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全斌传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奉事庄宗,任岢岚军使,私下畜养一百多名勇士,庄宗怀疑他心存异志,召见他,他害怕不敢去。当时全斌十二岁,对他的父亲说“:这是因为怀疑大人有别的图谋才召见您,您让我去作人质,一定会消去怀疑。”他的父亲照计行事,果然得以保全,于是庄宗把全斌收用在军中。

到庄宗入洛时,历任宫内职务。同光末年,国家有内难,乱兵攻入宫城,近臣宿将都弃甲逃走,只有全斌与符彦卿等十几人在宫中抵抗。庄宗中了流箭,全斌等扶他到绛霄殿,全斌痛哭而去。明宗即位,补任他为禁军列校。后晋初年,跟从侯益在汜水大败张从宾的军队,因战功升任护圣指挥使,后周广顺初年,改护圣为龙捷,任命全斌为右厢都指挥使。到了讨伐慕容彦超于兖州时,任行营马步都校。显德年间,跟随向训平定秦、凤,于是兼任思州团练使。不久升为兼任泗州防御使。跟从世宗平定淮南。收复瓦桥关,改任相州留后。

宋初,李筠占据潞州叛乱,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合大军进讨,因战功授任安国军节度。诏令他修葺西山堡塞,不到限期就完成了。建隆四年(963),与洛州防御使郭进等人率领军队攻入太原境内,俘获敌人数千人而归,进克乐平。

乾德二年(964)冬天,又任忠武军节度。当天朝廷下诏征伐蜀地,命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兵二万人、各州军队一万人由凤州路进讨。皇帝召他来看川陕地图,并且告诉他战略方针。

十二月,率领军队攻拔乾渠渡、万仞燕子两个营寨,于是攻下兴州,蜀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打败蜀军七千人,俘获军粮四十多万斛。接着攻拔石..、鱼关、白水二十多座兵营。先锋史延德进军三泉,打败数万蜀军,擒俘招讨使韩保正、副使李进,缴获粮食三十多万斛。不久崔彦进、康延泽等人的军队把蜀军赶过三泉,于是达到嘉陵,杀死、俘虏很多蜀军。蜀人阻断阁道,军队不能前进。全斌打算夺取罗川路攻入,延泽暗里对彦进说“:罗川路险,军队难以齐头并进,不如分兵修治阁道,与大军在深渡会合。”彦进把这个意见告诉全斌,全斌认为正确。命令彦进、延泽监督修治阁道,几天后成功,于是进攻金山砦,攻破小漫天砦。全斌领兵由罗川赶到深渡,与彦进的部队会合。蜀人沿长江列阵以待,彦进派张万友等攻夺敌人的桥梁。正遇天黑,蜀人退保大漫天砦。到天明,彦进、延泽、万友分三路进攻,蜀人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来迎战,又大破蜀人,乘胜攻拔敌军兵营,蜀将王审超、监军赵崇渥逃走,又与三泉监军刘廷祚、大将王昭远、赵崇韬带领军队来战,蜀军三战三败,全斌等领兵追至利州北。昭远逃走,渡过桔柏江,焚烧桥梁,退守剑门。于是攻克利州,缴获军粮八十万斛。

从利州到剑门,中途驻扎在益光。全斌与诸将商议说:“剑门是天险,古称一夫持戈,万夫不能前进,各位应当各陈进取之策。”侍卫军头向韬说“:降卒牟进说‘:益光对江的东边,越过几座大山,有条小路叫来苏,蜀人在江的西边设置兵营,对岸有渡口,从这里出剑关南行二十里,到清强店,与大路相合。可以从这里进兵,则剑门不足为恃也。’”全斌等人就准备带甲出发,康延泽说:“来苏小路,不须主帅亲自去。况且蜀人屡次战败,合兵退守剑门,不如各位元帅协力进攻,命令一位偏将到来苏,如果到达清强,向北进攻剑关,与大军夹攻,必然攻破剑门。”全斌采纳他的策略,命史延德分兵去来苏,在江上建造浮桥,蜀人见桥建成,弃营而逃。昭远听说延德领兵攻来苏,到达清强,就带领军队撤退,在汉源坡列阵,留偏将守剑门。全斌等人大败蜀军,昭远、崇韬都逃走,全斌派轻骑追击擒俘了他们,押送到朝廷,于是攻克剑州,杀死蜀军一万多人。

