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七

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庚午朔升贵州布政使司右参政沈桥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郑茂俱为按察使桥湖广茂河南

○以山西备虏免太原大同府属州县正官及行太仆寺卿入觐

○兵部奉旨集议京营实政其略言 祖宗设营兵于京师以壮边兵之根本居重驭轻意甚深远去冬变生仓卒请调纷纷以致戎政二臣莫知所措从之则虑及剥肤不从则横生口语臣等以为宜及令防秋之时先定规模使营臣之计审而后边臣之望塞因条十事一核操练之实言练兵之法有合有分今王将入营仅举合操未暇分练也宜令每月以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总阅之余日诸将自练一核战守之实言边兵主战京兵主守今京师南有重城事势稍缓宜于东北二方用车营八枝西方用二枝去城一二里为营其战兵六枝遣副将四人屯城四隅惟参佐二枝许听近京急调然亦不得轻发一核将领之实言诸将不和往往心口异状是非蜂起宜重绳以法一核军士之实言兵在善练亦在善选固有选时强壮而练时衰病者今去选半年矣宜随练随易勿待类选一核论议之实言近日营政或军分三等朝改夕更或将列各营束移西调举棋不定何以胜偶宜黜异议以考成绩一核火器之实一核兵车之实一核城守之实一核弹压之实一核哨探之实皆言不时修理战具分部卒伍以为城守策应侦报之用诏务实举行

○辛未

○好地平寨等族畨人黑木少等来朝贡马宴赉如例

○以贵州征苗免都匀镇远等府安顺等州县正官入觐

○发太仆马七百余匹给居庸关一百余匹给通判

○壬申

○升河南按察司副使陈应和为布政使司右参政浙江按察司副使秦梁为布政使司左参政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胡麟为按察司副使山西蒲州知州张佳福建建宁府同知毕竟立为按察司佥事应和贵州梁浙江麟山西佳河南竟立广东

○以水灾免苏松府属正官入觐

○甲戌

○未封妃高氏薨赐号安妃治丧葬如例

○乙亥

○升大理寺左少卿张玭为顺天府府尹

○调原任户部左侍郎傅颐为南京太仆寺卿

○太医院御医王俭进献万寿香山三座聚之三百六十本为之赐白金十两是岁天下臣民进法秘仙桃瑞芝及为 上建醮祝厘者甚众各赏赉有差

○丙子以 万寿圣节加恩直赞诸臣辅臣徐阶进兼建极殿大学士仍升其子琨为尚宝司少卿袁炜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尚书严纳李春芳各加太子太保公朱希忠子时泰升都督佥事仍管司事都督希孝赐乘肩舆侍郎董份升工部尚书仍管吏部左侍郎事中书官王槐等七员各进一级

○祭夜明于夕月坛遣公张溶行礼 命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林火□廉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殷士儋主顺天乡试

○丁丑

○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袁炜行礼 孝康敬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康陵

○以 万寿节届期建醮于朝天宫遣安平伯方承裕行礼

○戊寅祭 太社稷遣定国公徐延德行礼

○以明日 孝慈高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万寿圣节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文武百官朝服诣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上表称贺 上览之甚悦报辅臣曰朕仰荷 皇天恩眷运开元甲庆值生辰倍切祇感所奏已知

○遣玉田伯蒋荣彭城伯张熊清平伯吴家彦广宁伯刘允中分祭 八陵指挥佥事文承武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孝洁皇后各陵寝

○免宴赐节钱钞

○祭 帝社稷命公朱希忠代

○朝鲜国王李峘遣陪臣工曹参判陈寔等来贺 万寿圣节宴赏如例

○辛卯 宪宗纯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茂陵

○乙未

○遣遂安伯陈鏸祭云雨风雷岳镇海渎山川等神

○丙申

○以洪应坛等殿工完荫内官监太监王锡弟侄一人管工尚书徐果一子俱为锦衣卫百户管工太监张崇贾弟侄一人为镇抚工部尚书雷礼一子入监读锦衣卫都督朱希孝岁加禄米三十石工部左侍郎李登云等各升俸二级成国公朱希忠大学士徐阶等各赏银五十两纻丝二表里镇远侯顾寰等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礼部左侍郎秦鸣雷等各赏银十五两纻丝一表里余各赏赉有差

猜你喜欢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范晔
  卷四百三十六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今献备遗卷四·项笃寿
  三一七 暂护广西巡抚苏尔德为查缴不应存留书籍板片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一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实无图谱金石等书折·佚名
  一二七 五四之前·周作人
  闽游月记卷二·华廷献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罗宪传·房玄龄
  赵璧传·宋濂
  提要·沈枢
  后唐纪四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926)·司马光
  卷五十一·雍正
  卷58·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497_1 【寄贾岛】姚合   漫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绝酒,灶额晓无烟。   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人传。   卷497_2 【寄王度居士】姚合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

