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百三十八 上谕曹寅李煦清还历年积欠著交部议叙

康熙五十六年十月十九日 

上驻跸汤泉。巳时,上御行官。(中略) 

大学士马齐等以摺本请旨。 

覆请户部议覆李煦所奏江宁、苏州织造衙门所欠银两,今已照数全还,此後商人但交正项钱粮及织造所用额银,并无欠项等因,将还完银两,候部拨充军饷,每年应交银两,严行运使,令其全交一疏。 

上日;钱粮全完官员,有无议叙之例?曹寅[注]、李煦将历年积欠俱已清还,著交部查全完钱粮官员议叙之例具奏。 

[注]原文如此。 

[内阁.起居注册] 

猜你喜欢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脱脱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赵晔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二·刘吉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彰武·吴廷燮
  卷一·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纪昀
  于仲文传·魏徵
  张春传·张廷玉
  卷二百八·杨士奇
  卷六十二·佚名
  选举一·徐松
  附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品·郭麟

    余少耽倚声,为之未瑕工也。中年忧患交迫,廓落鲜欢,间复以此陶写。入之稍深,遂习玩百家,博涉众趣。虽曰小道,居然非粗鄙可了。因弄墨余闲,仿表圣《诗品》,为之标举风华,发明逸态,以其涂较隘,止得表圣之半,用以轩翥六义之后,奋蜚四声

  • 卷三·汪广洋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凤池吟稿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三    明 汪广洋 撰五言长律淛右苗帅率猺獠来归右司王恺往慰之因其回作诗以赠昭代埀洪业皇风被远人三苗驯礼化五岭净烽尘况值来归际宜加抚慰谆兹行关

  • 三集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一百十八首【壬午十】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围期今岁促廿五日云旋行庆兼施惠秋清正月圆天香屋有桂霜勒浦余莲晚热蒸为雨听之言发泉题不遮山楼楼在万山里偏云山不遮名言何有定惬意

  • 三集目录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九辛巳元旦元旦试笔新正瀛台即景宝月楼题句紫光阁写功臣像及诸战图毕集讌落成爰赋六韵仍叠四章紫光阁落成锡宴即席得句紫光阁落成锡宴联句尊藏得胜灵纛於紫光

  • 程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六·焦竑

      鴻臚寺   南京鴻臚寺   ◆鴻臚寺   卿   少卿   寺丞   ○卿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掌鴻臚寺事施純傳(實錄)   禮部左侍郎掌鴻臚寺事楊公宣墓志銘(傅珪)   鴻臚卿羅義傳(郡志)   鴻臚寺卿大同齊公政墓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佚名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前以各省购访遗书,进到者不下万余种,并未见有稍涉违碍字迹。恐收藏之家,惧干罪戾,隐匿不呈,因传谕各督抚

  • 卷七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九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台尼堪姓氏沈氏丰库张氏张铣以上俱系三品以上大员王氏王文华     王济纳王宗讲     绶谦王弼      王俊云刘氏福拉纳     栢万刘世?

  • 卷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十九马察地方佟佳氏巴笃理札尔固齐  雅西塔哲克锡巴班    萨穆哈图顾胡图      约达尼缪施浑      拜卓拜       绥哈以上俱有传库察       岱哈

  • 卷二·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二敦睦顺治十三年丙申八月丙子上遣官宣慰科尔沁及诸国敕曰尔等秉资忠直当太祖太宗开创之时即诚心效顺结为姻娅请为屏藩太祖太宗嘉尔等勲劳崇以爵号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庚戌朔,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卒。泰,蒲州万泉人。洪武四年,举进士为酃县丞,改罗山县。十八年正月,升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十九年十一月,转左佥都御史。二十三年闰四月,迁左副

  • 18.流亡公子重耳·林汉达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

  • 因明正理門論本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對勘.凡用兩種異本。(一)西藏金鎧等譯集量論釋引文.校註略稱集量金   本。(二)西藏寶持護等譯同釋引文。略稱集量寶本。兩種並擧則稱集量二本。   三.譯校凡有三

  • 石初集·周霆震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周霆震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今本《石初集》是周霆震的门生晏璧编集。卷首有洪武六年(1373)刘玉汝序,陈谟序,洪武七年葛化序,张莹序。据诸序,周霆震平生“诗文千百篇

  • 真元妙道要略·郑思远

    真元妙道要略,原题郑思远(晋人郑隐)撰。但书中屡引唐人李勣、吴筠及五代烟萝子之语,当为五代北宋道士之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分为三篇,以论述内丹为主,兼述外丹。首篇〈黜假验真镜〉,论述识别真铅汞之

  • 十地经·佚名

    九卷,唐尸罗达摩译。

  • 十牛图颂·廓庵师远

    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宋代廓庵师远撰绘,一说清居禅师作。《十牛图》依次为:一、寻牛,二、见迹,三、见牛,四、得牛,五、牧牛,六、骑牛归家,七、忘牛存人,八、人牛俱忘,九、返本还源,十、入