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花木纪

昔陆放翁有《居室纪》,余自致政归,屏居陋巷,构小楼三间,长阔之数略与之等,起居食饮、往来应酬皆若相似,缘在城市,惟足迹不及公府耳。小窗杂植花卉,四时常新,凭栏把玩,皆足赏杯。

初春水仙开,金心玉质,俗呼金盏银台,翠带飘拂,幽香袭人。时梅花同放,红者色如杏,白者色如李,心微黄者曰玉蝶,蒂色青者曰绿萼,有蜜色者曰蜡梅,种种皆佳。次瑞香,枝叶扶苏,花朵茂密,表紫里白,香芬比麝尤清。次幽兰二种,皆出土产,一茎一花曰兰,一茎数花曰蕙。若闽种,一茎四五花,多至**花,且叶长色青,优于土产,其香清远,出诸花上。时蔷薇满架,如红妆艳质,浓淡相间。杂以白荼蘼、黄棠棣,尤堪把玩。惟牡丹名曰花王,大者盈尺,色有紫、有蔷薇红、有玉楼春、有小桃红,而粉红为常品。香气馥郁,闻数十步,叶柔而长,飘拂掩映,万花莫及。次芍药,草本,红紫白三色,较牡丹差小,而叶亦相类。昔人谓牡丹为木芍药,盖富丽芬芳,可当伯仲。粉团本团圞丛集,状如白球,然素缟无香。杜鹃出闽中,近四明亦有之,俗名万岩,色若丹砂,树小花繁。松亦有花,色黄如粉,调蜜为饵,香鲜适口。薝卜白质黄心,香亦透露,但千叶不结实耳。时黄萱发丛叶中,一茎六七花,以次渐开,旬余始尽,食之可以忘忧。继即夜合,花朵甚大,形似辛夷,白叶赤心,每薄暮吐香,氤氲满室。复有山丹、卷丹、莺粟、满园香,争妍弄色,皆可娱目。

入夏,石榴吐焰,深者如杜鹃,浅者若蔷薇,千叶者无实,单叶者有实,种同而异。凤仙色嫩花繁,种种不一。蜀葵花草干高挺,而花舒向日,有赤茎、白茎,有深红、有浅红,紫者深如墨,白者微蜜色,而丹心则一,故恒比于忠赤。莲花二种,一曰并头,一曰台莲。大异常品,不独绿叶亭亭,红花艳艳,而微风动摇,香芬馥馥入座,芳妍可爱。所谓混质污泥之中,擎鲜翠盖之上,可当花之君子。更有茉莉,馨香无比,花朵繁茂,妇女争摘取之,簪插盈头,渐次舒放,可供四五旬之赏。种出岭南,今赣亦渐多。入秋,芭蕉淅沥,修干巨叶,扶苏飘荡,花发于心,色黄如蜜,取充适口,味甘如饴。时则桂花满树,次第开放,大约可半月许。每步庭前,不觉香满怀袖,采贮瓶中,则几席间皆馥郁矣。秋葵色蜜心赤,干细叶稀,凡十余节,花大而单叶。鸡冠高者数尺,矮者数寸,大者、小者、直者、横者、尖细者、肥大者,间有白色,而赤者如脂,亦称艳丽。

季月,菊黄华时,草木皆落,非荣华之候。故言菊有明,他无有也。然其种甚多,余每岁植之,童子之心不颛,不谙浇灌栽培之法,多不成花。善植者临期各遗数种,如梁氏蜜芍药、程氏金芍药、谈氏紫绣球、金宝相、醉杨妃、紫牡丹、潘氏紫鹤翎、江氏状元红、银芍药,约三十余本。列延爽阁下,勤灌以水,可供月余清玩。虽花色鲜明,不似春花秾艳,然清幽芳逸,真隐君子之花也。

入冬,山茶花发,红浅二色,大曰宝珠,单叶千叶,亦有二种,而更奇者,如玉清绝。惟梅花虬枝如铁,苔藓翠碧,点铺老干,其花红白皆有单叶千叶,而幽香妍媚,不减于霜雪之中。玉蝶、绿萼尤为妙品,其实味酸,虽千叶亦间有实,古充荐笾,所谓干鵸是也。菖蒲名荃,亦分数种,虎须为上,金钱次之。又有香苗、台蒲、牛顶,挺秀庭阴,凡十余盂,清香隐隐。时香苗一种,开花三四茎,人咸称异。因忆唐人诗云:“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开花日东转。”是谓菖蒲必无花也。余家连岁见之,岂足为异。然而四诗常青,其色不改,是亦草中之松柏,历岁寒而不凋者与?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张廷玉
  卷七十三·毕沅
  ●卷八·邵博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第六卷 唐·缪荃孙
  一二七七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三七九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应选应毁书籍清单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二七 谕内阁着大学士会同吏部翰林院议定文渊阁官制及赴阁观览章程·佚名
  ●名卿绩纪一·王世贞
  二二、孔子在陈绝粮考·钱穆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第四节 回纥之亡·吕思勉
  二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476_1 【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熊孺登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卷

