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一

选举志十

各项考试则例

考试满洲帖写中书

一内阁帖写中书【八旗共四十缺满本房二十四缺每旗定为三缺汉本房十六缺每旗定为二缺满本房学习八缺每旗定为一缺汉本房学习八缺每旗定为一缺】缺出由内阁知会吏部各按旗缺行文部院各该旗将现在候补笔帖式内除坐补原部及即用先用人员外其余无论己未考取将各部缮本笔帖式并文举人贡监生员官学生义学生等移咨吏部转送内阁会同考取注册由内阁行取名次在前学习行走者遇有缺出先用议叙一人次用学习一人相间轮用如议叙无人俱用学习之员至学习人员内有由别项効力议叙者无论何项班次先到即按其先到之班补用照笔帖式例给以品级俸禄其考试人员内有兼前锋护军领催披甲拜唐阿者俱准其一体考试

考试蒙古帖写中书

一内阁蒙古帖写中书六缺由内阁移咨吏部行文八旗蒙古将举贡生监官学生等项能蒙古繙译缮写竹笔字之人造册咨送吏部查明合例应考人员彚册移送内阁会同理藩院在

内廷弥封试卷秉公考试择其佳者取中十余名注册遇有缺出不论旗分按考取名次移送顶补照笔帖式例给以品级俸禄其应考之举贡生监内有兼前锋护军领催披甲拜唐阿者俱准其一体考试

考试唐古忒笔帖式

一唐古忒官学生由理藩院考试繙译蒙古唐古忒字话挑取好者遇唐古忒学分内笔帖式缺出由理藩院拟定正陪咨送吏部引

见补授此唐古忒笔帖式陞用中书仍兼唐古忒学行走俟陞至主事令其离学再喇嘛随印笔帖式缺出由喇嘛处行文唐古忒学挑取官学生拟定正陪咨送喇嘛处考试补授仍咨理藩院转咨吏部注册给以空衔八品不准食俸

一各部缮本笔帖式员缺将应行考试之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闲散举人副榜贡生监生文生员繙译生员武生员官学生汉军义学生觉罗学生情愿考试者各该旗造册咨送吏部将合例应考人员查明奏请

钦点閲卷大臣监试御史照考试候补笔帖式之例在贡院内拟题考试其应考之举贡生监内有兼前锋护军领催披甲拜唐阿者俱准其一体考试择其清字端楷者酌量録取遇有缺出按考取名次先後挨名顶补

考试

盛京笔帖式

盛京满洲汉军笔帖式缺出由

盛京兵部移咨吏部请题将本处应用人员考试等第试卷进

呈吏部咨取各部院满堂官职名开列奏请

钦点閲卷大臣覆加校閲拟定等第进

呈後吏部造册咨送

盛京兵部遇有缺出不论旗分较缺出先後挨名拟补咨送吏部带领引

见补授考取人员补用五缺之後将习清汉书之觉罗学生按名次补用一人其考取人员内若系汉军於未补笔帖式之先遇有外郎缺出即准挨次补用咨部注册

一各舘繙译誊録员缺由吏部行文八旗将举人副榜贡生监生生员官学生汉军义学生有情愿考试者造册送部吏部查明人数恭请

钦点考试大臣稽察御史在贡院内照考试候补笔帖式之例拟题考试繙译清字好者多取数十员注册遇有各馆缺出知照吏部按考定名次咨送补用将次用完之时再行考取补用

一各部等库使员缺吏部行文宗人府国子监将应考之觉罗学生官学生造册咨送吏部奏请

钦点閲卷大臣监试御史在贡院内拟题考试酌量録取遇有缺出各按旗分补用三年年满免其考试入於缮本班内较日期先後以笔帖式补用一

盛京各部库使缺出分为左右两翼由

盛京兵部会同

盛京礼部不拘旗分在本翼四旗官学生内考取择其佳者指补行文吏部注册三年年满与生监一同考试繙译取中者以笔帖式用未经考中者仍留库使効力行走下次考试时仍令入考如再不能考中应行解退库使将员缺另行考取指补考试现任笔帖式

