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八十二

洪武二十年五月庚戌朔革四川成都府之保宁县以其地属威州

○癸丑置龙山千户所

○庚申遣使赍敕谕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安侯俞通源四川都指挥使甯正楚雄卫指挥袁义大理卫指挥郑祥品甸卫指挥赖镇金齿卫指挥李观储杰等曰近御史李原名归自平缅朕听其所陈知百夷谲诈之详虽百千万言无一言可信由是观之蛮夷反欲窥伺中国为我边患符至可即葺垒金齿楚雄品甸及澜沧江中道须高城深池固其营栅多置火铳为守备贼来勿轻与战相机乃动往岁云南军中遣人至百夷多贪财货不察事势轻重张威贾勇贻笑诸蛮又因靖江王不才以大理印行令旨皆非道理致其侮慢上累朝廷继今不许一人往平缅惟静以待之彼若有文移则大略答之否则勿答应有职贡之物皆不得取如是数年之后则麓川之地可入版图矣卿等固守朕言毋怠

○甲子  上谕户部左侍郎杨靖曰京师军储所收已定其在外诸司府州县粮储有军卫处宜存二年无军卫则存学粮廪给余并折收钞布绢疋尔等其更计之靖言方今四川粮储岁给不敷云南尤甚宜命商人纳米而以官盐偿之若北平山东之粮以济漠北辽东匮乏山西狭西近边之地粮宜多积亦难限以年数皆当全收惟河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及直隶府州县可皆存粮二年余并在折收之数  上从之又虑有司折收过重损民特命米一石止折钞一贯布绢并循往年定例

○丙寅遣使赍敕谕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曰往者庆州之捷俘虏赴京者皆云胡已北行辽东送来降者所陈亦同五月五日得军中遣至降胡又云纳哈出弃金山巢穴营于新泰州去辽阳千八百里朕计群胡虽起营北行似若远遁尚恐诡谋窃发尤不可不为之备况今天象水火相犯迨至八月天象屡有警诸将宜严号令整行伍远斥候以逸待劳则必有当之者矣

○丁卯上御华盖殿侍臣进讲因论人之善恶感召亦有不得其常者  上曰为恶或免于祸然理无可为之恶为善或未蒙福然理无不可为之善人惟脩其在己者祸福之来则听于天彼为善而无福为恶而无祸者特时有未至耳 ○戊辰皇陵祠祭署令汪文卒文世家濠梁与  上同里闬富而好礼幼与  上相善  上即位擢文皇陵祠祭署令俾不去其乡而身享安荣之贵及卒  上亲制文遣内侍及仪曹官吊祭赙恤甚厚

○庚午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留兵五万守大宁率大军趍金山

○辛未  上复遣使密敕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曰前日以天象之变戒卿等军中之事严为之备今观所徵其咎在虏揆之人事正与天合宜乘机进取不可稽缓朕计纳哈出去金山未远以兵促之势必来降且胡主谓我得志无意穷追必顺遂水草往来黑山鱼海之间乘其趑趄攻其无备虏众可尽图也

○壬申遣礼部主事高惟善特诏招谕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 ○癸酉  上谕兵部臣曰军士月给米一石仅可充食身亡之后即罢给或父母老无所依或儿女幼无所赖将何以自存困而不恤者不仁劳而不报者不义军士皆尝效力于国其可忘之尔兵部悉阅军卫凡军士死亡有父母年老儿女幼小无所依者并优给之毋令失所

○甲戌仪礼司官蛮子镇抚张允恭以所送乃剌吾至大将军冯胜营胜复遣人送之纳哈出所

○丙子召山西朔州卫指挥孙彦入为后军都督佥事命鹰扬卫指挥佥事孙杰署朔州卫事

○安南陈炜遣其臣杜日墩贡槟榔波罗蜜蕉栽赐日墩钞锭

○丁丑三辰昼见 ○戊寅  上临朝谓刑部尚书唐铎等曰近来有司犯法者欲尽法以治之人谓朝廷用刑太重不治则无所忌惮古云书用识哉欲并生哉朕常念此欲使犯者皆纪过还职冀其自新铎等对曰圣心宽仁如此臣下敢不尽心以图补报于是命犯轻罪者悉宥之徒流及杂犯死罪俱令戴罪复职有犯至再三者亦录其罪而复其官

