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四

洪武二十一年冬十月辛卯朔

○壬寅南安侯俞通源奏云南新附官民军士田粮马牛之数都指挥使司所属官计一千三百一人军士六万四千二人马三千五百四十五匹屯牛一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头田四十三万四千三十六亩粮三十三万六千七石布政使司所属军民凡六万三千七百四十户粮七万六千五百六十二石马驿六十七所马九百九十三匹

○癸卯电

○乙巳享太庙

○升百户池裕为指挥佥事赏黄金一百两白金三百两彩叚六表里钞一百锭总旗施文等为副千户各赏黄金一百两白金二百两彩叚二表里钞八十锭以征胡获元君金宝功也

○以刘献为广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命羽林左卫指挥佥事李成守西宁

○丙午故元国公老撒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于耦儿千地遣右丞火儿灰副枢以剌哈尚书答不歹等率其部三千人至京进马乞降命锦衣卫指挥答儿麻失里赍白金彩叚往赐之初虏主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为我师所败率其余众欲还和林依丞相咬住行至土剌河为也速迭儿所袭击其众溃散独与捏怯来等十六骑遁去适遇丞相咬住太尉马儿哈咱领三千人来迎又以阔阔帖木儿人马众多欲往依之会天大雪三日不得发也速迭儿遣大王火儿忽答孙王府官孛罗追袭之获脱古思帖木儿以弓弦缢杀之并杀其太子天保奴故捏怯来等耻事之遂率其众来降○丁未征南右忝将靖宁侯叶昇等进兵讨东川平之捕获叛蛮五千五百三十八人

○命五军都督府更定屯田法凡卫所系冲要都会及王府护卫军士以十之五屯田余卫所以五之四

○庚戌改尚衣尚膳监为司余监仍旧

○辛亥复以致仕光禄司卿徐兴祖为光禄司卿

○壬子辰星入氐宿

○癸丑敕五军都督府自今武臣有坐罪罢者追夺诰敕

○夜太阴犯外屏

○甲寅遣使赍白金往湖广思南宣慰使司籴粮一万二千石运赴贵州等处以给征南将士

○丙辰调广西都指挥使李茂为江西都指挥使

○夜月食

○戊午夜太阴犯井宿有星大如鸡子赤色尾迹有光起自紫微垣内太子旁北行至紫微东蕃没○己未给赐狭西所属军士十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人绵布六十四万四千三百匹绵花二十万八千八百斤钞各有差

○庚申高丽国王王禑遣其臣禹仁烈等上表请逊位于其子昌  上曰前者闻其王被囚今表请逊位必其臣李成桂之谋东夷狡诈多类此姑俟之以观其变

○辛酉汰天下州县佐贰官凡三百六十四人以民稀事简故也

○癸亥给赐和州卫进马番僧喃伽蓝藏钞二百锭

○乙丑颁武士训戒录时  上以将臣于古者善恶成败之事少所通晓特命儒臣编集申鸣鉏麑樊哙金日磾张飞钟会尉迟敬德薛仁贵王君廓仆固怀恩刘辟王彦章等所为善恶为一编释以直辞俾莅武职者日亲讲说使知劝戒

○丙寅命中山武宁王徐达子允恭袭封魏国公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子昇袭封开国公允恭诰曰朕观古昔名臣当创业垂统之时抚顺摧坚勤劳开国及天下甫定享有爵禄爰及子孙与国悠久若是者简册昭然历历可数朕自渡江以来尔徐允恭父达天资挺特为朕首将屡命出师四征奇谋妙筭席卷长驱使群雄束手不数年间廓清海内是以威名远振勋业兼隆行赏验功最于诸将故生锡公爵死授王封虽古昔名臣何以过此然功既成于前人业必传于后嗣今特命尔允恭袭封魏国公俾承父业尔其永思前人之艰难忠以立志礼以守身恪尽继承之道则神人共鉴福禄永昌敬之哉昇诰曰昔先王之定天下必剖符以封功臣使其子孙世禄与国咸休其立子之法论嫡而不论贤或无嫡而立庶则论贤而不论长所以谨嫡庶者其意远矣尔常昇父遇春昔从朕渡江被坚执锐破敌摧锋东征西讨所向当先开拓之功十居七八及天下大定论功行赏尔父已逝时朕急于报功既追封尔父以王爵即以尔庶兄常茂袭封郑国公使世其禄初不暇论其贤否柰何尔兄茂不知起家之难罔思报国之意亏忠违礼自取黜免然尔父之功朕实难忘今特改封尔昇为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右柱国开国公食禄三千石以及子孙世世呜呼居高位享重禄非忠孝者不能尔其以忠报国以礼律身益彰乃父之勋毋蹈尔兄之失则天必眷佑昌及子孙岂不与国同久敬哉毋怠

