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十四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四。

  起绍兴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丁酉,尽二十九年十二月。

  二十九日丁酉张浚永州居住。

  张浚行状曰:公被朝命以太夫人之丧归蜀八月行至荆南会以星变上降诏求直言公虑虏(改作金)娄年间势必启衅用兵而吾方溺於晏安谓虏(改作其)可信荡然莫为之备沈该万俟卨据相位尤不厌天下望朝廷益轻顾在苫块经历阻险死亡无日不得为上臣受陛下更生大恩今至忧迫身涉险万里常恐一旦死填沟壑终无以仰报陛下万一思以展尽所怀瞑目无憾臣尝病世儒牵於和战异同之说而不知实为一事或者窃位为奸不知经久之心切切然利禄是图而以欺惑陛下之聪明也。。又其甚则大奸大恶挟虏(改作敌)怀贰以自封殖其家鼓众曲说愚弄天下敢毕陈之臣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而天地生物之功本於秋冬盖非严凝之於秋冬则无以敷荣之於春夏然则秋冬之严凝乃生物之基也。在萃之象曰:除戎器戒不虞泰之九二。

  爻曰:包荒用冯河泰萃之世圣人谨於武备如此谓不如是不足以生物而行其心也。况时方艰难而可忽略不省启大祸於後反谓是为得哉!。。若夫一时之和则实圣贤生杀天下之权商汤事葛矣。而终灭葛周太王避狄矣。筑室於岐未几谋以却敌《诗》曰:乃立家土戎丑攸行文王事昆夷矣。卒伐之《诗》曰:昆夷揜兑矣。惟其喙矣。越勾践事吴矣。坐薪尝胆竟以灭吴越语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彼皆翕之乎!始而张之乎!终汲汲德政修立而以生杀为心未尝恃和为安自乐其身而已也。汉高祖与项羽和羽归太公吕后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良平进言今楚兵罢食尽释而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良平进言今楚兵罢食尽释面不击是养虎以遣患也。汉王从之卒成大业汉文帝与匈奴和曾无闲岁之甯汉文全有天下谓可和以息民方是时百姓犹不免侵陵之苦至武帝始大征伐之其後单于来朝汉三百年用以无事唐太宗初定天下有渭上之盟未几李靖之徒深入沙漠之地哞其庭系其酋(改作长)海内始安焉兹,岂非以和为权而亦得之哉!。。若夫石晋之有天下则不然取这非其道谋之非其人桑难翰始终主和其言曰:愿训农习战养兵息民俟国无内忧民有馀力观衅而动动无不成。若有深谋者考其君臣所为名实不孚於上下朝廷之上专务姑息赏罚失章施设谬戾权移於下政私於上无名之献莫知纪极一时用事方镇之臣往往昏於酒色厚於赋敛果於诛戮以害於百姓朝廷莫知所以御之所谓训农习战养兵息民略无实事维乾所陈殆为空言姑欲信其当时必和之说以偷安窃位而已契丹窥见其心谓晋无人频来陵侮日甚一日後嗣不胜其忿始用景延广之议侥幸以战不知其荒淫怠傲失德非一日天下之心已离天下之势已去天下之财已匮延广不学不知行圣贤之权亟思所以复其耻立其势强其国急於兵战之争事穷势极数万之师夫一夫为之发矢北向者至今为天下嗤笑言君臣萎靡不振服(改作甘)役夷狄(改作於人)者必曰:石晋云:尔仰惟陛下聪明圣知孝心纯一即位以来任用贤才虏(改作金(人闻风而畏之,於是有议和之事陛下以太母为重。且幸徽庙梓宫之亟还和之权也。不幸用事之臣贪天之功肆意利欲乃欲翦除忠良以听命於虏(改作敌)而阴蓄其邪心方国家闲暇之时怠傲是图德政俱废而专於异已之去意果安在哉!夫虏(改作金)日夕所愿欲者欲我之忠。

