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

隆庆二年十一月丙午朔

○丁未

○巡抚四川都御史陈炌以九月盗劫捷为营昌二县库劾奏守巡官参议包汴佥事马文徤乾章俱夺俸一月略等巡按御史逮问

○山西太原府天鼓鸣有星陨如斗大光芒二丈余

○己酉

○升浙江布政司左参议崔近思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以水灾免浙江台州府税粮有差仍留原派南北直隶等处马价银备赈从巡抚赵孔照奏也

○庚戌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中官祭陵寝

○壬子

○庆成王府辅国中尉知烦□鸟以殴伤其父镇国中尉表木□害下巡按御史勒令自尽

○升原任山东佥事陈灿为浙江左参议

○宣府总兵马芳率所属参将刘潭等千余人出独石边外二百里袭击虏骑于长水海子败之还入边未至虏追及于鞍子山芳等复战又败之前后擒斩共八十余人夺马四十余匹督抚官以捷闻 上嘉其绩赏芳银四十两纻丝二表里荫一子正千户总督侍郎陈其学四十两二表里巡抚王遴三十两一表里各升俸一级兵备副使方逢时参将刘潭千总角□羊生各银二十两角□羊生仍升二级 上又以秋防无警更多捷报赏兵部尚书霍冀侍郎曹邦辅刘寿冀炼及职方司郎中孙应元等各银币有差

○命宣大总督军门标下领兵参将补于汉分守宣慰万全右卫等处

○升福州右卫指挥使朱玑为署都指挥佥事佥书福建行都司事

○论元年七月宁夏清字七铺等处失事官罪谪原任灵州参将吴希鲁戍边卫固源卫指挥杨津降实职二级宁夏后卫指挥马天恩输赎还职

○癸丑

○辽东巡抚魏学曾奏定辽沈阳等卫海州开原鉄岭等三卫金复盖三卫各清出屯田共二千余顷该粮五万有奇请叙录前后督理效劳诸臣副使张邦士行大仆寺少卿刘柰兵备佥事张光汉户部覆奏诏以屯田清出数多魏学曾张邦土刘柰各赏银两有差邦土仍与光汉俱升俸一级

○陕西巡抚张祉条陈三事一请复本镇年例钱粮八万两之旧一请复淮盐每引四百斤浙盐每引三百斤之旧一请均延庆二府田粮部覆后二事皆有成议不必纷更至于延庆甘肃三镇官军自嘉靖三十七年以后已耗去原额三分之一即本省本留存税粮辨此有余今反称不足欲曾年例银给之此其中不无侵冒之弊宜令一一查数以闻报可

○甲寅

○祭三皇于景惠殿遣礼部侍郎万士和行礼

○遣太医院官祭先医之神

○乙卯

○准贵州布政司左参政黎澄致仕

○吏部覆议都给事中郑大经御史钟沂等陈考察京官事宜其一谓京官考察一凭询访以定贤否不无遗议宜行各堂上官秉公核实手注考语送部院参详其中果有名实相违及爱憎互异者务在虚心鉴别不得依阿其二谓匿名文揭率奸人报复之私该部以有禁谕尚宜申敕内外执法诸臣严行访逮各衙门有私受揭帖不行纠举者罪之其三谓五年之间内察廷臣外计群吏法纲既密宜稍济之以宽论其大莭而毋苛责其细过首绌巨奸而毋拘泥于旧数若存留中有闻望超卓者仍亡论资格一体拔擢以示激劝其四谓科道官拾遗往往有投匦中伤之弊近已尽革然彼此率多雷同间亦有局趣首鼠以避嫌怨者今宜重为之戒各出见闻公同评品拟议未真者固不得滥及以伤大体奸恶显著者亦毋得容情以滋隐匿 上是之乃谕部院考察重典务虚心鉴别精汰众职以彰斥幽之公

