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八

嘉靖三十七年四月戊寅朔时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希忠代遣刑科右给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际春持莭册封琉球国中山王尚清世子尚元为中王山 诏留苏州府本色正兑粮二万石松江一万五千石充本处兵饷

○庚辰

○黜原任大同巡抚都御史朱笈为民褫原任大同总兵龚业职下巡按御史问罢副总兵王尚忠还原卫而以致仕参将尚表代领副总兵事仍赏银三十两彩币二袭时右卫被围六月余笈以候代离任业已餋病卧家独尚忠在镇御史栾尚约言其廉雅有余而勇略不及尚表因并劾笈业避事负恩杖故有是命

○辛巳

○荫南京兵部右侍郎刘采孙幼基为国子生以三年满也

○新倭大至犯浙江台温等府乐清临海象山等县及福建福州兴化泉州福清等沿海郡邑同时登岸焚劫 命兵部给事中郑茂往大同勘杨顺路楷赃罪

○癸未 命故忻城伯赵武男祖胤袭爵

○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赵大佑为刑部右侍郎应天府府尹叶镗为大理寺卿 上谕户兵二部曰朕闻右卫加困城中食乏其选督饷大臣一人往山西紫荆籴米赈济又尚表虽用老不能出师其遣蓟州副总兵马芳统所部家丁赴之兵部言马芳家丁不满百必令总督王忬益以精兵五百人乃可遣 上许之令毋候代速往其日尚表捷至言官军突围与虏战斩一人获十八人内有俺答孙及壻与酋各一人虏为之退舍十里此三月二十日事也以在围城中凡遣课卒十二人出报至是其一人始达 上嘉其功升表为都督佥事参将麻禄为都指挥使部下官军副千户麻锦等一百四人升赏有差

○治虏入宣府沙家屯等处官军失事罪万全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杨世臣山西行都司指挥佥事陈忠等九人谪戍降罚有差

○初辽东大饥已发银五万余两赈之 上意未慊诏再发户兵工三部库银一万两命御史吉澄往赈未几又以巡按御史周斯盛之奏复发二万两趣澄疾驰至镇给之

○丙戌

○原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杨博奉诏趋大同奏闻 上喜赐之银币谕曰知卿赴镇朕心慰悦宜殚力设谋逐贼入饷急角□羊右卫之困以副委任

○兵部奉旨议上裁省驿递事宜言国初以驿递宣传王命飞报军情比者成法尽更糜费十倍既有站红船又增设官民座船既有额定马驴又增设帮马既有正差应付又有借冒关牌分外逼索者请查复会典事例尽毁官民座船以其费入官其旱驿马驴除两京会同馆之外每驿减十之三非冲者减十之五所过官承必湏正差勘合堪定职名地方夫马之数方许应付其他一切分关倒关借关汝关及额外铺陈馈送折乾等弊在内听科部在外听抚按参革仍以各该地方所省钱粮之半角□羊部输边诏允行

○丁亥 命兵部左侍郎闵照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饷右卫时右卫被围久户部前后所发饷银已三十余万两既而因给事中徐浦之奏穵运紫荆关浮图峪米豆二万石因御史栾尚约之奏又发主客兵银十四万两使者相属于路事权不一会照以督饷行给事中赵锵等因请令户部悉计新旧粮银已发未发之数俱委照核实以闻报可俄山东临清州肚□羊侵克官银五千两至诏即以其银付照添市刍饷

○总督浙直福建国务都御史胡宗宪得白鹿于舟山献之 上悦赐以银币礼部请告庙受百官贺得旨 上天眷佑赐瑞非一今奸臣叛泯南北勾贼本欺谤我事上玄宗宪人心不泯以此瑞上之岂可忽慢其命公希忠代献 太庙表贺自卿等言已见敬天事君至意自朕言非愧且怒已之

○戊子

○裁革大城永清二县儒学训导各一员武清县管粮主簿一员

○户部覆御史钟沂奏其一通钱除起运轻赍粮银之外凡存留王府及官员折俸折钞问罪纸赎等项俱得银钱兼用其民间贸易但系历代旧钱与洪武嘉靖钱相兼行使有富豪阻坏及镕钱铸器者坐以重法一禁革包揽如浙江岁派物料及内府蜡茶之类不俱本折色俱择富户领角□羊及廉吏收买不得纵奸民影射其各省一应起运钱粮悉如之报可