六月己卯朔沂州卫官军擒获土贼七十余人械至京命戮其首恶余皆谪戍金齿

○广西浔州府知府沈信言府境接连柳象梧藤等州山溪险峻猺贼出没不常近者广西布政使司参议汤敬恭为大享老鼠罗碌山生猺所杀官军讨之贼乃登陟岩崖攀缘树木捷如猿狖追袭所不及若久驻兵则瘴疠时发兵多疾疫又难进取及至兵退则复出为患臣愚以为挂平平南二县旧附猺民皆便弓弩惯历险阻若选其少壮千余人免其差徭给以军器衣装俾各团村寨置烽火与巡检司民兵相为声援协同捕逐可以歼之  上曰蛮夷梗化彼习然也使守土之官能招徕之何用杀戮若无事但当谨其防御使不为患耳苟其为寇不已民有不堪则发兵讨之何必团寨

○壬午升保宁卫镇抚吕旺为千户先是旺言其部卒征戍劳苦千户谷兴不能恤又害之诏逮治兴至是右军断事官论兴罪当杖  上命谪戍大宁以旺能知士卒艰苦于言无隐特升之以旌其直○四川雅州碉门茶马司以茶一十六万三千六百斤易驼马骡驹百七十余匹

○甲申留守卫军士运官甓与渔人舟相触溺死官执渔者请罪之  上曰两舟相触而军士不谨致溺死岂渔者故害之耶命释之

○降广西都指挥使耿良为驯象卫指挥佥事初良在任多不法军士薛原桂诉之既而镇抚张原复言其不法二十余事  上命锦衣卫廉问得实故贬之

○诏凡吏民谪发辽东戍守者各以时力田讲武不得更上封事论诉是非违者罪之

○乙酉惠州慱罗县山贼作乱杀巡检焚廨宇攻州城广东都指挥使司发兵讨之获首贼应仲华等十一人送京师诛之余党悉平

○丁亥废宁波府昌国县徒其民为宁波卫卒以昌国濒海民尝从倭为寇故徙之○己丑辽东一渡河故元将高八思帖木儿洪伯颜帖木儿等以其部落来降诏选其才可用者授以百户其余为总小旗赐冠带衣粮以慰安之

○壬辰皇第二十五孙济焕生晋王第五子也

○癸巳兵部主事王暹为本部试右侍郎监察御史李原名为礼部试尚书

○乙未诏免直隶应天府浙江嘉兴江西九江等府州今岁马草

○丁酉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至辽河之东获纳哈出屯卒三百余人马四十余匹遂进师驻金山之西是时乃剌吾还至松花河见纳哈出纳哈出大惊曰吾谓汝死矣今日乃复得相见执手劳问殷勤乃剌吾因谕纳哈出朝廷所以送还之意纳哈出喜即遣其左丞刘探马赤参政张德裕随使者张允恭等至胜军献马欲因以觇我胜遣人送赴京师既而纳哈出送乃剌吾至漠北虏主欲杀之左右谏曰乃剌吾久被俘囚今获生还奈何杀之因得免复还纳哈出所备以朝廷抚恤之恩语其众由是虏众多有降意

○袁州府宜春县民李某妄称弥勒佛发九十九等纸号因聚众谋作乱戍卒杨寅告于袁州卫卫发兵捕斩之获其伪造木印龙凤日月袍黄绿罗掌扇令旗剑戟凡百余事

○戊戌命京卫武官老疾征伤无子孙袭职者给全俸优之

○太白经天

○己亥遣使赍敕谕金齿卫指挥储杰严武李观等曰金齿远在边徼土民不遵礼法负固守险人各自保非中国之民可比凡戍守者非德望素重不足以镇其地而抚其人尔指挥李观处事宽厚名播蛮中为诸夷所爱然其下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多恃功放肆有乖军律故朕特命尔储杰严武辅之盖以观之宽可以绥远人必杰武之严然后可以驭群下敕至即以指挥千百户镇抚所统旧军精加训练使各守分地以观平缅动静敢有肆顽不依军律者罪之

