句,即书此二语以应台命,于卷中人或可得其形似也。西村弟吕世宜书并识。

按蔡香祖,名廷兰,小像现存澎湖马公保安街三号之一黄顶生先生家。绢面彩画,栩栩有神。全幅纵二九.二公分,横二二公分;像高一六.六公分,宽九.五公分。题辞在画右。

户部执照(四件)

户部为遵旨事。

据双月知县蔡继渐,福建台湾府澎湖厅人,今遵例报捐同知衔银三百八十一两、银票三百八十两。所捐银两,于咸丰十年二月十三日□□户部捐银局献□□□□□□□□□□□□□□□□,□□□。

右照给蔡继渐收执。

咸丰十年三月十四日给照。

部行。

按原件,纵五七公分,横四八公分;毛边纸质,刷印填件,部份字迹模糊。现存澎湖马分保安街三号之一黄顶生先生家。

户部为遵旨事。

据双月知县蔡继渐,福建台湾府澎湖厅人,今遵例补足附监生四成实银三十六两。所捐银两,于咸丰十年二月十三日□□户部捐银局献□□□□□□□□□□□□□□□□,□□□□。

右照给蔡继渐收执。

咸丰十年三月十四日给照。

部行。

按原件,纵五八公分,横四七.五公分;毛边纸质,刷印填件,部份字迹不明。现存澎湖马公保安街三号

之一黄顶生先生家。

户部为遵旨事。

据附生蔡继渐,福建台湾府澎湖厅人;年二十七岁,身中,面白无须。今遵例报捐贡生京钱四百七十八吊五百文。所捐银两,于咸丰十年二月初五日□□户部捐铜局收。□□□□给执照□□□□□□□。

曾祖君超,祖培华,父廷兰。

右照给蔡继渐收执。

咸丰十年三月十四日给照。

部行。

按原件,纵五八公分,横四七.八公分;毛边纸质,刷印填件,部份字迹不明。现存澎湖马公保安街三号之一黄顶生先生家。

户部为遵旨事。

据附贡生蔡继渐,福建台湾府澎湖厅人;年二十七岁,身中,面白无须。今遵筹饷例,报知县双月选用并免保举京钱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九吊。所捐银两,于咸丰十年二月初五日□□户部捐铜局收,照例□□给执照□□□□□□□□。

曾祖君超,祖培华,父廷兰。

右照给蔡继渐收执。

咸丰十年三月十四日给照。

部行(按此朱批)。

按原件,毛边纸质,甚薄。纵五八.五公分,横四八公分。黄顶生先生藏。

监照

国子监为请旨给发监照事。

准户部知照,蔡继渐系福建台湾府澎湖县(按此「县」字应系误字)人;年二十七岁,身中,面白无须。由附生在捐铜局捐输,准作贡生。相应给予监照,以杜假冒等弊。须至监照者。

曾祖君超,祖培华,父廷兰。

右照给蔡继渐收执。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一日给。

监行(按此朱书)。

按原件,薄毛边纸质,纵五四公分,横四七公分。黄顶生先生藏。

澎湖通判借据

调署澎湖粮捕分府冉,为(按原件朱书)挪借兵饷事。本年大饷未到,无银垫放;特单在蔡印继渐相公名下借出纹银三十两。其项,俟大饷到日,如数清还不误。

特立印单一纸付执为照(按上三字朱书)。

咸丰三年九月初十日给(按「初十」二字朱书)。

按原件,纵四七公分,横二三.三公分;毛边纸质,部分朱书。年号下,钤有通判印。现存澎湖马公保安街黄顶生先生家。

催讨澎湖通判借款禀帖

具禀澎湖童生蔡继渐,为遵借有据,势迫无奈,恳准饬还,以振鼓励事。

缘咸丰三年九月间,因大饷未到,兵糈无征,本厅主冉分府应垫补,碍时无力;谕令渐等邀集各绅衿人等遍处挪借,以资兵饷。约俟大饷到日,完璧归赵,如数扫清,决不食言。现有声叙印单付渐执凭。时渐惟命是遵,罔敢延诿;爰向房亲人等代为竭力挪借,集腋成裘,找足纹银三十两,折时用银四十四员之数,得供兵糈之急。此不过一时志切急公,未尝有心望赏。无如本厅主冉面从后违,大饷已至,竟不如约。及退任旋郡,更置度外。迄今抗延持久,分文乌有。且所借事由又不能一致,或有还,或无还。有还诸人各处传言,无还诸人憾忍不平,随疑渐有私讨肥己情弊。势迫之,以不得不向取。讵意厅主冉侦渐亲身往取,嘱伊内丁推诿出外,未得会面。如托朋友劝还,非特任意不理,且出不情之言:令渐欲讨此层借款,当呈官控伊,并无他说。此情此理,大属不宜。渐若不依此呈明请究,虽有妨口之术,亦难塞众毁交集。不已,沥情叩乞大人执法如山,俯念□急贻累,恩准饬还,以振鼓励,而正官箴。