○己丑

○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鄢卿为本院左副都御史

○庚寅

○裕王妃李氏薨 上亲定丧仪如寿定王继妃吴氏例以部称薨失体命改为改

○辛卯

○升广西布政司左布政使熊洛为应天府府尹

○总督浙直福建都御史胡宗宪以击败岑港海寇闻诏降敕奖励仍令克期荡平

○壬辰

○大同右卫围角□羊虏自去年九月入犯边分留部众于右卫四周三五为队阻关行旅比松松寨来降又闻参将尚表运饷入城乃移大营内收俺答驻右卫城西南黄台吉驻东南脱脱驻西北各去城三舍许由是内外断绝斗粟束刍不能复进城而城中亦无一人疋骑得出重围者初表物以间住官运饷入既为虏遮遂极为城守计出库藏兵械火器分给丁壮昼夜防御虏来攻輙击却之及被围久粮草匮竭则诱谕富民劝借得杂粮若干既尽则括牛马等畜食之樵采不通民间尽撤屋而爨虏间及中国妖叛人等日往来城下讹言恐吓导以投虏之计城中人心始终无一摇动者至是侍郎江东及巡抚杨选总兵张承勋选集主客兵数万严部而进虏闻大兵至悉拔帐而遁东等遂以是日入右卫城所运粮凡四千余石居民焚香夹道出迎老稚妇女皆感泣呼声震地自以为再生也连岁大通以守者非人虏视为往来通衢不分冬夏与华人杂处其地 上心忧之乃动发太仓银岁例外以数十万计数为守者交关当路侵克赂遣而边民所沾不及十二驯致势不可支则倡言宣大可弃以诳听闻既虏围右卫急 上屡问计于大学士严嵩嵩意欲弃之而难于发言则对本兵许论前总督宜大知彼中事枤甚明请降谕问之论遂言右卫远在大同西北深入虏地异日所以得安由东西堡寨联终策应之也今墩堡悉毁于虏遣一孤城于极塞外固虏一围困即声问隔绝计非重兵驱之虏不肯去即虏去而兵无宿粮计必速散散则虏必复来今图为永安则必复该卫兵马原额以今地方荒歉刍粟踊贵计其粮饷非五十万金不可果能岁办五十万金则此一弹丸之城虽孤悬虏地犹可保也论盖为难难辞欲 上自弃之 上闻顾益忧念汲汲为措饷为发兵为更易文武大吏 圣意所向百司懔懔趋事而虏寻引去右卫以存寻诸臣之言及所措画宁独右卫不守即大同亦将为虏巢矣

○巡按直隶御史马斯臧勘上三十六年夏倭寇淮杨各文武职官功次请录有功徐州兵备副使于德昌頴州兵备副使卢镒杨州府知府石茂华指挥伍维统等恤□□人事百户刘魁许勇邵宗智王价等会总督胡宗宪亦言江北之役将官则卢镗刘显土兵则张空周官彭志显按臣则马斯臧张九功邵惟中并宜录而斯臧督战泗州劳绩尤多章并下兵部兵部覆镗显以升秩余当先叙督抚功以次行赏 上命赏总督胡宗宪银帛都御史高揵王诰御史邵惟中张九功银各有差斯臧遇有京堂员缺升用升德昌二级镒茂华维统等各一级魁等各以死事恤录如例

○以三十五年虏入甘肃新大祥营等处论凉州右副总兵宋勇守备不设谪戍边

○癸巳

○升山西布政司右布政使朱用广西右布政使林应亮各为本司左布政使湖广按察使谷峤为本省右布政司礼部署郎中事张天复为湖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甲午

○建景副瑞典于御仙宫九日

○升大理寺左少卿邢尚简为都察院右佥都史

○狭西总督抚按言河州密迩强场乃临巩之籓篱而大同河实河州之门户也乞留甘凉班军与客兵共戍之乂河州旧隶洮泯兵备道隔越五百里乞就近改属临巩兵备便兵部覆奏报可

○丙申

○倭攻福清县破之执知县叶宗文劫库狱杀掳男妇十余人纵火焚官民廨舍举人陈见率家僮贼不克与儒学训导邬中同被执骂贼而死

○丁酉

○尚书杨博以右卫角□羊围闻 上喜徵侍郎江东还赐二品大红纱衣一袭赏总兵张承勋李贤巡抚杨选副总兵尚表等银币有差御史变尚约言右卫残破以来耕稼废于攻守田亩蹂于虏骑庐舍器具尽于炊爨农战士夷于锋镝今虽暂角□羊将来未可知也宜大加赈恤严设守备为善后之计入 深喜其言报曰东既调兵入饷博其悉心周计火逐虏贼勿致再欺凡墩堡之要害务在修筑坚久期以八月前毕事余墙次第举工仍以赈恤边备事宜下兵部会九卿科道议皆言尚约议是除前后发银之外加发赈银二万两屯种银三万两给之其边备最急者各险要之处宜多设将官客兵应调往来无益宜多炼土兵代之屯田盐法宜复官吏贪残驱民于虏宜宽征敛加意招徕奸民入虏中为之乡导者宜加悬购 上命总督务实行之有未尽者仍便宜具奏毋缓