  • 嵗时杂咏巻十·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和节【古诗十一首今诗三首】中和节日宴百寮【二首】 徳 宗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欢酣朝野同生徳区宇均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嵗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慙非薰风唱曷用慰吾人东风变梅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杜甫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堦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一作多】好音三顾频烦【一作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

  • 卷九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方干干字雄飞新定人【干父名肃工诗母即诗人章八元女新定即今严郡浙乗云干桐庐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识之者呼为方三拜貌寝又兎缺有司以故不与

  • 卷十一·黄以周

      哲宗   △绍圣元年(甲戌,一○九四)   1、八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庚午朔。辛未,诏丁忧人左朝请郎、宝文阁待制范纯粹降一官,为直龙图阁、知延安府。以御史郭知章论其在元祐间尝献议?安疆、葭芦、吴堡、米脂等寨,

  • 卷五十 后燕録八·崔鸿

    慕容永 慕容永字叔明廆弟运之孙也暐为苻坚所灭永随暐徙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鞾于市以供衣食及坚之兵败于晋也燕故大司马中山王冲时为平阳太守其兄故济北王泓时为北地长史各起兵据郡叛坚泓破秦兵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万历十年五月戊午朔赐三辅臣及讲官金书黄红符金艾叶各有差○升南京户科给事中傅作舟为南京尚宝司卿○户部题议三事一减税契一宽铺行一恤商人覆顺天府府尹张国彦之请也 上以都城小民累苦当加意存恤俱报如议○山东通省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中兴小纪卷七·熊克

    宋 熊克 撰建炎三年闰八月丁丑朔诏百官议朕今定居建康不复移跸与右趋岳鄂左驻吴越孰安孰危其眀以告朕于是宰执召百官诣都堂应诏条具者二十五封皆以岳鄂道逺恐馈饷难继又虑圣驾一动江北羣盗必乘虚以窥吴越则二折非我

  • 卷五·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五艺文夫采崑田者非片璧之珍搜邓林者讵一枝之秀在昔儒流遭逢明盛供奉清班着作专家汗牛充栋故从来记翰林者不载艺文非不载也不胜载也若乃历朝赐什其文永勒於词垣或臣下扬言其事已详於恩遇则以言

  • 杜景俭传·刘昫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

  • 曹良臣传·张廷玉

    曹良臣,安丰人。颍州寇贼起事,聚集乡里筑城堡自卫。在应天归附太祖,担任江淮行省参政。从取淮东,收复浙西,晋升为行省左丞。跟从大军攻取元都,经略的土地到达泽、潞。提升为山西省平章,回守通州。当时大部队正出征山西,通州守

  •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孔子

    【原文】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注释】 ①乡原(yuan):原同“愿”,所以“乡原”也写作“乡愿”。“愿”在这里的意思是谨慎,乡愿,指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而实№上欺世盗名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好好先

  • 缅甸青年之佛学方针·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大学讲──仰光大学为缅甸唯一最高学府,得来参观,聚谈,觉得非常的荣幸。  这次我到缅甸,所接触的都是佛教的,故我感觉到缅甸佛教有许多优点:第一、是单纯精粹:因中国佛教是很繁复的,先有儒、道家等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二卷(月喻品第十五 菩萨品第十六)释月有六事。以譬法身 释日及岁星譬 释未发菩提心。为作菩提因缘事 释一阐提不受道事月喻品第十五案。法瑶曰。从见月不现。至譬如日出众雾悉除。答

  • 元代野史·佚名

    元之先世,本号蒙古,其国在女真之北,以奇渥温三字为姓。有始祖母曰阿兰氏,寡居在极北沙漠。屡有光明耀腹,后一乳而生三子。季子曰孛端义儿,魁梧奇伟,沉毅寡言。其后子孙蕃盛,不相统属。传至九世孙,曰也速该,兴师攻塔塔儿部,大获全

  • 春秋说·洪咨夔

    三十卷。洪咨夔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官家居七年。在此期间,他“杜门深省,有感于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