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宦游纪(2)

郡县徭役,故事官赋止银若干,私有倍一至十者。余察知其弊,值定民傜,不循故事,诸役皆为增加。库役旧编七两二钱,增至十六两,额设六名,其银九十六两。计算公庭诸费,尽在其中,额外不得加增一钱,勒布成式。事上督抚句曲王公□。王诧曰:“诸郡减赋,独增赋何也?”余谓:“他郡名减实增,本郡虽增实减。”因述其详,谓:“凡役银,二季征解,给之于官,不令当役者与傜户相见,即欲多索无由已。”王曰:“是可尔行,尔去必更矣。”余笑曰:“自古有治人,无治法。职在则行,职去遑恤其后?”王亦一笑。余守大名,谒巡台杨公选,语地方兴革及官属贤否。余具以实对。有顷,问:“开州李守不免訾议,何也?”余曰:“知府自知不如李,以台下明察,岂得疑李?此必有短之者。不出民间公论,特一乡宦私怨耳。”杨曰:“何遽知乡宦?”余曰:“某官起盖牌坊第宅,遍役州民工作,索车辆搬运。州官爱民力,禁止之,怨谤由此。天地鬼神鉴临焉,敢昧公心,以淆是非?”杨公改容揖余升堂,足立未定,飞檐瓦砾忽堕击初立处,积二尺许。杨惊且喜曰:“此非天意哉!”盖故事属官无升御史堂者,适以天地鬼神矢证,余幸免祸。足为诬枉之戒。

庚戌之变,虏酋俺答寇蓟镇,由古北口入,直犯都城。上下戒严。朝廷遣兵部郎一人,持节敕畿辅四郡,备兵三千人入卫。使者驰至真定,诸守臣仓卒无措,且议相见礼未决。余闻报,即阅户口,计人丁,凡三十选一,余悉供饷,治兵仗鞍马。令已定,下州邑。乃驰赴真定,顾诸郡守曰:“事亟矣,公等尚牵制文义,与使臣争苛礼哉?夫《春秋》先王人,以王人尊则朝廷之威命行。今兵兴重务而卑使者,则威亵矣。彼势不能行于郡将,郡将不行于州邑,州邑不行于闾阎。窃恐三辅失援,虏骑充斥,如国难何?”

诸君色动,乃听余庭谒。使者下阶迎人,余首请视师。使者曰:“何遽集耶?”余曰:“勤王之师,事不宜缓。”因期五日至大名,余先驰。使者至,既阅师毕,因向余曰:“旌彩戟利,士壮马腾,可称八百精锐矣!”惊叹而别。

京师达虏既退,廷议增设兵马,以知兵有勇者授兵备副使,驻扎畿辅。有尹君某辖真、顺、广、大四郡,开司栾城,句取州邑富人为标下旗牌及千总,百总名,民称不愿,则责令市马实厩,吓数百金,莫敢与抗。余闻之,行属邑:凡尹所勾提,不得径解,俱由府转达。东明令白某首犯余禁,余参治之。余解到者,悉寄监不发。

尹怒,行府类提,余并系其所遣。尹怒更甚,参抚、按,抚、按置不问;参吏、兵二部,部堂亦不问。怒极,扬言曰:“我将抉其目,磔其胸!”余闻之,曰:“朝廷纪法,凛然在上,吾何敢废朝廷法纪,以媚贪暴之人?一官不足惜,终不令恐吓吾民,以无负郡守之职耳!”

方尹兵道偏信刁横,拘逮良民,余具揭曰:“良民无辜受逮,情实可矜,矧岁暮天寒,路遥人众,不宜远解。且稍言民兵之欲无厌,而膏脂之竭可怜。冀其宽免,以安百姓,不意反触刚暴之怒。”后科道首弹劾尹,数其凶残贪婪,罪状盈幅。时当国者欲庇之,然以公论不容,竟罢尹宫。因忆当时横逆相加,人情汹汹,有劝余上白其事者。余笑曰:“公是公非在人,何待予辩?且彼恣肆如此,未有不败者。即败,人将谓由我讦之,是我亦彼若也。卒善遇之。今是非诚自明,余则无与焉。”时治山翁山相守广平,连境而治。贻余书曰:“公真铁汉也!曩误为君危之。”

