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路史卷四十六

馀论九

西王母(玉环 玉琯)

西王母,西方昬荒之国也。在《尔雅》为四荒之名。据《大戴礼》、《三朝记》孔子之言:昔西王母献舜白玉琯及益地图。注言:神也。亦见《书》。《帝验期》及《世纪》、《世本》乃云:献白玉环及玉佩。《礼斗威仪》云:献地图及玉玦。《集仙录》又言:黄帝在位,西王母使乘白鹿,授地图。舜帝在位,复献白玉环及益地图。舜遂广九州为十二,复献白玉之琯,以和八风。故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中道舜祠下得笙白玉之琯。《风俗通》、汉晋诸史、《吕览》、《乐书》皆备言之説。文尧舜祠下得笙玉琯,盖皆以玉作琯,故能使神人和凤来仪也。窃按:诸书言,舜时瑞事尤多。如《金楼子》言:舜摄时,有缓耳贯胸,民献珠鰕。《拾遗记》言:羽民等献。黄布火浣之类,多不足质。按:《竹书》穆王七年,西王母来宾,特不过西戎尔。大歴六年试西戎,献白环诗指此。

黄陵湘妃

岳之黄陵,癸北氏之墓也。湘之二女,虞帝子也。歴世以为尧女舜妃者,由秦博士之妄对。始癸北氏虞帝之第三妃,而二女者,癸北氏之出也。一曰宵明,一曰烛光。见诸汲简皇甫氏之《世纪 》、《山海经》言: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者也。若九歌之湘君、湘夫人,则又洞庭山之神尔。而罗含、度尚之徒,遽断以为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而以黄陵为二妃之墓。郑玄、张华、郦道元辈且谓:大舜南巡,二妃从征,溺死湘江,神游洞庭之山,而出入乎。潇湘之浦为是说者,徒见尧典有二女之。文即以为尧之女,而舜之妃,不复致考厥妄甚矣。郭景纯云: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岂应降小水而为夫人。当为天帝之女,斯亦缪者,夫使天帝之女尤不应降小水,而为夫人。王逸、韩愈从,而辨之得其情矣。且虞帝晚年亦既退听,而禅禹矣。南狩之举,摠之伯禹,而二妃者,俱过期頥,孰有从狩之事哉?今攷皇英之冢,既各它见,则此黄陵显非二妃之窆,而湘祠决匪尧女之灵。皆昔人之罔说知矣。《山海经》云:舜之二女,处河大泽,光照百里。夫大泽者,洞庭之谓。而光照者,威灵之所暨也。讫今湘神所保灵正百里。所谓分风送客者,乃正囿一同之间。然则湘灵为虞帝之二女,复何疑耶?沉存中云:陟方之时,二妃皆百馀岁。岂得俱存?而且谓之二女,乃复不知位。既久禅匪,复陟方之事耶?黄伯思辈虽能以退之之辨为非然?犹以为天帝之女,与翁养源于《湘江图志》述之。斯亦惑矣。纷纷失据,以为舜女。盖自今始。

女英

唐《世记录》、张《尚书》、牧《#农》,鞫盗有尝发。商州尧女墓者,多得大珠、鏐、金、宝、器玉,厥事甚显公独怪,其《史传》蔑记。又谓:尧女舜妃,从死湘岭不得在,是且以玉寳珠,非协茅茨之事。一时名流刘禹锡辈,亦举为疑。微达识之义矣。予窃攷之,舜子商均本曰:义均见于《山海经》。以其封商,而谓商均。商正,今之商州。按:《帝王世纪》云:虞帝三妃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今女英之冢在商。则特舜崩之后,随其子均徙于封。所故其卒,葬在焉。事允恊矣。又奚史传之记,不记哉。彼亦岂知虞帝未始南巡与二妃初无从巡溺死之事?皆《记》、《礼》者之妄尔。夫以帝果南巡,二妃于时皆逾百岁。岂得谓女而复此俱存哉?尭舜固俭也。然寳玉之类,亦非必为深怪。南阳张澹墓碑阴刻:白楸之棺,易毁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元嘉既发,甚多金器垂#,一皆金钉饰之。先汉文帝勅治霸陵,一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铁为饰。故魏晋羣盗发掘陵堬,而霸陵独得不抇。至元康间,三秦人尹桓解武,始发霸杜二陵。潜闼之中,金玉灿陈。由此观之,则商墓之藏,可理知矣。况尭舜之俭,朱均固未守也。式求刘向当时对成帝者,则霸陵之事,固不得甚薄也。况商均乎?

