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刚愎自用二则

庚子之祸,固以端王、李莲英为中坚,而助成之者,实刚毅为之魁。刚毅一贪鄙妄人,而能得朝廷之信用,酿成辱国丧师之惨剧,实满洲之戾气所钟也。刚毅生性执拗,愚而好自用,妾自称颂,不值识者一哂。然其恶不在此,乃在一生所长,以贪婪为其本能耳。满人生性好财,不独刚毅为然,其故由于馈赠宫闱亲贵,包衣人尤严主仆之分。主家贫困,包衣虽官宰辅,主至其家,则尊若父母,有所欲取,辄携去,弗能较也。故满人应官多贪鄙,其势不得不然。盖祖宗立制,即以势利相倡导耳。刚毅家世寒微,由清文翻译历官部郎、巡抚,不识汉文,好琐屑鄙事,自谓精能。巡抚广东时,因太后六旬万寿,入都祝嘏,方希大用。时内地及京师,尚普用生银以钱两计,而广东独已早制银币。一日,刚传造币厂总办某道入见,卒然曰:“为我制币三万圆,刻期必成,将携入都中。“苛道唯唯,如期制成,赉往,刚命收讫,默然不复过问,亦不言如何开支。

某道不得已,列入解京项下报销。刚毅既至京,因内侍献于慈禧,且贿内侍万金,言于慈禧谓:“刚毅知万寿时赏犒繁,特铸新币,以表敬意。”慈禧视币色光耀,喜甚,遂饬收入。宫中有宠者皆赐之,众争宝爱,念刚毅之能不置。寻刚擢户尚,入军机,皆三万银圆之力也。某道以解京报销,太后亦不过问。

刚毅闻之怒,讽后任劾去之,以为宜赠己也。未几,清粮事起,刚奉命南下,凡江、浙诸省,无不被其搜括,公私为之一空。

初,某御史言“江、浙地密人稠,开垦已遍,而赋册多列荒地,不报升科。当此国库支绌之秋,何堪再听隐匿?此皆污吏奸民,串通作弊,实有妨于国家惟正之供不鲜。朝廷宜派专使,遍行清丈,使地不隐匿,粮无虚报,庶几国用充裕,良民气平”等语。时方甲午新败之后,朝议正事罗掘,览奏颇动,遂交部议。

刚毅时掌户曹,力主速办。朝廷遂简刚为专使,励行清丈,志在必成。刚奉命南下,与督抚会商办法,皆主畸零纠葛,骚扰民间,如操切行之,恐酿成祸变。刚以为疆臣有意忤己,大怒不听,乃自发单谕,饬州县自行履勘,无少瞻徇。时地方各长吏知其意在婪财,各集银数十万以贿之。事少缓,然意犹未慊,且搜索及仓库,日夜咆哮于藩署道库间。长吏苦之,乃更贿以若干,始偃旗息鼓而去。此行非特并未规画清丈方法,且于江、浙田赋之统计,未尝一窥也。但前后婪索数百万金,捆载而归耳。自经此搜括,江、浙财力为之大衰,而刚之私囊,充牣有余矣。及拳乱起,刚之家财,悉为联军所得。有家人林某者,乘其将毙时,攫得十余万金,且窃其宠姬某氏,逃往天津。回銮后,设金店于东城及前门外,居然面团团作富家翁矣。顾其后辗转,生一趣闻,亦足见天道之好还也。林某既得宠姬如夫妇,常车马出游,以炫其显赫。某少年者,宗室子也。幼曾出入刚府中,识某姬。偶见于香厂中,知为林某所得,大愤曰:“恶奴敢尔?吾必取而代之。”顾以事无佐证,力难发其覆,计不如以术诱之,施以离间,则彼雌雏必非林某有矣;雌雏既去,金将谁属。于是大施其吊蚌之手段,不旬日而宠姬果入少年之手,渐恶林某如眼中钉。一日,林某愤与姬争,姬亦盛气相向曰:“尔何人?此刚相家财也,尔何人?”于是立往金店及各铺中,宣布林某罪状,嘱于各手续契约中取消其名,仍用刚氏名义。林某惧,愿分一席地,不敢争主权。姬不许,令人闭置一室中,不与饮食,未几毙命。姬竟与少年同居,如夫妇。

