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彤史者,后宫女官名也。其制选良家女子之知书者充之,使之记宫闱起居及内廷燕亵之事,用示劝戒,而惜其书不外传。予幼时,得先子石阡府君教授所藏《宫闱记闻》一卷,自洪武至万历凡十三朝,可谓小备,虽所阙亦无几。第载事未确,其文不雅驯。予承乏为史官,值修明史,常阄题起草,得顺成弘正四朝后妃列传。因历探中秘,以为必有异闻畸事,可补疏略。而遍搜史,但得详册封年时及后妃崩死丧葬诸礼节,而他无所有。乃不得己,仍取外史所记与实录稍不符者,草成应之。而拾其余剩归而杂之先子之所藏,复为斯篇。大抵事取可验,宁阙勿备,谓之拾遗。既无彤史,称彤史者,曰非史官之正史焉。

〖太祖朝 洪武〗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徐王马公女也。马之先有宋太保默者,家于宿之新丰里,(一作闵子卿新丰里)数传及公,以赀豪里中,善施而贫。

元至顺间,其母郑媪生后卒,公杀人避仇,投所好友定远郭子兴,以后托焉。会江淮乱,子兴起兵据濠州,太祖在军中,子兴妻张氏奇太祖,力劝子兴妻太祖以后。曰:“是人有异相非常,当藉此收之,且马公不可负也。”子兴以为然,遂赘太祖于其家。独子兴子三与太祖不相能,数数构太祖,间以他事幽太祖别室,绝口食。后窃怀铛底饲之,值饣么饣罗热,后乘热窃其一怀之薄乳傍,乳为之糜。幸张氏怜后意,皇急阴解之。(原评曰:阴解不属上一节,然急接此句,又急接下一段,则与后册后谕言照映警切。)时诸军四出多卤献,独太祖无有,子兴怒。后密丐张氏婉转,且以枣脯荐子兴,子兴置不问。后善承人意而知书,精女红。太祖每出军,一切军状皆属后。籍簿井井,虽逾时询之不少遗。暇即率诸校妻缝纫衣礻两以备不给。至太祖渡江,后多智,恐元兵蹑其后,必相隔。

不俟太祖命,急率诸校妻过太平止繁昌陈迪家,而元兵果扼渡如后虑,后遂于迪家生皇长子焉。时吴汉接境,战无虚日,后时时赞太祖规画,尝谓太祖曰:“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又曰:“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人,则杀亦罕也。”太祖深然之。洪武元年,上即皇帝位,册后。既册,谓群臣曰:“昔光武受命,尝回思滹沱麦饭以劳冯异。唐德长孙后,以其能周旋于隐太子构巢之问。今皇后同朕起布衣,阅历忧患,每不惮灼肌体怀热食饲朕,此不止麦饭也。至郭氏猜嫌,几罹不测,后卒能多方弥缝,以脱朕于难,其与长孙之周旋险易何等。语曰:妻者齐也。又曰:家贫思贤妻。非后德齐一,安有今日?

其敢以富贵忘贫贱哉。”群臣呼万岁,既而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妾愿陛下尤不忘群臣百姓。”(原评曰,一段虽似冯异传,然文气直逼西京,与后汉稍异。)乃追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夫人,以无嗣,且不得公媪死所,乃瘗衮冕置冢户立庙新丰里,后岁时飨祀哀焉。

清江范孺人者,习女史,后令说古今贤后事,至窦太后,后曰:“黄老者何教?而太后好之。”曰:“黄老者,清静无所为,不必为仁义,而民自孝慈,是其教也。”后曰:“孝慈即仁义也。世有舍仁义为孝慈者哉。”左右诸嫔有以明德马后比后者,后曰:“吾安所及之,亦效之耳。”第后性本俭,尝命练故织为衾褥以赐贫民,缉裁余缯帛及织工治丝有荒类者,纂集为衣帔以赐诸王公主。身御瀚濯久纰不即易,曰:“此弋绨遣法也。周王之国,遣慈母江贵妃从,(一作孙贵妃)赐以已取御纰衣一、杖一,曰:‘王有过,则披衣杖之。’”即违驰以闻。岁灾,六宫皆蔬食,请上赈恤,上许之。后曰:“储备之不先,以致有此。

夫赈以恤其后,不如储之备于先为有要也。”上深然其言。上意气豪略,威福多不测,后顺事承指,每从容开导,其所补救,有为外廷所未知者。

先是参军郭景祥总制和州,或言景祥子不孝,尝持槊趣景祥,上曰:“若此,当诛之。”后从容曰:“妾闻景祥止一子,独子者,必骄情也。然亦安至是,且陛下杀一人而遽至绝人之后,此非细也。毋亦廉而后杀之。”及廉之,果不实。