余为郡守,预约州邑,凡事难断处者,听其申达。大名有兄弟构讼财产,继而各讦阴私,争胜不已。县令不能决,申解至郡。余鞫之曰:“两人同父母生耶?”曰:“然。”余曰:“同气不相念,乃尔相攻,何异同乳之犬而争一骨之投也?”各重笞之,取一杻各械一手,置狱不问。久之,亲识数十人入告曰:“两人已悔罪矣,愿姑宽宥。”唤出,各潸然泪下,曰:“自相构以来,情睽者十余年,今月余共起居,同饮食,隔绝之情既通,积宿之怨尽释。”已乃指天向日而誓。余笑曰:“知过能改,良民也。”遂释之。

年饥发粟赈济,此恩施困穷,培植邦本至意。顾有司不善奉行德意,令其报名听审,支候经旬,升斗之需莫偿来往之费矣。余以救荒无善策,惟速行稍有济耳。癸丑,关中同华饥,请发粟。余时为兵道,即日行县,为约曰:“某日至某里,里老率饥民关粮,报遗而实饥者,听相随来。各廒尽开,每一官守之,揭竿为旗,上书五斗、四斗、三斗。”饥民入,余亲验其色,与之多寡,印记于面。各令报名,一吏书簿。合某数者,立某旗下。名足旗行,导至廒仓,即与粟去,略无停留。数日而完,又往他属,法亦如之。事毕以所书名制三册,一达抚院,一存本道,一发州邑。各属无寸楮之费,穷民无顷刻之淹,余自谓尽心竭力,然寻亦劳顿罢乏,盖下行有司之事也。

余备兵潼关,入河北诸州县防秋。凡诸山险隘,无不躬历。间有路可通兵马处,为之斩凿沟堑,设铺舍以贮军士矢石,置木桥,曳绳索以备扯拽。若后事者修治不废,即合阳,澄城,白水,韩城及同州,朝邑诸处,可高枕无虑患也。

白水城中人民仅百余,而城外倚山为居者反多数倍。余缘山开扩城基,分民鸠工,限日版筑,不两月而工成。同州城郭虽整,民不满千,其中半虚无人。余询知城中无水,人不乐居,乃访求泉源,引二渠入城,至今赖之。朝邑司马韩邦奇作《记》归功于余,今见《通志》。后十年,有使车道出余经略处者,为余咨嗟叹息云。

石山谈公恺督两广,余辖岭南道。甫至,谒谈公。谈喜曰:“近已题征新会,新宁山贼,专待监一军。”乃檄余与参将王麟率五岭苗,狼精锐数千为西哨。余恐大军所至,杀及无辜,乃先给旗,榜于各村诸寨,宣布朝廷威德,令先下者集高埠处,禁官军不得侵扰。始合兵擒剿,凡斩首一千六百有奇。俘获妇女幼稚,听民鬻养,老疾收养于官。谈以捷闻,竟以失赂重人,仅进一级。同事领东哨者,亦进以一级。余独赏内镪一,表里二,暨诸将领从俱叙功有差。事同而恩赉异也。

余入蜀,过山西。郭公民敬时按蜀已满,将复命于朝。询余以藩臬臧否,首及左辖某。余谓:“坦夷无他肠。”郭曰:“坦夷何多谬戾?”余曰:“此乃气质之偏耳。”次及佥宪某,余谓:“爽朗洞晰底里。”郭曰:“信爽朗,如处置乖方,低昂倒置何?”余曰:“此或一事之误耳。因谓论人不当因气质之偏,概其心术,以一事之误,概其生平。”郭公敛容起谢曰:“此格言也。入蜀以来,未闻斯语。”

猜你喜欢
  列传七·薛居正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脱脱
  ●复社纪略卷之三·陆世仪
  纲目续麟卷十六·张自勋
  卷之六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通志卷十四·郑樵
  一四八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收缴违碍书籍十三种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佚名
  高祖本纪·欧阳修
  史天祥传·宋濂
  百家奴传·宋濂
  詹仰庇传·张廷玉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佚名
  201.太学生请愿·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346_1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神)】王涯   威仪毕陈,备乐将阕。苞茅酒缩,膋萧香彻。宫臣展事,   肃雍在列。迎精送往,厥鉴昭晰。   卷346_2 【望禁门松雪】王涯   宿云开霁景,佳气此时浓。瑞雪凝清禁,祥烟