  良沦没耳欲我之尽失天下之心耳欲我之将士解体不复振其气耳欲我之怀於晏安以甘於酖毒耳前日用事者一切徇其所欲甚而毕为之不几乎!与虏(改作敌)为地欤身死之日天下举酒相庆不约而同下至田夫野老莫不以手加额其背天逆人不忠於君而天下人皆恶之如此。且彼曾不思虏(改作金)之於我其爱之而和乎!其有馀力而肯和乎!其国中亦有掣肘之虞而和乎!其图之於後而和乎!臣谓虏(此字改作与金)有大雠大怨不可复合譬。若一叶之分今日之和必其酋(改作诸)帅携离人心睽异始为此举以息目前面图取江淮以去除後患之心其中未尝一日忘也。惜夫前日用事者独欲为身谋坐失事机二十馀年误陛下谋不知为天下国家谋坐失事机二十馀年误陛下社稷大事有识之士谁不痛心。。且夫贤才不用政事不修形势不立而专欲责成受命於虏(改作敌)适足以招轻侮之心而正堕其计中鲁仲连所谓彼将有所予夺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甚可痛惜者也。敌国之人何自而畏敌国之心保自而服敌国之难何自而成迟以岁月百姓离心将士丧气国亦危亡而已臣愿陛下鉴石晋之败而法商汤周太王文王之心用越勾践之谋考汉唐四君之事以保图社稷深思大计复人心张国势立政事以观机会未绝其和而遣一介之使与之分另曲直逆顺之理事必有成臣不孝之身亲养已绝含哀忍死其亡无日徙能为陛下言之而已臣。又复思祖宗之德在天下至大至厚太平之治多历年所三代盛时有不能及恭惟陛下禀乾刚之资辅以缉熙之学何治而不致愿陛下充其志气扩其聪明清明在躬如太虚然惟善之从三省宰执沈该万俟禼汤思退等见之大怒以为虏(改作金)初未尝有衅岁时通问不啻如胶漆而公所奏无乃。若祸在年岁闲者或笑以为狂台谏汤鹏举凌哲闻之章疏交上谓公方归蜀恐摇动远方有旨复令永居住候服痊日取旨。

  遗史曰:初张浚谪永州居住秦桧既死已令逐便居住矣。至是浚进书乞勿信沈该万俟禼二相宜修武备,或谓浚无此书禼人伪撰而进之。又,或以为金人令奸细诈作浚进书虽不可明然该禼大怒汤鹏举迎合二相意乃上言谨按前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张浚辄敢胥动浮言恣为妄发取腐儒无用之常谈沮。

  今日已定之信誓岂复能为国家长虑却顾哉!徒以去国有年居闲日久朝夕之所希望者惟冀复用尔殊不思绍兴初年宣抚於外飞扬跋扈历五春秋信任匪人杀戮名将轻失五路坐困四川江淮军民咸被其扰耗公帑而市私恩纵狂言而无良策已试之效如此尚可言勇哉!议者谓前此权臣曾被其荐故虽洊致人言姑窜近地而已今浚身在草土名系罪籍邀誉而论边事不恭而违诏旨岂知所谓以道佐人主者耶。又况居忧者当以纯孝存心为臣者当以恭顺承诏而浚以杀戮为事是不孝也。以悖逆为意是不忠也。乞量寘典刑屏之远方。又言前宰臣张浚学术迂疏智识浅短刚果自任轻肆无谋器小任大自取败失屡矣。去冬陛下施旷荡之恩还浚贬所复其旧职付以帅阃所以遇浚厚矣。浚既衔忧去职理当阖门自省乃复倡为异议以是不惟安危之计独狥偏私之见获罪天下公议所不贷也。浚初领兵於陕右妄行诛戮而五路至於陷失暨居宰席措置乖方淮西一军旋致溃叛天下莫不怨之是浚无所施为动必颠跻曾不追省愚愆犹肆大言欺傥坚异议以倡率远方之人虑或生患。又言访闻浚之议论每及时政凭愚护短专务立异求售前日之臆说以幸将来之复用臣恐远方遐徼民听易惑别生事端有旨张浚复令永州居住候服痊日取旨。