○庚子遣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往云南练兵时百夷屡为边患  上欲发兵平之先已敕西平侯沐英指挥储杰等为筹边计至是复遣大用往练兵大用至沅江等府其土官请以兵五万听调

○临江侯陈镛从征纳哈出没于军镛故临江侯德之子也少以功臣子练习武艺九年授散骑舍人十四年袭封父爵十七年命为右副将军同申国公邓镇济宁侯顾时讨龙泉山贼寻同宋国公冯胜练兵汴梁十九年驻兵通州巡边获番将王脱颜是年同靖海侯吴祯筑会州城遂从胜而北将至金山镛所部与大将军异道相失遂陷虏死之事闻  上甚惜之命以米布给其家

○癸卯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率师踰金山至女直苦屯纳哈出部将全国公观童来降

○甲辰徙福建海洋孤山断屿之民居沿海新城官给田耕种从左参议王钝请也

○丁未大将军宋国公冯胜驻师金山东北遣右副将军蓝玉至纳哈出营降其众初纳哈出分兵为三营一曰榆林深处一曰养鹅庄一曰龙安一秃河辎重富盛畜牧蕃息虏主数招之不往及是大军逼之纳哈出计无所出乃剌吾因劝之降纳哈出犹豫未决适大将军冯胜遣指挥马某往谕之纳哈出乃遣使至大将军营阳为纳款而实觇兵势胜遂遣玉往一秃河受其降虏使见大将军师盛还报纳哈出纳哈出闻知乃指天啧啧叹曰天不复与我有此众矣遂率数百骑自诣玉约降玉大喜出酒与之饮甚相欢纳哈出因酌酒酬玉玉请之先纳哈出即饮讫复酌以授玉玉解衣以衣之谓曰请服此而后饮纳哈出不肯服玉亦持酒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取其酒浇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时郑国公常茂在坐其麾下有赵指挥者解胡语以告茂茂直前薄之纳哈出惊起欲就马茂拔刀斫之伤臂不得去都督耿忠遂以众拥之见胜纳哈出所部妻子将士凡十余万在松花河北闻纳哈出被伤遂惊溃余众欲来追胜遣前降将观童往谕之于是其众亦降凡四万余并得其各爱马所部二十余万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余里纳哈出有二侄不肯降胜复遣人谕之乃折弓矢掷于地亦来降胜以礼遇纳哈出复加慰谕令耿忠与同寝食遣使奏捷于京仍奏常茂惊溃虏众遂班师悉以纳哈出来降将卒妻子及其辎重俱南行仍以都督濮英等将骑兵三千为殿

○置松门卫指挥使司于台州黄岩县以楚门隘顽二千户所隶之

闰六月己酉朔赐金齿卫指挥李观米三百石

○故元司徒完者不花来降○庚戌  上谕工部右侍郎秦逵曰近闻各布政司和买水银而州县多假此扰民其亟罢之

○辛亥诏徵天下孝廉之士

○诏自应天府东葛城至凤阳府宿州睢阳凡九驿驿置马四十匹以松江苏州嘉兴常州镇江五府市民为马夫

○癸丑大风震雷雨

○甲寅  上谓礼部试尚书李原名曰尚齿所以教敬事长所以教顺虞夏商周之世莫不以齿为尚而养老之礼未尝废是以人兴于孝弟风俗淳厚治道隆平曩者朕诏天下行养老之政凡耆民年八十以上乡党称善贫无产业者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岁加帛一疋绵一斤若有田产能自赡者止给酒肉絮帛其应天凤阳二府富民九十以上赐爵社士八十以上赐爵里士咸许冠带复其家尚虑有司奉行不至尔礼部其以朕命申谕之