邓至、爰剑(后秦)

后魏书《邓至传》:像舒治者,普水羌也。自称邓至王。舒彭内附,拜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甘松县子王。请以封授子彭奋,髙祖乃拜奋建中将军。甘松子。(寰宇松州引)舒彭者,舒治之后也。《通典》云:自治至十代孙附于后魏。故《寰宇记》邓至#叙云:自舒治至十世孙舒彭附于后魏。孝文封甘松县子,然至嘉城县叙,乃以彭为治之子。按:《后魏纪》太和十七年邓至王、像舒彭遣其子旧朝贡,以位授旧,当是奋字。及《邓至传》则云:其王像舒治遣使内附,髙祖拜龙骧将军,不云遣治髙祖即孝文。而《纪传》所载曰:彭曰、治曰,使为名不同。在《元和郡县志》则云:像舒治子孙,舒彭内附拜将军、开国,以彭为治之。子未详,何据?(恭帝初其主担□因乱来 奔始有其地)

爰剑者,伯禹之初,分帝之少子于西戎为酋。秦厉公时,有无戈爰剑,爰剑为秦执,归南山。赐支河子孙分种。有氂牛种、白马种、参狼种,氂牛种越嶲羌也。白马种广羌也。参狼种武都羌也。与苗后异。(或以爰剑、烧当出三苗非也)景帝时,研种畱何等求守陇西,塞徙之狄道。故安武帝西逐,诸羌乃渡湟筑,令居塞。始置?羌校尉于凉州部。(牛邯为之)曽孙忍舞子十七人,为十七种。忍九子研号。研种十三世,有烧当、代雄、姚罕之间。(居河北大允谷)四世孙填良益贫收先零。良良卑湳侵,甚为所败。良益盛夺榆中。居复彊生岸。滇虞,即滇。吾生东吴,迷吾,号吾。后益困依发羌,吾曽孙麻奴收怨羌,复振。滇、零大捷,汉号天子。迁那内,附汉。中元间冦西郡马武,有弋仲、襄长是为后汉云。

黄熊化

昭七年,《传》子産云:殛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梁武帝谓:熊不入水,当是能鼈。孔颖达云:神化不可以常言,若云能鼈何由入寝。若以梦化,为不可常,则可至矣。以今东海祭庙者,不用鼈与熊白,岂化为二物耶?人自为尔。窃按:能亦熊属,非指熊鼈,而熊能亦并,音又切之。以奴来语云:欲得不能,光禄茂才是也。故程晏化黄熊。评谓:晋侯之祀有五,不可而栁子厚非。《国语》谓:好事者之为之,凡有为也。然于《杂记》更谓化为玄鱼,其大千尺,故鮌之字从玄从鱼,不知禹父,而鲧鮌乃玄鱼名。王嘉云:舜命禹疏川道岳,遍日月之下,惟不践羽山之地。济巨海则鼋鼍为梁,逾峻岭则神龙为负。圣德所感,而神化之事互説不同。玄鱼黄熊,四音相乱。盖疑于此也。王充亦云:逺殛羽山,又化而入羽渊,非人之所得知。而为鲧之初,斯未可审,且晋侯之梦,象熊罴之占,自有所谓:侯疾偶当自衰,故子産因以言之。后遂以为信尔。又按:《琐语》、晋《春秋篇》云:平公疾梦,朱熊窥屏与《传》又不侔矣。大抵左氏多诬刘子#。复引之以为黄龙入门,益为昬听。

