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异纪
《唐.五行志》曰:“万物盈天地间,不过曰水、火、金、木、土,其用于人也,藉之以生,阙一不可,是以圣王重焉。然是五者,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方,在人为五事。总其精气之用,谓之五行。故为灾异之说者,举天地万物,无大无小皆推类附之,至详密已。”以余所睹记,因其所发,验以人事,往往近其所失,而以类应。然时有推之不能合者,岂非天地之大,固有所不可知者耶?仲舒、刘向与其子歆,皆推本《春秋》为证,乃至自相谬戾。不知孔子于《春秋》,但记灾异,而不着事应,盖其慎也。故曰:“迅雷风烈必变。”见物有反常为变者,则思其所致,为之恐惧修省而已。若夫士人里巷之占,有考于人事而合者,有漠然而无所应者,又岂足异哉!
闻正统间变易甚多,其大者如白虹贯日、修狼星动摇。己巳七月,荧惑犯南斗,北虏也先大举入寇。丙戌,帝出亲征,郕王居守,英国公张辅及列侯、诸将帅率师以从。八月,帝至宣府。驸马都尉井源军遇虏,败绩。辛酉,帝还土木。也先拥众追击,王师败绩,车驾北狩,张辅等皆殁于阵。先是,王师未发,公卿咸欲遮留,司钦天监者曰:“夜观天象,中星动摇,辅、宰、尉、丞皆已离次,此天意也,车驾不可留已。公等欲忠君爱国,须早建储贰以安国本。”计无出于此者。后闻车驾蒙尘,皇太后立长子为太子,后寻废。
嘉靖辛丑四月,九庙灾。太宗、仁宗主皆就焚,惟献帝庙独全,以不相连故也,乃颁诏大赦天下。后丁巳四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复手自为诏曰:“朕本同姓之后嗣,初非王子之可同。惟皇天宝命所与,暨二亲积庆在予,自入奉大统,于兹三十六祀。昨遭无前之内变,荷天恩赦佑以复生。此心感刻难名,一念身命自爱。天心丕鉴朕心,朕衷上天明鉴,昨因时旱,祷于雷坛,方喜雷雨之垂,随有雷火之烈。正朝三殿,一时烬焉,延及门廊,倏刻燃矣。仰惟仁爱之照临,皆是朕躬之罪重。兹下罪己之文,用示臣民之众,宜同祗畏,首体相关。上承天戒,以佐尔君,下抚生灵,务令安遂。共图协恭,勿仍我弃。故兹诏示,咸使知之。”
壬寅十月大雾,树木生冰,识者谓主侧有阴谋。已而传旨宣法司,出宫人十有六人,凌迟东市。先是宫人杨金英等同宁嫔王氏、端妃曹氏共谋大逆,事几不测,赖方后救全。乃究诸恶罪,明正典刑,仍戮各犯宗属。时圣躬方调护,不能郊天,盖邪婢逆谋之后,不免少伤耳。方皇亲锐为上作大醮于东岳庙三昼夜,既而题知,劳以温旨,有白金文绮之锡。于是九卿堂上官许赞等,各捐金延道众于显灵宫,作醮事三昼夜,以祝圣寿。上方崇尚道教,如邵元节、陶仲文皆以方士得幸,位上卿,加宫保,有致一、秉一真人之号。倡率道众,时举清醮,以为祈天永命之事。上亦躬服其衣冠,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禁中建大高玄殿、无上等阁,极其绮靡,供奉神祇。外则显灵、灵济等宫,皆为祠祷之所。自上临御,数年以后,稍稍留意于此矣。
癸亥夏,天灾流行,民多病疫。上命内使同太医院官施药饵于九门外,以疗济贫民。又命礼部官往来巡察,务使恩意及下。上亲为制方,名如意饮。每药一剂,盛以锦囊,益以嘉靖钱十文,为煎药之费。其悯念穷愁,仁慈恳恻,周悉如此。所费亦复万计,不之惜也。
戊申之秋,山、陕西及山东、直隶地震,日月不同。惟八月之震,京师与直保相同,声如潮涌,盂水皆倾,朝廷震恐。有近臣上言:“此臣下不职之故。臣,坤道也,宜静而动,咎在臣,不在君。”于是上悦,不复下诏修省也。
己酉三月朔,日食几尽,天地晦冥,诸星尽见。寻有玉旨,以议复河套为生事启衅,罢首相夏言,逮系总督曾铣,本兵王以旗戴罪出总边务,科道俱廷杖。寻杀铣,遂及言,坐以官员交结近侍,诬同奏启之律。盖二相不协,阴以此倾之也。时,陕西澄城县有大山高数百丈,一夕,忽吼声如雷鸣者数日,遂分崩而东西徙去,相隔五百余里。抚、按以闻,奉旨修省。
乙卯冬,地震渭南、华州等处。余自蜀出陕,经渭南县,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东郭外旧有赤水山,山甚高大,水旋绕山下,每出郭时,沿山傍水而行,今山冈陷入平地,高处不盈寻丈,渭水北徙四五里,渺然望中矣。过华州华阴,觉华岳亦低于往昔。陵谷之变迁如此。山西猗氏、蒲州、潞村、芮城等州县地震四五日,有一日四五动者。平地倏忽高下,中开一裂,延袤数丈,惟闻波涛奔激声,近裂处人畜坠下无算。房屋振动,皆为倒塌,压死宗室、职官、居民以数万计。余闻先期居民梦天庭发榜,首湘阳王,次韩司马,次杨尚书、王祭酒、刘参知,共数万人,后皆压死,是兆瑞已先见矣。又云:黑夜居民见关云长骑赤兔马大呼:“急随我行!”有随之向东行者,得免。岂西北之奉事惟谨,而云长亦为之效灵耶?余览《国朝名臣奏议》,弘治十五年元旦,地震于朝邑等处凡旬四五日,倒房屋、压人畜无算。时载灵宝、阌乡皆然,独不言及蒲。而今蒲之祸独甚,纪数几甲子一周云。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 蔡廓 子兴宗·沈约 卷十三·李心传 卷十一·连横 第八十八回 吕隆累败降秦室 刘裕屡胜走孙恩·蔡东藩 目录·姜侠魂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一百 内务府奏议覆五关钢斤仍交各关监督接办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纪昀 五四三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五次收缴应禁书籍并再定限查办折·佚名 卷十二·吕中 吴兢传·刘昫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持守·朱元璋 纲鉴易知录卷四七·吴楚材 二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