不一载,少年挥霍其产殆尽,姬郁郁得病死,少年仍一贫如洗焉。

刚毅既不甚识字,而又不肯自安拙陋,遇文人且欲自炫其能。尝在江苏与某抚纵谈,岸然曰:“人皆谓我刚复自用,我知刚直而已,何谓‘刚复’我实不解。”盖误“愎”为“复”

也。刚粗鄙不文若此,而独与翁同龢善。盖翁愤于李高阳、孙毓汶等之以文法相龃龌,乃奋然曰:“读书人颟顸,不能治事,治事还须蕲不识字者。”以故既入枢垣,便援引刚毅,谓其朴直,可任使也。然刚知贪婪而已,其心固甚无良。翁虽援刚,刚既得志,不以为德,而反倾翁。翁亦无如何,惟诙谐以寄其愤慨耳。刚于文字固茫然不解,而于事理亦绝无见解,盖普通知识不完也。一日,尝偕诸大臣入对,刚力陈总兵龙殿扬之能,谓该镇系“奴才之黄天霸”。众咸匿笑之。翁退,乃诘刚曰:“龙镇是公之黄天霸,公即是施德全耶?”刚无言。刚又尝语:“人凡求治,何必学问?但实事求是,即平生大经济也。如某之一生只作破承题,且亦旋即弃去,不屑为,而今备位宰辅,与彼咬文嚼字,辄夸下笔千言,而落拓穷途,一身且不自保者,何如?”闻者亦不屑与之辨难也。尝于度岁日,命其幕宾作春帖,粘于府门,所拟者均不洽意。一学究为府中录事,妄希荣宠,亦撰一联进呈。刚忽激赏曰:“还让此公。”乃命书之。

下联为“花暖凤池春”句。“池”误作“墀”,盖学究抄袭旧本,以讹传讹,刚亦不解也。他幕宾见之,相率辞去,谓:“吾辈不甘为白字先生分谤。”刚亦听之。刚曾为云南按察使,忽欲沽名,乃命人编刊《官场必读》,遍赠僚属,且携至京中赠人。展视之,则率载札咨、呈移、告示等程式,了无他物,见者无不失笑。刚以查库,至江宁调查盐务厘金及地方行政簿,繁如牛毛,昧昧不能省视,则举告曰:“但使五岸督销,增认若干。各地方田赋、杂税增额若干,则我事好办矣。”有厘金总办某道,欲固其位,请月增十万金,刚既诺之矣。忽某道挽人进言:“可增至十二万金。”刚曰:“尔速取金来,我夺彼与尔可也。”保甲局岁费止六千金,刚曰:“此属糜费,何益?不如裁之。”后盗贼白昼横行,绝无防卫,不顾也。初,江宁藩司弗审刚意,闻刚至,日督员吏会计钩覈。时盛暑,刚急欲入都覆命,见状不耐,乃曰:“君奚徒自苦?天下事殊易办,日只须两句钟,着坎肩,挽将辫子,一小童掌扇,则诸事毕矣。”藩司会其意,乃润色了之。刚喜速成,束装而去。闻藩司所赠亦不下二万金也。庚子联军既入京,汹汹索罪魁,刚知不免,乃谓人曰:“君辱臣死,今两宫西幸,辱矣。我为国家大臣,敢不死?”乃绝粒。痛饮五色瓜汤,腹泄数日,遂死。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赵尔巽
  卷十三 南燕录·崔鸿
  第十五回 讨逆蛮力平荆土 拒君命冤杀陆机·蔡东藩
  卷二十七·商辂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杨士奇
  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卷二十二·朱轼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崔暹传·李百药
  王尧臣传·脱脱
  张宗琏传·张廷玉
  贺人龙传·张廷玉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卷四十八·雍正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85 ·佚名

    石介 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 中心横大江,两面叠青嶂。 江山相夹间,何人事吟放。 半樽岸帻坐,永日开舲望。 孤棹已夷犹,数峰更清尚。 危影倒波底,凝岚浮水上。 鸣鹭答猿啼,樵歌应渔唱。 并生泉

  •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盖闻百川学海羣山宗岱渟珍峙秀溜媚藴辉瀛屿风高快鹏抟之九万芝亭云冷怅鹤驾之三千谿域无疆乾坤有定宝藏兴焉材干殖焉悬藜垂棘火齐夜光鲲鳌蛟鲸琳珉琅玕神草若木黄金丹砂兰芷杜蘅梓柟豫章连城照乘之

  • 野谷诗稿巻三·赵汝鐩

    宋 赵汝鐩 撰泛洞庭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我乃航其间滉瀁借一苇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有篙无处着有缆无地舣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 卷二·曹松