上曰:“微后言,几误斩郭氏祀矣。”李文忠守严州,上听杨宪言,欲召改为扬州守。后曰:“文忠贤,其行信于人,改则失人心。且敌方压境,守将未易动也。”

上然之,文忠遂克杭州。春坊李希颜,为诸王授经,击王额以管。上怒甚,后解之曰:“几有使制锦而恶其翦者。夫曲谨妇寺之爱也,而以责师傅可乎?”宋濂以学士归里,坐孙罪被逮将刑,后念其有师傅功,急进曰:“宋学士家居,岂知情者。妾闻里塾延一师,尚终身敬卫之,况官家乎?”上曰:“此非汝所知也。”

会后侍上食,举七向鼎,潸然而却。上问故,后曰:“妾痛宋学士之刑,而欲为诸儿服心丧也。”上闻,投箸起,明日赦濂,改安置茂州。吴兴民沈秀,赀富侔国,曾为上犒军,而筑都城三之一。上忌欲诛之,后谏曰:“妾闻法也者,所以诛不法也,非所以诛不祥。民富侔国,民自不祥尔。夫不祥之民,天灾有之,于国法何预焉。”乃释秀戌云南。尝令死囚筑都城赎刑,后曰:“以役赎死,仁也。然以久瘐之囚而重之力役,得微仍以役死乎?”上为罢其役,释之。

后慈爱性成,而尤持大体,尝曰:“施恩必使遍,然推之有差等也。今民间众庶固多艰难,独念京朝官去井里挈妻子僮仆奔走事上,而俸入有限,反多遍谪,差禄之谓何?”乃劝帝厚日给,别赐诸饔钱,且请太学生之携妻室者,置家粮,名红板仓粮,皆后恩也。后细务必亲,既贵,尤自主馈事。近臣及奏事官朝罢必会食,后每取尝之。即不旨,必为上言责光禄卿。至御膳日上,后必省祝,宫人请自重,后曰:“事夫亲馈食,礼也,且上性严急,万一偶失饪,吾得承之,汝辈堪此耶。”他日羹寒,上翻羹污后衣,后令焯再进,他无所责。上尝怒宫人,后亦怒,令付宫正司治罪,上稍解。问后曰:“不自责,付宫人,何也?”后曰:“妾闻赏罚惟公,足以服人,故明主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奇重,付宫正则酌之矣。即陛下论罪人,亦有司者治之耳。”上曰:“尔怒何也?”后曰:“妾之怒,所以解陛下怒也。”后初知书,及贵,益好学,尝谓上曰:“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上曰:“至哉言也。”命女史书之册。尝俘元宝玉至,陈于廷,后阳认之曰:“元有是,何以失之?”意者,此非宝与,上曰:“朕知之矣。后多学,必谓珠玉非宝,惟善为宝也。”后拜曰:“如陛下言。”(原评曰:“不以为讽谏,而以为衔弄多学”一语,不可删去。)

洪武十五年八月,后疾,群臣请祷医,后曰:“生死,命也,祷医何益。且医一不效,或致录医,是重吾过也。”上问:“有言乎?”曰:“陛下与妾起布衣,藉陛下神圣,得贵为母后足矣,复何言。所愿言者,惟陛下求贤人纳谠谏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上悲悼,终身不再立后,九月葬孝陵。(葬日各不同,故不录。)以成穆孙贵妃、永贵妃、江贵妃,越日太庙。逾年,宫人思之,作歌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泌彼下泉,悠悠苍天。后生懿文太子标、秦王爽、晋王冈、成祖文皇帝、周王肃、宁国、安庆两公主。初谥曰孝慈皇后,永乐元年上尊谥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复上尊谥曰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高皇后。初后生成祖,有龙见于寝。尝梦微时野归,遇贼皆红冠追之,成祖以马进,扶后执,贼见成祖皆避去。后以故钟爱之,然勿言所梦。及上厌太子柔弱,曰:“非继体也。”后始以梦告,仍戒勿泄,而其后卒有靖难之事。