啓母石

夏后氏生而母化为石,此事之异,闻者说见《世纪》。盖原禹母获月精石如薏苡吞之,而生禹也。《淮南子》修务云:禹生于石。注谓:修已感石坼胸而生。故说者以为夏后生而母,复为石。今登封东北十里有庙,庙有一石,号啓母石。应劭、刘安、郭璞、李彤、随巢、王炯、王韶、窦苹等皆云:启母歴代崇祀,亦以为之启母。按:元封元年,武帝幸缑氏。制曰:朕用事华山,至中岳见夏后启母石。伏云:啓母化为石,启生其中。地在嵩北有少室姨神庙,登封北十二里。云启母之姨,而偃师西二十五复有启母小姨行庙。《淮南子》:禹通轘辕涂山,欲饷,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忽至,见禹为熊。慙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盖本乎。此事正与广德所祠,乌程张渤疏圣河,夫人李饷至鸣鼓事正同。见事实,乃《桐汭志》、《谩录》等,故记:以为大禹之化,厥有由矣。虽然启母之庙,顾野王、卢元明等又以为之阳翟妇人。嵩髙记云:阳翟妇妊三十月子从背出。五岁入山学道,为母立祠。曰:开母祠。则又疑后母矣。歴载传讹,故得而为之説。

无支祁

《集仙录》云:云华告禹曰:太上愍汝之志,将授灵寳之文,陆策虎豹,水制蛟龙,馘邪检凶,以成汝功。因授上清宝文,又得庚辰虞余之助,遂导波决川。奠五岳,别九州,天锡元圭,以为紫庭真人。虞余庚辰,按《楚词》乃益稷之字,云华者,云王母之女,巫山神女也。昔李公佐至永和九年,从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入灵洞,得古《岳渎经》第八卷,竒字,蠧毁,不能解。其后周焦君详之。云:禹治淮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迅雷,石号木鸣,土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禹怒,召百灵,搜命?龙。桐柏等于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氏,彰商氏,兜氏,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逺近。形若猨猱,缩鼻髙额,青躯白首,金目?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撃腾趠,疾利倐忽,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乌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鬽水灵山妖石怪,奔号丛绕者,以千数。庚辰以战遂去。颈琐大械,鼻穿金铃,徙之淮隂龟山之足,俾淮水永安。而释氏乃以为泗州僧伽之所降。水母者,惟僧伽以观音大士应化于过去。阿僧祗刦,值如来三慧门入道,以音声而为佛事,现化此土。如李邕之三碑,蒋之竒所传三十六化近是。而水母之事非也。方永泰初,李汤知山yang物尝出焉。详予《福地记》。

四载

《淮南子》云: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舟、车、楯、肆,穷庐固有所宜也。许氏以为水宜舟,陆宜车,沙地宜肆,坭地宜楯,草野宜穷庐。书言四载。孔安国谓:水舟、陆车、泥楯、山樏。而《夏本纪》乃言:泥乘、橇山、乘檋、橇,《尸子》作蕝。《集韵》同。为祖芮切。旧亦音蕝,而檋乃音鞠。故《河渠书》、《沟洫志》皆云:泥蹈毳。《书》言山,即桥。而《志》言山,即梮。诸儒皆以檋为丘遥切。此以意言之,音橇为蕝尔。按许《说文》:四载水舟、陆车、无可异者,惟山乘樏,泽乘?为不同。《尸子》云:行涂以楯,行险以撮,行山乘樏,行沙乘轨,樏与欙同,力追切。?与楯、輴同。敕伦切。《尸子》之说,盖得其《传》。橇非輴也。字宜音撮,险所乗者。《书志》作毳,特省文借字,代弗察尔。与梮同。盖即樏也。当读如济漯。盖亦诸儒意?,而音为纍。其作桥者,殆梮之转,然《礼韵》直收橇于平声。云:丘妖切。字亦作鞒,则又合橇檋为一矣。《集韵》作鞒,而以梮同之。固举食之具尔。如淳云:橇以板置,泥上通行。檋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使不跌字,亦作梮二物。盖皆车类,窃详其制,橇当如苏公马之法,而樏则輁之制尔。《周礼》:军旅、?同,乡师治其輂。辇,辇人,輂车,驾輂。上为藩,藩营輓之,以载任器。然《说文》以輂为大车驾马,则又非山乗者矣。按礼士载柩以輁轴,大夫以上以輴輁,状如长牀,穿桯前后著金而关轴焉。輴车庳下而寛,广自诸侯。上有四周,即其制也。孟服谓木橇,形如箕摘,行泥上。徐广以桥为直,辕车一作輂,而应谓:梮或作樏,人所引者,如说非矣。夫曰:载曰乘,则不应为履与板矣。楯、轨、樏、撮,是为四载。舟、车常所乘,宜不在四载内。然在文子又言渉用,髵髵于説者,为乃鸟反兹。

