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三十五

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丁亥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文武群臣于谨身殿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戊子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寇边  上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诸将士往讨之

○复改湖广岳州为岳州府

○户部试尚书范敏以不称职免

○命新授官各举文学贤良方正聪明正直孝弟力田及才干之士凡五等

○己丑赐长兴侯耿炳文钞百定

○上与吏部臣论任官  上曰树艺非其土则不蕃授官非其才则不任任官之务当取方正之士凡邪侫者必去之吏部臣对曰人之邪正实亦难办  上曰众人恶之一人悦之未必正也众人悦之一人恶之未必邪也盖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一人为私意然正人所为治官事则不私其家当公法则不私其亲邪人反是此亦可办

○龙州知州薛文胜等六十四人来朝诏赐文绮钞锭有差

○凉州地震

○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以给事中傅复为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韩昭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荣志铭为右参政

○置松潘等处安抚司以龙州知州薛文胜为安抚使秩从五品又置阿昔洞等十三簇长官司秩正七品曰勒都簇阿昔洞簇北定簇牟力结簇蛒匝簇祈命簇小洞簇麦匝簇者多簇占藏先结簇包藏先结簇班班簇白马路簇以土酋傅益雪南等为各簇副长官

○丙申  上谕礼部臣曰人君操赏罚之柄以御天下必在至公无善而赏是谓私爱无过而罚是谓私恶此不足以为劝惩朕观汉高帝斩丁公封雍齿唐太宗黜权万纪李仁发而赏魏徵之直皆至当可以服人所谓赏一君子诚为狭西布政使司左参政马懿为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王景范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试司业张励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  上谕之曰今布政使司视古之州牧其任甚重所以重者何重在承流宣化通达民情也若上德不下究则郁而不彰下情不上达则塞而不通为政郁塞则远迩乖隔上下不亲得失无所闻美恶无所见如此则弊政百出民不可得而治矣卿等所学常怀致君泽民之志朕所以用卿等冀儒术之有异于常人也尚宜勉之

○命吏部凡郡县所举诸科贤才至京者日引至端门庑下令四辅官谏院官与之论议以观其才能

○丙午诏赐西宁卫指挥佥事朵儿只失结等文绮十四疋钞一百二十四锭

○夜暴风自东北来

○丁未近臣有言国家当理财以纾国用者言之颇悉  上曰天地生财以养民故为君者当以养民为务夫节浮费薄税敛犹恐损人况重为徵敛其谁不怨咨也近臣复言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储偫而能为国家者  上曰人君制财与庶人不同庶人为一家之计则积财于一家人君为天下之主当贮财于天下岂可塞民之养而阴夺其利乎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竞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于是言者愧悚自是无敢以财利言者

○辛亥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

○壬子日有珥白虹贯之

○罢造兵器时天下府县卫所岁造甲胄弓矢之属民多劳扰  上以四方宁谧当与民休息故命罢之

○癸丑  上谕公侯及诸武臣曰吾观自古将臣皆被坚执锐备历劳苦以有爵位子孙世袭其后或骄悖恃功不循礼法致先人勤苦之业一旦倾败由其不知读书故也卿等皆有功于国家身致爵位子孙世袭夫生长膏粱不知礼教习于骄惰鲜有不败当念得之甚难而失之甚易也宜令子弟入太学亲明师贤士讲求忠君亲上之道监古人成败之迹庶几永保爵禄与国同久于是诸公使武臣皆遣子弟入国子学受业

○甲寅以承敕郎余熂为通政使司右参议

○乙卯大河卫请建旗纛庙  上曰大河长淮二卫共一城今长淮已立旗纛庙春秋之祭二卫共之不必重建以劳民力

○丙辰诏求贤诏曰自古有志之士屈身寒微之时未见其为贤智也一旦遇君则贤知称焉朕常诏求天下贤才其来者虽众而贤智者甚寡岂君子怀韬椟之志而内美不自见乎今再诏寰宇之内果有才高识广之士隐于耕钓困于羁旅虽有至智一时不能自伸者有司以礼敦遣朕将尊显之于戏智人潜光常处寒微而阅世天道成人使之忍性动心而所为拂乱斯世之上贤朕虚心延伫毋重自困焉