○以青州左卫指挥使周兴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复命燕山左护卫指挥同知陈亨为都指挥使佐之

○戊辰夜有星二其一初出如弹丸赤色起自霹雳南行二丈余发光如鸡子大至游气中没其一大如远矣尔常昇父遇春昔从朕渡江被坚执锐破敌摧锋东征西讨所向当先开拓之功十居七八及天下大定论功行赏尔父已逝时朕急于报功既追封尔父以王爵即以尔庶兄常茂袭封郑国公使世其禄初不暇论其贤否柰何尔兄茂不知起家之难罔思报国之意亏忠违礼自取黜免然尔父之功朕实难忘今特改封尔昇为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右柱国开国公食禄三千石以及子孙世世呜呼居高位享重禄非忠孝者不能尔其以忠报国以礼律身益彰乃父之勋毋蹈尔兄之失则天必眷佑昌及子孙岂不与国同久敬哉毋怠

○以青州左卫指挥使周兴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复命燕山左护卫指挥同知陈亨为都指挥使佐之

○戊辰夜有星二其一初出如弹丸赤色起自霹雳南行二丈余发光如鸡子大至游气中没其一大如杯赤色尾迹有光起自厕星西南行至游气中没

○庚午置泸州赤水层台三卫指挥使司时狭西都指挥马烨征南还言泸州与永宁接壤乃诸蛮出入之地宜置守兵遂从其言调长安等卫官军一万五千二百二十人分置各卫

○置四川苏州卫指挥使司初以土官帕兀它为知州抚其夷民至是命羽林右卫指挥佥事陈起领军至苏州筑城置卫以镇之

十一月辛未朔

○壬申故元国公哈剌章男玉出忽儿秃哈进马二百一十三匹诏赐钞一千四百五十锭

○给赐山东所属军士七万一千八百余人钞十四万二千六百锭○甲戌岁星入亢宿

○壬午赐国子监生钞北平狭西山西山东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之人在监三年以上者人五锭二年人二锭俾制冬衣复命工部于国子监前造别室一区凡百余间具灶釜床榻以处诸生之有疾者令膳夫二十人给役侍臣进曰  陛下作兴学校推心悯下无所不至从古未有  上曰诸生去乡土离亲戚远来务学日久衣必毙或有疾无人具汤药朝廷作餋之必使之得所然后可必其成材盖天之生材皆为世用人君育材当有其实惟能有以作餋之则未有不成材者也

○乙酉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辛卯故元辽王阿札失里命宁王塔宾帖木儿来降先遣人赍脱思古帖木儿旧降诏书赴京来献以表其诚

○癸巳荧惑犯外屏

○甲午太阴与岁星同度○丁酉旌表武昌府江夏县梅福妻冯氏贞节

○戊戌  上闻北平等处旧军比岁贫困命户部出冬布赐之人四匹

○庚子女直千户孛罗哥等叛于沅江初江阴侯吴高率所部故元蕃军往征百夷至是行至沅江孛罗哥与百户粉红等谋叛事觉高召其党至驿擒之孛罗哥闻之即驰马渡江杀不从己者趋晃州驿掠驿马走思州

○征南将军傅友德等将兵讨阿资道过平夷以其山势峭险密迩龙海宜筑堡驻兵屯守以捍蛮夷遂迁其山民往居卑午村留神策卫千户刘成等领兵千人树栅置堡其地后以为平夷千户所给赐广西桂林等卫听征军士三万一千五百余人钞十三万一千二百锭

○是月颁赐武臣保身敕时广西都指挥耿良以科歛激变良民江西都指挥戴宗以收捕山贼贪贿赂致贼人纵逸皆坐罪  上因述武臣受命守御之方崇名爵享富贵福及子孙之道为保身敕颁诸武臣使朝夕览观知所鉴戒

