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欧阳文忠公所作墓志节文

公博学强记尤喜言唐事能详其君臣行事本末以推见当时治乱每为人说如身履其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故学者以谓阅岁读史不如一日闻公论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书未及成卒于家公既卒诏取其书藏秘府

苏东坡荅李方叔书节文

录示孙之翰唐论仆不识之翰今见此书凛然得其为人至论褚遂良不譛刘洎太子瑛之废由张说张巡之败縁房管李光弼不当图史思明宣宗有小善而无人君大略皆旧史所不及议论英发暗与人意合者甚多又读欧阳文忠公志文司马君实跋尾益复慨然然足下欲仆别书此文入石以为之翰不朽之托何也之翰所立于世者如此虽无欧阳公文可也而况欲托字画之工以求信于后世不已陋乎

曾南丰所作行状节文

公博学强记其气温其貌如不能自持及与人言反复经史上下千有余年贯穿通洽不可窥其际而退视其家初未尝蓄书葢既读之终身多不忘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篇以谓已之所学治乱得失之说具于此可以观公之志也公殁有诏求其书

曾南丰经进隆平集节文

孙甫字之翰许州人天圣五年同学究出身八年再举登进士第杜衍在枢宻府荐之除秘阁校理累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留侍讲卒年六十赠右谏议大夫着唐史书七十五卷每言唐君臣行事以推见当时治乱若身履其间闻者释然

曾南丰寄之翰古诗一首

孙侯腹载天下书崔嵬岂啻重百车伏羲以来可悉数孰若自作何有余更能议论恣倾倒万里一泻昆崘渠谁为胸中斡太极元气浩浩随卷舒昔来谏官对天子何秽不欲亲芟锄不容乃独见磊落出走北海飘长裾孙侯风节何所似雪洗八荒看太虚亲如国忠眼不顾旧若张禹手所除归来已絶褒贬笔进用祗调敷仓储合持诗书白虎论更护日月金华居万世深根固社稷百年旧叟休田庐素识孤生爱茅屋久将老母求山砠秋归愿事九江获夜出未倦安丰渔孔明茍欲性命遂孟子岂病王公疎尘埃未得见此乐太息一付西江鱼

司马温公题跋

孙公昔着此书甚自重惜常别缄其藁于笥必盥手然后启之谓家人曰万一有水火兵刃之患他财货尽弃之此笥不可失也每公私少间则増损改易未尝去手其在江东为转运使出行部亦以自随过亭传休止辄取修之宣州有急变乗驿遽往不暇挈以俱行既行后金陵大火及转运廨舍弟之子察亲负其笥避于沼中岛上公在宣州闻之亟还入门问曰唐史在乎察对曰在乃悦余无所问自壮年至于白首及成亦未尝示人文潞公执政尝从公借之公不与但录魏征姚崇宋璟论以与之况他人固不得而见也元丰二载察自阳翟来洛阳以书授光曰伯父平生之志萃于此书朝廷先尝取之留禁中不出今没二十余年家道益衰大惧此书散逸不传于人故录以授子光昔闻公有是书固愿见而未之得得之惊喜曰子贶我兼金不如顾无以为报请受而藏之遇同好则传之异日或广布于天下使公之徳业炜烨于千古庶几亦足以少报乎时冬至后五日洓水司马光书

諌议孙公以渊源之学忠谠之论被遇昭陵遂擢寘谏苑尝称唐太宗规模法制有三代王者之风故平生多喜言唐事每叹旧史猥杂不足以垂戒后世乃仿春秋编年法修成唐史记七十五卷其间善恶昭然可为龟鉴者因着论以明之篇目凡九十有二皆君相之事业台諌之纪纲非徒为是区区空言也其史记全书自公殁取留禁中世所可得而见者论断而已予家藏是本久矣朅来掌敎延平会朝廷寛镂书之禁应本朝名士文集有益于学者皆许流传乃出此书与学录郑待聘叅考旧史重加审订锓木于泮宫以与学者共焉因念自古贤人君子著书立言葢将以明道言之所传道之所以明也是书成于嘉佑之初迄今百有余岁而后显岂其传若有所待耶乃若公进退出处之大概见于涑水庐陵南丰东坡四先生之论述可以表信于世兹不复叙云绍兴丁丑十月既望新安张敦颐书

凖尝见此书于周南仲家乃蜀本也后徧求之而未得至此见友人刘和甫有此书欲求得之乃云此书旧锓板于其家塾因郁攸之变不复存矣慨叹久之校正其本锓板于东阳倅厅之双桧堂以广其传端平乙未郡丞黄凖命工锓板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七 志一百二十二·赵尔巽
  卷四·佚名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上·佚名
  鸿猷录卷十四·高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四·阿桂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四·佚名
  六四 礼房的人们·周作人
  喜同传·宋濂
  卷四十七 宋元克蔡·李有棠
  南宫奏稿巻三·夏言
  卷九十八·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七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鲍溶诗集卷二·鲍溶

    壮士行西方太白髙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沙鸿嘷天末横剑别妻子苏君执节归班超束书起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章华宫行烟渚南鸿呼晓羣章华宫娥怨行云十二巫峯仰天緑金车何处邀云宿小腰婑堕三千人宫衣水碧顔青春岂

