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悼离赠妹诗 二首

一  

郁郁岱靑。海渎所经。阴精神灵。为祥为祯。峨峨令妹。应期挺生。如兰之秀。如芝之荣。总角岐嶷。龆龀夙成。比德古烈。异世同声。 

厥德伊何。塞渊其虑。厥声伊何。日新其誉。幽思泉涌。乃诗乃赋。飞翰云浮。摛藻星布。光曜邦族。名驰时路。翼翼羣媛。是瞻是慕。 

匪惟见慕。善诱善导。斟酌诸姬。言成典诰。匪唯辞章。多才多巧。黼黻文绣。几微要妙。积德弥高。用心弥奥。伊我之闇。晞妹之曜。 

惟我惟妹。寔惟同生。早丧先妣。恩百常情。女子有行。实远父兄。骨肉之思。固有归宁。何悟离拆。隔以天庭。自我不见。于今二龄。 

岂唯二龄。相见未克。虽同京宇。殊邈异国。越鸟巢南。胡马仰北。自然之恋。禽兽罔革。仰瞻参商。沉忧内塞。何以抒怀。告情翰墨。 

二 

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行显中闺。名播八蕃。 

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庭。至情至念。惟父惟兄。悲其生离。泣下交颈。 

桓山之鸟。四子同巢。将飞将散。悲鸣忉忉。惟彼禽鸟。犹有号咷。况我同生。载忧载劳。 

将离将别。置酒中袖。衔杯不飮。涕洟纵横。会日何短。隔日何长。仰瞻曜灵。爱此寸光。 

何以为赠。勉以列图。何以为诫。申以诗书。去去在近。上下欷歔。含辞满胸。郁愤不舒。 

燕燕之诗。伫立以泣。送尔涉涂。涕泗交集。云往雨絶。瞻望弗及。延伫中衢。愊忆呜唈。 

既乖既离。驰情仿髴。何寝不梦。何行不想。静言永念。形留神往。优思成疚。结在精爽。 

其思伊何。发言流泪。其疢伊何。寤寐惊悸。咏尔文辞。玩尔手笔。执书当面。聊以永日。 

猜你喜欢
  王题锡·唐圭璋
  李敬则·唐圭璋
  ◎王渔洋序·谢榛
  第十七章 羣僊会眞·屠隆
  ◆去华山人洪希文(续轩渠集)·顾嗣立
  楔子·关汉卿
  安晚堂集卷八·郑清之
  词下·吴昌绶
  卷291 ·佚名
  卷284 ·佚名
  卷212 ·佚名
  玉山名胜集巻八·顾瑛
  卷十九·查慎行
  提要·李绅
  观我生赋·颜之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司马迁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

  • 列传第六十八 高元李韦薛崔戴王徐郗辛·欧阳修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

  •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太宗二   二年春正月丙辰,以德恭为左武卫大将军、判济州,封定安侯;德隆为右武卫大将军、判沂州,封长宁侯。右补阙刘蒙叟通判济州,起居舍人韩俭通判沂州。乙丑,赐德恭、德隆常奉外支钱三百万。   二月戊

  •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四·赵尔巽

      陆建瀛杨文定 青麟崇纶 何桂清   陆建瀛,字立夫,湖北沔阳人。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直上书房,洊迁中允。大考擢侍讲,转侍读。二十年,出为直隶天津道,累擢布政使。时英吉利扰浙江,沿海戒严,徵西北兵聚畿辅,建瀛供防

  • 中兴小纪卷十三·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二年秋七月辛酉上谕宰执以福建昨縁盗作遣兵荡平其被焚刼之家并与免税秦桧等曰谨奉徳音既又谋帅时资政殿学士张守以内祠侍读召而守力辞宰执遂拟除守乃以知福州癸酉上谓宰执曰内诸司可省即令修政局条上

  • 一百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盐法道李斯(亻全)病危预请简员佐理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臣李煦谨奏: 窃臣等荷蒙圣恩,特将盐法道臣李斯(亻全)留任清理库帑。李斯(亻全)谨遵谕旨,竭力料理,将有就绪,不意七月内忽患翻胃之症,看其病势危笃,恐斯(亻全)早晚之间,将辞圣世。在臣等蒙我万岁特留贤员佐

  • 高阿那肱传·李百药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征战,以功勋擢为武卫将军。那肱善于骑马射箭,谄媚会事奉人,每宴游之后,极得世祖尊爱。又迎奉和士开,两人特相亲狎,士开常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因而更受亲待。

  • 卷二十二·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二圣功【五附载平定台弯】【臣】等钦惟我皇上惕乾慎事恒以图度先几展大勲而耆神武窃仰窥圣念所勤重审夫周易系传所云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义平日用之

  • 卷六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理宗时丁大全擅国柄以言为讳尚左郎官兼右司谏陈宗礼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

  • 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钱穆

    一、明末遗民之志节清人入关,遭遇到明代士大夫激昂的反抗,尤其是在江南一带。 他们反抗异族的力量是微薄的,【因其非世家贵族。】然而他们反抗异族的意识,则极普遍而深刻。【随于社会文化传播之广,北宋不如南

  • 乐庵先生语录后序·龚昱

      乐庵先生享年七十有九阅天下之义理居多自其中年清修寡欲不啻如道人衲子静极而通故凡吾儒与佛老二氏所谈性命之奥心融神防超然独得推其余波沾丐学者每语辄更仆不少倦盖以是为燕居之乐吾友龚君立道笃意于学従先生游

  • 卷五·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五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相见礼第三郑目録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摰相见之礼于五礼属賔礼疏曰篇内含卿大夫相见以其新升为士或士自相见或士徃见卿大夫或卿大夫下见

  • 卷五十四·佚名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四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五极难胜地时。应远离十法。何等为十。一者应远离居家。二者应远离刍尼。三者应远离家慳。四者应远离众会忿诤。五者应远离自赞毁他。六者应远离十不善业道。七者应远

  • 答谈玄问(三则)·太虚

    问一:事相上的生佛,是否有增减?  答一:理无增减,应已了知。今就事相上说,有一众生成佛,即众生界减少一众生,这从世俗世俗谛,应说有增减也。然在世俗胜义谛上,蕴处界等诸法唯识,一部分众生因有佛种性故而成佛,此亦成其本来的佛;若

  • 锡类法檀序·元来

    锡类法檀序夫世间人。不能行出世间孝。而出世间人。乃能尽世间孝。以余观于锡类法檀之篇。则博山大师无如矣。生致其养。没致其思。世间孝也。师则行之。情致其刳。性致其徧。出世间孝也。师则尽之。幼痛悲母。及长宦

  • 四谛论·佚名

    梵Catuh!satya -nirdes/a 。凡四卷,婆薮跋摩(梵Vasuvarman )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如书名所示,本论系阐释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作。全书共分六品:思择品、略说品、分别苦谛品、思量集谛品、分别灭谛品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慧思

    凡二卷。南朝陈代慧思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先总明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乃能得之,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次问答释疑,后具明四念处,各各具足一切佛法。

  •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净讷

    一卷。清代云淙净讷撰。净讷论述宝镜三昧本义,解说云岩之重离六爻、偏正回互。阐释洞山良价的正偏为根本而立五位功勋,曹山本寂的功勋为根本而立五位君臣,石霜的正偏功勋、君臣之制为根本而立五位王子,以彰显《宝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