  葛立方为大金贺生辰国信使梁份副之(旧校云:高宗本纪冬十月辛丑遣李琳使金贺正旦)。

  十二月金人遣使来贺正旦。

  金人以李成知中山府孔彦舟知西京改元正隆元年二十七年。

  二十七年五月金人遣使来贺生辰。

  十月二十五日癸巳刘章为大金贺生辰国信使李邦杰副之孙道夫为大金贺正旦国信使郑鹏副之。

  十二月金人遣使来贺正旦。

  二十八年正月车贺在临安府。

  五月金人遗使来贺生辰。

  金人在馆馆伴使石清因酒与使客从人有语特与外任日下出门。

  十月贺生辰国信使李鼎夏副之。

  十二月金人遣使贺正旦。

  二十九年同知枢密院叶义问奉使金国回。

  叶义问奉使金国回颇知金人有渝盟意乃谕意殿中侍御史江澈奏陈虑之有素则事至而安列虑之无素则事至而仓卒靖康之变可为黾钅监今诸将自和好以来各拥重兵高爵厚禄坐致宠荣养成骄恣朝廷宜有以慑其心作其气战士以会艺回易专於记录本役而。又有老弱疾病之不汰逃亡之不补宜有以蒐阅之使有斗心而乐为用文武职事平居常患其多差除不行临事要人则叹其无有当预选贤才不宜泥资格观阀阅缓急非有益矣。。

  正月二十一日乙酉复置江州都统制(旧校云:按高宗本纪二十九年五月丁巳诏殿前司选统制官部兵千人戊江州三十年五月乙酉初置江州御前诸军都统制以步军司前军都统制戚方为之与此编所书俱不合而年月亦不同)。

  乙酉降旨江州旧屯军马因移戍无以弹压盗贼可置都统制一员殿前司通见屯驻人弹压盗贼可置都统制一员殿前司通见屯驻人共拨三千人步军司拨三千人马军司二千人令所差官更招募二千人合用钱粮令户部科拨付湖广总领所仰荆南府差官应副营寨委江西漕李。若川措置。

  十二月续知荆南府。

  刘改除镇江府驻都统制即以续知荆南府十二月庚午视事首论荆南当置一军即具劄子与宰相曰:容忍胃今国家之势实在吴蜀而荆南居吴蜀之中最为重地前世六朝之成败兴衰载於方册者亦可见矣。迩者北虏(改作敌)列屯近寨哆然有建都雍汴之举疆场汹汹靡然摇动幸其事暂辍边人稍安而议者但知聚兵於东南面不知留意於西北使虏(改作金)人异时万一遂徙雍汴则基江浙之漕以为食也。今警跸临安则荆南者实江浙之右臂面巴蜀之咽喉也。自中兴以来三十馀年矣。视荆之重如羁縻州郡故北虏(改作人)有移都之谋。若不汲汲然长虑而早图之良可寒心也。比闻朝经理荆州诚中机会少强人意其如兵备单寡形势削弱未有隐然不拔之固也。曷。若分鄂渚戍兵之半为荆南久驻之基面潜消北虏(改作敌)雍汴之谋乎!夫和戎狄(此三字改作议和息战)诚国家之福也。圣人屈已同仁推赤心置人腹中其所以坚盟而守信者尤在於备豫而自治尔昔艺祖创业夷门其征伐开拓必先取荆湖次巴蜀而後始及江左孰谓今日保巩王室诚可易而忽之哉!,或谓鄂渚之兵控制江南横袤千里不可分是不然也。设使荆南有警自鄂渚援之则溯流而上殊难为功使淮南。