  • 危昂霄·唐圭璋

      昂霄字次房,光泽人。耽嗜经史,不乐仕进。从游者就田间问学,称为渫漈先生。   眼儿媚   题九里桥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

  • 元诗选二集甲集目录·顾嗣立

    元诗选二集序遯庵先生段克己(二妙集) 菊轩先生段成己 段侍郎辅 神川遯士刘祁(神川遯士集) 仇教授远(山村遗稿) 白州判珽(湛渊集) 龚提举璛(存悔斋稿) 胡主簿长孺(石塘稿)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 霅川翁钱选(习懒斋稿) 立雪先生刘

  • 法军侵台档(五)·佚名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上)给总税务司赫德札转饬闽海关税务司照办闽省借款出使大臣许景澄函陈法议院对越事意向(附译日意格函件)两江总督曾国荃咨报购买枪弹运解赴台案已奉旨谕知照会英国公使巴夏礼闽省借定洋款请电饬办理军

  • 第三十五卷 仕绩 二 六·缪荃孙

    扬 州 府 二 唐李鄘 李栻李鄘,字建侯,江都人。北海太守邕之从孙。第进士,又以书判高等补秘书省正字。李怀光辟致幕府,累擢监察御史。怀光反河中,鄘与母、妻陷焉。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

  • 耶律虎古传·脱脱

    耶律虎古,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觌烈之孙。少时聪慧过人,特别注意言而有信。保宁初年,补为御王戋郎君。十年(978),出使宋回国,将宋想夺取河东之意图报告给皇上。燕王韩匡嗣问“:从何而知?”虎古说:“所有僭取王号的国家,宋一概吞并

  •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八兵考【十】直省兵陕西甘肃八旗驻防西安将军一人【驻劄西安府】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蒙古协领兼佐领四人佐领三十二人防御三十二人骁骑校三十二人委前锋校八人前锋一百二十名领催一

  • 纲鉴易知录卷一·吴楚材

    三皇纪盘古氏纲 盘古氏首出御世。纪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天皇氏纲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纪 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澹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

  • 去种界同人类·梁启超

      人之恒言曰“天下国家”。凡有小界者,皆最妨害大界者也。小界之立愈多,则进于大界之害愈大。故有家界以保人,国界以保民,而于大同太平之发达愈难。若吾中国,省、府、州、县、局、乡、姓、房之界既立,而私其

  • 卷十五·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五     元 吴澄 撰曾子问【此篇曾子问曰三十八而孔子答之凡三十四故摘曾子问三字名篇孔子自言者四子游问者一子夏问者一记人自记者一通四十一章应氏曰曾

  • 宋朱熹的《诗经集传》和《诗序辨》·傅斯年

    这两部书很被清代汉学家的攻击&mdash;&mdash;其实朱子同时的人,早已有许多争论了。&mdash;&mdash;许多人认他做全无价值的&ldquo;杜撰&rdquo;书。但是据我看来,他实在比毛公的传,郑君的笺,高出几百倍。就是后人的重要著作

  • 真人高象先金丹歌·高先

    真人高象先金丹歌。一篇,高象先撰,出於北宋时期。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北宋高象先歌。佚名序作者自称其曾为之注解。但今只有歌而无注,注盖亡佚。序撰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歌述西华夫人向高象先授坎

  • 易传灯·佚名

    四卷,各家书目都不见著录,唯《永乐大典》散见于各卦之中,题其官徐总干,但不著名字。“传灯”取名源于佛学。《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本仅题作者姓氏及官衔,未著其名。其书论《易》,良莠并存。《四库全书提要

  • 同文馆唱和诗·邓忠臣

    十卷。宋邓忠臣等 (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

  • 老父云游始末·陆莘行

    一卷。清陆莘行(生卒年不详)撰。莘行字缵任,浙江钱塘人,陆圻女。该书记其父陆圻与查继佐、范骧等,涉嫌庄廷文字狱案,得脱罪获免,遂变更姓名,四方云游,不知所终。现存《痛史庄氏史案》附刊本、古学汇刊本、传抄本。

  • 胡子知言疑义·朱熹

    哲学著作。南宋朱熹著,载《朱文公文集》卷73。《知言》为胡宏所著,提出了许多非正宗理学的思想和命题。朱熹取其中关于心以成性、性无善恶、心无死生、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等有疑义问题,与张栻、吕祖谦反复辩论。最后由朱熹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佚名

    无着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造释。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同本,而不列经文,后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即义净作。

  •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补怛洛迦山说,持者亦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