乾德四年正月十三日,驻军魏城,孟昶派遣使者奉表投降,全斌等将领进入成都。十多天后,刘廷让等人领兵才从峡路到达。孟昶赠送廷让财物以及犒劳部队的规格,都与全斌到达时相同。诏书颁赏时,各军也没有差别。从此两军互相忌恨,蜀人也相争,主帅于是不和。全斌等人先接到诏令,每处理事务必须诸将合议,至此,即使小事也不能独自决断。

不久诏令征发蜀兵到京城,每人给钱十千,不走的人,加发两个月廪食。全斌等人不立即执行,从此蜀军愤恨不已,人人想作乱。两军随军使者常常有数十上百人,全斌、彦进及王仁赡等各自保庇他们,不让他们遣送蜀兵,只分别派遣诸州牙校遣送。蜀军到了绵州果然叛乱,抢劫属县,聚众十多万人,自称“兴国军”。蜀人中有个曾任文州刺史全师雄的人,曾经当过将领,有威望有德惠,士兵们都畏服他。当时正带领全族人到京城,在绵州遇到叛乱,师雄恐怕被士兵们挟制,于是全家藏在江曲民舍。几天以后被乱兵捉到,推拥为主帅。

全斌派都监米光绪前往招抚叛军,光绪把师雄全族人杀尽,又把他的爱女纳为妾并收没他家的财富。师雄听说后,就没有归心,率领士兵急攻绵州,被横海指挥使刘福、龙捷指挥使田绍斌打败;于是进攻彭州,赶走刺史王继涛,杀死都监李德荣,占据州城。成都十县都起兵响应师雄,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建立幕府,设置官员,任命节帅二十多人,命他们分别据守灌口、导江、郫、新繁、青城等县。彦进与张万友、高彦晖、田钦祚共同讨伐他们,被师雄打败,彦晖战死,钦祚仅仅免死,贼兵越来越多。全斌又派张廷翰、张煦前往镇压,战斗不利,退入成都。师雄分兵驻守绵、汉之间,阻断阁道,依江建立兵寨,声言准备进攻成都。从此,邛、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嘉、戎、荣、陵十七州,都跟随师雄作乱。邮传一个多月不畅通,全斌等人非常害怕。当时城中还有二万蜀兵,全斌害怕他们响应叛贼,与诸将计谋,把蜀兵引诱到夹城中,全部杀死。

不久,刘廷祚、曹彬在新繁大败师雄的军队,俘获一万多人。师雄退保郫县,全斌、仁赡又打破他们,师雄走保灌口砦。贼势受到压制,余党散保州县。有位陵州指挥使元裕,被师雄任命为刺史,有部队一万多人,仁赡活捉了他,在成都市中斩首。

不久虎捷指挥使吕翰被主将相待无礼,于是杀死知嘉州、客省使武怀节,战..都监刘汉卿,与师雄的部属刘泽会合,兵至五万,赶走普州刺史刘楚信,杀死通判刘沂及虎捷都校冯绍。又有果州指挥使宋德威杀死知州、八作使王永昌及通判刘涣、都监郑光弼,遂州牙校王可砲率领州民叛乱。仁赡等人领兵在嘉州讨伐吕翰,吕翰败走逃到雅州。师雄在金堂病死,叛贼们推举谢行本为主帅,罗七君为佐国令公,与贼将宋德威、唐陶敝龟占据铜山,不久被康延泽打败。仁赡又在雅州大败吕翰,吕翰逃到黎州,被部下杀死,把尸体丢在水中。后来丁德裕等分兵招降,叛贼才平息。

全斌入蜀时,正是深冬季节,京城下大雪,太祖在讲武殿设毡帷,穿着紫貂裘皮衣帽处理政事,忽然对身边的大臣说:“我穿这样的衣服,身上还感到寒冷,想到西征将士冒着风雪,怎么过呢?”就解下衣帽,派中黄门骑马送给全斌,仍然晓谕诸将,因为恩泽不能遍及。全斌跪拜赏赐感激得哭起来。