又异矣九薮

周语云:丰殖九薮,其在职方。扬有具区,荆有云梦。豫有圃田,青有孟诸,兖有大野,雝有#蒲,幽有貕养,冀有阳纡。而并有昭馀祁。然《尔雅》书乃有十薮。鲁曰大野,宋曰孟诸,楚曰云梦,燕曰昭馀祁。郑则圃田,而吴越间则有具区。齐有海隅,周有焦?,晋有大陆。而阳陓乃为秦薮。海隅、大陆、焦?既异。且无#蒲。夫大陆晋地,而焦?、阳陓皆在扶风。方周公时,秦未分地,岂得与周并举,周亦何由自谓之周?而与秦并言哉?且以海隅何得为薮,而独属之齐耶?《传》云: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今乃以阳纡属冀,圃田属豫,地理殊矣。以鸿烈之九薮,若从《尔雅》既无周鲁,而益以赵之钜鹿,则是与晋大陆为二也。《说文》用职方说,以圃田为甫田,貕养为奚,则自异尔。

奠髙山大川

王制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先王修其教不异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夫风俗之所以异,由广谷大川之异制也。是故鸿水平九州之地失疆理,伯禹定之必以髙山大川为之凖者,本风俗之异也。济河为兖州,则专以大川为之界。荆衡为荆州,则专以髙山为之界。荆河为豫,华黒为梁,则兼以髙山大川为之界也。兖州:东南据济,西北距河。青州:东北据海,西南距岱。豫州:西南荆山,北距河水。雝州:西距黒水,东据西河。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梁州:西距黑水,东据华山之阳。维#东海而北,淮徐:东海而北、岱南及于淮。此所谓奠髙山大川也。盖以其地命州,而不以其州分地。有如兖、济皆当时所命之名。后世安知其在北与在南哉。云:济河为兖州,荆及衡阳为荆州,则以济水河水之间为兖。而荆山、衡山之阳为荆矣。盖荆衡者,万古不徙之山。而河济者,万古不泯之水也。以故荆、兖之名得附,河济荆衡而不灭万世。而下求禹贡九州之分域者,皆可得,而攷矣。九州惟冀无所至者,举八州而界自见,亦所以别帝都而大一统也。九界别,山川定。于以及夫治水之曲折,与夫田赋髙下,贡篚多寡以诏来世。盖前目而后凡者,体如是也。虽然言某山,某水者,非必止乎。此而言及者,亦未必至乎。此扬不言南,青雝之不言北。则以其境接蛮狄,提封有所不常。故也。

猜你喜欢
  ●卷六·魏泰
  哲孟雄之幸存·佚名
  ●附录三·劳格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义例·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纪昀
  二三一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续进遗书折(附清单一)·佚名
  绎史卷十三·马骕
  第71章 用种种诡计阴谋拉美国人下水的蒋介石·冯玉祥
  第七章 法国乐魁索城·林语堂
  李穆传·魏徵
  吐蕃传·薛居正
  卷一百五十六·雍正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蒋廷黻
  吏学指南卷之六·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八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陪诸公上白帝城楼宴越公堂之上【大历元年作洙曰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象尚存】补注【鹤曰诗云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盖初见也当是大历元年春晚作】此堂

  • 卷四十二·唐圭璋

    【元好问:词作374首】○水调歌头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醉中赋此。玉华诗老,宋洛阳耆英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址在焉。金堂玉堂嵩山事,石城琼壁少室山三十六峰

  • 第九场·田汉

    报告员:新群那天晚上救回了那个因偷人剩饭而挨打的小毛头,这孩子成了她的学校的第一个学生。一个颇大的前楼现在成为弄堂小学的筹备处,也是现在新群的工作、生活的地方。〔新群正在辛勤地写钢板,外面小孩踢球,一个小皮球从

  • 列传第四十八 李萧卢韦赵和·欧阳修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十五通《五经》,薛元超称之。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时畿尉名文章者,骆宾王、刘光业,峤最少,与等夷。授监察御史。高宗击邕、岩二州叛

  • 卷七十九 志五十四·赵尔巽

      ◎地理二十六   △青海   青海:禹贡西戎之域。袤延二千馀里。至京师五千七十里。东及北界甘肃,西界西藏,南界四川。三代属西羌。汉为张掖、武威、金城、陇西四郡之西塞外,蜀郡之北徼外,属先零、烧当等诸羌地。王莽