贵妃孙氏,陈州人,父和卿,以仕元偕妻晁氏,至常州家焉。元末兵乱,妃父母相继死,独长兄瑛有材干,辞家远游,久未归。妃年十三,随其次兄避兵江都。将以次北还,而江都城陷,又死。元帅马世熊妻得妃,育为女,年十八,未字也。上求有容德者纳宫中,人或以妃告,及按果然,遂纳之。妃敏慧端丽而娴礼法,言动皆中矩。高后尝谓上曰:“古贤女也。”妃痛无外家,间一请上,求兄瑛所在。久之,得瑛,官参省。上即位,册贵妃,位冠诸妃上。妃佐高后相六宫事,高后以慈,妃以法,皆相济得治。洪武七年九月癸未(一作庚寅)死,年三十二。上震悼,赐谥成穆。妃无子,只生四女。上命周王肃主其丧,服慈母三年,皇太子诸王皆期,并敕词臣撰《孝慈录》。凡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皆期,推妃恩也。时命有司营厝于朝阳门外,褚冈之原,赐兄瑛田租以供岁祀,而其后高后陵。

郭宁妃,临淮郭山甫女也。山甫善相人,上龙潜时,尝游临淮,过山甫家,山甫自外至,见上大惊,急呼内治馔。治毕,夫妇捧七箸侍上饮,笑语甚欢。中酒,阖外户跽曰:“公非常人也,自爱。”尝言钟离有王者气,当在公矣。上去,山甫谓诸子:“若曹皆田舍郎耳,而有封侯之相。吾初疑之,今始知以是也。”

(原评曰:此等形写在史公高纪之上。)

乃遣其二子从龙渡江,而亲饰妃纳一室,侍孝慈皇后行间。洪武三年,封宁妃。

孝慈崩,妃摄六宫事,称皇宁妃。生一子,名檀,封鲁王。上甚念山甫,及妃贵而山甫已死。乃累赠山甫为营国公,二子皆以开国勋封侯。如山甫言,长子兴,巩昌侯。次英,武定侯。

皇淑妃李氏,寿州人,其父杰。当洪武初曾以广武卫指插北征,战而死。十七年九月册淑妃,以高皇后服阕不立后,进为皇淑妃,摄六宫事。

郭惠妃者,滁阳王长子郭大舍女。滁阳生三子,皆非命死,独大舍遗一女,封惠妃。人有相郭氏宅者曰:宅有女,当大贵。初恶其言,至是验。徐王托孝慈于滁阳,滁阳育之,亦郭氏女也。妃生蜀王、预王、谷王及汝阳、永嘉二公主,预王即代王。胡妃,临淮人,父显,以世开国功袭定辽都指挥同知,进都督,既而改武昌护卫。妃生一子,名桢,封楚王。

〖建文帝朝〗孝康皇后常氏,懿文皇太子妃,开平王遇春女也。洪武四年,册为皇太子妃,既而有疾,死。太祖哀之,为辍朝三日。高后素服临,谥曰懿敬。

建文元年,追尊懿文皇太子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遂尊妃为孝康皇后。永乐改元,复降称懿敬皇太子妃,懿文陵。其后嘉靖二十年,孝宗张皇后崩,廷臣议尊谥,有以孝康进者,或曰:“此兴宗皇后谥也。”世宗曰:“兴宗既降尊,袭之何害。”遂谥孝康,盖世宗有微意云。

建文太后吕氏,寿州人。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国初有吕本曾仕元为总管府,已而归顺,官吏部尚书,出为都转运盐使,是其父也。妃生虞怀王雄英及建文皇帝、吴王允通、衡王允坚、徐王允熙。建文元年,尊妃为皇太后。靖难兵至金川门,遣人迎太后。太后至军中,成祖再拜,自陈不得已起兵之情,太后无一言慰劳而返。及返,未至宫,宫中火起。遂于是年七月,随幼子允熙,居懿文陵。永乐改元,革太后号,复称皇嫂皇太子妃。

建文皇后马氏,光禄少卿马全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奎、文圭。靖难兵入城,而后崩于火,闻者哀焉。

〖成祖朝 永乐〗徐皇后,成祖后也。武宁王徐达以张夫人妒,太祖为之娶谢氏。生后而贤,幼时诵书史,一过不忘,人称女诸生。然缜慎不狎猎,每观书,得一善事,必一再思曰:“奈何效之。”太祖闻其贤,亲召达,乞聘为燕王妃。

洪武九年正月授封册。高皇后深爱之,曰:“真吾妇也。”燕王之国,后理王宫政,甚治,乃以居。高皇后丧,断酒肉三年,每语及高皇后辄流涕。成祖问后:“高皇后遗言多可诵,顾何言最要,后能举之乎?”后一一举之,无所遗。靖难兵起,后留与世子居守。李景隆攻城,城几陷,后亲率诸将校妻擐甲登陴,挟矢石御之,敌遂以却。洪武三十五年,上即皇帝位,乃以十一月壬辰册皇后。后明于治理,每言南北兵争久,民敝,宜急休息。而上方用人,稍稍以新旧为间,后力为解释。有曰:“伊吕宫散,即胜朝犹用之,况太祖所遗者乎?”(原评曰:此学问语,惜以成祖之英敏而反不及此。)后弟增寿,当建文时,曾以国情输之上,而建文君诛之。

