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三十六

洪武十四年三月丙辰朔赦天下诏曰在昔唐虞三代之君任贤使能民皆远罪刑措不用享年永久朕恭膺天命抚育黔黎今十有四年虽夙夜究心以求民之安而未臻其效狱犹未清良由委任非人致民陷刑辟朕甚悯焉今大赦天下与民更始自洪武十四年三月初一日昧爽以前除谋反大逆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本使殴杀小功以上亲及谋故杀人强盗伪造钞蛊毒魇魅不赦其余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告言者扺其罪断发充军未到卫所者安置徒流未至地方者作耗诖误流窜未到配所者并释还乡追徵赃罚侵欺钱粮欺隐田赋及两浙福建见追煎盐工本并免徵洪武十三年以前替间释放官员有司遣赴京师复叙之民间有才高志广之士愿出仕者即礼遣赴京告谕天下使明知朕意

○丁亥复置各道提刑按察司并定各道按察分司浙江为分司四曰宁绍曰温台曰金处曰严衢江西为分司四曰吉赣南安曰临江抚袁曰饶信建昌曰南康江瑞湖广为分司十一曰兴武蕲黄曰荆州夷陵曰襄阳安陆曰衡州宝庆曰永州全道曰长沙醴陵曰辰沅靖州曰德安汉沔曰常德澧州曰岳州咸宁曰郴州桂阳河南为分司四曰开封支郡曰怀河曰汝南曰卫彰山西为分司四曰平阳曰大同曰泽潞曰平定广东为分司三曰雄潮曰庆高曰雷琼广西为分司三曰平梧曰浔宁曰柳庆狭西为分司四曰延庆曰巩临曰汉凤曰华耀福建为分司四曰福兴曰漳泉曰延汀曰建邵北平为分司四曰北永曰保河曰广大曰真顺山东为分司四曰济南支郡曰济东曰青莱曰登州四川为分司四曰潼汉曰保顺曰重夔曰嘉叙

○己丑苏州民以官船运木入京而附载私物有司请罪之  上曰贫民运木劳苦以私货贸易为路费耳释之

○庚寅以通政使司右参议余熂为左参议训导韩钥为右参议

○诏刑部犯流徒罪者不宜处以荒芜之地但定其道里远近令于有人民处居之以全其生

○癸巳以贤良方正余应奉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马卫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儒士黄桐生为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陈多逊为山东盐运使

○夜太阴晕太微垣

○甲午置高廉二州守御千户所

○礼部言凡诏书播告天下许先期通报所在官司具朝服迎接开读其敕符所至事多机密不须预报迎接止用常服行礼从之

○乙未礼部奏定王国庆贺礼仪凡遇  皇帝皇后寿日及冬至正旦王国先期进庆贺表笺陈设毕王冕服就位百官朝服随班俱四拜王诣香案前跪搢圭进表讫复位又四拜搢圭三舞蹈山呼者三又四拜礼毕若进中宫笺文不必舞蹈山呼至日告祝天地如  皇帝寿日则设香案于殿前露台上王具冕服于案前文武官具朝服于丹墀东西四拜讫王诣案前跪百官皆跪王致词讫俯伏兴复位又四拜礼毕冬至正旦亦然  皇后寿日则设香案于宫内露台上王具冕服妃具礼服自行告祝礼如前仪百官不必随班皇太子寿日先期进笺王具皮弁服行入拜礼百官具朝服随班至日告祝天地王皮弁服百官朝服亦行八拜礼亲王寿日则具冕服受贺百官具朝服四拜班首由东阶升殿致词云兹遇殿下寿诞之辰某等敬祝千岁寿俯伏兴复位又四拜冬至正旦亦如之但冬至祝词云兹遇节应黄钟日当长至敬惟殿下茂膺景福正旦则云兹遇三阳开泰万物咸新余同前王妃寿日五品已上命妇具礼服诣妃前四拜班首由东阶升殿致词云某封某氏敬惟王妃殿下寿诞之辰祝千岁寿如王府官命妇为班首则称妾某封某氏祝毕复位又四拜礼毕其冬至祝词云兹遇履长之节敬诣王妃殿下称贺正旦则云履端之节余同冬至词朔望日国中文武官见王则布政使率文官于东班都指挥使率武官于西班行礼四品以上及长史升殿五品以下丹墀东西班北向立王升座还宫皆用乐从之