○升礼部侍郎李叔正为本部尚书叔正南昌靖安人性聪敏年十三以能诗名既长博通诸子百家之言江西十才子叔正其一也及陈友谅陷南昌妻夏氏投井死叔正终身不再娶洪武四年徵至京除国子学正迁渭南县丞升兴化知县礼部员外郎年老乞骸骨不许除国子学助教迁监察御史湖广参政升布政使召还为侍郎至是擢为尚书

○是月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凡十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粮多寡为次每里编为一册册之首总为一图其里中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带管于百一十户之外而列于图后名曰畸零册成为四本一以进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留其一焉

○命刑官听两造之辞果有罪验正以五刑议定然后入奏既奏录其所被之旨送四辅官谏院官给事中覆核无异然后覆奏行之有疑谳则四辅官封驳之著为令

二月丁巳朔遣礼部尚书李叔正释奠于先师孔子

○浙江江西粮长千三百二十五人输粮于京师将还  上召至廷谕劳之赐钞为道里费

○戊午祭太社太稷

○以文学李亨鲁为谏院右正言赐以冠带

○己未改北平府漷州为漷县

○庚申以胡昱为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昱蓟州遵化人以故元枢密副使来归故有是命

○壬戌朝日

○罢王府孳牲所及司酝

○赐谏院右司谏石时中判禄司左司副夏守中钞人十锭以其公直敢言也

○甲子以郑湜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湜金华浦江人郑绮八世孙郑氏素以孝义闻  上每加褒异或为人所诬辄赦不问时有诉其家交通胡惟庸者湜兄弟六人吏捕之急诸兄争欲行湜曰弟在其忍使诸兄罹刑辟乎自诣吏请行仲兄濂先以事留京师暨弟至迎谓曰吾家长当任其罪弟无与焉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之万一不直弟当服辜二人争入狱  上闻之俱召至廷劳勉之谓近臣曰有人如此而肯从人为非者耶即宥之诏赐酒食擢湜为参议赐冠带袭衣

○赐信国公汤和子輹马二匹

○乙丑遣官祀历代帝王

○柳州府融州猺民作乱官军讨平之

○夜太阴犯井宿

○丙寅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先农及旗纛

○诏楚王桢之国赐银二万两黄金一千六百两钞二十万锭其护卫官军赐钞二千二百锭

○暹罗斛国遣其臣陈子仁等表贡方物命赐子仁钞二百四十锭

○辛未以试户部侍郎徐辉试本部尚书辉常州武进人由小吏有才干擢户部仓部郎中寻升左侍郎至是升尚书

○敕建扬王坟享堂命中军都督府以卒五千给其役

○癸酉命刑部更定徒罪煎盐炒铁例凡徒罪煎盐者福建广西之人发两淮河南山东广东之人发两浙直隶江南浙江之人发山东直隶江北之人发河间湖广之人发海北凡徒罪炒铁者江西之人发泰安莱芜等处山西之人发巩昌北平之人发平阳四川之人发黄梅海南海北之人发进贤兴国

○乙亥以儒士郑孔麟为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王德常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参议

○丁丑命礼部申明乡饮酒礼  上谓之曰乡饮之礼所以叙尊卑别贵贱先王举以教民使之隆爱敬识廉耻知礼让也朕即位以来虽已举行而乡闾里社之间恐未遍习今时和年丰民间无事宜申举旧章其府州县则令长官主之乡闾里社则贤而长者主之年高有德者居上高年淳笃者次之以齿为序其有违条犯法之人列于外坐同类者成席不许杂于善良之中如此则家识廉耻人知礼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之道不待教而兴所谓宴安而不乱和乐而不流者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政谓此也

○己卯更设各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先是止设布政使一人至是更定其制以浙江布政使王铎广西布政使孙用山东布政使吴印河南布政使王兴宗北平布政使朱瑛四川布政使朱守仁湖广布政使徐铎皆为左布政使江西布政使高隽山西布政使赵新狭西布政使朱裕福建布政使韩文辉皆为右布政使

○庚辰命户部核实天下官田

○改明州府为宁波府卫为宁波卫

○甲申诏刑官自今武官三品以上有犯者必奏请得旨乃鞫之四品以下有犯所司就逮问定罪议功请旨裁决若文职有犯干涉武官三品以上者亦须奏请毋擅问

○乙酉日中有黑子自壬午至于是日

○给事中刘逵言议刑司奏劄谏官覆审讫又署名劄尾而后行恐他日有窥伺沽恩者乞自今谏官无令署名制从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太宗子·欧阳修
  卷五百一 列传二百八十八·赵尔巽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一·张居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 癸未岁至甲申岁(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佚名
  一○二五 军机大臣奏谨将四库全书分架图册夹签呈览片·佚名
  卷十二·吕中
  三三 王府庄·周作人
  第九章 论幽默·林语堂
  邹元标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雍正
  卷六十二·雍正
  卷三十一·孔毓圻
  第十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四十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遗诗二十九首 【施注缺今补】 老翁井 井中老翁悞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

