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访《永乐大典》佚本情形折
四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访《永乐大典》佚本情形折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臣接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奉上谕:近因访求载籍,以翰林院所贮之《永乐大典》内多有人未经见之书,派员查核,约缺一千余本,较原书少什之一,不知何时散佚。闻此书当时在内阁收存时,卽有遗失,似系康熙年间开馆修书总裁官等取出查阅,未经缴回。彼时如徐干学、王鸿绪、高士奇等皆在书局最久,其家或尚有存留此书剩本,亦未可定。着高晋、三宝札知各本籍地方官,令向各家访问。倘果有其书,无论本数多寡,卽为缴出送京。并谕以此书虽系官物,然在当时原无稽核,偶尔取携翻阅,无意收存,本无关碍。此时亦并不追究从前遗失之故,惟是藏书家留此残编剩帙,实为无用之储,若归之中秘,裒辑完全,颇有裨于四库。用是广为谘访,令其家不必惊惶。又或此书别经流播,因而散落人间,以及书贾坊林视为前朝旧书,转相售易,亦属事理所有,并着高晋等留心体访,如见有此书,卽官为收买缴送。但须谕有司不动声色,善为搜求,断不可假手吏胥,致令藉端滋扰。将此遇奏事之便,传谕知之。此并非特交查办事件,祇须随便覆奏。钦此。遵旨寄信到臣。臣钦承之下,仰见我皇上万几兢业,弥勤典学之功,四库精研,益溥观文之化,虽载籍已征其完备,而陈编不废夫搜罗,乃犹以体访不得其宜,转致惊惶滋扰,勅令不动声色,善为搜求,睿虑周详,无微不至。
臣遵查徐干学籍隶江苏昆山县,闻其后裔虽已式微,尚有读书之人。王鸿绪籍隶江苏华亭县,其曾孙原任礼科给事中王显曾,现在告病回籍。是此书之有无,可以一询而知。当卽札饬苏州布政使增福,转饬苏州府知府孔传炣、松江府知府韩锡胙,各亲至其家,宣布圣意,善为传谕,使其家不必惊惶,悉心检查,如有此书,无论本数多寡,卽为缴出。第恐此书别经流播,散落人间,或书贾坊林转相售易,一时未能卽得,更应恪遵上谕,广为谘访,给价收买。复经臣遴委办事勤慎之常州府学训导孙凤鸣,给发银两,令其在于扬州、苏州收买旧书各铺,访求购觅。并传谕藏书之家,俾知留此残编剩帙,实为无用之储,理应速行缴出,将来得见圣世,订正全书,共深庆幸。并饬地方官不许假手胥吏,致滋扰累,有干参究。一俟购得此书,不拘本数,卽行敬谨呈缴,以仰副圣主稽古右文、表章典策之至意。
所有臣遵旨办理缘由,适有奏事之便,理合先行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八·志第二十一·律历一·脱脱 王隱晉書卷十一·汤球 第三十八回 于少保沈冤东市 徐有贞充戍南方·蔡东藩 第六十四回 暗刺明讥冯张解体 邀功争宠川蜀鏖兵·蔡东藩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谢哲传·姚思廉 阳休之传·李延寿 真德秀传·脱脱 卷三十七·陆宗楷 目录·陆宗楷 奏谳书十·佚名 奏谳书四·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五六·吴楚材 马玉山·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