○乙亥

○升大理寺右少卿胡汝霖为本部左少卿太仆寺少卿吕光洵为大理寺右少卿

○辛丑 上以入夏不雨多风兼举祈禳醮与于内殿命定国公徐延德等分告各宫庙

○户部尚书贾应春等以各处钱粮逋欠数多奏请遣官摧督 上曰官不必遣吏部即将管粮官职名开列上之其所欠粮数责令完报十分之七方许推升

○壬寅

○总督宣大尚书杨博以右卫围角□羊道路渐通宜及五六月间预处兵食以为将来经久之计因陈便宜十事一广聚粮饷右卫自围角□羊后城中已有米万石但孤危之地非积谷四五万不堪固守而左卫平远天城阳和五处密迩虏巢亦当预备一激劝忠荩孤臣久困将士勤劳者未录死者未收请发户部银一万两通行给赏官一两被伤者一两五钱军五钱被伤者七钱其死者官二两军一两仍设坛致祭以慰忠魂一查给牛种即日仲夏尚可布种之时请发客兵银七千五百两收买牛种分给被兵之家免其还官一修筑墩堡大同中东西三路俱当添设墩堡而东路尤急请发兵部银三万两脩牛心山云阳铺各旧堡而别筑新堡于红土铺黄牛坡二处仍于各堡空内每四里修墩一座分军戍之一添该官兵墩堡既修则当计处军马请于牛心堡设守备一员募军一千人给马二百匹红土黄土云阳三堡各设操守一员募兵五百人给马一百匹操守官悉听右卫参将莭制其军装取之马价银器械取之工部月粮布花令管粮郎中会入钱粮数内一计处车营边人久不习车战故虏入輙不支请于左卫造偏箱车二百辆右卫三百辆其工费取之商税□赎银候有虏警右卫车营自西转东左卫车营自东转西声势联络可保无虞一表杨倡义当虏围城时城中人有能出财济贫乞表其闾曰尚义原代银谷以官银偿之不必扣除军饷一安插流移右玉二卫已经蠲免粮银流移之人渐可复业乞容便宜劳来令其修复私堡再免应徵钱粮三年一请给火器添设新堡车营合用火器宜令工部给发一预防边堡如拒门杀胡拒胡灭胡残胡破胡六堡皆逼临虏境比之右卫尤为剥肤请以时缮修仍各建仓积谷千石以备缓急无故不许动支入得旨俱允行应用钱粮令该部查发毋缓

○癸卯

○倭千余攻福建惠安县知县林咸率壮丁乘城御之倭攻五昼夜不克丁壮死者数百倭亦颇有损失乃引去

○乙巳

○遣礼部左侍郎茅王□赞右侍郎袁炜工部左侍郎卢勋户部左侍郎蔡克廉钦天监监副潘一元诣金山相择 裕王妃李氏坟所 诏修筑 孝陵宝城遣魏国公徐鹏举祭告以二月中风雨城坏故也

○沈府永年王恬薨赐祭葬如例谥庄宪

○丙午

○升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刘仑为太仆寺少卿

○发太仆寺马千六百匹给保定军

○兵部以太仆马乏请增损嘉靖三十一年开纳例展限三年一京卫武学生有愿输财买马入监已应试纳银二百四十两未应试三百二十两在外军舍余入京遇例者如未应试之例待勘诈者没入一有愿乞冠带荣身二十两诏如议

○山东巡按御史周斯盛奏三十六年十二月虏入辽阳杀虏数千人畜产以万计副总兵王重禄率众御之无后援亡其率四百人而总兵罗文豸总督王忬闻警无备宜与罚同得旨忬贳勿问夺文豸俸三月下重禄等于御史问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张廷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一·杨仲良
  卷中·梁溪坐观老人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关中 嘱献书矮奴死阙下·蔡东藩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军克敌 复长沙迭次奏功·蔡东藩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杨士奇
  ●平闽纪后序·杨捷
  外集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
  卷四十·高士奇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弁言·佚名
  李齐传·宋濂
  吕原传·张廷玉
  卷一·宋敏求
  卷三百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过曲第三十二·王骥德

      过曲体有两途:大曲宜施文藻,然忌太深;小曲宜用本色,然忌太俚。须奏之场上,不论士人闺妇,以及村童野老,无不通晓,始称通方。最要落韵稳当,如《琵琶》“手指上血痕尚在衣麻”,“衣麻”是何话说?《红拂》“髻云撩”下无“乱”字