当初,成都平定后,朝廷命令参知政事吕馀庆知府事,全斌只管理军队事务。全斌曾经对亲近的人说“:我听说古代的将帅,大多不能保全功名,现在西蜀既然平定,我打算称病告归,以免后悔。”有人说“:现在盗寇还很多,没有诏书,不能轻易离去。”全斌犹豫未决。

正遇有人告发全斌及彦进攻破蜀时,抢夺民家子女玉帛等违法之事,准备与诸将一起都召回来。太祖看在全斌等人初立功,虽然犯法,不打算让狱吏污辱他,只令中书省问清罪状,全斌等人都供认了,太祖下诏说:“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等人披坚执锐,出征全蜀,蜀人畏威而送款,不久向蜀人宣诏申恩。宣示哀矜之心,敦务绥抚之举,一应孟昶的宗族、官吏、将卒、士民都得以安存,没有一点惊扰;然而违背约束,侵侮法律,专杀降兵,擅开公帑,抢夺妇女,广纳财货,导致万民怨嗟,群盗横行。以致闹到再度调发军队,才得以平定。自从命令归来,还想含忍不究,但衔冤之人每日拥在国门告状,说他隐藏金银、犀玉、钱帛十六万七百余贯。又擅自打开丰德库,致使失去钱币二十八万一千余贯。于是下令中书门下召他与告状者质证此事,而全斌等人都供认。下令御史台在朝堂集合文武百官定他的罪。”

于是百官议定,全斌等人罪当处斩,请求按律处理。于是下诏说“:即使王师出动也应有征无战;更当崇尚武德而禁暴戢兵。庸蜀愚蠢,自败奸谋,王师讨伐罪犯以宣朝威,蜀人不久望风而归命。于是下令按堵,勿犯秋毫,希望布恩德于天下,使百姓安宁。而忠武军节度王全斌、武信军节度崔彦进指挥劲旅,实行朝廷的谋划,既然取得克定的大功,就应当体谅朝廷安抚百姓的用意。本以为不日蜀地清宁,及时凯旋班师,赏赐功勋,举行庆典。然而不顾法律,造成过错,贪残无厌,杀害无辜,不图平抑民情,却玩弄兵权,尚且顾及以前的功劳,特别给予宽大,只停任节度,仍然委任藩镇宣政。我不是没有恩惠,你们应当自己反省。全斌可责授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彦进可责授昭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别改建随州为崇义军、金州为昭化军来安置他们。仁赡责授右卫大将军。”开宝末年,太祖到洛阳举行郊祀,召全斌侍候祭祀,任命为武宁军节度。太祖对他说“:因为江左未平,我怕征南诸将不遵守纪律,所以压抑你几年,为我立下典型。现在已经攻克金陵,还给你节度之职。”仍然赐给他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全斌到镇后几个月就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追赠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录用他的孙子王永昌为三班奉职。

全斌轻财重士,不追求声誉,宽厚容人,军队愿意为他效力。贬居山郡十多年,怡然自得,有识之士称赞他的风度。

儿子审钧,任崇仪使、富州刺史、广州兵马钤辖;审锐,任供奉官、门合门祗候。曾孙名凯。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范晔
  志第四 礼一·沈约
  卷一九三 唐紀九·司马光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至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一百十一·张守节
   九、关于《苏东坡传》②·林语堂
  二〇 广州同住·许寿裳
  吉翰传·沈约
  王玄载传·萧子显
  杨行密传·欧阳修
  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司马光
  卷二·孔毓圻
  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宰·唐圭璋

      满庭芳   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   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正比相当。欣逢初度旦,敢献椒觞。只恐经

  • 第二折·佚名

    (二郎上,云)小圣郎是也。在玉结连环寨,与那吒演习武艺,因带酒射破锁魔宝镜,不知走出那一洞妖魔,恐怕上帝得知,怎生是了。鬼力们看觑着,若有天神,报复我知道。(末扮天神上,云)小圣乃天神是也。为二郎神与那吒三太子演习武艺,一箭