  • 序·白居易

    白香山诗集序昔人谓大历後以诗名家者靡不由杜出韩之南山白之讽谕其最着矣就二公论之大抵韩得杜之变白得杜之正盖各得其一体而造乎其极者故夫贯穿声韵操纵格律肆厥排比终不失尺寸少陵而下亦莫如二公自后山妄斥昌黎已非

  • 卷三百七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瑞州小集陈【失名】东瓯人字号行履无考山居白云防危屋遥隔世人家野迳不多竹幽兰自作花敝衣僧说法枯叶树成槎门外禽相狎双双浴晚沙湘灵鼓瑟苍梧云杳

  • 卷二百九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一 孙蕡 行行重行行 岐路一尊酒送君久远行交持未及竟丝管激哀声冉冉岁华暮悠悠云气征驰车戒往路恻恻伤我情我情默巳伤欢爱不可忘昔为春花妍今为秋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九·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九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德孺五丈和之字诗韵难而愈工辄复和成可发一笑【范德孺见前注】 且然聊尔耳得也自知之【诗意谓唱酬之作聊且遣兴不必甚工至其自得之妙盖未易与俗人言

  •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襃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

  • 志第七 律历中·房玄龄

    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璿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敬农时,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者也。然则观象设卦,扐闰成爻,历数之原,存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岁次癸丑金太宗晟天会十一年伪齐刘豫阜昌四年春正月丁巳朔上在临安 江西安抚大使司将官李宗谅诱奉新戍兵以叛进犯筠州统领官赵进击却之宗谅奔潭州 是日权河南镇抚使翟琮及权知虢州董震以山寨余众

  • 御制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并序】·张廷玉

    乾隆十一年夏四月朔御制御制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并序】明史纲目之书不可不亟成之而又不敢率就之盖明史已出於百年以後纲目若复迟待咎将谁诿而取裁义例校閲诸臣一一请示既以身任其事则不得徒博钦定名目已也将天下後世之

  • 清波杂志卷十·周煇

    宋 周煇 撰中表张元友谓理减年赏于淛东盐司吏以赂不满欲实封奏状外封贴黄以谓为渭亟往易之度其中必不误书特以此一字见邀昔州郡桉酒官醖造违律不任沽卖吏受贿于任字上加一防遂免责罚岂刻木辈心此术以资弊幸唐史亦

  • 三三六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借抄原本及拣存未解书籍俱已给还原主折·佚名

    三三六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借抄原本及拣存未解书籍俱已给还原主折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十六日山东巡抚臣杨景素跪奏,为覆奏事。案照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准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开,奉上谕:外省采访遗书,各设公局办理。交到后,有因重复琐

  • 民国元年(1912)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文学院)元年九月廿五日(星三)晨起入校,办注册事。下午有印度人setna君来访。此君自孟买来,与前记之盘地亚君同乡也。夜往戏园观南君夫妇(southernandmarlowe)演萧氏名剧hamlet。南君串hamlet,其妻马女士串ophelia

  • 卷八·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八宋 段昌武 撰齐朱曰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隂潍淄之野周武王以封太公望【汉地理志云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崱汤时有逢公柏陆商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于此地至周

  • 周书·立政·佚名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

  • 卷十·普济

      青原下八世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余杭鲁氏子。  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  弱龄禀具于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雅之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澄观

    第五福田甚深。问中初标告。以福田是照导引生。又施为诸度之前导。故问目首也。二显问端分三。初举法按定。佛为生福之田。名为福田。田德无二名为等一。此理共许。二云何下正显疑难。谓田既是一植福应齐。施报有差由

  • 科试考·王世贞

    《科试考》是明朝著名史学家王世贞《弁山堂别集》的一部分,共四篇,是记载自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万历十七年(1589年)科举史事的专篇,史料价值极高,是当今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文献之一

  • 普陀洛迦新志·王亨彦

    佛教史志。民国初王亨彦撰。十二卷。全书共分十二部分,记载了普陀山的山川风貌、自然景观和作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兴衰史迹。同时收集了历代帝王、僧俗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敕令、奏疏、碑铭等二百余篇,其中有关寺院经济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