按原件,毛边纸质,纵四一公分,横二二公分。与前件同一包套,面书「向冉正品分府较讨饷银三十两正旧禀稿乙纸」,封面纸上盖有「联美斋住妈宫街遵古法制药材发行」之店印。现藏处,同上件。

蔡香祖寄厝公约字

立公约字人双头挂社蔡武、尚进,为订约以昭率由事。

缘进先父在江西任内身故,运柩回家,停住在宗祠内,候(原件误「侯」)择吉归土。时被亲堂兄弟迫勒出葬,较分余俸。因未暇筵(按「筵」原件字,非误抄)请地理师卜择穴地,欲先暂行寄土。适本族武叔于东卫山脚涂园一所,颇有局势,然而未合仙庚。欲借暂寄,特恐后来不便。爰请中人三面言约:将武园邱与进父柩寄土,候进事峻(竣),另请地理师详覆允妥,方算换断。

但此园既然寄柩,虽然一隅坯土,未免秽草侵废。兹将武园地照踏,只有七千栽之左右,谊(宜)估铜钱一百一十千文,暂立卖契付进收执。仍将进现典园丘照面契钱检交武掌耕抵额,并添凑钱尾以足一百一十千文之数。如详覆妥允交换,并无后悔。

倘卜择不利,原地换回,俱各听从其便;则有置成荒埔,难以耕种者,进宜备铜钱一千文帮贴武,以为开剥工资。内所换契目,系进承典他人。如上手典主向武取续后无契可换还者,按原契面钱声,如数坐理。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异言反悔。谚所谓「先断后不乱」者,此也。

合立公约字二纸,各执为照(内注「现典」二字,又注「契」一字)。

合同公约(按此四字切半)。

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九月□□日。

作中人蔡降信

同立公约字人蔡武甘、蔡尚进凭

代书人蔡才

乙亥年七月一还来后厝后壁园一丘契面钱二十七千文。

又还来寮仔后洪礼园一丘契面钱九千文。

又还来富墘妈贤叔宅一丘契面钱六千七百文。

癸未年十一月托景云哥手再还来钱六千五百文。

计共钱四十九千二百文(盖有「捷升」印)。

按原件,毛边纸,纵四二.五公分,横三七公分。现藏黄顶生先生处。

此系三面言约甘愿,日后进及子孙不得再行简较讨原园。恐口无凭,理合批明,立甘愿约字一纸付执存照。

尚进亲笔泐。

捷升(按此系盖印截半)

蔡武呈批:据尔呈称:当日蔡逢祥向尔换过墓地一所,付尔园六丘。兹因风水不合,既经迁葬别处,尔之墓地情愿收回。应将原园六丘退还,方为合理。何得逗留一丘不还伊,殊不合理。胆敢先控伊较讨!姑念二比系是叔侄至亲,应合请族长公人在外理处交还,毋得率意冒渎。特斥不准!

按原件,毛边纸本,纵一二公分,横二三公分。黄顶生先生藏。

兰谱

吴焕章,谱名立成,字后文,号卓轩,行七;道光丙申年己亥月乙丑日吉时生。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现住安溪县湖头乡。同治二年,奉上谕,着改武职,赏戴蓝翎,以守备留台尽先补用。

本生祖曾祖父讳廷璋,举人,任福清县教谕。

母李氏。

曾祖父讳益琬,举人,任湖广武昌府蒲圻县知县。

母李氏。

祖父讳承勤,岁贡生,候选训导。

母李氏。

父讳拔元,恩贡生,候选同知。

母李氏。

室周氏、黄氏。

子:定邦、定国、定兴、定进。

女一,未字。

谱谊弟吴焕章顿首拜。

少爷如兄台大人惠藏。

同治十一年(岁序壬申)季春之月吉日于榕城□

按原件,连史纸,精楷书写,折迭七帖,未量其尺寸。现藏澎湖马公保安街黄顶生先生家。

六品军功林凤捷禀帖

标下右营六品军功林凤捷谨禀呈:

今开:凤捷现年三十七岁,系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由行伍,于同治六年八月十七日奉海坛鞠总兵当场考验,凤捷打靶中式,年富(按原抄「富」误「当」)力强,赏补名粮。