○大将军宋国公冯胜师还次于金山亦迷河俘获北奔达达军士遗弃车辆四万四千九百六十三并马数千匹伤残番军二万四千二百二十九人

○乙卯  上以京卫将士多山东河南人一人在官则阖门皆从乡里田园遂致芜废因诏五军都督府核遣其<锍-釒>属还乡惟留其父母妻子于京师

○命工部制文绮帛衣二千袭以备赏赐

○赐初入仕官员钞人十锭

○庚申都督濮英殿大军还道为虏所乘死之初纳哈出之降也余众惊溃者皆窜匿及闻大将军旋师以其降众俱行甚憾之乃设伏于途俟大军过而邀之英等后至伏发英猝为所乘众寡不敌英复马踣遂见执英绝食不言乘间自剖腹而死英庐州人少以勇敢闻累功为西安都指挥升中军都督佥事至是没于虏  上闻之惊悼以英死王事特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追封金山侯谥忠襄

○敕福建都指挥使司备海舟百艘广东倍之并具器械粮饷以九月会浙江候出占城捕倭夷

○壬戌命凡指挥千百户镇抚谪戍昌国卫者咸出海捕倭以功赎罪

○己巳置承仙上容崇来安兴游山五群群设长一人副二人以隶句容等牧监

○给在京诸司宥罪书写人吏月米各五斗

○庚午以应天卫指挥佥事谢彦深为前军都督佥事赐钞百锭彦深尝从征北败番将乃儿不花至是加升赏复遣从征云南○辛未苏州民崔奉先妻王氏李彦实妻刘氏及其子妇杨氏皆以夫亡守节不易事闻诏旌表王氏之门曰贞节刘氏杨氏之门曰双节云

○壬申命削水军右卫指挥陈成千户张用官编戍金齿时成等率兵捕沂州贼马四儿纵逸不获故有是命

○甲戌  上谓礼部试尚书李原名曰朕制大诰三编颁示天下俾为官者知所监戒百姓有所持循若能遵守不至为非其令民间子弟于农隙之时讲读之

○大将军冯胜捷奏至  上遣使敕谕胜等曰刘镇抚至备言军中事纳哈出入营大事既定惟在处置得宜其本管将士省令各照原地方居住顺水草以便牧放择膏腴之地以便屯种如北平潮河川大宁全宁口南口北旧居之人立成卫分与汉军杂处若沈阳崖头闾山愿居者亦许与辽东军参住从便耕牧务令人心安乐不致失所将士之数具实以闻朕将犒劳之常茂惊溃虏众即令人械赴京师

○丁丑赏狭西山西北平征进军士一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余人钞各五锭

○诏西平侯沐英凡云南属卫将校谪戍者悉听往金齿分守城邑营垒但能立功即授旧职于是英按尺籍自都督而下指挥七十八卫镇抚九千户一百二十二所镇抚六十三百户四百十一听征小校七共六百九十人皆处分具实以闻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五十八·张廷玉
  卷五百十八 列传三百五·赵尔巽
  卷第三十六·胡三省
  卷第三十六·徐鼒
  卷之一百五·佚名
  附录·顾璘
  第六五禀光绪八年五月八日一一二○八-四·佚名
  第四十四卷 仕绩 三 五·缪荃孙
  日本国志序·黄遵宪
  韩休传·刘昫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卷六十六·赵汝愚
  二十二年·佚名
  郡阁雅言·潘若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哀曼殊斐儿·徐志摩

    我昨夜梦入幽谷,听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我昨夜梦登高峰,见一颗光明泪自天坠落。古罗马的郊外有座墓园,静偃着百年前客殇的诗骸;百年后海岱士(hades)黑辇的车轮。又喧响在芳丹卜罗的青林边。说宇宙是无情的机械,为甚明灯似的理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六张说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文明遍禹迹鳏寡逹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朝廷多秀士熔链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圣主赋新诗穆若聼薰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三时农不夺午夜犬

  • 御选明诗卷六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六五言律诗十七顾梦麟追和陶南村杂诗二首野旷逢人少兵残避地多辛勤知稼穑游钓托烟波草漫乌犍卧门开白鸟过社余分一醉斜日下庭柯漫隠乌皮几行呼鹤髪翁辋川舟上下瀼水屋西东袯襫穿花底笭箵挂

  • 卷六·韦应物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六 唐 韦应物 撰 怀思 有所思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暮相思 朝出自不还暮归花尽发岂无终日会惜此花间月空馆忽相思微钟坐来