○江西万羊山跨连湖广福建广东之地旧称盗薮而各省商民亦尝流聚其间以种兰为业是年六月山贼出劫乡民罗万家会南赣巡抚张翀初莅任遂令万安营守备董龙督兵往捕之龙等兵至因声言摉山诸蓝户大恐遂拒敌官兵酃县青石岗等处至啸聚千余人江西巡抚刘光济檄分巡湖西道抚谕而各兵以翀令追捕盗急巡按江西御史顾廷对遂奏蓝户未必皆盗不宜激之生变翀勇于任事不能与光济协谋故纷纷至此闻南赣三巢向化已建立县治而各将官喜生事端转展煽惑为军门言则曰巢人欲反为巢人言则曰军门欲剿臣恐众心疑畏将来所忧不止万羊山寇而已入兵部覆议令光济翀议抚巢之策务合机宜毋各偏执已见以致误事从之

○丙辰

○升江西按察司副使于锦贵州副使王鸣臣为贵州参政吏部考功司员外曹自守为按察司副使锦狭西鸣臣贵州自守江西

○以河南灾荒免徵河夫旷工银两从巡抚李邦珍奏也

○方山王府镇国中尉新尘以为盗事觉降为庶人

○丁巳

○总理江南屯盐都御史邹应龙条上盐法四事一议额课言旧制每引盐二百斤后增至五百六十斤今虽减为四百斤引目尚多积滞宜改行三百斤小盐以二百为正数以七十斤为余盐以三十斤为包索则引目将自通然每年盐课额角□羊一十四万除水乡草场仓基税票囚徒没官引价等项银四万五千两该余盐银九万五千两今改行小盐每引纳银一钱四分五厘计四十七万引该银六万八千一百五十两尚欠二万六千八百五十两当于派引内商之济每引纳纸价银一分可得银四千七百两中津桥税票增税银三分可得银一千八百两至各场折色如永嘉□□只穗南监北监长林五场每年一万八千引今改认仁和许二村二场买补每引加银三钱五分该加银六千三百两运赴杭州称掣照例每引又加银六分二厘该加银一千一百余两袁浦东浦清浦三场每年二万一千二百四十一引改认下沙青村二场买补每引加银一钱七分可增银三千六百余两芦沥场每年一万五千二百二十二引改认西路场买补每引加银一钱二分可增银一千八百余两以上三项该银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余两所少者才七千四百余两而已然引目通开中日广是部计稍敛而边储常有余也一祛奸党言边商引目难于守支必分派内商近奸徒射利或抑勒价值或冒名支掣或以贿请托买没官之盐或以债折盐收倍入之息或不截引角重复执买或未掣批文先行盗卖稍持以法则谤议沸腾运使而下咸畏其口宜下巡盐御史严加缉访但干坏盐法者收补坐罪一厉法禁言今私盐盛行由地方豪右把持县官而巡司卫所应补之卒皆积年无赖反为盗主宜行法自贵势如官司阿纵者以不职论罢弓兵选精壮有力者充役仍不时更番以防通同之奸至私盐出没所在如福山狼山二港尤宜添设兵舡专管防御一清弊源言私贩由于私煎今水次山乡人人得操煮盐之柄白昼列肆莫敢谁何欲禁私贩不可得也宜复国初团煎之规酌灶居远近每场就便立舍数区官置锅盘安聚灶户俾为保伍使相觉察运使官仍不时按籍稽查有犯者处以重法户部覆议从之

○戊午

○朝鲜国王李昖遣陪臣李景彦等进马及方物入贺长至令莭宴赉如例

○录宣府修边工赏总兵官马芳银四十两飞鱼衣一袭先后总督侍郎王之诰陈其学巡抚冀炼王遴郎中贾淇等副使范大儒等各银币有差

○己未

○升西各卜等族番人曾巴等来朝进马及方物赏赉如例

○吏部奏恩荫官员故例仕至宗人府经历顺天应天二府治中俱得转远方知府间有事体未谙不堪民牧者旋被罢斥非器使之道也今宜度才而授如其才识卓荦能胜民社之寄固仍当照旧升选其次者亦宜量升闲散衙门如五府都事得升两京太仆寺寺丞如宗人府经历及顺天应天治中得升盐运司同知既升之后如在任无过寺丞一考得升部属职衔填注中书科辨事再考三考得加俸服运同得荐升至运使及行太仆苑马寺少卿间亦得升右左参政如此庶世禄之家人人淬励以效器于民牧亦有俾矣得旨依议行