  有警自荆南援之则顺流而下殊易为力今分兵於荆南则吴蜀万里首尾俱应国势自振然後屯田积谷闭关息民宽徭薄赋讲信修睦而措宗社於磐石之固矣。自後荆南置都统制别创一军盖启之也。。又以劄子与吴玠宜持重待敌子曰:某书生不晓兵事偶缘汪閤学至朝廷俾这暂摄制阃所恃宣抚招讨少师相公秉钺专征全蜀生齿倚。若长城如某无似窃获尸素而。又得职事相闻伏蒙累示守边良算顾深叹有忽。又领此月初二日关牒金贼(改作人)侵疆百有馀里焚刦关辅欲令三路蹂践四川窥伺川口相公躬提大兵捍御想贼(改作敌)素慑威名固已胆破鼠奔矣。然某有少管风辄敢漫为钧座言之庶愚者之虑或有一得耳盖自符离德顺退师虽为小衄而贼(改作敌)所伤毙亦自不少朝兵息民遂舍唐邓海泗之地以与之惟贼素无信义(删惟贼至此六字改作金人)一旦拱手得地气骄志得有轻我之心况彼尝获吾民其中偷生负国之徒必有以吾之虚实利害而导之者故复启其贪婪之心蚕食未已某愚意以谓贼(改作彼)诚无能为也。自去秋以来张大声势下令传檄曰:以某日取泗以某日过淮以某日侵均襄以某日犯(改作攻)金商直欲恐胁朝廷冀以必从其欲尔今贼(此字改作闻於)秦州鸠集签军鸣鼓大唱杀虏人民焚烧屋庐骎骎天水长道睥阶成泗和以摇兴洋此真贼匀(删此三字)岂谋国长虑至计哉!某谓相公宜提重兵持重待敌据险守在茂锋伺隙密遣闲探明远斥候无分兵以自弱常处於以一击。若贼(改作敌)势重即将阶成泗和一带蓄积辎重老弱牛羊稍迁近裹而以轻兵邀绝津道。若贼猖狂(此三字改作敌)敢犯(此字改作深入)吾之坚可以必胜。若贼(改作其)力穷气竭而走则吾可以蹑踪而袭之此万全之策也。昔赵奢号为名将方其与敌战也。有一卒曰:得山者胜奢遽从之遂以成功某不肖诚敢自比於此不识钧座能采之否某以为执事之休戚系四川之安危用敢不避僭率冒昧言之伏冀垂察喋喋皇恐(旧校云:按皇太后韦子虽与北盟无涉然因鉴既书之矣。大臣中死者亦书之矣。岂独於太此卷有阙)。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二百二十四校勘记。

  则实圣贤生杀天下之权(杀应作利)而终灭葛《书》曰:汤一征自葛始(脱书日至此八字)视荆南之重(脱南字)况彼尝虏获吾民(脱虏字)今贼自秦州鸠集签军(脱自字州一作川)而以轻兵邀绝津道(津应作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沈约
  列传第一百一·刘昫
  列传十三·薛居正
  一行传第二十二·欧阳修
  卷一百九·表第四·诸公主表·宋濂
  卷八十二·志第三十二·选举二·宋濂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一百八十二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卷七十八·张守节
  二三 新生·周作人
  刘春传·张廷玉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司马光
  卷三十一·鄂尔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二·陈衍

    一、余生平论诗,稍存直道,然不过病痛所在,不敢以为勿药;宿瘤显然,不能谬加爱玩耳。至于是丹非素,知同体之善,忘异量之美,皆未尝出此也。孙师郑不厌其严,冒鹤亭则恶其刻;甚者丛怨成陈,十年之交,绝于一旦。故《诗话》之作,迟之又久而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臧懋循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元)白仁甫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陈玄礼拆散鸾凰侣 正名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

  • 序·杨慎

    刻词品序声音之道,愚未之有考也。近得升庵翁所著词品,三月读未尝释手。微求其端。大较词人之体,多属揣摩不置,思致神遇。然率于人情之所必不免者以敷言,又必有妙才巧思以将之,然 后足以尽属辞之蕴。故夫词成而读之,使人恍若