  • 王禹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

  •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范晔

    苏竟 杨厚苏竟字伯况,扶风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代郡中尉。时匈奴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终完辑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使固塞以拒匈奴。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五月壬寅朔诏孟飨景灵宫令平江府温州守臣分诣其后福州潮州准此 朝奉郎刘蒙为浙西江东制置司随军转运使蒙建议于浙西民间预借秋料苖米许之此据今年五月壬子沈与求奏状修入与求乞寝此令其从违当考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五)·陈寅恪

    此期河东君与卧子之关系已如上述,茲附论河东君此期嘉定之游。就所见材料言之,河东君嘉定之游前后共有二次:一为崇祯七年甲戌暮春至初秋,二为崇祯九年丙子正月初至二月末。今依次论述之。虽论述之时间其次序排列先后有所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二·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十月壬辰朔孟冬时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恭代伯杨世阶陈伟分献○以明年大统历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赐辅臣中历十本民历一百本○癸巳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大学士方从哲以戎政尚书薛三才二次辞本已

  • 柳恽传·李延寿

    柳恽字文畅,少年时就很有志向。好学习,善于写书信。与陈郡的谢..是邻居,互相深深地友爱。谢..说:“宅南的柳郎,可以为楷模。”起初,宋朝的时候有嵇元荣、羊盖两个人,都善于弹琴,说是传承的戴安道技法。柳恽跟随他们学习。柳恽

  • 卷二百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一人物志八十一大臣传六十七【汉军镶白旗一 杨方兴 沈文奎 蒋赫德 卢兴祖 朱昌祚王可臣 蒋国柱 刘兆麒】杨方兴杨方兴广宁人後隶汉军镶白

  • 卷五十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一昭公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左传】十三年春叔弓围费【前年南蒯以费叛故】弗克败焉【不书讳之】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区夫鲁大夫】非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

  •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

    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立论之根柢有二:一曰关于内治者,二曰关于外交者。所谓关于内治者何也?天下之论政术者多矣,动曰某甲误国,某乙殃民;某之事件,政府之失机,某之制度,官吏之溺职。若是者,吾固不敢谓为非然也。虽然,政府何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会中复有殑伽沙那庾多数一切菩萨。闻佛如来说是三摩地。离诸障碍心得解脱。于陀罗尼秘密深法。随意悟入印证明了决定住持。复有六十八那庾多菩萨。于百千劫已修习禅

  • 佛说心明经一卷·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五百比丘四部众俱。佛以晨旦著衣持钵。往至一县而行分卫。诸天龙神追于上侍。到梵志馆门外而住。佛放大光普照十方。时梵志妇执爨炊饭。见光照身身得安隐

  •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智胜相胜语第十之二论曰。此诸佛法身。为说差别。为说无差别。依止意用及业无异故。不可说差别。无量正觉故有差别。如法身受用身亦尔。意用及业不异故

  • 吕衡州集·吕温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 (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

  • 长安志·宋敏求

    城镇志。北宋宋敏求(1019—1079)纂。二十卷。敏求字次道, 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熙宁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长安(今西安)为周、秦、汉、唐都城,历史悠久。敏求以唐韦述《两京记》仅详古迹,余多阙如,乃创体例,遍搜传

  • 玄珠录·王玄览

    道学著作。二卷。唐王玄览讲述,门人王大霄集录。成书于唐代。上、下两卷。该书以《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说为基础,把“道”区分为“可道”和“常道”。谓“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

  • 三姊妹·柔石

    柔石著 1929年出版。小说以委婉的笔调,叙述章先生与姊妹三人的曲折恋爱的故事。章先生在杭州德行中学读书时,认识了像“三位天使”的三姊妹。他热烈地爱上了大姐莲姑,后到北京大学读书,四年后学成回校,但此时莲姑已下嫁给

  • 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为说陀罗尼。与雨宝陀罗尼经及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