十二月辛丑朔

○壬寅故元新附蕃军一百一十七人进马八千四百八十四匹给钞偿之

○戊申命户部凡北平军士虽已关给绵布其有征进回还者加赐钞人四锭

○壬子高丽遣其臣李穑等上表贺明年正旦贡金龙头双台盏一金盂一镀金银莲花台盏二银盂三十八镂金银樽一镀金盆六银壸三镂金银丝龙头镫二黄白黑布八十疋花席四十领诏赐穑等绮钞有差

○癸丑安南遣其臣阮完等来上表谢所赐敕书及文绮贡象四只象奴三人  上以其来烦数所贡方物往往过侈道路不无劳扰诏礼部咨谕安南国令三岁一朝方物随其所产止许一人进送效其诚敬而已象犀之属毋或再进以重劳吾民

○辛酉赐故元翰林院侍读学士忽歹钞二十锭及文绮袭衣被褥等物

○夜太阴犯亢宿

○壬戌进封永昌侯蓝玉为凉国公玉凤阳定远人其女兄归开平王常遇春因隶遇春帐下长身頳面言动异等辈临阵突围所向有功遇春甚加奖爱  上亦以遇春故特宠擢之岁壬寅拔充管军镇抚授武德卫千户乙巳转亲军千户吴元年授武德卫指挥佥事寻升指挥使洪武三年冬升大都督府都督佥事十一年同西平侯沐英率兵征西番擒其酋长瘿嗉子三副使获马二万余匹牛羊十余万头十二年秋班师封永昌侯十四年为征南右副将军同颖川侯傅友德西平侯沐英率师取云南擒故元平章达里麻于曲靖而梁王巴匝剌瓦尔密走死滇池次取大理鹤庆丽江建昌金齿车里平缅地方万里皆入职方玉功居多十八年册玉女为蜀王妃二十年正月为征虏右副将军同大将军宋国公冯胜北征五月遇故元丞相纳哈出于金山纳哈出遣使约降一日期会军门置酒饮玉与同席因酌酒劝酬玉角□羊衣以衣纳哈出纳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饮酒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顾其下咄咄语郑国公常茂察其中变因直前砍伤其臂拥至胜营其众惊溃玉率轻骑追至亦迷河降其众数万而还八月诏代宋国公冯胜行总兵官事分军驻锦州冬十月移屯蓟州休养士马拜征虏大将军二十一年四月进兵踰岭而北至捕鱼儿海直捣虏营虏主惊奔获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诸王太尉平章等二千四百余人并宝玺金银印车辆军士家属六万九千余口尽得其马驼襍畜捷至  上命通政使茹瑺等赍敕书往劳秋班师赐白金文绮论功行赏拟封玉梁国公适有发其私元主妃者  上闻之怒事遂中止至是念其劳改封凉国公仍镌其过于券

○夜太阴入氐宿中

○丁卯三辰昼见

○庚午享太庙

○是月越州叛酋阿资等率众寇普安烧府治大肆剽掠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等率兵击之斩其营长者满已青

○忠建宣抚田思进遣子田忠孝贡方物

○朵甘都指挥木朔斡尔监藏遣酋长监藏卜等来贡马诏赐衣服钞锭有差

○是岁命兵部置军籍勘合遣人分给内外卫所军士谓之勘合户由其中间写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及在营丁口之数如遇点阅则以此为验其底簿则藏于内府

○安南陈炜为其国相黎一元所废继于城外大阳坊十二月弑之立叔明子日焜主国事一元一名季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三十九·赵尔巽
  卷之九十四·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熊克
  通志卷一百九十三·郑樵
  唐年世总释【凡七十二年】·陆游
  胡广传·张廷玉
  第三讲·孙中山
  卷三十三·佚名
  卷四·佚名
  卷二百二十三上·雍正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99.吕蒙白衣渡江·林汉达
  王宠惠·周诒春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出 截矶·孔尚任

    ◎乙酉四月(净扮苏昆生上)南北割成三足鼎,江湖挑动两支兵。自家苏昆生,为救侯公子,激的左兵东来,约了巡按黄澍,巡抚何腾蛟,同日起马。今日船泊九江,早已知会督抚袁继咸,齐集湖口,共商入京之计。谁知马、阮闻信,调了黄得功在坂矶截

  • 卷三百四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七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 望峄山 泛舟度清济东望邹峄山遥遥青霞峰明灭烟雾间石厓上突兀峭壁高漓岏鲁邦峙岱宗兹山独相连孤桐生其阳古刻在其巅名