至是议赠爵,后不可。上曰:“后欲为汉明德耶,顾今岂以外戚故封之。”

竟封定国公而命其子景昌袭其爵。命下始告后,后不谢,曰:“非妾志也。”会册皇太子及汉赵二王,后以为太子仁,不可忝主器。而二王不驯,劝选宫僚,且请仍用廷臣兼署之,曰:“一则任使,一则疑隙不生,此高皇帝善制,此宜万世永遵者。”尝问陛下:“所与共治者何也。”上曰:“六卿理政务,翰林职论思,皆是也。”后曰:“请得悉召诸命妇观之。”上许诺,及召入遍观,喜甚,各赐以冠服钞币,且谕之曰:“凡妇相夫,岂止衣服馈食云尔,必将有德行之助焉。

古公侯夫人,及大夫士之妻,其能助成夫德,载诸简牍夥矣。今上所共理者,六卿翰林之臣也。尔诸命妇,讵无所以赞于内者。夫百姓安则国家安,国家安则君臣夫妇皆安,此所当共勉者也。且夫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而易入,尔其思之。”

又召翰林学士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杨士奇、金幼孜妻,见柔德殿,各赐劝勉,且赏赉甚至。后尝辑《女宪》、《女诫》诸书,采其要者,作《内训》二十篇。曰德性,曰修身,曰慎言,曰谨行,曰勤励,曰儆戒,曰节险,曰积善,曰迁善,曰崇圣,曰景贤范,曰事父母,曰事君,曰事舅姑,曰奉祭祀,曰母仪,曰睦亲,曰慈幼,曰逮下,曰待外戚。又纂古嘉言善行汇一编,名《劝善书》,颁行天下。永乐五年七月,后疾,上临问,后以“求贤才,明邪正,厚宗室,抑外戚”为请,上纳之。既而谓皇太子曰:“往者靖难时,诸从征妇之居留者,皆为我授兵婴城捍敌,往往扯衿缠,沥粉汗,每愧无以谢之。闻上将北巡,吾欲于此时为追请恩泽,今不逮矣。”又曰:“积善如登山,久必高。积恶如穿坎,久必陷。”乙未崩,年四十有六。后生仁宗及汉庶人高煦、赵王燧,永安、永平、安成、咸宁四公主。上恸曰:“吾从此不得闻善言矣。”乃为后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卿营斋事惟谨。十月甲午,册谥曰仁孝皇后。

七年,葬天寿山,升太庙。二十二年,仁宗即位,改葬长陵,上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昭献王贵妃,苏州人也,随父宦在京。永乐初,选择良家女,妃入宫,册为昭容。时宫中上下多朔产,略少委曲。独妃具才德,能从容婉娩以行其意,以故妃佐理宫政称惬伏,仁孝爱之。永乐七年,仁孝服阕,进贵妃,上自仁孝崩后,在宫多任性,间或躁怒,宫人皆惴惴惧。妃特辗转调护,徐俟意解。自皇太子、亲王、公主以下,皆重赖焉。十八年七月丙子,以疾死。上震悼,为辍朝五日,赐祭谥照献贵妃。命礼臣考高皇帝成穆贵妃故事,一视其丧葬,以宠恤之。

权妃者,朝鲜人。永乐七年五月,朝鲜贡女充掖庭,妃随众女入。上见妃色白而质复粹,问其技,出所携玉吹之,窈眇多远音。上大悦,骤拔妃出众女上。逾月,册贤妃,授妃父永均为光禄卿。八年十月,妃侍上北征,凯还而疾,至临城曰:“不能复侍上矣。”遂死。上哀悼,亲赐祭,谥曰恭献,命厝其柩于泽县,敕县官守之。时朝鲜所贡女,其见具位号者,复有任顺妃、李昭仪、吕婕妤、崔美人四人,皆命其父为京朝官。顺妃父添年为鸿胪寺乡,昭仪父文,婕妤父贵真为光禄少卿,美人父得霖为鸿胪少卿。其后永均以宣德(一作洪熙)中卒。