  • 卷十一·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一 高帝【姓刘氏讳邦字季】 大风歌【一名三侯之章】 【汉书曰高帝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

  • 初夏一夜底印象·闻一多

    (1922年5月直奉战争时)夕阳将诗人交付给烦闷的夜了, 叮咛道:“把你的秘密都吐给他了罢!”紫穹窿下洒着些碎了的珠子—— 诗人想:该穿成一串挂在死底胸前。阴风底冷爪子刚扒过饿柳底枯发, 又将池里的灯影儿扭成几道金蛇。帖在

  • 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脱脱

        ◎道学一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张载邵雍   "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党、庠、术、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

  • 第十章荆公之政术(二)民政及财政·梁启超

    俗士之论荆公,大率以之与掊克聚敛之臣同视,此大谬也。公之事业,诚强半在理财。然其理财也,其目的非徒在增国帑之岁入而已,实欲苏国民之困而增其富,乃就其富取赢焉,以为国家政费,故发达国民经济,实其第一目的,而整理财政,乃其第二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春。正月。戊午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 第七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三·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饬司判等下属巡查驱邪晋封威灵公、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为悬牌示知事。本年十月初一日,据本城信绅林汝梅等佥称:「缘因夏秋以来,膏雨愆期,骄阳亢烈,梅等忝属梓里,当经就于武庙

  • 卷六·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六        宋 苏辙 撰秦本纪第六秦之先帝颛顼之裔孙曰女脩女脩织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氏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佐禹平水土帝锡禹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

  •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初六日,先是遣阿什达尔汉舅及达雅齐塔布囊往外藩蒙古编牛录至是还。彼等所赍书云:奈曼部达尔汉郡王八百家,编为十六牛录,章京姓名;乌讷特依、希?图、沙济、戴度齐、汤图克、莽古沙、巴彦图、僧

  • 三六一 军机大臣奏请令门应兆在四库全书校对上行走俾校勘图样片·佚名

    三六一 军机大臣奏请令门应兆在四库全书校对上行走俾校勘图样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查四库全书处凡有绘画图样等事,前经奏明另设绘图誊录承办,但一切校勘更改,需人办理。查有理藩院主事门应兆,系汉军,前在礼器馆绘

  • 二、辽西之战事·汪荣宝

    熊廷弼之三方布置策明廷闻辽、渖继失,乃尽谪诸臣前劾廷弼者,复诏起廷弼于家,而擢王化贞为广宁巡抚。时广宁孱卒仅千,化贞招集散亡,得万余人,激厉士民,联络蒙古,人心稍定。乃建议分兵屯戍辽河西岸及诸要害。迨廷弼入朝,请于广宁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护日【护月附】凡日月食由钦天监豫推交食时刻及食之分秒具疏以闻旨下通行直省及四夷属国奉正朔者按钦天监所推时刻分秒随地测验祗行救护凡护日食之礼部委祠祭司郎中一

  • 人谱类记卷下·刘宗周

    古云我有徳于人必不可不忘人有德于我必不可忘司马温公曰遇有恩而必报其为臣必忠为子必孝唐张弼脱李大亮之难后大亮贵遇弼于途持之而泣悉推家财与之弼不受大亮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弼之力也愿悉臣官爵与弼帝用为中郎将代

  • 例言·沈廷芳

    十三经注疏正字例言一唐太宗诏国子祭酒孔頴逹等撰定五经义疏凡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中贾公彦始撰周礼仪礼义疏宋真宗景德中因判国子监李至请命直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等讐挍二传二礼孝经论语尔雅七经疏刋刻布下

  • 《淦石录》里的禅宗传法史料·胡适

    赵明诚《金石录》记的一二九八件是《唐曹溪能大师碑》,宋鼎(吕无党抄本误作&ldquo;宋泉&rdquo;)撰,史惟则八分书,天宝十一载二月。这碑文是神会请宋鼎写的,我已有讨论的文字了。昨夜翻看《金石录》,又看见两件:第一三七八,《

  • 第六十七卷·佚名

    身念处品之四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有何等风。住在身中。若调不调。作何等业。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有一风。名曰坏味。住在身中。若不调顺。为何所作。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坏味风。若不调顺。令人舌中嗜甜虫

  •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五·安慧

        尊者安惠造  分别根品第二之一(论卷第三)  颂曰。  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  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  论曰。眼等五根至闻声别故。颂云。  譬如明眼人  能避现险难  世有聪明者  能离

  • 卷第十六(第三诵之三)·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六(第三诵之三)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八佛在王舍城。尔时瓶沙王。有三种池水。第一池中王及夫人洗。第二池中王子大臣洗。第三池中余人民洗。是王得道深心信佛。问诸大臣。上人洗不。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