○命宣府顺圣川东城守备周一元仍充为事官掌万全都司事

○庚申

○命宁阳侯陈继藩男大纪袭爵

○升山东按察司佥事徐敦为狭西苑马寺少卿复故闲住兵部尚书金献民大理寺卿汤沐光禄寺少卿余才为民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讲杖死吏科都给事中王俊民原职献民讲仍赐祭葬

○辛酉

○以灾伤免江西南昌府瑞州袁州临江吉安抚州建昌广信南康九江南安赣州等府属秋粮有差仍准隆庆二年应角□羊南京仓米折徵一十五万石

○癸亥 孝惠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营祭 茂陵 孝烈皇后忌辰遣安平伯方承裕祭 永陵 弘孝殿行祭礼

○升礼部仪制司员外蹇达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发太仓银七万三百六十七两于密云镇二万七千四百九十两于昌平锡为主客兵饷

○甲子

○以大祀 圜丘 上亲诣南郊视牲毕遣官轮视

○乙丑上御皇极殿传制誓戒文武百官致斋三日

○命锦衣卫逮闲住太监李芳杖八十送刑部狱监锢待决尚书毛恺言自昔圣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非直使死者服罪不冤且将使生者惧罪不犯耳芳供事内廷日久今一旦坐死罪状未明臣等皆莫知所置诘非所示天下公安天下之心入 上以芳在事上无礼第命锢之盖芳数以直谏忤旨故也

○丙寅 上诣 太庙请 太祖高皇帝配

○戊辰

○冬至 上大祀 天于圜丘还御皇极殿文武百官行庆成礼遣武定侯郭大成豊城侯李儒彭城伯张熊武进伯朱承勋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 康陵 永陵指挥同知王极祭 景皇帝庆都伯杜继宗祭 孝懿皇后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及废后吴氏指挥沉至祭 哀冲庄敬二太子各陵园

○己巳

○以 世宗未及大祥免百官贺免庆成宴赐节钞及分献陪祀官该宴官胙其四夷朝使及土官人等仍赐宴于阙左门 中宫 东宫免贺

○广东巡抚都御史熊桴请会福建巡抚大剿海贼曾一本并乞令川浙亟偿旧贷广中军军饷银两以济大征之用兵部覆奏 上是之 命两省督抚将领诸臣遵照前旨刻期会剿以靖地方川浙原贷银两兵部即会同户部各遣官守催角□羊发不许迟误

○升宣府怀来城守备刘光勋佥事山东都司事

○辛未

○修理重城工完遣侍郎徐纲祭后土之神

○命锦衣卫逮内官杨义于南京陈钿于山海卫各杖三十送刑部监锢

○壬申

○罢兰靖有疾将尹继祖回卫以分守狭西参将张杰升副总兵仍管参将事代继祖协同分守宁夏兴武营钱炳代杰

○癸酉

○赐尚宝司卿刘奋庸母太宜人孙氏祭一坛以奋庸常尝待诏裕邸从其请也

○琉球国中山王尚元遣人贡方物入贺宴赉如例

○甲戌

○赐原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严讷父恪母吕氏祭葬从讷请也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八·袁康
  卷第六十一·胡三省
  ◎祥异(上)·徐天麟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杨士奇
  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通志卷一百二十二·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杜大珪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下·马骕
  十国春秋卷一百·吴任臣
  萧朴传·脱脱
  梁銮·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唐世家第二·欧阳修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及壮,身长七尺,广颡隆准。为人温厚有谋。为吴楼船军使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五月庚戌朔徽猷阁待制知温州赵思诚试中书舍人 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飞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以飞出师也集英殿修撰仇悆知庐州 江东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言合门宣赞舍人知濠州寇宏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三·乾隆

      宋【依通鉴晋纪例不书南】  髙宗皇帝【髙宗南渡迁都依晋元帝例加序】  帝名构徽宗第九子初封康王二帝北行遂即位于南京后迁都临安【本余杭郡南渡后开临安府为行在所】  【丁未】建炎元年夏五月康王构即皇帝