    浙右赠陆处士静节灌园馀,得非成隐居。长当庚子日,独拜五经书。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大虚。门前是京口,身外不营储。哭胡处士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赠馀

  • 卷三 天启七年丁卯八月至十二月·计六奇

      信王登极(天启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封信王)  御讳由检,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十二月生,光宗第五子熹宗嫡弟,初封信王。天启六年,王年十七矣。魏忠贤欲封国以远之,劝熹宗命王出府成婚。六月,选中大兴县民周奎女,年十六岁,三月二十八

  • 第六十二回 贬忠州刘晏冤死 守临洺张伾得援·蔡东藩

      却说德宗即位,黜陟一新,尊郭子仪为尚父,加职太尉,兼中书令,封朱泚为遂宁王,兼同平章事。两人位兼将相,实皆不预朝政。独常衮居政事堂,每遇奏请,往往代二人署名,中书舍人崔祐甫,与衮屡有争言,从前朱泚献猫鼠同乳,称为瑞征,衮即

  • 徐勉传·李延寿

    徐勉,字..仁,东海郯地人。祖父徐长宗,是宋武帝的霸府行参军。父亲徐融,任南昌相。徐勉自幼成为孤儿,十分贫困,所以他很早就自我激励,养成清正的节操。六岁时,遇到陰雨天,家人向神祈求天晴,他很快写成一篇文章,被长辈宿儒们所称赞

  • 卷五十、同治中兴·黄鸿寿

    文宗咸丰十一年,秋七月,帝在热河不豫。十六日子刻,疾大渐,召宗人府宗令载垣,右宗正端华,御前大臣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瀚、焦祐瀛至避暑山庄行殿寝宫,受顾命,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谕以载垣、端华、肃顺、景寿、

  • 校勘后记·胡适

    五年前,中央研究院的同人筹备故总干事丁文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刊,这本《丁文江的传记》是我在国外为纪念刊赶写成的。我原来只想写两三万字,不料写成了十万字的一篇长传。材料不完全,特别是在君的日记信札我完全没有

  • 240.左光斗入狱·林汉达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

  • 待轩诗记自序·张次仲

    予向径行己志不好人谀作书未尝倩乞序引天性然也读易之余间尝读诗为笺注私记所得其大意载总论中序尤可不作或则疑焉因思曩时放废制义取古来诗文反复吟咏以舒其抑郁无聊之志穷原于四始究其义蕴因以授之孙讱适延友人沈子

  • 卷二十四·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四    元 吴澄 撰祭统【陈氏曰祭统者总序大纲穿贯百职统成一礼见其始末之谓也故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而衆则必振也方氏曰祭法非不及义然以法为主祭义非不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五·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菩萨施行庄严尊者护国本生之义次第三十。发生施义菩提胜因。清净觉慧默静能离。本修制度忍行寂静。梵行调伏。三灾运载。十善能离。吉祥胜定趣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澄观

    贤首品第十二初来意者。夫行不虚设必有其德。既解行圆妙必胜德难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次来也。又前智首举果征因。文殊广显其因。略标其果。云获一切胜妙功德。故问贤首令广斯言。是以偈初蹑前起后。二释名者。谓

  • 卷第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六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东土九祖第三之一高祖无畏论主龙树尊者一相大禅师二祖建立中观北齐尊者圆悟大禅师三祖圆证法华南岳尊者止观大禅师四祖天台智者法空宝觉灵慧大禅师五祖结集宗教章安尊者总持大

  • 郑开阳杂著·郑若曾

    地理杂志。明郑若曾撰。十一卷。若曾有《筹海图编》已著录。郑氏曾自编文集,康熙中其五世孙起泓及子定远又删汰重编为一帙。即为该书。分《万里海防图论》 二卷、 《江防图考》一卷、 《日本图纂》一卷、 《朝鲜图说

  • 墓铭举例·王行

    等谨案墓铭举例四巻明王行撰行字止仲长洲人洪武初辟为本郡文学行以墓志铭书法有例其大要十有三事曰讳曰字曰姓氏曰乡邑曰族出曰行治曰履厯曰卒日曰夀年曰妻曰子曰葬日曰葬地序次或有先后不越此十余事耳取韩愈李翺栁宗

  •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佚名

    简称《如意轮观门义注秘诀》、《如意轮观门义注》。密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属瑜伽密教莲花部注释书,注释如意轮中心真言及布字观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