  • 三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九十七首【壬午五】诣文庙行礼每问招提境藉舒山水情泮宫惟致敬圣道正昌明那见梅英发爱听松籁清过墙即书院多士勖躬行过紫阳书院示诸生士惟首四民名在

  • 卷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余以禅诵之暇畅其性情无出於诗但每唫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所存集句也乃绍定已丑之秋自长沙发行访游江浙村行旅宿感物寓意

  • 提要·佚名

      《越史略》三卷,不著撰人名氏,紀安南國事。上卷曰國初沿革,為趙佗以下諸王;曰歴代守任,為西漢至石晉交州牧守姓名;曰吳紀,乃五代末吳權及其子昌岌昌文等事蹟;曰十二使君,乃昌文没後諸將杜景碩等争立事蹟;曰丁紀,則丁部領以下

  • 后汉孝灵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三·袁宏

      建宁元年(戊申、一六八)  春正月己亥,上征至,大将军窦武持节迎于夏门亭。   庚子,即皇帝位。   以太尉陈蕃为太傅,〔与〕(以)将军窦武〔及〕(为)司徒胡广录尚书事〔一〕。诏曰:&ldquo;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纳为允,謇谔之

  • 西南纪事卷十二·邵廷采

    孙可望孙可望,字□□,陕西延长人。从张献忠为盗,以骁忍助虐。献忠僭号成都,为伪平东将军。顺治二年乙酉,献忠思乘李自成之败,北取陕西,听伪大学士汪兆龄谋,尽杀蜀人而行。令可望及伪安西将军李定国、抚南将军刘文秀、定北将军

  • 卷之六十三·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乙亥以东明黄河安澜获庆。发下大藏香十枝交直隶总督陈夔龙祗领。派员虔诣河神庙祀谢  ○谕内阁、庆亲王奕劻等奏奉职无状。请立予罢斥。载泽等奏、国务重要。请另肬■闲贤能以符宪政而资治

  • 赵思绾传·薛居正

    赵思绾,魏府人。后唐同光末年赵在礼占据魏城时,赵思绾在他帐下做事,长期跟随他。赵在礼死后,赵延寿收编了赵在礼的部下,全交给自己的大儿赵赞,赵思绾即赵赞手下首领。汉高祖安定河、洛,赵赞从河中调任京兆尹。赵赞因为自己长

  • 附录六·孙中山

    逸仙先生足下:六月十九日赐书,已由罗马敝事务所转到此处,甚谢,甚谢。并承瑰伟之补助战后整顿实业之案与《国际共同发展中国计划》相贻,尤感。奉读尊著计划,旁擘附图而及于先生所与理则的且有力的论据,觉其兴味深水。谨此布庆

  • 卷二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八神总论程子曰聚为精气防为游魂聚则为物防则为变观聚防则神之情状着矣万物之终始不越聚防而已神者造化之功也 是往而不反之义物形有大小精粗之不同神

  • 卷四百三十四·佚名

    △第二分大师品第三十八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作照明毕竟净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皆应敬礼。诸天人等所钦奉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染著。世间诸法不能污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远离一切三界翳眩。

  • 弊魔试目连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焚祇国妙华山恐惧聚鹿苑中。尔时贤者大目乾连。夜於冥中经行。由於平路经行往返。於时弊魔往诣佛所。自化彻景入目连腹中。贤者大目乾连。吾腹何故而作雷鸣,犹如饥人而负重担。吾将

  • 致蒋慧雄苏慧纯二居士书·太虚

    慧雄、慧纯二居士清鉴:讲经会筹备经过,得来函,籍悉一一,殊慰!王君曾来函,对于星洲诸居士之热心筹备,亦多赞美之辞。仅云:彼因政事关系回厦,可见其同心为法也。当以函慰之,以安其心!惟衲在杭明日讲毕,而北京开联合佛学会讲演,会会为

  • 维摩经略疏卷第二·智顗

    佛国品之二复有万梵下三辨杂众证成不谬。此中具有大小凡圣故名为杂。此有权实。实随业生。若法身住二十五三昧。应迹受生此谓权也。故上叹菩萨云。而生五道以现其身。又下文云众生病则菩萨病。此诸天等预座闻经者今傍

  • 卷第二之上·大慧宗杲

    正法眼藏卷第二之上 径山大慧禅师 宗杲 集并着语 后学黄叶庵沙门智舷校阅 达磨大师安心法门云。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

  • 乐志歌·石成金

    世人各有志,唯我听自然。 我一不思量为王为霸,二不思量成佛成仙,

  • 孙威敏征南录·滕元发

    亦名《征南录》。孙沔镇压侬智高起义记。一卷。北宋滕甫(字元发,一字达道,浙江东阳人)撰。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义军据邕州,宋朝派狄青、孙沔、余靖率宋军前往镇压。次年,事平。狄青率宋军归朝,孙沔继续追捕义军余部。时

  • 禅家龟鉴·清虚休静

    全一卷。朝鲜清虚休静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书中载明参禅工夫之要旨,并附略解。其内容系论述一物不生不灭、心佛众生、教禅二途、祖师公案、话头工夫、无生空、戒定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持咒礼拜念佛、听经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