一现任笔帖式行走三年考试一次遇应考之年吏部行文各衙门将应考之员造册咨送吏部奏请

钦点閲卷大臣监试御史请题考试取中者留任其不能中式者解退开缺不筭废员如能学习繙译下次仍准考试如仍不能中式即行革退不准与考至考退人员内如有得过功牌者令该堂官查明奏请交与该旗以武职对品用倘有出差患病不能赴考者令该堂官即於册内注明俟差满病痊时补行考试如无故临考不到者交部议处考补驻防笔帖式

一江宁京口青州绥远城西安宁夏凉州杭州福州荆州广州热河右卫山海关乍浦庄浪成都太原河南德州张家口等处笔帖式员缺由各该处於各本处驻防之另户兵丁以及举贡生监内考试繙译将试卷封固送部吏部奏请

钦点閲卷大臣覆加较閲量取数卷拟定名次注册遇有缺出挨名拟补咨送吏部带领引

见补授将次用完该处自行咨请试题考试其陞转之处与在京笔帖式一体较俸陞转此内有不能移产来京情愿就补本处武职者六年满後在该处具呈咨明吏部准其以武职改补俟得缺後再将笔帖式员缺开选

考试

盛京现任笔帖式外郎候补笔帖式

一现任笔帖式外郎候补笔帖式俱照京城现任笔帖式之例三年考试一次遇应考之年

盛京兵部咨报吏部移揭内阁择新到通本一道密封交与吏部转送兵部由马上飞逓

盛京兵部会同四部堂官将军副都统等公同派拨官员兵丁看守考试除外郎毋庸分别等第外其笔帖式试卷分别等次一并具题进

呈吏部行文各部院取满堂官职名开列奏请

钦点閲卷大臣覆加校閲拟定等第进

御覧取中者笔帖式外郎仍留原任候补笔帖式仍照原考名次挨补其不能中式之现任笔帖式行文该堂官询问居官如何如果行走年久办事去得者该堂官具题保留不称保留者解退

盛京原定不合式者毋庸询问居官即行解退俱不筭废官如能学习繙译下次仍准考试如有曾经効力行间得伤及得过功牌者准其具奏请

旨以武职对品用考试不堪入选之外郎即行革退如有行走年久可以办事者亦准与现任笔帖式一体保留其候补笔帖式繙译荒踈者即行除名不准补用三项应考人员倘有出差患病不能赴考者该堂官即於册内注明俟差满病痊时补行考试

考试恩监生

一三年一次将八旗官学生算学生汉算学生筭学肄业生奏请考试

乾隆三年尚书兼管监务孙嘉淦等奏称官学旧例其学繙译者考笔帖式而已间有粗通文义者考文武生员而已原以明经治事之实学非旦夕可致之功修是以未敢专定章程查国子监拔贡人等现蒙

皇上天恩月给廪饩讲求明经治事之学颇有端绪臣等请将八旗官学生之归汉文班者不必专读四书亦使之讲求经史为有用之学每三年一次臣等録其可以应考者奏请

钦点大臣来监考验取其明通者授为监生由官学而陞之太学使与拔贡人等明经治事期满之日择其尤异者一体保举考选録用奉

旨着照所请行嗣经管理筭学太仆寺少卿成德等奏准满洲蒙古汉军筭学生俱与八旗官学生一体考试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赵尔巽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七·乾隆
  ●卷五。除授四·梁章钜
   第三节 写通俗文艺·老舍
  尚史卷七十一·李锴
  一百二十二 曹寅李煦奏请留满都暂署运使摺·佚名
  第三三六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三日一二二○二--一三·佚名
  卷十九·吕中
  弁言·佚名
  一二〇 林蔡斗争文件三·周作人
  五五 大通学堂的号手·周作人
  张齐传·姚思廉
  完颜纲传·脱脱
  卷四十四·杨士奇
  卷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六 志九十一·赵尔巽

      ◎职官三外官   顺天府 奉天府 总督巡抚 学政 布政使 按察使 盐运使 道 府 州县 儒学 巡检 驿丞 库仓税课河泊各大使徬官 医学 阴阳学 僧纲司道纪司   顺天府兼管府尹事大臣,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尹,正