○丙申敕内外仓库司局官各举贤良方正文学材干之士一人

○起致仕刑部尚书李敬为国子学祭酒致仕礼部侍郎刘崧为国子学司业敕曰朕闻古者贤能之臣人君不忍其去以其有益于国也朕以所用非人致灾异叠见贤才避位卿亦其忍去哉今特遣行人召尔敬为国子祭酒崧为国子司业其来母稽

○戊戌以贤良方正许安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孟宗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参议聪明正直张大亨试右参议

○己亥福州府闽县兴化府莆田县温州府平阳县并地震

○夜月食

○辛丑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  上谓廷臣曰道之不明由教之不行也夫五经载圣人之道者也譬之菽粟布帛家不可无人非菽粟布帛则无以为衣食非五经四书则无由知道理北方自丧乱以来经籍残缺学者虽有美质无所讲明何由知道今以五经四书颁赐之使其讲习夫君子而知学则道兴小人而知学则俗美他日收效亦必本于此也

○命宋国公冯胜佩帅征将军印节制河南赐手诏曰河南为天下重镇地广民稠士马甚重方今大将军征北特命尔节制其地宜休息民力训练士卒以佐征讨

○壬寅广西泗城州知州岑善忠贡马及方物

○遣使赍敕谕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左副将军信国公汤和右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曰今夏及秋胡人必伏精兵于近塞以待我师卿等欲轻骑进击不可不深为谋必先知彼虚实乃可行兵若知彼之计宜遣三四百人先入其境而以精骑继之其先行者必有擒获执而询之可得情实有伏则引还诱其追我度其行远势困则返击之必得其利无伏即以精兵捣之可也若大军未可出塞且留营北平

○癸卯赐翰林及谏院官答禄与权等六十八人罗衣各一袭

○敕刑部自今官吏受赂者必求通贿之人并罪之徙其家于边著为令

○户部奏定永平登州中盐法凡商人于永平输粟一石二斗者给淮盐一引一石一斗者给浙盐一引四石者给河间盐一引登州输粟一石者给浙盐一引从之

○乙巳置辽东税课司隶都司

○丙午召前御史中丞安然为四辅官然为中丞坐事免官还乡至是复召用之

○以署兵部员外郎刘述为本部试侍郎

○丁未置东宫左右春坊司直郎各一人秩正六品

○戊申以军储仓副使李忠为刑部试侍郎

○命郡县访求明经老成儒士为儒学训导

○己酉以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胡昱为左参议国子助教俞尚禋为右参议

○辛亥起致仕四辅官龚敩为国子学司业敕谕之曰曩者朝臣荐卿学行故召卿至廷官以四辅而卿乃告老遂命还乡今朕命公侯子弟读书国学而司业缺员生徒无所矜式卿其为朕一来坐以讲道授经无奔趋筋力之劳而有成就后学之美亦儒者之素志也其来无有所让

○壬子凉州地震

○癸丑以工部主事李文仲为本部侍郎

○赐国子学祭酒李敬司业刘崧鞍马

猜你喜欢
  卷一九五 唐紀十一·司马光
  卷三百十四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通鉴续编卷十三·陈桱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四·佚名
  志卷第九 高丽史五十五·郑麟趾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刘杳传·姚思廉
  汪纲传·脱脱
  顾允成传·张廷玉
  卷二十三 休格将略·李有棠
  隋纪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589)·司马光
  卷一百十一·佚名
  256.三征噶尔丹·林汉达
  何焱森·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729_1 【秦门·胡亥】周昙   鹿马何难辨是非,宁劳卜筮问安危。   权臣为乱多如此,亡国时君不自知。   卷729_2 【秦门·再吟】周昙   盗贼纵横主恶闻,遂为流矢犯君轩。   怪言何不早言者,若使早言