  • 卷二百二十·毕沅

      ◎元纪三十八 ∷起强圉协洽七月,尽著雍涒滩七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七年戊申,一三六八年   秋,七月,关中兵胜负犹未决,库库特穆尔谓孙翥、赵恒曰:“今当何如?”并对曰:“关中四军,独李思齐最强,思齐破,则

  • 东都事略卷六十五·王称

    列传四十八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人也曽祖纬为史官官至给事中五代史有传天禧元年昌朝献文章于朝召试除晋陵簿国子监説书时孙奭判监一见许以公辅景祐元年初置崇政殿説书以授昌朝而天章阁侍讲亦自昌朝始在经筵善称説仁宗

  • ●卷十一·徐锡麟

    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十月二十七日,圣驾临幸,送两掌院大学士入署。御书匾额二,曰稽古论思,曰集贤清秘。赐宴赋诗,以唐张说丽正书院诗东壁图书府五律四十字为韵。御制东字音字韵,敕诸臣各分一字。是日,与宴者一百六十余人

  • 大明英宗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正统十年二月乙巳朔命故朵林山卫指挥同知个郎哥子乞丁哥指挥佥事忽失木子替麻哈俱袭职○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明烛地出天津东行至败瓜后二小星随之○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曹翼为右副都御史翼在甘肃参赞军务九年考满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七月癸亥朔日食○孟秋时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恭代伯杨世阶陈伟分献○大学士吴道南二十八<锍-釒>乞归○大学士方从哲复因病乞休且言朝政塞而不通人心郁而不畅大僚半缺言路全空请亟补阁员共图治理不报○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一·徐紘

    (明)徐纮 撰叅赞军务高巍传  失名高巍山西辽州五指里人也性倜傥尚志节事二亲以至孝闻洪武十五年壬戍愿入太学为时効用十七年甲子诏旌表巍孝行之门寻授前军都督府试左断事乙卯秋八月上疏欲垦河南山东北平兵后荒田及抑

  • 胡美传·张廷玉

    胡美,沔阳人,初名胡廷瑞,因避太祖字讳,改名胡美。开始为陈友谅属官,任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太祖攻下江州后,派使者前去招降胡美。胡美便派使者郑仁杰到九江请降,并请求不要解散其部众。太祖开始予以指责,刘基用脚踏其所坐胡

  • 卷三百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宁宗嘉定十年袁燮上奏曰臣恭闻绍熙二年仲春月朔疾雷震惊继以大雪光宗皇帝惕然祗惧越六日诏侍从台谏两省郎官馆职各条具朝政阙失以闻一时忠臣良士献言者甚衆当

  •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九人物志三十九大臣传二十五【满洲正白旗四 迈图 郎坦阿密逹 硕岱 伊巴罕 逹哈塔 玛尔汉 觉罗舒恕 费扬古 桑格】迈图迈图满洲正白旗人姓佟佳父乌进世居哈逹国初来归任典

  • 迹府·公孙龙

    【原文】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

  • 卷二十五·佚名

    △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坐师子座。放大光明犹如日月。得大自在犹如梵释。功德高显独如须弥山。法界甚深犹如大海。於大众中演说正法。初中後善字义真正。具足清净班宣梵行。为诸菩

  • 卷第二·如玺

    嘉兴大藏经 方融玺禅师语录方融玺禅师语录卷第二门人兴林等编住江西南康云居山真如禅寺语录顺治丙戌十月十二日受给谏熊青屿给谏熊约生及诸山耆旧请住云居真如寺至十五日入院。结制示众拄杖子一向不说话今日事不获

  • 巨胜歌·佚名

    题“玄明子上清大洞道士柳冲用”撰。《宋志》、《通志》著录。序引唐陶植语,盖撰于唐五代。述内丹术,讲三花配合,赤血青腰。

  • 海天诗话·胡怀琛

    诗话著作。近人胡怀琛辑。胡怀琛(1881—1938),字寄尘,泾县(今属安徽)人。诸生。南社社员。有《大江集》。《海天诗话》一卷,专辑欧西、东瀛诗之译作,隶以国人诗之记海外事者,颇反映出清末民初中西文学交流之况。其中亦论及

  • 古赋辨体·祝尧

    总集名。元代祝尧编撰。祝尧曾表明,他编此书,“其意实欲因时代之高下而论其述作之不同,因体制之沿革而要其指归之当一,庶几可以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云。”可见他是本着“由今之体以复古之体”的主张,从赋体源流着眼来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一卷,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