  •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吕思勉

    葱岭以东,西伯利亚以南,后印度半岛以东北,在历史上实自成其为一个区域。这一个区域中,以中国的产业和文化最为发达,自然成为史事的重心。自秦、汉至南北朝,我们可以把他看做一个段落,隋、唐以后,却又是一个新段落了。这一个

  • 双槐岁钞卷第六·黄瑜

    北京十景北京自元建大都,已有所谓八景,不知何人品题。至我朝太宗文皇帝,因潜渊定天邑,当时翰林诸儒臣胡广辈作为《八景诗》,传播海内。天顺辛巳端午节,英宗睿皇帝赐文武侍臣以扇,有御制七言古诗十首,凡千一百二十言,即前所谓八

  • 一百六十四 内务府奏请补放连生为主事掌织造关防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九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日,奏事治仪正傻子、员外郎双全传谕;曹寅前因勤劳,给予兼衔;今其子连生,虽补父缺,但可否即任父职,抑给主事之职?如何之处,尔内务府总管理应具奏请旨

  • 伊洛渊源録卷十一·朱熹

    宋 朱子 撰刘起居墓志铭 许景衡公讳安节字元承温州人资禀不凡方儿时已有远度比长嗜学有所未逹思之夜以继日必至于得而后巳少与从父弟今徽猷阁待制安止相友爱皆以文行为士友所称既冠游太学元符三年擢进士第调越州诸

  • 乐运传·令狐德棻

    乐运字承业,南阳縮阳人,是晋朝尚书令乐广的八世孙。祖父乐文素,曾任齐国的南郡守。父亲乐均,曾任梁国的义阳郡守。乐运自小好学,博览经史,而不拘泥于辞章之学。十五岁时江陵被平定,乐运按惯例迁往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入官为

  • 我的家庭·沈从文

    咸同之季,中国近代史极可注意之一页,曾左胡彭所领带的湘军部队中,有个相当的位置.统率湘军转战各处的是一群青年将校,原多卖马草为生,最著名的为田兴恕.当时同伴数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时得到满清提督衔的共有四位,其中

  • 礼二四·徐松

    明堂御札【宋会要】仁宗皇佑二年二月十八日,帝谓辅臣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今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有事于明堂,行飨帝飨亲之礼,以极孝恭之意。卿等讨寻典故,详议其事。」文彦博等对曰:「此礼久坠,历代未行,非

  • 卷六十五、疆域之丧失及军港租借条约·黄鸿寿

    宣宗道光二十二年,秋七月,中英江宁议定条约第三款:‘给予英国香港海岛。’香港属广州府属之一岛屿,时为鸦片事,与英战败,遂割予英国,其条款文曰:‘一、因大英商鉴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

  • 礼经会元卷四下·叶时

    宋 叶时 撰功赏春官内宰稽功防食则制禄食必视功夏官司士以功诏禄则颁禄秩必视功至如小宗伯衣服车旗宫室之赏赐郑氏亦云王以赏赐有功则是车服宫室之赏必视功也而况司勲六卿赏地之法如载师所谓赏田者赏之以土地可不眡

  • 春秋传卷二·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隐公中【壬桓王戍元年】四年【齐僖十二晋鄂五衞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郑庄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陈桓二十六武三十二宋殇公与夷元年秦文四十七楚武二十二】春王二月莒人伐取牟娄音注【年娄邑此伐国取邑之始杞音

  • 序·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序宋 魏了翁 撰【一】汉得今书于齐鲁孔注至魏晋方兴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防暨乎七雄已战五精未聚儒雅与深穽同埋经典共积薪俱燎汉氏大济区宇广求遗逸采古文于金石得今书于齐鲁其文则欧

  •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下·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科释二威仪分二。初标名。二释义。今初威仪门。威仪者。威以德显。非势力之威也。仪以行表。非诈现之仪也。故如来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行。必以威仪为主。内怀狮子之德。外现

  • 破庵和尚语录·破庵祖先

    目录序文(杨浩斋)  夔府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  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  临安府广寿慧云禅院语录  平江府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  湖州府凤山资福禅院语录  秉拂  普说  法语  偈赞  行状(附)  跋(福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