九月内,跟随海坛鞠总兵出洋巡缉,曾(按原抄似误作「会」)获贼首毛齿春等回营,详报在案。

九年二月内,奉蒙闽浙总督任「阅操案内」,以凤捷挑射全中,蒙赏战粮。

十年六月内,奉派在三号铜底艇船出洋缉匪。奉海坛鞠总兵以凤捷洋面沙汕俱各暗。(按「暗」字疑系「谙练」之讹漏),蒙赏管队头目事。十月内,奉派管队戍澎四起班兵三十六名赴澎换班(按原抄上四字重复一字)。

光绪元年正月内,蒙澎湖吴副将考验,凤捷操驾勤心,办(按原作「辨」)事认真,委派监督炮台;完竣,赏给效用顶戴。

二年五月内,奉委果毅后军后哨什长。

三年三月内,奉台湾张总兵临澎校阅,以凤捷挑射全中、火器纯熟,蒙赏六品军功,给委只领在案。

本年八月内,奉澎湖苏副将以凤捷奉公留心、差事谨捷,堪委果毅军后哨副哨长,给委遵领在案。现在供差。须至履历者。

光绪八年……日,六品军功林凤捷。

按上件,原载澎湖县马公镇长安里民族路三号林有义先生藏「历代记」,无标题;揆文意,当属履历呈禀。

奉委条记

光绪九年七月,苏协宪委中哨副哨长。

光绪十年正月初六日,苏协宪委中哨正哨长。

光绪十六年九月,奉(按原抄「奉」误「俸」)本镇宪吴请给五品军功。

按以上各条,均录自林有义先生家藏之「历代记」;据云委各有状,凤捷卒,俱殉葬。

委赴管理烽火馆谕

赏戴花翎署澎镇右协都阃府李,为(按此字有朱笔标号)谕委事。

照得烽火馆一节,原有烽火营兵丁林得英管理。缘该兵于本年八月间病故,该馆事务无人掌理。应即派赴接管,以□专责。查得本营差头目兵林凤捷办公妥洽,馆中事务堪以委任兼理,合行谕委。

为(按此字有朱笔标号)此,谕仰该目即便遵照前赴管理,毋违!特谕(按以上五字,首尾各有朱笔标号)。

右给该目兵林凤捷,准此(以上两字有朱笔标号)。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二(以上两字朱书)日给。

府行(「行」字朱书,特大)。

按原件,细毛边纸质,纵四八公分,横二三.三公分。

署澎镇右协都阃府李札

札(按此字有朱笔标号):

赏戴花翎、署澎镇右协都阃府李,为(按此字朱书)饬遵事。

照得烽火馆一座,原为本标奉戍烽火营兵丁来澎建置之业;但该营奉戍来澎兵数无多,加以班期停换,久寄者或辞退回家、或奉裁旋梓、或病故不归,迩来均无遗类。兹查该馆原束(按「束」,「塑」之简)武圣神像一座,前者炉下供奉有期,年来神者香资虚置。揣而言之,盖在公业蒙弊(按或「蔽」之误),设法维艰。然事必有所主,而后有久恃。该馆带有两廊护厝,间数甚多。若以逐间出租纳□,就项设法;不但神前香资绵联,而且供奉有期,何至虚置若是!

为(按原件有朱笔标号)此,札仰该目兵即便遵照:立即查明该馆所属两廊护厝大小、一切间隔若干,公同定价,每月每间应租铜钱若干,着实列报查考;并从前所置一切契据以及公簿等项追缴前来,以凭核办。毋得稍涉循私蒙蔽(按原件误「弊」),致干严谴!切速,毋违!特札(按以上六字有朱笔标号)。

右札仰目兵林凤捷,准此(按以上十字,原件上下有朱笔勾划)。

光绪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按日期朱书)日札。

按原件,毛边纸质,纵二五公分,横一一六公分;现存。

后记:

民国五十七年五月十日至十三日访古澎湖,历马公、白沙、瓦碉、西屿各岛,匆匆间发现不少未经著录的文献,颇值参考;随见随抄,多数并予摄影。今夏公出台北,拜晤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周主任,嘱为录付「文丛」。零篇散件,姑名曰「澎湖文献抄存」。

六十一年八月十五日,黄典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欧阳修
  卷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司马光
  卷二百六·毕沅
  東觀漢記卷七·多人
  ◎兵四·徐天麟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佚名
  徐序·金梁
  二二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行查缴应毁书籍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五·阿桂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佚名
  涉史随笔·宋葛洪
  三·钱穆
  九年·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出 重圆·洪昇