  • 古赋辨体巻十·祝尧

    元 祝尧 撰外録下文昔汉贾生投文而后代以为赋葢名则文而义则赋也是以楚辞载韩栁诸文以为楚声之续岂非以诸文并古赋之流欤今故録歴代文中之有赋义者于此若夫赋中有文体者反不若此等之文为可入于赋体云六朝孔德璋【名

  • 卷一百十一 志八十六·赵尔巽

      ◎选举六   △考绩   三载考绩之法,昉自唐、虞。清沿明制,而品式略殊。京官曰京察,外官曰大计,吏部考功司掌之。京察以子卯午酉岁,部院司员由长官考覈,校以四格,悬“才、守、政、年”为鹄。分称职、勤职、供职三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万历三年六月戊辰朔户部题先年各边银两缺乏故预发年例差官召买今各边粮草颇充亦有省积银两者以后年分查照年例额数止于上下半年解发至于一番差官道路烦费如一时本色不敷听督抚郎中等官即于本镇见在银两随宜动支召买候

  • 卷之一千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七十八 上谕苏州织造高斌不必回京仍著曹(兆页)将缎疋送来·佚名

    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奏事员外郎张文彬等传旨,谕内务府总管等:本年系高斌回京之年,奏请另派官员署理其缺,高斌著不必回京,仍著曹(兆页)将其应进缎疋送来。钦此。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内务府大人等谕:将此交广储司,急速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纪昀

    元纪 【八】仁宗 【一】○仁宗一仁宗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武宗母弟也武宗为怀寍王总兵北边而成宗崩后巴约特氏与左丞相阿固岱等议立安西王阿南达 右丞相哈喇哈斯知其谋急遣使迎帝时帝方奉母鸿吉哩氏居怀州使者至即

  • 一二六九 福建学政陆锡熊奏谢曲垂宽宥仅令分赔工价折·佚名

    一二六九 福建学政陆锡熊奏谢曲垂宽宥仅令分赔工价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福建学政陆锡熊跪奏,为恭谢天恩事。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廿五日臣准吏部札开,钦奉上谕:着将文渊、文源、文津三阁书籍所有应行换写篇页及装订挖

  •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

  •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在《史记》三十世家中《赵世家》是颇具特色的一篇。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卷五十五 蜀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寿

    (程普传、黄盖传、韩当传、蒋钦传、周泰传、陈武传、董袭传、甘宁传、凌统传、徐盛传、潘璋传、丁奉传)程普传,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人。他起初做过州郡小辟,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跟随孙坚转战征讨,在宛

  • 崔弘度传·魏徵

    崔弘度字摩诃衍,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魏国司空。 父亲崔说,北周敷州刺史。 弘度膂力过人,仪貌魁伟,脸上长满胡须。 他生性严酷。 十七岁时,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之为亲信,继而授他为都督,累次提拔至大都督。 当时,宇文护的儿子

  • 南霁云传·欧阳修

    南霁云是魏州顿丘县人。少年时贫贱,替人驾船。安禄山反叛,钜野县尉张沼起兵讨贼,提拔他为军官。尚衡攻打汴州贼将李廷望,用他为先锋。被派遣到睢阳,与张巡商议事情。退下来后对人说“:张公开诚布公待人,真是我应该追随的人。

  •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二·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僖公四【襄王二十一年晋文五年】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侵曹伐卫以救宋也救宋而翦楚晋文所以造霸业也去年冬春秋书楚人偕陈蔡郑许围宋又书公防诸侯盟于宋着宋之急也今年春继书晋侯侵曹晋侯伐卫言

  • 卷十一·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一宋 聂崇义 撰黍尺       指尺璧羡       苍璧黄琮       青圭赤璋       白琥璜       四圭有邸两圭有邸     圭璧璋邸射      方明方

  •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   云何名法忍.忍諸恭敬供養衆生及諸瞋惱婬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   及瞋惱婬欲法是爲法忍。復次法忍者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

  • 春秋简书刊误·毛奇龄

    二卷。清毛奇龄撰。此书是清人校勘《春秋》经文取得成绩之第一部。毛氏认为,《春秋》经书是依据鲁史简书修成,而《左传》则是依据各国史记之策书而作。《公羊》、《穀梁》“两家杜撰,目不见策书,徒以意解经,故经多误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