  • 卷一百二·列传第四十·脱脱

        仆散安贞 田琢 完颜弼 蒙古纲 必兰阿鲁带   仆散安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韩国公主,郑王永蹈同母妹也。永蹈诛,安贞罢归,召为符宝祗候。复为奉御,尚邢国长公主,加驸马都尉,袭胡王爱割蛮猛安。历

  • 东都事略卷七十四·王称

    列传五十七  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也少頴悟绝人凡书一览终身不再读宋绶蔡齐见之以为天下竒才也共以茂才异等荐之中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复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又中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时赵元昊欲叛而未有以发则为嫚书

  • 卷之五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月。壬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起居注○出使英国大臣汪大燮奏。要政待兴。库储支绌。因时制宜。行用金币。实有利无弊。下度支部议。

  • 一四六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并无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六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并无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江西巡抚臣陈淮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遵照钦定改本于坊版内一律铲改,刷印发换

  • 第二十七章 饥困线上·冯玉祥

    我们离开常德的这一天,先是下着小雨,接着便成大雨。正在滂沱倾盆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开始出发。一则因为我们平素注重行军训练,二则由常德到津市,我们已修有康庄的大道,所以虽然在大雨之中,我们全旅官兵分作五路行进,人马车炮,肃

  • 宋明恭王皇后传·李延寿

    明恭王皇后名叫贞风,琅笽临沂人。起初封为淮陽王妃,明帝改换封号,又被封为湘东王妃。生了晋陵长公主伯姒、建安长公主伯媛。明帝即位,立为皇后。皇上曾经在宫内举办大型宴会,而让妇女裸体,进行观赏,尽情欢笑。王皇后用扇子遮

  • 卷二十二 色珍战绩·李有棠

    景宗保甯八年夏六月,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色珍为北院大王。色珍,字韩隐,德哷部人。赫噜孙。性明敏,不事生产。保甯元年,枢密使萧思温荐其有经国才,景宗曰:“朕知之。第佚荡,岂可羁屈?”对曰:“外虽佚荡,中未可量。”乃召问以时政,占

  • 卽位年·佚名

    六月6月9日○乙亥,〈九日〉上,卽位仁政門。嗣位時具冕服,〈禮房承旨與來侍,詣大王大妃殿閤門外請出大寶奉安殯殿。〉受大寶於殯殿,出御仁政門,百官行禮。仍頒敎,還廬次。○大王大妃殿,召見時原任大臣于熙政堂。〈領府事趙寅永

  • 卷五·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五宋 李明復 撰隱公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程頤曰齊侯將平宋衛於鄭有會期宋公以幣請於衛請先相見故遇于垂宋忌鄭之深故與衛卒不成好無諸侯相見之禮故書曰遇謝湜曰清

  • 卷第八·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八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正宗分家略传下大鉴之八世。曰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苏州嘉兴人也。姓张氏。天性颖悟。幼不类常童。出家得戒。学经律论未几皆通。及参访善知识。一见睦州陈尊宿。大达宗

  • 卷第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六世雪峰存禅师法嗣福州长庆慧棱禅师杭州盐官孙氏子。禀性淳澹。年十三。於苏州通玄寺。出家登戒。历参禅苑

  • 易象图说·张理

    六卷。元张理撰。此书分内外两篇,篇各三卷。内篇有《本图书》、《原卦画》、《明蓍策》三卷; 外篇有 《象数》、《卦爻》、《度数》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该书“于元会运世之升降,岁时寒暑之进退,日月行度之

  • 存悔斋稿·龚璛

    元诗别集。1卷。龚璛著。《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存悔斋是龚璛书斋之名,据黄溍为龚璛所撰墓志铭,龚璛之子龚鲁曾把龚璛的诗文汇集编次为若干卷,名为《存悔斋稿》。今存《存悔斋稿》只存诗而无文,且

  • 五灯全书·霁仑超永

    凡一二○卷,另有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进呈奏疏、凡例等。全书内容系超永自五灯会元等诸传灯录中摘其要者,并费时十余年亲往各地搜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