  • 外集卷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四美丽高唐赋【有序        周】宋 玉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

  •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三喻凫喻凫毘陵人登开成五年进士第终乌程尉诗一卷赠李商隐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疎吟夜桂龙失咏春珠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元日即事歛板贺交亲称觞讵有巡年光悲

  • 卢祖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祖皋(生卒年不详)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 嘉定十一年(1218),为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改校书郎、秘书郎。次年正月,迁著作佐郎。十四年十月,除著作郎。十五年九

  •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九·柯劭忞

      札刺亦儿台豁儿赤 塔出 阿只乃 怀都 塔孩拔都儿 阿塔海 速哥忽兰 失鲁孩 麦里 昔里吉思   札刺亦儿台豁儿,札刺亦儿氏,以氏为名,亦译为撒里塔。事太祖为宿卫。契丹人乞奴、鸫儿、喊舍等驱辽东遗民渡鸭绿江,窜据高

  • 卷二·班固

    ○五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ニ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何以知五祀谓门、户、井、灶、中ニ也?《月令》曰:“其祀户。”又曰:“其祀灶。”“其祀中ニ。”“其祀门。”“其祀井。”独大

  • 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第十·晏婴

    景公坐于路寝,曰:“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晏子对曰:“其田氏乎,田无宇为垾矣。”公曰:“然则奈何?”晏子对曰:“为善者,君上之所劝也,岂可禁哉!夫田氏国门击柝之家,父以托其子,兄以托其弟,于今三世矣。山木如市,不加于山;鱼盐蚌蜃,不加

  • 思辨録辑要卷三·陆世仪

    格致类问如何为格致曰随事精察无事时如何曰随时精察格致只在八条目天下国家身心意皆物也思所以平之治之齐之修之正之诚之皆格也得其理而触处洞然则致知也有一事一物之格致有彻首彻尾之格致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蚗,(□音折,蚗于列反,一音玦。)齐谓之螇螰,(奚鹿二音。)楚谓之蟪蛄,(庄子曰:蟪蛄不知春秋也。)或谓之蛉蛄,(音零。)秦谓之□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貂料二音。)或谓之蝭蟧,(音帝。)或谓之蜓蚞,(廷木二音。)西楚与秦通名也。(江东人呼蟂蟧。

  • 卷二十二·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二十二宋 朱子 撰邦国礼三之上聘礼【郑注目録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乆无事使卿相问之礼小聘使大夫周礼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疏曰下记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一嗢拖南颂问过去等问善等问了青等二四心问十二心有二种问十五心有五种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六识身。或过去或未来或

  • 卷五十六·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六知归子传知归子者。不传其姓名。平生落落自喜。人莫识也。尝与空空子游。空空子异之。知归子世为儒。其父兄皆以文学官於朝。知归子年未冠。用儒言取科第。既益治古经注疏及世间文字。穷昼夜不自休。尝慕

  • 卷第三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拟手向苾刍学处第四十九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大目乾连与十七众出家并受圆具。广说如前。令其执作。彼不随教。时邬陀夷即便嗔忿。努手

  • 宗范卷下·钱伊庵

      菩萨戒弟子 钱伊庵 编缉机用宾主相逢。师资互印。各出一只手。扶起破沙盆。自佛祖递传迄今。凡灯录所载。何能徧收。殆不止万七千则已也。兹则择其尤要者。略掇於后。兼系诸家拈颂评唱。少志一班。以备勘验相见

  • 纪丰润张学士马江战事本末·赵增禹

    直隶丰润张学士,名佩纶,字幼樵。其先世雨樵中丞,仕至安徽巡抚。学士以同治庚午辛未联捷入翰林,年甫冠,未娶也。甲戌散馆授编修,光绪丙子大考二等第二,擢侍讲,旋转侍读。学士长身伟干,天资聪颖过绝人,读书目十行并下。初入塾,一日

  • 学佛考训·净挺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