讣闻,上仰推先泽,遣中官赐祭。赐其家白金二百两,文帛表里有差。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班固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赵晔
  辽小史 全文·杨循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绎史摭遗卷十八·温睿临
  卷十八·曾巩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四·佚名
  卷四十四·张守节
  王智深传·李延寿
  ●皇朝通典卷十六·佚名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二十七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寒集宋无字子虚旧以晞顔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呉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无丐以身代许之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

  • 列传第一百二十·刘昫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祖有邻,濮州濮阳令。父溆, 河南府渑池丞。度,贞元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等,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密疏论权幸,语切忤旨,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乾隆

      周  景王  【戊辰】十有二年使詹伯【詹桓伯周大夫】如晋晋使赵成【赵武之子谥景子】来致阎田【氏族畧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春秋彚纂注阎属晋与甘相近之邑】甘人【甘大夫襄】与晋阎嘉【阎大夫】争阎田

  • 客座赘语卷八·顾起元

    名公像倪文僖公与子文毅公像,俱方面大耳,丰颐颏,微髭须,文毅尤为肥硕,闻其曾孙翰儒言,腰带围可容中人四躯也。公无子,里中传文僖祷北岳,其夫人姚梦岳神指捧香合童子曰:「以为尔子。」孕而生公,故名岳。言公隐宫,公曾生子。祝枝山

  •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叙·金科豫

    川江之险甲天下闻者色变比于谭虎劳人墨客诗状其险者伙矣然诗而不记记而不详老坡之游石钟所以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同年笠庵金君天下之壮士也年二十许宰黔中往时充神京铅运使出峡江以解脱纪行记经而诗纬之累然成帙

  •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这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

  •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曹彰传、曹植传)任城威王曹彰传,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

  • 柏耆传·欧阳修

    柏耆有纵横家的本领,他的父亲柏良器,是当时有声威的将领。柏耆有志向抱负,急着想建立功名。当时,王承宗占据常山郡反叛,朝中大臣不想动武,柏耆骑着马到淮西军营中去拜访裴度,并说希望得到皇上一个任命赶赴镇州,可以凭口才招降

  • 亦黑迷失传·宋濂

    亦黑迷失,畏吾儿人。至元二年(1265),入宫为宿卫。九年,奉世祖命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十一年,与该国使臣携珍宝奉表来朝拜,世祖嘉奖亦黑迷失,赐金虎符。十二年,再出使八罗孛国,与该国国师携名药来献,世祖赏赐甚厚。十四年,授兵部侍

  • 第八版自序·梁漱溟

    我这书于民国十年秋间出版后,不久便有几处颇知自悔。所以于十一年付三版时曾为自序一篇特致声明。其后所悔更多,不只是于某处某处晓得有错误,而是觉悟得根本有一种不对。于是在十五年春间即函请商务印书馆停版不印。所以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门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佛子聞此廣大行 可樂深妙殊勝法 心皆勇悅大歡喜 普散衆華供養佛.   演說如是妙法時 大地海水皆震動 一切天女咸歡喜 悉吐妙音同讚歎.   自在天王

  • 卷十五·佚名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云何名法忍?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瞋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瞋恼、淫欲法,是为法忍。复次,法忍者,于内六情不著,于外六尘不受,能于此二不作分别。何以故?内相如外,外相如内,二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八卷出通法缘起 广辩离漏 广辩念漏 四毒蛇譬 五栴陀罗譬 一诈亲譬 空聚落譬 六大贼譬 河譬 草栰譬德王品之第四善男子若有人能书写是经(至)是经难遇过优昙华案。智秀曰。向明如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四破行阴三。一尽未尽相二。一明区宇二。一想尽益相。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 想阴若存。寤即想像。寐即成梦。今想阴尽。即无有梦。以想阴是梦之元故。寤

  • 俱舍论颂疏论本卷第三十·圆晖

      从此第三置答益物分。先难后答。犊子部难。若补特伽罗即诸蕴者。世尊何不说命者即身。论主答云。观能问者阿世耶故(阿世耶此云意乐)谓由问者执一实我。名为命者。依此问佛。命者与身为一为异。故佛答。以我无体。

  • 乡言解颐·李光庭

    5卷,旧本不题撰人,自序末署“瓮斋老人”,据周作人考证,此书作者为李光庭,号朴园,宝坻人,其生平不详。此书自序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时作者年已77,知其生于乾隆年间。本书共分为天、地、人、物4部,举凡天文、地理、人情、物态

  • 平山冷燕·天花藏主人

    长篇白话才子佳人小说,二十回。版本较多。大连图书馆藏本是现知较好、较早的版本。全称《新编批评绣像平山冷燕》,二十回,不著撰者,首序,序署“时顺治戊戌立秋月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无绣像,有图六叶十二幅,半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