  • ◎伪“文官长”徐苏中趣闻·佚名

    伪府“文官长”徐苏中,本来不过是江西的党混子,会做一点旧式文章。当七七事变以后,在沪上闲得无聊,就办了一个江西职业学校以维生活。他的外貌,也是老成持重,很像一个教育家的样子,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偏偏老汪来了

  • ◎京师警察厅·费行简

    京师警厅,隶属于内部。置总监一人,都尉九人,警正三十九人,警、佐百廿人,技正二人,技士四人,分总务行政、司法、卫生、消防五处,以居首善为中外观瞻。所系枉法、舞弊之事,自较外省为少,而限于财力、卫生及诸工程多未设置完备,加以

  • 第四十一册 天聪五年九月·佚名

    第四十一册  天聪五年九月初四日,塔木布率镶白、正白、正黄三旗护军各五十人,追击明兵出城取草者。杀其三人,生擒蒙古二人。此役也,达尔汉侍卫之子胡希布被创身亡。初六日,闻祖总兵宫殿遣一汉人往锦州,乘夜步行潜越巴林部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纪昀

    文苑传宋 【五】○宋五梅尧臣 江休复 苏洵章望之 王逢孙唐卿黄庠杨寘唐庚【伯虎】 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梅尧臣江休复苏洵章望之王逢孙唐卿黄庠杨寘唐庚 【唐伯虎】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梅尧臣梅尧

  • 卷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七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庚子谕都统侍郎公明瑞等通融派拨回城兵数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明瑞奏称永贵等所定各城满洲索伦兵数喀什噶尔二百一十名叶尔羌阿克苏英噶萨尔等处各一百四十名必致

  • 史纠卷五·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宋史孝宗帝纪帝纪之谬莫过孝宗姑举大臣之书薨者言之干道六年既书辛次膺薨淳熙八年复书辛次膺罢淳熙元年二月既书虞允文薨淳熙八年八月复书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淳熙五年七月既书李显忠薨淳熙八

  • 卷五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三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隼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索隐萧相国曹相国留侯绦侯五宗三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佚名

    是有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主子将以有为也,将以有行也, 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八·陆世仪

    人道类熙先问性与命是一物是二物曰在天为命在物为性二物也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一物也分看亦得合看亦得一而二二而一在天为命在物为性此自是正训然此但说字义耳孟子口之于味一章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便说到圣贤一眼看

  • 后汉书儒林传纠谬第九说文序纠谬附·康有为

    伪经传于通学,发于校书之人,自余习者盖寡。以《后汉书儒林传》考之,十四博士皆今学,诸大师张兴、楼望、蔡元教授万人者皆今学。精庐之启,赢粮之从,家法之试,禄利之得,天下莫非今学,至强盛也。传古学者,《书》则杜林,《诗》则卫宏

  • 士丧礼第十二·佚名

    【题解】 《仪礼》书中讲述丧礼的共有四篇,即《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和《士虞礼》。其中,《既夕礼》与《士丧礼》本为一篇,因简册繁重分而为二,故通常视《既夕礼》为《士丧礼》的下篇。 《士丧礼》绍述士丧父

  • 医方集宜·丁凤

    方书。明丁凤撰。十卷。凤字文瑞,又字竹溪,金陵 (今江苏南京) 人。世代为医,幼承家训,医术日精,名著金陵。将家中数世遗编,参以古方,并经临床运用体验,汇辑成帙,全书约二十万字。成书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取“医者

  •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刘牧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北宋刘牧撰。南宋《秘目》着录「刘牧撰周易先儒遗事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灵图类。《四库全书》本以此书附于《易数钩隐图》之后。书中载图论九篇,依次为:〈太皞氏授龙马负

  • 家礼·朱熹

    五卷。附录一卷。宋朱熹撰。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着名理学家。平生着述颇丰,除着有《家礼》外,还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本义》、《楚词集注》、《针考误》、《诗

  • 大爱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之神力说陀罗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