  • 东都事略卷四十六·王称

    列传二十九  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隂人也应九经廷试日召至外殿讲师比二卦又取其羣经发题太宗嘉其精博擢上第授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召爲国子监丞专讲学之任出知仪州代还爲诸王府侍讲眞宗即位迁司勲郎中知审刑院改右谏议

  • 卷一百三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年九月癸未朔○湖广黄梅县耆民言县临大江旧有圩岸百二十余里洪武中尝修筑之今夏霖雨江泛溢圩岸坍塌伤民田千八百二十余顷请以阖郡丁夫修筑从之○乙酉○设山东济宁州之济安埧交阯永通县之那奴村巡检司古陇县之小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正统二年六月己未朔命行在大理寺右少卿贺祖嗣率京军采秋青草○贵州都匀卫平州六洞长官司副长官杨平等并土官宣慰使安聚遣人贡马赐彩币文绮钞布有差○福建延平府丰衍仓奏是岁二月十五日火毁仓粮四千二百余石○酉免应天

  • 卷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八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辛未朔参赞大臣舒赫徳疏奏办理乌什脱逃回人乌朗噶等事宜舒赫徳奏言据乌什办事伯永庆报称十月初十日夜喀喇巴克回人乌朗噶及厄鲁特察罕等带家口二十余人盗马逃走

  • 读史记十表卷九·汪越

    南阳 汪越 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徳一人有庆天下赖之国名王子号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 读史记十表卷九读建元以来王子侯者

  • 卷三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艺文志第十 昔仲尼没而微言絶【李奇曰隐微不显之言也师古曰精微要妙之言耳】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师古曰

  •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先二伯父文典公,讳万秩,字序卿,号礼斋;奠国公之次子也。母廖太孺人。时方鼎盛,先祖父甚爱之,故不治家人产。性洒落,谈吐风生。尝自念曰:「人居浊世,名利桁杨;千古会心人,唯有信陵君尔』。遂日持斗酒,娱声色,翛然自

  • 王治传·张廷玉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取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吏科给事中。敌寇屡次骚扰边关,边防大臣大都隐瞒不奏报;稍获小胜,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请求临阵斩寇俘敌,按等差记录将士们的功勋;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

  • 野史无文卷十八(阙)·郑达

    当今巡幸东南(阙)

  • 卷四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 朱批常赉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二日广东布政使【臣】常赉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於雍正四年正月十九日到任详请巡抚【臣】 杨文乾代 题恭谢 天恩外即将钦奉 谕旨向总督【臣】孔毓珣廵抚【

  • 校正明会典官员职名·佚名

    校正明会典官员职名总裁︵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李东阳【臣】焦 芳︵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杨廷和副总裁掌詹事府事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梁 储纂修翰  林  院

  • 御制读左传·杜预

    御制读左传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弗赏为失信赏恶【去声】则何取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御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食

  • 追踪古德的精神·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天台宗大学讲──同人今天冒雨来山,承诸君不避艰难远迎,实深感谢!今日目睹诸君情形,吾人不禁联想到传教空海等诸前辈之故事。当传教大师等往敝国留学时,海道险阻,交通不便,而诸古德仍破浪乘舟而到中国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净居天宫不可思议种种庄严一切菩萨众会中住。及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等星宿天仙。皆是十地菩萨方便化现。在于此会。尔时世尊坐莲华藏界。观察大众诸天仙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末)·窥基

    沙门基撰第六释经本文者。古遵法师云。二十八品分为二文。初之一品明如来起化由序。余二十七品辨其正化。序品陈其始由。正化明其利益。迄至经末皆有益故。吉藏师云。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五品半名正宗。至分别功德品初

  • 光绪新竹县志·郑鹏云

    台湾地方志。清郑鹏云、陈朝龙、曾逢辰修纂。六卷。鹏云字毓臣,福建永春人。光绪廪生,官淡水厅训导。朝龙有《新竹县采访册》已著录。光绪十八年始修县志,十九年(1893)成书。后因书稿散失,二十三年郑、曾二氏重新厘订,因《

  • 冲虚至德真经解·江遹

    八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