    【双调引子·谒金门】〔净扮道士上〕情一片,幻出人天姻眷。但使有情终不变,定能偿夙愿。  贫道杨通幽,前出元神在于蓬莱。蒙玉妃面嘱,中秋之夕引上皇到月宫相会。上皇原是孔升真人,今夜八月十五数合飞升。此时黄昏

  • 第四十九回 端礼门立碑诬正士 河湟路遣将复西蕃·蔡东藩

      却说徽宗既信邓洵武言,欲重用蔡京,且因京入都陈言,力请绍述,遂再诏改元,定为崇宁二字,隐示尊崇熙宁的意思。擢洵武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兼职侍讲,复蔡卞、邢恕、吕嘉问、安惇、蹇序辰官,罢礼部尚书丰稷,出知苏州,再罢尚书左仆

  • 卷四·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四 乙未商王成汤十有八祀 大纪论曰古史不载汤改元独刘道原载之非其实也夫人君即位之一年谓之元年一定而不可易也

  •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一·王晫

    德行梁苍岩教子弟家法醇谨,虽步履折旋进退,必合规矩。自理学经济诸书外,稗官野史都不令流览。然必使涉猎诗词,曰:所以发其兴,观群怨,俾识古人,美人香草皆有所寄托也。[梁名清标,字玉立,北直真定人。癸未进士,历官尚书。笃学不倦,

  •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这是一篇类传,记述前期以酷刑峻法为统治工具,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十几个官吏的史实。特别对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陽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作了集中而概括的

  • 诃陵传·欧阳修

    诃陵,也叫社婆,或称..婆,位于南海中,东边是婆利,西边是堕婆登,南边濒海,北连真腊。以木筑城,即使是大房子也以木并榈叶做屋顶。用象牙做床及席。国中出产玳瑁、黄白金及犀、象等,国极富有。有个洞穴能涌盐。用柳花、椰子酿酒,饮

  • 卷八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徽宗宣和七年太常少卿李纲上言曰臣伏覩陛下以金国败盟陷没燕山重兵压境邀求必不可从之事欲窥中原而取河北渊衷震悼深悔前非下哀痛之诏罢不急之务蠲繁苛之令除

  • 女色的魅力有多大?·孔子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 【读解】 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有一句名言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 《礼记·礼

  • 变虚篇第十七·王充

    【题解】本篇驳斥了天能感应人间善恶,并进行赏罚的虚假说法。王充抓住传书上说宋景公时候,火星迫近心宿以示要祸害宋景公,后来宋景公说了三句好话,感动了上天,便使火星离开心宿,免除惩罚,并延寿二十一年的典

  • 提要·顾炎武

    【臣】等谨按左传杜解补正三卷国朝顾炎武撰炎武一名绛字寜人昆山人博极羣书精于考证国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李光地尝为作小传今载榕村集中是书以杜预左传集解时有缺失而贾逵服防之注乐逊之春秋序义今又不传于是博

  • 虚堂和尚语录 第四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四卷法语示蓬莱宣长老本色衲僧。具透关眼。风惊草动。悉辨来机。盖他做处稳密。不落声前句后。得处既妙用。出来自然。盖天盖地。岂可与依草附木辈。同日而语哉。济北瞎驴。初到高安滩头。既不

  • 永嘉八面锋·陈傅良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其撰有《诗

  •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甘曜湘修。莎车,原称叶尔羌,清光绪八年(1882)置直隶州,二十八年改府。曜湘,光绪末署莎车府知府,奉饬采集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修是志。列五门13目,略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内容极为简略,仅2000余字。惟所载

  • 明语林·吴肃公

    笔记。清吴肃公撰。十四卷。肃公字雨若,号街南。宣城(今属安徽)人。成书年代不详,仿临川《世说》之体。凡三十七类,皆用《世说》旧目。专辑明人言行轶事。其德行、言语、方正、雅量、识鉴、容止、俳调七类又各有补遗

  • 滇南本草·兰茂

    药学著作。三卷。明·兰茂撰。约撰于15世纪中期。系论述云南地方草药的专著。原书初刊本已佚,现存清代务本堂刊本及《云南丛书》本二种,药物及内容均有不少改动。其中《云南丛书》本共收药物279种,大致属于我国亚热带

  • 奇效简便良方·丁尧臣

    《奇效简便良方》,亦称《奇效良方》四卷。(清)丁尧臣辑。尧臣,字又香,今浙江会稽县人。善吟咏,精拳术,培游历,旁通医术,每施方以治病,尝合药以济贫。晚年将其毕生所各级验之方,集成此书,刊刻济世。全书四卷,载方千数,分列为十八门。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李道纯

    元李道纯注。劝人以照心灭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