  • 十八家诗抄·卷五·曾国藩

      李太白五古中一百五十三首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  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夷门得隐论,而

  • 卷九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五李洞洞字才江唐诸王孙也尝游西川慕贾浪仙为诗铸铜像其仪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澁而不能赏其奇峭唯吴子华深知之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尝以百篇示洞洞曰大兄所示百篇中有一联絶唱西昌新

  • 卷二十五·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五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时在翰林作】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滔天不能没尺箠未易诃

  • 列传第三十五 王导(子悦 恬 洽 协 劭 荟 洽子殉 珉 劭子谧)·房玄龄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即丘子。司空刘实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

  • 卷二十 太平興國四年(己卯,979)·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亥,以右補闕石熙載為兵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   命太子中允直舍人院張洎、著作佐郎直史館華陽勾中正使高麗。   上初即位,謂齊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及議

  • 卷一 前赵录一·崔鸿

    刘渊 刘渊字符海新兴匈奴中人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世居北狄千有余岁至冒顿袭破东胡西走月氏降服丁零内侵燕代控弦之士四十余万汉祖患之使刘敬奉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子孙遂冐母姓为刘氏建武

  • 第十八回 阿鲁思全境被兵 欧罗巴东方受敌·蔡东藩

      却说八赤蛮避匿海岛,总道可以安身,谁知蒙古军又复追到,他只赤手空拳,何能抗拒,生生的被他擒去。到了蒙哥前,立而不跪,蒙哥喝他跪下,八赤蛮笑道:“我也是一国的主子,兵败被擒,一死罢了;且身非骆驼,何必跪人。”  蒙哥见他倔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天启七年五月丙寅朔兵部尚书王之臣覆抚治郧阳李若圭言 瑞王之国道经郧襄道里原自纡回措置不胜烦重如求全于一处不免独力难肩今议于邻境之南阳陕西之西安两处各济银五千两协力应办盖在南阳以郧抚之属而少分供亿之艰在

  •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佚名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各省郡邑志书内,如有登载应销各书名目及悖妄著书人

  • 卷二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一乾隆二十八年三月戊午朔叶尔羌办事尚书都统新柱等疏奏拔达克山素勒坦沙献波罗泥都尸骸及其妻子新柱等奏言臣等节次钦奉谕防办理拔达克山素勒坦沙及霍罕额尔德尼伯克之事随于正

  • 提要·朱公迁

    臣等谨按四书通旨六卷元朱公迁撰公迁即作诗传疏义者是编之例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中又以语意相近者聨缀列之而一一辨别异同各以右明某义云云标立言之宗防盖昔程子尝以此法教学者而公迁推广其

  • 跋·

    春秋或问跋春秋者几百家其説大抵以褒贬赏罚为主葢三倡之而诸儒和之也惟朱文公以为不然今其载于门人之所纪录者略见一二独恨未及成书耳广文吕先生加惠潮士诸士有以春秋请问者先生出五论示之咸骇未闻因并求全藳先生又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序品第一之二  尔时金刚手菩萨。告自明王众言。汝等今者集会于净光天释迦牟尼佛所。今此明王具忿怒相。与摩贺努底等奉其教敕。各将眷属一念之间皆来集

  •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佚名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成:《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著录《八史箓》。《八史箓》为六朝符箓,本图当与之有关。述召神、服符、祭祀以占卜、求福、禳灾。

  • 犍陀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犍陀王因牛语而悟知不可暴戾残忍,遂舍婆罗门教而归依佛。佛并说牛与王乃宿世拘那含牟尼佛时为兄弟之本生谭。

  • 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佚名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一卷,宋施护译。大日如来,安住一切如来自性中,说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之诸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